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但凡有戰爭出現,追根究底就是因為利益。
利益的摩擦導致兩國走向了戰爭,戰爭的出現百害而無一益。不管是誰贏誰輸,都只可能是失去大於收穫。
戰爭對於一些戰敗國來說是最慘的,他們所面對的是各種條約的籤訂,每個條約中都會有各種內容。咱們國家就曾經歷過,清朝因為閉關鎖國籤訂的條約算下來還真不少,各種賠款,各種割地,各種開放通商口岸。
對比割地和開放通商口岸,其實賠款來的更實在一些。當年清政府賠款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幾千萬,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結清,這還比較好。最起碼比德國好多了。
一戰結束後,德國作為同盟國集團領導向各國賠償2000多億馬克。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軸心國集團領導需要繼續履行賠償。根據了解,德國前前後後賠償各國加起來達到了一萬億馬克,這個數目是非常大的,直到現在還在賠著。如果換算成清朝的白銀,一萬億馬克相當於三億兩白銀。
自己釀造的苦果只能是自己吃。德國面對戰爭給人類造成的傷害,戰後深深悔過,建造了大量的紀念館,為的就是讓人們了解戰爭給人帶去的災難,讓人抵制災難。
為了紀念猶太人,德國總理甚至每年都會給猶太人送上花籃,以顯示對他們的緬懷和懺悔。
正是因為德國能夠積極反省,才讓很多國家對其的態度有所轉變。後來考慮到德國對於罪行的懺悔,一些國家甚至在賠款方面給予其減免。美國免除了德國戰敗後賠款的62%,英國免除了德國戰敗後賠款的25%。
其實這幾個國家對德國減免,明面上就是做做樣子,暗地裡其實是在拉攏資本主義國家,從而能夠團結更多力量和社會主義國家抗衡。
當然了,德國懺悔不僅僅是體現在修建紀念建築物和舉行活動上,對於一些因戰爭受到迫害的猶太人,他們還會給他們支付相應的生活費用,在這一點上,也能夠看出德國在戰後的反思。
想必有些人心中有了疑問,為何德國做了一系列賠償,而作為同陣營的日本為何沒有賠償呢?其實咱們簡單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兩個原因。第一,隨著二戰的結束,我國本是應該得到日本給予的戰爭賠款的,但是日方拿不出。再加上有美國這個國家在中間阻攔,我方最終沒有拿到任何的賠償。第二,抗日戰爭結束後,當時美方是承認國民政府的,國民政府為了拉攏日本政府的支持,為了內戰準備直接取消了日本的賠款。
現如今對比一下德國和日本,德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更受其他國家尊重一些,因為他們敢於面對戰爭的後果,而反觀日本呢,則是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戰爭方面的事實還進行篡改,這是讓人瞧不起的行為,這是一種逃避行為。德國的做法值得肯定,日本的做法只會讓人唾棄。
正視歷史才會讓自己的國家走得更遠,這一點德國比日本做得好多了。
往期精彩內容
臨終之前,劉備:萬萬不可重用趙雲,為何這麼說?原因很簡單
老兵一人殲敵165人,進軍事博物館後,激動地說道:這是我的槍
馮鞏為啥這麼牛?你只知道他太爺爺馮國璋,卻不知他爺爺更牛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氣得罵了一句話,現在成了流行語
歷史上真正的周瑜究竟怎樣?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還是嫉賢妒能
參考資料
人民網
申明
題/賠款超多的國家,兩次世界大戰惡果:時至今日依然在繼續賠償文/歷史真相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