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發展網訊 近年來,賽罕區紀委監委一體推進「三不」體制,將懲治和震懾、制約與監督、教育和引導一線貫穿、有機結合,大力發揮「三不」體制的連鎖效應,不敢腐的震懾充分顯現,不能腐的籠子更加緊密,不想腐的堤壩牢固構築,標本兼治綜合成果日益凸顯。
一、堅持高壓反腐,形成不敢腐的震懾態勢
(一)減存遏增,全力打好「攻堅戰」
今年,區紀委監委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問題線索「清零」行動。「清零」問題線索695件,辦結651件,立案84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1人,組織處理31人。開展基層「微腐敗」大清掃行動。靶向施策、精準發力,紮實推動基層「微腐敗」大清掃行動走深見效。截至目前,172件「微腐敗」問題線索已全部辦結。現正在開展第二輪「微腐敗」大清掃行動。
(二)久久為功,著力打好「持久戰」
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違規、違紀、違法一起查,「四風」土壤、「腐敗」土壤、「黑惡」土壤一起鏟。截至目前,受理信訪舉報及問題線索366件(次),立案53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5人,組織處理89人,留置3人,移送司法機關16人。
(三)全員參與,合力打好「整體戰」
堅持領導包案督辦、實行全員辦案、交叉辦案機制,建立紀檢監察室聯繫鎮(街道)、派駐紀檢監察組工作制度,嚴格問題線索研判、處置,全面提升辦案質效。領導包案385件,已辦結353件,挽回經濟損失300餘萬元,全區120餘名紀檢監察幹部全員參與辦案。
二、堅持紮緊籠子,構建不能腐的防範機制
(一)開展日常監督,推動作風建設化風成俗
加大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做到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在元旦、春節、清明等重大節日節點前,通過發放通知、發送提醒簡訊等形式,督促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圍繞公車私用、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監督檢查和明察暗訪。今年以來,開展督查6輪次,查處違反工作紀律問題6個,通報批評12人,給予黨紀處分2人。
(二)抓實「三務」公開,讓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區紀委監委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三務」公開交叉互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向各鎮(街道)、相關部門下達整改建議書12份、提醒函6份,通報問題26個,已推送「三務」公開動態信息48條。陽光「三務」平臺已發布公開信息168062條,點擊量511227次,位居全市前列。
(三)加強專項監督,持續淨化基層政治生態
推進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對2000年以來煤炭(礦產)資源領域問題線索大起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放管服」改革落地見效;開展掃黑除惡、民生、扶貧領域專項治理。辦結掃黑除惡案件317件(次)。核實民生領域惠農資金疑點數據,組織處理13名相關責任人,收繳違規發放的各類惠民資金共計21024.65元。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辦結4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人,組織處理2人。
三、堅持扶正祛邪,發揮不想腐的思想引領
(一)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打造廉政文化品牌
充分利用區紀委監委辦公大樓外形特點,在樓體醒目處懸掛巨幅宣傳標語,在辦公區域外側懸掛紀委監委工作宣傳標語,打造樓體內外文化。聯合呼市司法局全力打造濱河北路沿岸廉政文化景觀帶,營造廉政文化氛圍。區紀委監委首次將黨風廉政教育搬上「兩會」,開創廉政教育新陣地、新局面,營造風清氣正的會議氛圍。區紀委監委連續九年開展「廉政宣傳教育月」活動,號召全區各單位、各街道積極參與到宣傳教育月活動中來,助力全區廉政文化建設提檔升級。
(二)把好廉政教育關口,敲響廉潔自律警鐘
區紀委監委為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對賽罕區新任、轉任領導幹部進行「套餐式」廉政警示教育,幫助新任轉任領導幹部樹牢廉潔從政意識。剖析整理近年來發生在全區的人社局武某等貪汙案等5個典型案例,編印了《賽罕區警示教育案例剖析選編》警示教育資料,以身邊案警示教育身邊人。
(三)拓展廉政文化內涵,弘揚廉政文化精髓
一是緊扣重大節日節點,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區紀委監委抓住「七一」這一重大節日,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切實把紅色革命精神內化成每位黨員堅定信念、修煉黨性、淨化靈魂的新動力和新起點。二是讀書涵養黨性修養,提升廉政文化意識。區紀委監委攜手區圖書館共同建立了機關黨委「廉香書苑」,加強了廣大幹部職工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作者:中共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紀律檢查委員會 宣傳部 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