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李兵 通訊員 何細勇 長沙報導
攸縣涼山社區的譚香英在家門口的「同心扶貧車間」裡上班,不用背井離鄉去打工了;茶陵縣山寺村村民劉建國家的荒山變「中國花湖谷」景區,有了租金、務工雙重可持續收入;炎陵縣協成村村民郭春橋走在敞亮又乾淨的村道上,出門終於不怕「晚上一抹黑,雨天一身泥」了。
這是千家萬戶平常而幸福的日子,也是千家民企凝心聚力幫他們實現脫貧致富的成果。5年來,在株洲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的組織下,一支支「萬企幫萬村」「萬企幫萬戶」的民營企業隊伍開始走向貧困村,全市共有187家民企與154個貧困村結成「親戚」,427家民營企業對接幫扶678戶貧困戶,建成「同心扶貧車間」155個……
他們帶著對這片熱土的深深眷戀和對父老鄉親的深厚情感,用自身的優勢與當地資源「碰撞」,累計投入幫扶資金逾3億元,實施項目540個,手拉手地幫助19210人走上了致富路。
民企來了,產業有了,村民笑了。
結對子、壓擔子,凝聚民企力量「促脫貧」
脫貧攻堅,從來不是單兵作戰。市縣兩級工商聯共有企業會員9084個、個人會員7036個。將這支力量號召起來助力脫貧攻堅,必將很好地激活農村經濟,引領貧困戶穩定脫貧。自2016年起,株洲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發動民營企業,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公益扶貧、技能扶貧「四大行動」助推貧困戶脫貧。
加快脫貧攻堅進程,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在「萬企幫萬村」工作中,幫扶企業因地施策,把民營企業資本、技術與貧困村土地、勞動力和特色產業等資源結合起來,從種養殖、加工、服務等行業全方位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帶領群眾增收,助力貧困村出列,貧困戶穩定脫貧。
茶陵縣的湖南萬樟園林集團便是典型之一。該公司流轉茶陵縣30多個行政村的土地,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將10萬餘畝荒山建成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打造成「中國花湖谷」景區,解決3000多個農民就業,「綠水青山」變成每年收入400多萬元租金的「金山銀山」,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優質扶貧產業基地。去年,萬樟園林還被評為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企業。
位於淥口區朱亭鎮的株洲明揚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投資建立了三個扶貧基地,2018年,200畝「紅美人」柑橘基地和200畝藍莓示範採摘園分別被列入省、區重點產業扶貧基地,共幫扶1488名貧困戶有穩定收入,企業也拓寬了規模。
據統計,在株洲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組織下,全市民營企業產業扶貧投入5900餘萬元,受助人口達8234人次,實施項目536個,投入總金額1.57億元。
安排部署,株洲市委統戰部通過多方途徑,凝聚民企力量。
想法子、找路子,助力貧困群眾「拔窮根」
貧困是一個現象,導致貧困的原因卻各不相同。基礎設施薄弱是制約農村發展的重要原因,有的村曾經連條像樣的進出通道都沒有。在茶陵縣思聰街道下清村,一座沒有護欄的橋,坑坑窪窪,狹窄的橋面不能通行機動車,周邊4個組上千村民出行和貨物運輸都不方便。株洲市委統戰部開展駐村幫扶後,積極聯繫熱心社會公益的湖南湘銀集團,籌措80萬元資金修建了愛心橋。昔日的危橋換成了堅固結實的水泥橋,橋上赫然寫著「湘銀同心橋」。不僅如此,湘銀集團還為炎陵縣朝陽村捐建供電設施等,歷年捐建金額達1000餘萬元。
貧困人口總體文化不高,也缺乏過硬技術。如何解決村裡剩餘貧困勞動力就業,一直是扶貧工作中的難點。42歲的單扎良是東莞湖南攸縣商會的副會長,在東莞從事多年的不鏽鋼耳環生意,有現成的生產技術和銷售渠道。今年7月,他在攸縣蓮塘坳鎮涼江社區建立「眾和昌順實業有限公司」的「同心扶貧車間」,輻射了周邊多個村(社區)。經專業技術培訓後,貧困戶在這裡每月可以拿到2500到3500元的工資。
充分發揮商協會和民營企業聯繫面廣、經濟實力強、資源薈萃等優勢,企業家在脫貧攻堅中不斷彰顯新作為。目前,建在家門口的「同心扶貧車間」已遍地開花,託起貧困戶們「穩穩的幸福」。
從2017年至2019年年底,「萬企幫萬村」行動中,株洲民企就業幫扶投入金額6000餘萬元,安置就業5820人次,組織技能培訓5147人次。
搭「梯子」、捐票子,幫助村民就業「奔小康」
市工商聯在炎陵縣協成村開展捐贈活動。
脫貧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大家都跟上了隊,就會推動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行動,是多年來統一戰線服務中心工作的延展深化。
炎陵縣的小郭姐弟父親早亡,母親離家,奶奶過世後,得不到穩定的照顧。民營企業愛心資助及時來到,姐姐重拾書本,被株洲幼兒師範學院錄取,弟弟也安心上學,一家人的未來穩定下來,有了希望。
醴陵市華鑫電磁公司連續多年為浦口敬老院捐款30多萬元,為公司員工因病捐款及浦口鎮貧困家庭多年捐款共計30多萬元;株洲市品牌服飾聯合會已連續五年為炎陵縣一所中心小學送去了愛心助學款和學習用品,累計20餘萬元。
26個商協會「結對」26個村民小組。2019年6月,株洲市工商聯發動組織了26家商會協會走進炎陵縣水口鎮協成村,分別對接26個村民小組,開啟了「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活動,先後有300多位愛心企業家累計投入近100萬元扶助該村。點亮鄉村,為全村新增131個太陽能路燈和98盞節能入戶燈;修繕組道,為8個組硬化道路、拓寬修善組道1262米;修建水圳,為5個組修明渠和水管、水圳1506米,為2個組修建蓄水池並鋪設飲水管道160多米;濟困敬老,為95戶貧困家庭送米送油送現金,為特困供養和獨身老人送衣送褲送棉鞋,慰問困難黨員,慰問90歲以上高齡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