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從自己的本心,不昧良心,不丟良知,知行合一,方為人道。

2020-12-18 牛哥談人生

明代大家王陽明生前所創建的豐功偉績足以讓無數後人頂禮膜拜,他所創立的《心學》也是一部對後人及世界都有著極大影響的哲學思想。

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的意思就是:聖人之道其實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良知就是一個人的本心。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是非,其標準就是良知,而不是另外的一些事情。

「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這句箴言,就最能代表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了。

一個人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遵從自己的本心,不昧良心,不丟良知,知行合一,方為人道。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很難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大家總是大道理知道的很多很多,可為之付諸的行動卻始終不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知易行難」。

有道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個人懂得的道理再多,而沒有展開行動,那也是一紙空談。知道並不等於做到,做了也不代表就做好了。一個英語試卷上能考100分的學霸,其口語也可能不及格,因為實踐才是檢驗一切的標準。

我們每一個人在年少輕狂的年紀,都曾有過偉大的理想抱負與對未來的發展藍圖。但活到後來才發現,我們絕大多數的人也只不過是完成了最普通的生活。

造成失意者與成功者之間會產生巨大差距的原因,並不是所謂的天賦、環境和機遇,而是一直在努力、並始終都在堅持著的行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我們的初心是什麼?我們內心裡真正最想要的是什麼?當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一切疑問,都需要自我拷問自己的本心(良知),由它來告訴自己最真實的答案。

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這顆心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違背了自己的本心。往後餘生,拋棄幻想,展開行動。必須拿出足夠的努力去付諸行動,爭取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相關焦點

  • 《傳習錄》:本心與知行合一
    相傳,他為了實踐「理學」的「格物致知」學說,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格出竹子之理,結果失敗了,自己也因此病倒了。從此,他開始重新思考儒家學說。王陽明有兩大主張,其一是「本心」。現代人大多認為「心學」屬於唯心主義學說,從而對其進行批判。這其實是對「心學」的誤讀。
  • 遵從本心,只願為自己而活的星座!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很多事情,可是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有些人會從別人的角度出發,卻很少考慮自己的感受,也很容易讓自己受委屈。但是還有些人,遇到問題,會先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很多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的將來,所以也不會讓自己受委屈,更加遵從自己的本心,不願意委屈自己,來盤點下,遵從本性,只願為自己而活的星座。天蠍座天蠍座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星座,雖然內心想著保護別人,可是實際做出來的選擇,卻讓人看著有些唯我獨尊。
  • 知行合一王陽明7:摒棄弱點,光明本心,才能無所畏懼
    知行合一王陽明7:摒棄弱點,光明本心,才能無所畏懼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 大家好,歡迎繼續關注老牟的讀書圈,我們繼續講知行合一王陽明的第二部。昨天我們講到了,知行合一擁有巨大的威力,可以撬動天地萬物。
  • 知行合一王陽明3:知善知惡是良知!我們該如何區分善惡?
    說白了,王老師就是要我們按照良知來做事,不要被世俗的條條框框所束縛,做事只要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這和當時的的傳統文化,什麼三從四德之類的有本質的區別。王老師說只要你能夠按照良知行事,便可以創建功業,他認為即便是聲色貨利,也沒什麼問題,只要你按照良知行事就行。
  • 《知行合一王陽明》,陽明心學精髓: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附:王陽明心學精髓名句及解讀)
    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體光明。若僅求記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體光明。」王陽明說,讀書的目的在於發明我們的本心,就是「致良知」,而不在於記住一個詞,一句話。不在於如何去記住書本,而在於如何用書本上的道理啟發自我。9.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在於行,在於知道之後去驗證求真
    說起王陽明,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他是中國的心學大師,憑藉創造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贏得了古往今來人的認可。那麼什麼是「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呢?今天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1、知行合一顧名思義,它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王陽明認為,知行合一的要點不在於知,而在於行。
  • 黃藤董事長:做一個有良知、知行合一的人
    為了堅持以「立德為先」為育人根本,通過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校風建設和師生思想道德建設,更好實現學校「一流學院、一流專業」的建設目標,近日,我校開展了校風建設骨幹人員培訓班,學習「王陽明心學」的專題活動。全體學員在五天內上午參加培訓課,下午分成17個小組學習討論。全校學習「王陽明心學」的氣氛熱烈。
  • 知行合一與致良知
    王陽明先生提出知合一的原因,是社會上有一種人,他們完全不會認真思考觀察,一個勁胡作妄為;比如有些人不知道酒精會嚴重影響小孩的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喜歡在酒桌上給小孩喝酒,這樣做除了傷害小孩本身外,還會給別人錯誤的暗示,別人可能會因為錯誤的暗示再給其他小孩喝酒,造成悲劇,危害甚大;再比如有很多父母,會打著為子女好的旗號,憑自己的喜好任意幹涉子女的生活
  • 以「自我」為中心,遵從自己的本心。這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
    以「自我」為中心,遵從自己的本心。這是大自然一切生靈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做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當然亦是如此。當一個人還是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時,就會因為自己感受到了冷暖饑渴或是哪裡不舒服,而通過大聲哭啼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並堅持到自己的欲求得到了滿足後,才會罷休。略大些後,當自己能夠伸手抓握東西了,就更加喜歡呈現自己的意願。
  • 遵從本心,活得最自在的三大星座
    其實,想要遵從本心自在的生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想要真正能活得自在,既要做到無畏世俗的眼光和評論,還要足夠的自信和瀟灑。只有內心非常強大自信,才能在世俗的亂流中,堅守自己的本心,不被他人的評論所影響,做真正的自我。哪些星座遵從本心,活得最自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完人必修課,陽明心學之知行合一(一)
    也是一個只能趨近而不可能終達的修煉,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放眼世界,放眼此刻,同時在發生的即有兇殘殺戮,巧取豪奪。也有懸壺濟世、扶危濟急;即有怯懦苟且,也有堅毅豪壯;有陰暗卑劣,也有光明俠義;有是非顛倒,也有清澈澄明。世間萬象人性善惡,陽明先生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遵從良知,如知行合一,人人皆聖人。
  • 無畏笑話,巨蟹座人是遵從本心而活的
    而對於我們的巨蟹座人來說,他們是不是那種無畏笑話,從來都遵從本心而活的呢?可以說,我們的巨蟹座人就會是那種無所謂別人對自己評價的星座,在巨蟹座人的眼裡面,可能這樣的生活還是太累了,那麼就想到稍微活得自我一些了。所以有時也是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了,甚至愛怎麼笑就怎麼笑話了,巨蟹座人也是不計較的,完全是遵從自己本心而活的,就是這樣的灑脫,不走尋常路吧。
  • 遵從本心,順從本意,保持本真!
    做人,最難能可貴的是遵從本心,順從本意,保持本真!本,是做人的根本,守住本,那便擁有了最昂貴的資本,也是任何人都奪不走的財富。為人本本分分,做事有原則有底線,如此,便能一生心安,自在!遵從本心遵從自己的本心,做到自己的本分。說什麼,做什麼,吃什麼,都要問問自己的心。什麼樣的話可說、可不說,什麼樣的事能做、不能做,什麼東西可以吃、不能吃,自己心裡都要有個譜。切莫違背自己的本心去說一些違心話,做一些違心事,吃一些違心的東西。
  • 白話解說王陽明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首先重溫下心學三大經典:把陽明心學比作一把長劍,那「心即理」就是陽明學的劍柄,「知行合一」就是陽明學的劍刃,「致良知」就是這把寶劍那個直指蒼穹的劍鋒,散發寒光凜冽的劍芒直指長空,所向披靡!簡單歸納下這劍柄、劍刃、劍鋒!
  • 王陽明:「致良知」是什麼意思?
    王陽明有自己的解釋,按照四句教的說法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所謂的「致良知」,在他看來,就是知善知惡,也就是說,徹底的了知善與惡的起因與真相就是「致良知」。說白了,就是內心天然知道的是非善惡就是「致良知」。
  • 王陽明論良知
    換句話說,良知是我們在道德問題上能作主宰者。[2]如孟子指出,耳目口鼻之官,恆被聲色味香等外物牽引,缺乏作主的能力;能作主宰的是「心」  [3] ——孟子又稱之為「本心」  [4]和「四端(之心)」[5]。王陽明亦承此說,而特舉「是非之心」(本心能知是非善惡的一面),並以「良知」一詞綜括孟子的四端之心。[6]於是良知可代表心,與心同指我們的道德主體,而凸顯此主體知是知非這道德知覺一面。
  • 讀書筆記丨良知良能 知行合一
    如果把陽明心學看成是一棵完整的大樹,那麼良知便是樹的根脈。那麼什麼是良知?《孟子·盡心上》講:「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王守仁所理解的良知則是:「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 人生最好的活法:遵從本心
    人生最好的的狀態就是遵從本心,無問西東,按照自己真實想法去過這一生!人生短暫,轉瞬即逝,我們為什麼要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呢?從此刻開始,為自己而活,活出自我的精彩!勇敢的去做自己,去做自己覺得開心和愉快的事吧!
  • 讀王陽明哲學反思:反求諸己不惑外物,穩當快樂,下功夫知行合一
    就是說在這世間浮沉,有幾個人能不受外物影響,有幾個人能不隨波逐流。花花世界,他們都很熱鬧,而唯獨你還是你,是不是很怪,頂不住了就主動求變,主動迎合,主動去不快樂。不和世人一起熱鬧,看起來怪怪的,會不快樂,和他們一起熱鬧,鬧起來心慌慌,也會不快樂,那怎麼辦。
  • 遵從本心,過得更真實的三個星座
    時代的進步讓人們變得越來越優秀,但是也讓人們學會了掩藏自己的內心。在這個滿是競爭和充斥著金錢權力的社會,人們往往會失去自己的本心而變得更加的虛偽。有時候甚至會有很多的人,他們會因為想讓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而不惜放下尊嚴來祈求別人的支持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