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琳為客戶提供諮詢解答服務。新華網 劉默涵 攝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這40年,是中國工商銀行從孕育、誕生,到不斷發展、變革的歷程。這40年,也是許多工行人成長、蛻變的歷程。
近日,中國工商銀行三明沙縣支行副行長羅玉琳接受專訪,講述了她和工行的故事。
主持人:請談一談你在工行的成長軌跡。
羅玉琳:我1999年2月踏入工行大門,成為了沙縣支行一名基層網點的櫃員。2006年5月,由於櫃面服務到位,業務處理嫻熟,我得到了領導、同事和客戶的認可,被聘為支行的大堂經理。轉了崗,這一幹就是七個年頭。其間,我不斷努力,通過自學取得了本科文憑,並考取多個專業資格證書。2013年12月,由於我在大堂經理崗位上的突出表現,被破格提拔成沙縣支行副行長。回首自己的工作歷程,我特別感恩工行給了我一個這麼大的舞臺,讓我能充分展示自己,不負芳華。
主持人:在工行工作的20年裡,你有15年是在基層服務,有著紮實的基層經驗。在你看來,這些經歷給你最大的啟示是什麼?對你現在的管理工作有哪些重要影響?
羅玉琳: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堅持微笑服務,從「心」出發,用心服務好每一位客戶,做到細心、誠心、耐心。細心了解客戶需求,誠心對待每一位客戶,耐心解決客戶問題與需求,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才會贏得客戶的認可與支持。
15年的基層工作經歷對我的管理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第一,我深知服務與營銷之道,優質服務與客戶營銷是相輔相成的。在支行業務發展中,我做到以身作則,跟著員工一起上街頭、下企業、走村鎮、進校園,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第二,15年的基層經歷,讓我更加懂得基層員工的不容易。管理工作中,我始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文管理理念,充分發揮好每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讓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挖掘每位員工的潛在能力,讓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作為工行的一名老員工,你如何看待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工行人的變化?如何看待工行的變化?
羅玉琳:作為入行20年的一名老員工,我經歷了工行的發展與壯大。工商銀行從傳統手工處理業務到使用計算機處理業務,從單一物理網點到現在的全國聯網,從單一的工商信貸、人民幣儲蓄業務到現在的金融便利店、財富中心,從單一櫃面業務到網點自主智能終端,從e-icbc 1.0到3.0,金融科技和產品不斷創新。四十年的發展變化如沐春風,改革開放翻天覆地,我相信新時代工行人定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也相信未來的工行將會迎來更加多姿多彩的明天。
主持人:對於未來,你有什麼新的規劃與期待?
羅玉琳:未來,新的挑戰與機遇層出不窮,我希望自己能堅持用「細心、誠心、不忘初心」對待學習、工作和生活,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做一名出色的工行人。
羅玉琳工作照。新華網 劉默涵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