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初戀」黃軒不渴望婚姻:離異家庭的孩子如何自我治癒?

2020-12-20 木桃情感

最近幾年,黃軒在大眾視野中持續走紅,躋身一線小生。曾在《紅高粱》、《羋月傳》、《親愛的翻譯官》中分別與周迅、孫儷、楊冪等一線女星有過精彩合作,被網友們親切稱呼為:國民初戀。

黃軒給人一種乾淨、內斂、溫潤如玉的感覺,平時不拍戲的時候,看書、泡茶、養花、烹飪、旅行,是標準的文藝青年。相對於浮躁的娛樂圈,黃軒身上有一種獨有的氣質,對名利沒有太強的野心,向內心尋找成長的力量。

對於大眾關心的感情問題,黃軒表示想找一個圈外女友,因為演藝圈藝人的戀愛與分手總是太過引人注目。最理想的生活是:

我希望,一年裡有三個月在為一個角色做準備,另外三個月在拍這個電影,還有三個月我在旅行,還有三個月我想跟我愛的人,在我的一畝良田,種種地,養養花,喝喝茶、看看書。

理想是美好的,充滿著慢生活,和小資情調。

但現實是黃軒對待感情總有一種不篤定、不安全感,因為父母關係破裂離婚,從小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所以黃軒渴望有人陪伴,認可,但同時對婚姻心生畏懼,擔心重蹈父母的情感悲劇。

我們從黃軒的感情觀、原生家庭、自我治癒三方面,談談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以及自我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實現治癒和成長。

一、黃軒的感情觀:渴望有人陪伴,因原生家庭對婚姻望而卻步

黃軒對待感情一直保持著寧缺毋濫的態度,在接受魯豫訪談時,曾坦言:自己已經好幾年沒有談戀愛,非常渴望愛情,希望能有個人陪伴,但是又懼怕婚姻,害怕自己的婚姻也像父母一樣破裂,給兩人和孩子造成傷害。對感情有一種不確定感。

父愛的缺失、父母因總是陷入矛盾爭吵而忽視自己,黃軒形成一種敏感、自卑、渴望被認可的性格。拍《無人駕駛》時,因張揚導演在現場不愛表達,黃軒無法確定自己演的到底好還是不好,緊張焦慮到失眠,為此,還特意向劇組的女演員高圓圓取經。

最後,張揚導演告訴他:演員就是一個特自我的職業,你自視不高,是沒辦法從事這個職業的。所以,你必須自信,必須堅定自己的東西。

黃軒在不斷地與自我對話,鼓勵與讀書中,尋找到了內心的平衡點,人也變得自信陽光起來。

黃軒對待感情很低調,目前被大家熟知的前女友只有李倩,一個鬼馬精靈的女演員,曾被拍到一起去拉薩旅行。記者問其分手原因,黃軒回答:她想要我去包容她,我可能暫時做不了那麼包容;我需要她理解我,她暫時做不到那麼理解,兩個人在一起吵架,最終只能分手。

黃軒坦言,每次失戀自己都會有很長一段恢復期,對於感情,他還是渴望對方能理解自己,關懷自己,讓內心有一種被重視被支持的感覺。

二、從小感受不到溫暖,造成愛的缺失,形成「情感剝奪型」人格

一個人如果在幼時缺乏關愛,家人沒有提供給他需要的情感支持和溫暖,他會覺得自己會永遠孤獨下去,情感需求永遠不會被滿足,他永遠不會被傾聽,被理解。

而長大之後,這種感覺會逐漸內化:別人永遠不可能滿足我對愛的渴望,他的情緒在失望、受傷、孤獨、憤怒中變得疏離、不願付出。而這種防衛式怒火又將對方推得更遠。這種就叫做「情感剝奪型」人格。

無論當初的吸引力有多強,戀愛也會以失敗告終,而下一次戀愛,又以同樣不被理解的失望而結束。

黃軒曾談過幾段戀愛,但每次都遺憾告終,因為雙方互不理解而再次陷入失望的孤獨之中,周而復始,每次失戀都會很受傷。

類似黃軒這種因原生家庭破裂而受到傷害的人群,他們可能會完全避開戀愛,或者只維持短暫的浪漫關係,甚至會認為:「我可能永遠得不到愛。」

三、如何擺脫破裂的原生家庭的影響,實現自我治癒

那麼,該如何逃出這個怪圈,擺脫「情感剝奪型」性格,從原生家庭的陰影中脫離出來呢?

01 接受自己的原生家庭。

黃軒曾說,當初上藝校的時候,原生家庭讓他心生自卑感和疏離感,每到過節,同學們都會很開心,回家的回家,聚會的聚會,而黃軒只能安慰自己:自己的節日自己定,只要快樂就是過節。

如果永遠陷入原生家庭的思想牢籠中,人永遠不能解脫和成長。所以,要和原生家庭和解,接受自己的成長環境,接受自己曾被忽視,不被關愛的事實,才能了解自己性格形成的原因。

02 關注、說出自己的感受

人永遠無法要求別人對你的情緒感同身受。

對男人來說,最渴望的是被理解,而對女人來說,最渴望的是被懂得。

既要考慮和滿足對方的情緒和需求,也要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告訴對方自己想要他怎麼做,溝通是最有效的方式。

03 避免冷漠疏離的伴侶,尋找樂於付出的伴侶。

《圍城》中蘇文紈在情感中其實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看清方鴻漸不愛自己,迅速止損,投身到追求自己仰慕自己的曹元朗懷裡,避免了孫柔嘉與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結婚的結局。

後來的那次重遇,蘇文紈雖然還是有些高傲做作,但不管從打扮氣質、經濟條件,還是婚姻質量,都明顯比陷入一地雞毛的孫柔嘉要幸福的多。找一個愛自己、樂於付出的伴侶,肯定比找一個冷漠疏離的伴侶,更能感到快樂和滿足。

04 停止抱怨,避免索求過度。

具備「情感剝奪型」性格陷阱的人,會在戀愛中索取過多。無論從伴侶那裡得到多少照顧和關心,仍然覺得自己的需求沒被滿足。

所以,停止抱怨,多去誇讚對方,認可對方的付出,真誠的理解伴侶,在不斷的溝通和相互支撐中,才能讓情感越走越堅定,越走越遠。

結語:

人應當離開無望的、令人不滿意的情感關係,而去尋找一個願意付出、有愛、願意分享的伴侶,降低自己對伴侶的期待,尊重對方的付出,才能在不如願的原生家庭之外,獲得救贖和治癒。

打開自己的心扉,讓過去的自己離開,擁抱嶄新的自己。勇敢表達情緒和需求,讓自己成為樂觀、向上、愛分享、愛付出的人,在某一天,緣分就會與你突然相遇,溫暖而美好。

——END——

相關焦點

  • 離異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在所難免,有離異後對孩子造成二次三次更大傷害的,也有離異後重組家庭孩子家長幸福的,但是不多。畢竟兩個大人同時有那麼高覺悟的不多!今天我們來重新盤點一下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應該怎麼做會好一點。
  • 離異女子的感慨:36歲再嫁初戀,使我明白什麼才是幸福的婚姻
    離異女子的感慨:36歲再嫁初戀,使我明白什麼才是幸福的婚姻感情是講究時機的,太早出現,容易錯失,因為不成熟,太懵懂;太晚出現,容易顧忌太多,權衡利弊得失,也不免會錯過。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才是一生的幸福。
  • 父母離異,如何讓孩子不因此自卑?
    很多人都知道,父母離婚容易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容易自卑、缺少安全感、學習成績下降,未來婚戀關係也容易出現問題。甚至有研究得出離異家庭子女生病、吸毒、犯罪率都高於非離異家庭的結論。但大家並不一定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哪些因素在發揮作用。
  • 《完美關係》出軌案例映射明星夫婦,不婚族黃軒的真香警告
    新疆美女佟麗婭和暖男黃軒的完美愛情,到底如何開啟。值得一提的是,劇中開篇的明星出軌案例,像極了娛樂圈的某對明星夫婦,最終為了利益沒有選擇離婚,但是這樣的結果雖然作為王牌公關很到位了,但是卻讓王牌公關內心的良知感覺疼痛。這真的是最好的結局嗎。因為利益,不愛也可以不離婚。
  • 離異家庭的孩子表現更差、更容易誤入歧途嗎?
    本文主要內容皆源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張春泥老師新著《離異家庭的孩子們》。離異家庭孩子們的表現更差嗎?跟著媽比跟著爹的孩子表現好很多?父母吵而不離是否對孩子更好?這個研究對單親爹媽的啟示是什麼?中國離異家庭的孩子有多少?我可以為他們做什麼?..........
  • 朱丹愛的太卑微:原生家庭的傷要如何治癒?
    再加上與相愛了5年的男友經歷了一段失敗的婚姻,所以她對現在這一段婚姻更加小心翼翼,她依戀周一圍帶給她的安穩與愛,所以她並不認為自己對周一圍的愛是卑微的。原生家庭讓朱丹一直背著自卑的包袱,負重前行。1.個人需求的扭曲原生家庭中不受待見的孩子,在日後的人生中很難建立一種自我認同感,她們需要不斷的通過努力去變強大,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比別人更渴望獨立,但不是什麼好事
    接著開始自我懷疑,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導致爸爸媽媽吵架不休,無形中加重了心理負擔。由於長期被恐懼、不安和緊張折磨,孩子的安全感嚴重缺乏。>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家庭不和睦的氛圍下,孩子的身心健康會受到傷害,出現性格缺陷和心理問題,更嚴重的甚至有自殺傾向。
  • 誰說我結不了婚電視劇 元氣少年吳宇恆首次「觸電」化身國民初戀
    誰說我結不了婚電視劇 元氣少年吳宇恆首次「觸電」化身國民初戀時間:2020-05-29 10:45   來源:中華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誰說我結不了婚電視劇 元氣少年吳宇恆首次觸電化身國民初戀 5月26日,由何念執導,潘粵明、童瑤、陳數領銜主演的獨立女性治癒情感劇《誰說我結不了婚
  • 離異家庭如何給孩子營造更多的幸福感
    當今社會,離婚率很高,離異家庭很多。網上不少人都擔心,擔心在離異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會有創傷。而離異的父母,也常常會在內心自責,認為自己的離異給孩子造成了傷害。那麼,離異家庭的父母,要怎麼樣才能給孩子營造更多的幸福感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許多人認為,父母愛子女是天經地義的。沒錯,這的確是天之經,地之義。
  • 娶父母離異的女孩,都過得怎麼樣?
    婚姻的幸福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大家都希望探究其中的幸福密碼,去規避不幸福的諸多因素。在這樣謹小慎微的心態之下,一些人甚至認為離婚也會傳遞下去。尤其對於離異家庭走出來的女孩子,一些人充滿了疑慮,認為不幸的婚姻會在她們身上延續下去。那麼,娶父母離異的女孩都過得怎麼樣?會很幸福!
  • 《親愛的翻譯官》將開播 黃軒投訴楊冪「她老欺負我」
    ­  黃軒:別看廣告是這麼拍的,說起來都是一把淚啊!(設計獨白)­  根據繆娟同名小說改編,楊冪、黃軒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即將於5月24日在湖南衛視和樂視網播出。雖然劇中楊冪被黃軒吃定,但是現實裡黃軒卻吐槽總是被楊冪欺負。­  劇中,楊冪飾演的「吃土寶寶」喬菲是一個韌勁十足的語言學霸,為了進入高翻院不惜成為備選實習生,即便是遭受多次打壓,也無法改變內心對夢想的渴望與追求。
  • 離異家庭,最受傷的是孩子
    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離異的情況越來越多。有的父母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只顧自己的生活快不快樂,一味的選擇離婚來逃避問題;有的家庭,確實是因為家庭支離破碎,婚姻名存實亡,沒有辦法在一起生活,而選擇離婚。不管出於什麼樣的情況,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他們受到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 重組家庭,家長應如何與孩子相處?
    近年來,隨著我國離婚率的上升,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重組家庭。這些離異之後的人們因為對家庭溫暖的渴望而重新組建家庭,攜手同行,但又因為孩子間的紛爭矛盾而分道揚鑣。無數的案例向我們證明,孩子們的融洽相處是重組家庭和睦的「基石」。
  • 請別讓離異後的某些行為持續傷害孩子
    首先這種行為會讓孩子感受到,侵佔方的蠻橫無理,激起孩子對其不滿,甚至讓孩子產生怨恨心理,也有可能使孩子在今後的婚姻關係中,走向兩個極端:一,不相信婚姻情感具有真實性,對伴侶時常採用攻擊性方式交流,容易產生家暴;二,為了得到婚姻,失去保護自我邊界的意識,陷入婚姻的痛苦中。
  • 《翻譯官》楊冪黃軒搞笑pose逗樂粉絲 豪氣派送收視福利
    吃土寶寶遇上程人魔 楊冪黃軒學霸學神終極對決   劇中,楊冪飾演的吃土寶寶喬菲是一個韌勁十足的語言學霸,為了進入高翻院不惜成為備選實習生,即便是遭受多次打壓,也無法改變內心對夢想的渴望與追求。談到這個角色時,楊冪收起了女段子手的姿態,很認真的講述了選擇出演喬菲的原因:「喬菲是個吃土寶寶,家境貧寒,但她的樂觀和韌勁特別吸引我,你幾乎看不到她抱怨什麼,永遠都是積極的去爭取自己的夢想,遇到不公平也會據理力爭。我很喜歡她這種爽利的個性」。在發布會上楊冪透露自己為這部戲做了很多準備,「我們前期看了很多同傳還有交傳的翻譯視頻來培養自己的語感」,並笑稱「這些對於學霸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
  • 黃軒3次被換,紅片下架,走紅不易被指油膩,住城門下難迎第二春
    由黃軒、佟麗婭、陳數、高露主演的電視劇《完美關係》早已播出,還記得當時該劇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但該劇的豆瓣評分只有4.6,大家普遍認為主角的人設不靠譜,黃軒飾演的衛哲更被網友說太油膩。
  • 婚姻最好的模樣:被「治癒」
    其實,婚姻最好的模樣:被「治癒」。01其實,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是絕對完美的,總是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缺陷。好的婚姻,能彌補你在原生家庭中的陰影,讓你擁有曾經在原生家庭缺失的東西。很多人都認為伊能靜太嬌氣,太能作,正因為她在原生家庭中從沒得到過愛,才會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一直被愛。就像小孩子總是做壞事,這樣家長才能真正的注意到自己一樣。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這是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 離異家庭的小孩 都存在性格缺陷?
    國外許多研究表明,離異的家庭是向社會上輸送精神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來源之一,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張,但他們從小缺少家庭的溫暖,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會受到父母離異的影響,這種心態如果不及時矯正,時間長了就會使孩子性格扭曲,以至於很多父母不願意讓子女找離異家庭的另一半
  • 王瑞喜校長談家庭教育:離異家庭怎樣減少帶給孩子的傷害?
    一 、沃建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以下用到的理論常識多選自本書)講:離異家庭兒童是父母婚姻破裂,從而導致家庭解體後出現的一種與正常家庭環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兒童不一樣的特殊的社會現象。夫妻離異有可能影響孩子在智力、性格、情緒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甚至可能造成其精神異常和心理變態。
  • 雙宋離婚、高考後離婚潮:離異家庭的孩子,親密關係會出問題嗎?
    比如說:即便是充滿了衝突和暴力的完整家庭,也比離異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更好;離異家庭的孩子,將來也不會經營好自己的婚姻,更無法成為合格的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肯定心理特別敏感,容易出性格問題;離異家庭容易出現品德不端的「問題少年」;……最近,在後臺我們也收到一則這樣的留言:「我和女朋友談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