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行業中我們見到的大多數人相比,
李燁/何程顯得不太一樣:
不願去專業院校教課,是因為一周只想工作兩天;
俱樂部創辦13年,但沒有開過一家分校;
培養出眾多優秀的青少年舞者,
卻沒有送過一位進入專業院校;
請外教給學生上課,自己還要倒貼酒店錢……
生活中,他們率性而為;工作中,他們精益求精。
無論面對何種境況,
他們都永遠遵從內心的操守和法則。
因為這樣的堅守,
才傳達出了舞藝人純粹的精神之美。
「我們兩個人只是喜歡教課」
2006年,選手出身的李燁/何程並沒有像身邊的同學朋友那樣熱衷於去專業院校教課,而是創辦了業餘培訓機構「廣州市綠葉體育舞蹈學校」(以下簡稱「綠葉」)。「我是第一個職業前六出來辦業餘培訓的人」,李燁說。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他們辦「綠葉」的原因是業餘培訓一周只上兩天課。
在採訪中,李燁/何程說得最多的就是「我們兩個人只是喜歡教課」,他們沒有想過要把俱樂部辦成什麼樣子,也沒有想過要把俱樂部辦得有多大,因為他們「只是喜歡教課而已」。而且,「專業院校大多是有基礎的孩子,但業餘培訓是完全空白的孩子,這樣教孩子才更有成就感。」
如今,「綠葉」在全國的知名度甚至比他們兩人還要高。在全國各大比賽中,我們都能在頒獎臺上看到他們培養出的優秀學生。因為如此,「綠葉」的品牌也在全國範圍內打響。但這樣一個在全國青少年業餘培訓中獨佔鰲頭的俱樂部,剛開始創辦的時候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寒冬。
開弓沒有回頭箭,俱樂部是開起來了,但這時候李燁/何程才發現,辦業餘培訓並不是他們想像的只是教課那麼簡單。創辦前5年,俱樂部一直在虧錢。「各種各樣的事情不是你想像得那麼美好,要場地維護、宣傳、運營,這些都不是我們擅長的。」
除此之外,李燁/何程還面對著更大的壓力:教學。一開始,兩人帶孩子出來參加比賽成績並不好。「當時我們兩個人覺得自己都是選手出身,跟業餘的老師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學生肯定也要不一樣。但其實教課以後才發現,把自己當選手時候的東西拿來教孩子是行不通的。」
成年人的世界裡面對困難只有兩條路:熬過去,出眾;熬不過,出局。於是李燁/何程只能耐心地等待:俱樂部沒錢,那就靠家人的支持;沒有生源,那就從三五個教起;學生成績不好,那就慢慢沉澱,細心打磨,等到他拿成績的一天。因為他們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跨越。只要不停留,繼續努力,一定可以看到春暖花開的美麗。
當你覺得最壞時,可能美好已悄然而至。終於,到俱樂部創辦的第6個年頭,在家長口碑傳播的效應下,俱樂部迎來了春天。與此同時,李燁/何程的內心就像衝破了人生的藩籬,在掙扎與迷霧過後,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
「孩子是紅花,俱樂部是綠葉」
「綠葉」兩個字首字母的縮寫與李燁的相同,這是俱樂部取名叫「綠葉」的原因之一。更深層次的含義,是因為「孩子是紅花,俱樂部就是襯託孩子的綠葉」。創辦多年來,「綠葉」一直秉承「用專業的技術培養業餘舞者」的理念,因材施教,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舞者。然而,舞蹈技術只是傳播的外在,「綠葉」想要傳遞的更多信息是:國標舞是一種高品質的藝術,也是一種禮儀和文化。
3年前,「綠葉」開始全資辦自己的新年舞會。不同於很多俱樂部在體育館辦舞會,李燁/何程直接把舞會辦在了五星級酒店。「我不希望我們的年會只是課堂展示,」 李燁/何程說,「國標舞是一種社交禮儀,它原本的模樣並不是我們在比賽場館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它本身就是一種融入在生活中的藝術。」但「綠葉」傳遞的這些並不是想把孩子們都培養成貴族,而是想讓孩子們明白,自己現在在學的到底是什麼。
在新年舞會中,所有人必須穿禮服才可以入場,這是「綠葉」設立的嚴格規定。第一年的時候,一些家長還會抗拒,但慢慢地,大家已經能夠很容易地融入到舞會的氛圍中,並逐漸理解「國標舞」藝術的深刻含義。
「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個學生」
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其他的也都會隨之而來。目前,「綠葉」有6個基礎班、4個選手班、3個精英班,兩個教學分點。此外,「綠葉」還進駐了小學和大學,進行國標舞的推廣和普及。李燁/何程主要負責精英班的教學,每個班有三四十人,課程主要以小課為主。近階段,「綠葉」由一個專業公司進行運營管理。「因為我們的重心還是在教課上,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個學生,也不知道學費是多少。」何程說。
如今,「綠葉」小舞者們獲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代表中國隊參加國際青少年對抗賽;參演電影《燦爛這一刻》;入選CBDF國家少年隊隊員;受邀參加CBDF維也納中國新年舞會;獲得CBDF中國杯總決賽冠軍,升起夢想的翅膀……
而以上的種種成績還要從「綠葉」走出廣東說起。2015年,CBDF在重慶舉辦全國青少年錦標賽。當時,「綠葉」的孩子已經在廣東省的各個比賽中嶄露頭角,但只僅限於當地,並沒有參加過全國的賽事。「那時候,家長不太願意帶孩子走出去,他們覺得參加全國的比賽競爭很激烈,孩子還是不行。」
李燁/何程只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帶著兩對孩子去參加了重慶的比賽。沒想到的是,兩對孩子分別入選了國少隊一隊和二隊。這樣的成績,不僅堅定了李燁/何程走出去的決心,也鼓舞了家長們帶孩子參加全國性賽事的信心。「那次之後,我們俱樂部的家長就很願意讓孩子出來比賽。很多比賽我們不組織,家長也會自己帶孩子參加。」也是從那次開始,「綠葉」引起了圈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我們每次請外教,都不賺錢」
如果說當初李燁/何程「拋棄」了專業選手的固有思維,創辦了業餘培訓,引領了時代的潮流。那麼,請外教上課的這一做法,又一次把他們推至了時代大潮的浪尖之上。
「第一次請世界職業拉丁舞冠軍Michal來上課,我們就不賺錢,而且之後我們每次請外教都不賺錢。」當時也有很多同行想請外教,還問他們怎麼收費。但李燁/何程請外教的真正目的,不是賺錢,而是學習。「我真的沒有賺錢,而且還得倒貼老師的酒店錢。」
「我們也試過自己出錢給學生請外教免費上課,因為我們每年都需要提升自己。如果這是學習的一部分,那我願意花這個錢。」所以,「綠葉」的外教課從來不是那種大型的培訓,而只針對內部學生。
有了第一次,那麼請外教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綠葉」的常規操作。現在,甲A拉丁舞冠軍Ferdinando & Yulia每年都會到「綠葉」給孩子們上兩次課,並且已經持續了4年,私下裡他們與李燁/何程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他們很了解我們俱樂部的孩子,孩子們從一開始不太習慣他們教課的方式,到現在能夠溝通交流,發生了很大改變。」
「跳得好的孩子,都是善於思考的孩子」
在李燁/何程看來,外教能夠帶給孩子最大的改變,是教會他們思考。不得不說,中國的孩子給外教最多的感覺,是「被動」:被動地接受知識,被動地回答問題,被動地展示自己。「很多歐洲老師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的孩子上課沒有反應呢?」對此,李燁/何程也會經常跟外教溝通,「在中國教小朋友,老師是不能讓他們思考的。」
李燁/何程還依然記得第一次請Michal來給孩子上課的尷尬情景。「Michal跟我說你要讓他們自己思考。那是小課,他就坐在那裡抽著煙跟我聊天,然後跟孩子們說:『我現在給你5分鐘的時間,你自己思考下我在說什麼。』」 李燁說,「當時我也覺得好神奇呀!因為家長都在外面看著,45分鐘一千多塊錢的課時費,家長願意花這麼多錢上外教課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我當然希望家長覺得花的錢是值得的,而不想讓他們覺得我在騙錢。」
「你會發現,跳得好的孩子,都是善於思考的孩子。」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們不太能接受外教的教學方式,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當你給他空間去思考的時候,他反而不知道自己要思考什麼。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綠葉」的孩子已經可以跟外教自如地溝通交流,並能夠很好地互動。
「他們最需要思考的是自己現在在幹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做這些動作是為了什麼。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一定每個孩子都能跳得特別好,因為想要跳得很好需要具備先天的條件、天賦,以及後天的各種因素,但這不代表你不能學好這門藝術。」
「用專業的技術培養業餘舞者」
不辦分校,不做招生,13年中,「綠葉」卻一直活在別人的豔羨裡。而這追根究底還是要歸功於「綠葉」的核心競爭力:教學。常年奮鬥在教學一線的李燁/何程總結了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系,這個體系不僅是學生走上冠軍獎臺的法寶,也是俱樂部能夠穩步走到今天的法寶。
「教學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第一我們親自教課;第二所有老師幾乎都是我們自己的學生。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教材,這是比較特別的地方。今年我們也會嘗試在線上分享一些教學經驗。」好老師不一定是好選手,但好選手也不一定是好老師。「你怎麼說會讓孩子明白,這個很難,特別的難。」
憑藉如此的教學,「綠葉」才敢打出「用專業的技術培養業餘舞者」的口號。事實證明,這不只是口號,也是硬碰硬的實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李燁/何程沉浸在舞藝人的世界裡,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藝,淬鍊心性,用培養出的「人才」回報時光與歲月,這是一份幸運,更是一種選擇。
「這麼小就要決定自己的一生嗎?」
李燁/何程的與眾不同,還體現在他們培養孩子的觀念上。與很多業餘培訓機構老師不同的是,他們不建議自己的學生讀專業院校。
「有沒有遇到想上專業院校的孩子?」「有啊!很多啊!」
「那怎麼辦呢?」「我都不推薦,都說不可以。」
「為什麼?」「我自己就沒有讀過專業院校,但我也很專業啊!」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們的物質生活變得愈加豐富多彩。這個時代給了我們很多選擇,同樣又給了我們很多機遇和可能。所以,作為老師的李燁/何程不願意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為他們做出選擇。
「我覺得讀書還是重要的,而且進一所好學校,氛圍比學到的知識更重要,學生一定要有一個接受基礎教育的過程。這麼小就要決定自己的一生嗎?我覺得還是太早了!你可以堅持跳舞,我們也可以給你很專業的環境。」畢竟,「綠葉」能夠帶給學生所有關於「專業」的體驗。
當今社會功利主義盛行,理想主義漸行漸遠。尤其是舞蹈培訓市場發展良莠不齊,「真假老師」「真假培訓」難辨,這樣的境況,使得堅守教師的本真更加彌足珍貴。李燁/何程一直嚴格把控自己內心的方向。他們認為,作為老師一定要傳遞正確的知識和理念。「我跟孩子們說,你要是對的才行。」對的不一定能夠讓你贏,不一定能夠讓你成為冠軍,但對的可以讓你在任何時刻都從中收益。「你要去學正確的知識,你要去做想做的事情,這是我想傳遞給學生的。」
國標舞在中國發展30餘年,越來越多專業舞者走向基層,提升了基層教師整體素質水平,為業餘培訓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和活力,但這樣繁榮發展的大環境,也無形中給了李燁/何程更大的壓力。
「我們近些年也在思考業餘培訓的發展方向,」 李燁/何程笑言,「如果純粹靠在賽場上拿成績來發展,我們估計很快就走不下去了吧!因為專業院校可以選擇培養優秀的孩子去拿成績,但現在業餘俱樂部想要拿成績,特別特別難。除了自己要教得好以外,你還得要碰上好的苗子才能把他培養成冠軍。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當然,除了業餘培訓的發展方式,李燁/何程考慮的還不止於此。他們還在思考時代當下的更多命題:如何才能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的舞蹈天分?什麼樣的孩子才能成為冠軍舞者?除了技藝和成績,老師還能夠帶給學生什麼?如何才能推動業餘青少年國標舞的發展?在此之中,李燁/何程有作為舞者的期盼,有作為經營者的堅定,也有作為老師的責任……但不管是什麼樣的角色,李燁/何程的出發點都保留了最真的那顆心。
對於未來的生活,李燁/何程更多的是著眼當下。「我們在物質上比較優越,人生目標就是要好好享受生活,這也是我們一直嚮往的生活方式。每年我們都會去旅行,兒子鑫鑫現在5歲,已經去過7個國家十幾個地區。舞蹈是我們熱愛的,而且我們已經把興趣愛好發展成了事業,真的很享受工作的過程。舞蹈改變生活,希望我們的兒子、學生將來也可以通過舞蹈更好地選擇自己的人生。」
如果說其他行業的匠人所成就的,是他們手中的作品,那麼國標舞行業的匠人所成就的,是一個個技藝超群的舞者、一個個德才兼備的老師、一個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這樣的過程,受益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整個時代!
以理想為基礎,堅守與專注,精益求精;以思想為基礎,突破完善,超越自我;以創新為基礎,顛覆成見,獨樹一幟。方可造就匠心精神!
李燁/何程甘為綠葉扶紅花,他們優秀的舞蹈理念、專業的舞蹈技術、嚴格的培養標準、高品質的生活方式,是對匠心精神最好的詮釋!
——Finder語錄
內容策劃:李平 程佳興 劉子倩
文:劉子倩
美術創意:譚靜
微信創意:王粒穎
匠心丨李燁/何程:在舞蹈裡,永遠遵從本心
匠心丨嚴小玲:生而為舞
匠心丨趙琪/郭暉:海風永遠沉醉
國家體育總局主管
中國體育報業總社主辦
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唯一官方刊物
微信丨尚舞雜誌
微博丨尚舞DANCEFASHION
合作丨010-67144681/18611787163
訂閱丨菜單欄處點購買/1501109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