今天是教師節,本來沒想過要蹭熱點,早上打開微信和QQ,朋友圈和各大好友群都被祝福老師的話語霸了屏,本想複製粘貼也發一個,但想想估計發出去都已經排在末尾榜單了,老師們肯定也看不見,而且還會增加老師們翻屏的時間。想了想今天的苦逼任務文章還沒有想到素材,那就乾脆寫寫教師的歷史吧,權當交今天的作業。
說到教師,又稱老師,在今天的中國,已經基本普及了義務教育,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地都會接受老師的教誨。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教師基本是我們生活中主要的接觸對象。我本人呢,曾經也幹過六年的教師工作,不過說來慚愧,一天講臺也沒上過,倒是班會開得不少,發展了一大堆學生黨員,屬於學校裡掛著老師的名幹著保姆的活的那種,以至於後來別人問我在學校教啥,我只能很尷尬地說:我是教思想品德的,其實我的內心很想說我是教歷史的。
教師稱謂的演變
「教師」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的金文中,「教師者所以學為君也」,也稱為「師氏」,簡稱「師」,不過西周時的這個「師」主要是指軍隊的教官,服務對象也僅僅限於軍隊之中,是專門培養貴族子弟的。後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教育事業逐漸發展了起來,而「教」是傳授知識的手段,於是人們逐漸便把「教」和「師」結合起來,「教師」這一稱謂也就專指傳授知識的人。
不過,教師的稱謂在歷朝歷代各有不同,春秋時稱「先生」、「夫子」,而孔子就是最早的先生,後來又有師父、師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而「老師」一詞應最早見於宋末,盛行於明清。當時「老師」是指有更高學問的科舉考試之主考官。清朝末期辦學堂,稱教師為「教習」, 再後才改為「教師」。
1911年辛亥革命後,學堂變成學校,教師同其他政府部門官員一樣依照法令任免,工資由政府發放,所以又把教師稱為「教員」,所以,我們偉大的領袖因為當過老師也被稱作」毛教員「。
教師歷史地位的演變
我國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國家,不過教師的地位起起落落,在歷史的進程中經歷了不斷的變化。
教師成為一個獨立的職業始於春秋時期,之前呢教師基本上是由官員擔任,屬於國家公務員序列,但到了春秋時期由於禮崩樂壞、王權衰落,私人辦學興起逐步取代了官學,從而教師也就不再是國家的官員,而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個體,所以後來也就出現了諸子百家,私學遍地的情形。那時候可以說是教師最幸福的時代,可以不受拘束地傳遞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影響君王的國策和人民的立場,而我國古代的第一次思想和文化繁榮也就在這百家爭鳴的局面中開啟了。
而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由於秦朝是採用法家治國,教師的命運就比較悲催了,禁私學,焚書坑儒更是將教育事業打到了最低谷。
不過好在秦朝亡得快,到了西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教師地位以「天地君親師」抬到了與君王同等的高度,同時漢朝設太學,由五經博士任教師,要想當官,就必須學習儒家理論,學校也變成了專門教授儒學的地方,學生也被稱為儒生。
到了隋唐開科舉,由於教考分離和貴族集團對考試的壟斷,考上舉人、進士的學生往往只認主考官為老師,進而形成裙帶關係,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了明清。
宋朝時期,由於印刷術的發明與普及,教育事業得到了大發展,讀書不再是有錢人家的專利,除了官學外,各類書院、私學、鄉學大量興起,文人地位在宋朝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現在人們不是常說,如果一個文人想穿越回古代,最好是去宋朝,經濟文化繁榮,文人有吃有喝工資還高,而且教書的門檻還很低,你可以隨便辦個培訓班啥的就能養家餬口,最關鍵的是趙宋官家比較開明,不搞文字獄,也不殺讀書人,能不能教書發財升官進爵全靠自己本事。範仲淹範夫子就很長一段時間在南京書院任職講學,後來仁宗皇帝召其進京開啟了慶曆新政。
元朝時期,由於外來的蒙古人崇尚武力,且比較野蠻原始,將教師劃分到了第九等,地位只比乞丐高,「臭老九」這個稱呼便是來源於此。
明清時期,我國封建專制達到了頂峰,對人民的思想控制也越發嚴厲,所以就有了八股應試,文字獄等一些列禁錮思想的操作。同時,統治階級對教師群體傳播思想比較警覺,所以就採取了壓制和籠絡結合的策略。這一時期的教師思想僵化、頭腦禁錮,逐漸被儒家思想所束縛,其中大部分人被稱為「腐儒」。
到了清朝晚期洋務運動的興起,政府開辦了一系列的新式學校,最開始是由外國人擔任教師,後來留學生回國逐漸接過了新學的教育任務。大清亡國後,民國時代又出現了思想大碰撞,後來發展成為新文化運動,一群知識分子和學生開啟了五四運動,將現代文明最終帶到了中華大地。
教師節的由來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在不同的日期舉辦尊師重道的活動。《禮記·文王世子》說:「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學校每年都要按四季設置酒食祭奠先聖先師。學生還要在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和孔子誕辰、塾師生日給老師各加送束脩。自漢高祖劉邦起,每到孔子誕辰都要舉行祭孔儀式,而這一傳統延續到了後來的歷朝歷代,而這一天也可以看作古代的「教師節」。
1939年,國民頒布法令,將孔子誕辰日正式定為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確定每年9月10日為中國教師節。
今天的中國,面臨民族復興的重任,而教育是科技、社會發展的根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的地位在當代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重教,人人尊教,中華民族的復興就一定能實現,在未來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始終能立於不敗之地。
既然都看完了,點下關注唄,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