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萊塢動畫編劇的自白:中國動畫水準不落後,但喜歡催進度

2020-12-16 娛樂資本論

專欄作者/達倫糕 沈思予

2016年至今,中國動漫行業不僅自身通過資本不斷走強,其與海外的合作也在不斷增多。

一方面,中國動漫企業自身「走出去」能力逐漸加強,國際交流日益頻繁,推動開展了一系列合作項目;另一方面,中國市場越發成為海外企業機構關注的重點,國際動漫品牌在華合作投資項目明顯增加。

好萊塢的動畫無疑是世界最高水準,不僅因為其先進的特效,卓越的美術,更是因為其對於故事內容的把握以及編劇的高度流程化,因此中國動畫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過程中無疑與好萊塢是走得最近的。

小娛在好萊塢無意中結識了一位諳熟好萊塢動畫編劇同時與中國動畫製作打過10年交道的編劇Dan Wicksman。 他是牛津大學畢業的學霸,但是卻已經投入動畫劇本創作十餘年。除了參與過BBC,環球,迪士尼等動畫公司的作品外,還曾經參與過包括《潛艇總動員》,《彩虹寶寶》,《怪奇的蟲洞》,《毛毛鎮》等大型國產動畫,以及與包括韓國,加拿大,墨西哥等15個國家在內合作的動畫作品,可謂是一個標準的熟知中國動畫製作流程的「好萊塢動畫老兵」。

驚嘆於他豐富的國際經歷與中國經驗,河豚君特地約他來了一個深度訪問,了解他獨特背景背後的故事以及一個身處好萊塢的英國編劇與中國同行合作的故事和心得體會。

中國動畫製作水準並不落後,

但是喜歡催進度,趕時間

一個好萊塢編劇是如何與中國動畫界產生交集,是通過什麼樣的機緣?與中國做動畫的專業人士合作究竟有沒有發現什麼可以「吐槽」的地方,抱著這些問題我們開始了解起Dan的經歷。

Dan其實很早就開始參與中國的動畫片,不僅有中國,還有各個國家包括加拿大,韓國等國的作品,但是他第一次親身去中國是2017年4月參加在杭州舉行的中國國際動漫節,在展會上認識了包括中娛文化以及君舍傳媒在內的電視動畫製作企業的人,溝通進展順理,然後Dan就開始參與包括《怪奇的蟲洞》以及《毛毛鎮》這兩部作品。這兩部作品都是面向低幼的電視動畫長片,預計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與觀眾見面。

「最早的時候我在2008年就開始參與了一部叫《潛艇總動員》的電影,我記得合作方是在中國深圳的一家公司」。Dan向我們講述了他與中國合作的起點。

「當時我還在一家洛杉磯的動畫公司工作,是那家公司和中國的公司(深圳環球數碼影視)在合作,當時我是美方團隊的一員,我當時的上司和我曾經在其他項目上有過合作,所以是她把我拉進那家公司的。這樣的現象在好萊塢很普遍,有過合作關係的人或者團隊,在其他項目上也會繼續合作,甚至還會互相推薦工作機會等等」。

Dan向我們確認了一個我們一直以來就有的假設,那就是中國動畫與國際的合作時間其實並不短,但是主要集中在電視動畫的合作上,而且以往主要是由一些比較大型的國企背景的公司,例如央視和金鷹衛視等來主導,當然也會有一些比較大的民企參與其中。

中國動畫公司在國際合作中是「常客」,而且為了配合「文化走出去的」的指導原則,一些大型動畫始終是朝著國際化的市場目標在運作。

Dan告訴河豚君:「我來好萊塢定居已經十幾年了,對於動畫來說,多國合作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我現在在做的這兩個君舍文化的項目明年就會在除了中國,美國之外的許多其他國家,像韓國,法國,墨西哥,加拿大等地方一起播出。中國有不少動畫公司經常來找好萊塢的編劇一起寫故事,修改劇本等等,因為他們的作品拍出來,配上音之後是需要銷往世界各地的」。

「中國動畫公司大概在十幾年前就來找好萊塢的公司或者Studio合作動畫,我理解他們在項目策劃的時候就是以多國觀眾為目標;當然,這樣的現象也不僅僅是在中國,韓國的許多公司也是以國際化作為他們的目標。」

在2017年的時候,曾經盛傳一條新聞:央視主導,中美準備合拍《哪吒與變形金剛》。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紛紛吐槽這樣一個「不中不洋」的題材,為何央視這樣的國企還要去找好萊塢來合作?

雖然哪吒與變形金剛似乎確實不那麼搭調,但是中美的動畫合作卻始終是一個常態。包括《魔笛奇遇記》,《熊貓與小鼴鼠》,《鴨子偵探》等在內的諸多在中國螢屏上播放的動畫電視都有好萊塢的參與,只不過這樣的項目因為是針對6-10歲的低幼群體,所以大家並不太熟悉。

童年陰影《鴨子偵探》

當然,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最大的困難是來自於多國合作下的文化差異以及不同國別之間的團隊在磨合上的挑戰。

「文化差異肯定是有的,但這也恰恰是我們有價值的地方。打個比方,在中國的文化中龍是吉祥的象徵,但是在西方語境中就是惡魔,是要被英雄殺死的,所以我記得有一部動畫片(Dan向我們展示了一部他曾經參與編劇的動畫的海報)有兩個反派角色,一開始設計是兩條惡龍,但是我建議如果要拍給中國觀眾的話,最好把他們設計成類似「饕餮」這樣的怪物形象,用兩條龍並不合適」。

沒錯,Dan準確地發音了饕餮兩字。對於他這樣來自好萊塢卻參與到國際合作動畫項目的編劇來說,很大程度上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動畫項目的主出品方如果是中方公司,一般都會有自己固定的策劃方案和人物情節設計,但是這樣的設計卻不見得都是符合國際觀眾口味的。

「因為動畫的初始概念,就是你們說的IP都是屬於出品方的,比如中國的動畫,那些原始概念和故事主線都是他們自己設計的。我的工作往往就是幫助他們把一些動畫人物形象,包括情節發展,對話內容等做一個『國際化』的提升,因為有許多他們的原始概念是不具備國際化的可能的,那我就要來主動增加一些情節或者人物來讓作品更有國際化的風格。比如在英文世界中,故事的衝突矛盾更多一些,有的時候情節的高潮部分來得更早,中國的動畫劇本就不是這樣設計的;那既然作品要面向英語世界的觀眾,我就會建議將故事的框架設計做出調整。包括我前面說到的通過一些細微的動畫片背景設置上的形象調整,也可以起到適應全球觀眾欣賞口味的作用」。

對於國際化中好萊塢編劇的具體職能,Dan徹底打開了話匣子,向我們娓娓道來國際合作中的關鍵要素。

「比如有些設計的搞笑情節和笑話有太強的語言環境的話我也建議可以刪掉或者調整,這在中國和美國的動畫中都有,一些笑料必須是母語人群才能理解的,我會設法修改那些笑料段子,把他們巧妙地設計成可以讓所有不同背景的人群都可以理解的形式;歸根結底,還是多靠視覺形象和視覺語言來搞笑或者推動情節,少用話語本身。我之前參與了一部作品我不知道你們熟悉嗎,叫《彩虹寶寶》,是一家叫中娛文化的中國公司主導的,然後還有韓國,加拿大的合作方一起參與,那部作品中我的主要工作就是集中在怎麼把作品打造得更國際化,讓不同國家的兒童看起來都沒有障礙」。

「還有包括動畫片中大街上的商店,可以用英語的招牌,也可以用中文的,但是我一般都會建議用卡通形象來取代文字,比如飯店就放一個漢堡在招牌上,醫院就放一個紅十字,類似這樣,這樣就能避免文化差異,畢竟幼兒看動畫對於視覺形象是最敏感的,所以用圖像取代文字是一個很好的克服語言文化差異的方式。當然,最後出來的不同國家版本都是要配音的」。

無論是國產動畫,或者是國際動畫合作,最關鍵的因素是「人」,是創作者本身,Dan也並沒有迴避這一點。我們試圖探究中國動畫人員和團隊在國際合作的大背景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得到的答案總體是正面的。

「我們做動畫的都喜歡看到事物的積極面,我覺得中國動畫團隊都很認真,很有才華,畢竟大家都是專業做這行的。無論是給7-10歲的兒童創作故事,還是給8-11歲,很多作品的元素都需要相同的素質,我覺得中國同行的基本素質是過硬的。當然,如果是我參與的那些中國動畫作品,很多都是中國主創在把控,主要還是針對中國市場,所以我起到的只是輔助的作用,許多方面的原始概念設計我也沒有發言權」。

當然,Dan也向我們含蓄地暗示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中國和美國的動畫人員區別並不大,畢竟大家都是專業人士,有很多地方都是共通的。要說到真的有區別的話,第一就是中國合作方比較『急』,比較喜歡趕時間,有一些環節可能在美國會花更多時間來處理,但是中方可能會催我,比如一周之內,一個月之內儘快完成,有時候這在美國可能得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做好,但是中方就有一種儘快完工的需求」。

「這方面的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是我覺得已經習慣了,而且增加效率縮短時間也不見得總是壞事,有的時候也是因為雙方溝通磨合起來比較費時間,畢竟是兩個國家的人嘛,所以我也希望他們可以理解,對於劇本打磨上的溝通是必須的,有時候花時間也是難免的」。

無關國界:做動畫的必備素養是抱有童心,

理解兒童觀眾以及家長的需求

如果說有哪一種影視形式是可以跨越國界的,那麼動漫無疑是其中一項。國內動畫要運用先進的國際動漫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做到中國故事國際語言,讓中國動畫被海內外更廣泛的受眾接受,就必須要從觀眾的角度來著力打磨優秀的內容。

編劇在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通常動畫人容易在創作時覺得讓孩子覺得故事好看就行了,忽視了家長們的想法,特別是6歲以下低幼年齡段的少兒觀眾,家裡的電視遙控器掌握在父母手中,所以動畫片既要讓孩子自己喜歡,也讓家長也滿意。所以作為一個兒童片的編劇,不僅要有一顆童心,也要有一個正能量滿滿的三觀和傳播普世價值的信念。

Dan最早是在牛津大學學英語專業的,而且是First Class Honor (排名頂尖),但是大學畢業後卻堅定地選擇了動畫編劇這個行業。

「沒錯,我大學畢業之後就選擇走上編劇這條路,因為寫作沒問題,同時本身就是個很有童心很喜歡講故事的人,所以就選擇了這個領域。動畫是一種世界語言,只要是孩子,無論是出生在什麼樣的語言環境,都很快能看懂,因為表達出來的是視覺語言,視覺語言是沒有國界的」。

「我就是喜歡這樣的一種表達方式,可以讓我始終像一個孩子那樣思考;我也曾有機會寫成人電影那種劇本,但是寫不了,沒那個靈感。對我來說兒童編劇是最適合的角色」。

不見得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好編劇,而成為優秀的動畫編劇似乎需要更多的條件,這樣的情況無論在中國還是歐美國家都是一樣的。

「我在牛津學的是英語,畢業之後也寫過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其中劇本是寫出來之後最受歡迎的,尤其是動畫的編劇,這也算給我指了一條出路,很快我就選擇在英國找電影學院繼續深造了;編劇之間的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我的職業生涯已經見識過太多有才華的編劇因為沒有辦法一直有好的項目去做而選擇轉行的「。

好萊塢動畫編劇的生態:

成熟,合規,但是也得靠人脈

好萊塢的動畫編劇與中國相比,具有更為合規的特點,各種法律規範,包括版權法,產業管理規定,甚至是工會組織的條例,都深刻影響著好萊塢動畫編劇們的職業發展。

Dan告訴了我們他與中方項目合作的一些合規條件:「一開始主要是中國和美國的公司合作,然後我作為美方公司的一員參與項目,協議主要是公司層面在籤。這幾年來我已經開始獨立工作,所以很多情況下都是和中方公司籤單獨合同「。

「我在好萊塢有經紀人,主要由他和中方籤合同,合同基本都是項目制的,我知道中國有很多的編劇並沒有單獨的經紀人,這一點在好萊塢是難以想像的「。

除了合規性之外,編劇的工資報酬也是影響其職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外界可能會認為美國的編劇接中國的「活兒」主要是金錢的原因,就像好萊塢來華的一些大導演和製片人一樣,但是真相似乎並非如此。

「其實中國動畫編劇的報酬還是要比好萊塢這裡低不少,但是我並不介意,一來金錢並不是我最在意的部分,二來因為我一直在從事國際動畫的編劇,所以在這個行當裡有許多了解我水平的朋友,所以我很容易找到項目,比如中國的一些動畫片就是他們主動找我或者我朋友推薦的。而且還有一點,中國動畫工作其實比較省心,雖然是國際合作,但是進度比較快,比較趕,所以同樣的薪酬我花的時間相比在美國要少很多」。

「我覺得報酬從來不是我最大的顧慮,主要還是要保持一份童心,做這份工作真的需要能有一個孩子的視角。另外作為國際動畫來說,文化之間的差異是必須要注意的,尤其是在編劇環節,好在動畫還比較好辦,就像我說的,孩子們的差異在那個年紀還是不大的,有許多共通的東西他們都可以接受」。

世界一流的特效人員,世界一流的藝術人員,這是好萊塢動畫製作給人的印象,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的印象或許有些片面,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好萊塢的動畫行業的生存環境水也頗深,有一些看不到的「內部因素」。

「中國的動畫行業生態我其實並不是很了解,我一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參與的作品上,至於好萊塢的話,它的行業生態我還是知道的。好萊塢的生態是比較私密和圈子型的,很多工作和機會都是朋友介紹或者推薦,所以個人的關係以及之前工作經驗中積累的人脈非常重要」。Dan在採訪中多次提到了「關係」兩字,這樣的環境與中國行業可謂殊途同歸。

「從大環境來看,因為現在好萊塢有非常多成功的高票房動畫片,比如《瘋狂動物城》《小黃人》這些,所以整個行業的前景非常好,另外還有越來越多的視頻流媒體在湧現,比如Netflix, Amazon這些,他們對於動畫內容也有很大需求,這也導致有更多的人在尋找動畫相關的工作,所以我們現在的工作競爭挺厲害,做動畫編劇的人越來越多了」。

「另外在好萊塢的話,工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編劇工會和動畫行業工會是兩個組織,有一些編劇兩邊都參加,但其實所屬工會不同,你所獲得的報酬比例也不一樣,編劇工會的報酬更高一些。比如我曾經參與一部環球的項目,因為我是工會的,所以他們支付給我的薪酬就要按照工會的標準來,但如果我不是工會的,那麼他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定價,我是沒有太多話語權的,基本只能接受」。

作為中國觀眾,恐怕最熟悉的就是類似迪士尼,夢工廠或者皮克斯這樣的廠牌,似乎他們就代表著美國乃至世界的最高水準。作為一名動畫編劇來說,是否參與六大的項目,比如迪士尼,夢工廠這樣的大片就一定是最佳選擇呢?

Dan給了我們不一樣的答案。

「並不是這樣,你知道美國報酬最高的動畫編劇是哪些人嗎?是《辛普森一家》的那些編劇,他們待遇是最好的,因為《辛普森》一直在滾動播出。那些編劇都是編劇工會的,所以他們的條件待遇最好,不僅有工資最低的保障,而且合同規定劇集每播出一次,編劇就會收到相應的分成,那麼只要《辛普森一家》一直在不同的電視網和平臺上播出,那麼編劇就會收到更多的分成。但假設編劇們不是編劇工會的,只是動畫行業工會的,那麼他們就拿不到那些分成了。所以在好萊塢,工會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存在」。

「對我個人來說,我兩個工會都參加了,所以問題不大。那麼回答你的問題,我個人其實不是太在乎是否有機會參與一部超級大製作,我更在乎的是能否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從現階段來說,我很滿意我的工作:每天在家穿著睡衣就能寫作,就能工作,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的樂趣」。

樂趣和童心是Dan在採訪中提到最多的詞,雖然好萊塢編劇的競爭異常激烈,但是似乎每個人都抱有一份匠心。Dan Wicksman似乎並不滿足於他個人現在的成就:「我之前大部分的項目很多都是有中方參與的國際型項目,接下來我希望可以參與到一些100%中國元素的動畫項目中,看看是不是會有一些不一樣。我很喜歡中國的經驗,現在也在學中文,從中國動畫現在發展的速度來看,我相信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好萊塢動畫電影「全齡化」現象的經驗與啟示
    本文從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現狀切入,結合好萊塢「全齡化」動畫電影的特點,概括總結好萊塢「全齡化」的成功要素,並提煉出其對中國動畫在「全齡化」發展進程中的啟示。 關鍵詞:低幼化;全齡化;好萊塢;動畫電影 一、中國動畫電影從「低幼化」向「全齡化」發展的現狀解讀 中國動畫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湧現出大量優秀的動畫影片,如《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海》等,這些動畫影片題材豐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贏得國內外高度認可、引起世界極大反響的同時,
  • 《美食大冒險》口碑特輯 獲贊「好萊塢式動畫」
    作為暑期檔最有食慾的合家歡動畫電影,它所具備的寓教於樂的特性為孩子帶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暑假,也收穫家長的支持與肯定,被稱為「好萊塢式動畫」,電影將於8月17日全國公映。大朋友們則以不同的角度解讀這部動畫電影,「具有濃烈的中國風,每一個場景都很用心」「原創非常好,想像力爆棚,動作流暢」,而作為暑期檔最有食慾的動畫電影,導演孫海鵬曾表示為了打造食物的食慾感,在電影中設計了非常多食物被破壞的場景,如豆腐山被撞擊、麵包林遇火膨脹炸裂、芝士山的奶酪熔巖爆發等美食場景都會讓人忍不住胃口大增,現場觀眾的反應也是十分一致的表示
  • 你可以和好萊塢動畫大師們一起學動畫了!國慶促學活動來了!
    Eric即是一名高級角色動畫師、Layout設計師還是一名演員、編劇、製片人、剪輯師、和導演和動畫教授· 前HUHU工作室動畫總監首席動畫師超過10年行業經驗·前紐西蘭紫水鳥影像有限合夥公司(Pukeko Pictures LP) 動畫總監
  • 暴雪高水準動畫出自中國臺灣人!動畫總監陳璇曝動畫製作的艱辛
    說起遊戲大廠暴雪娛樂(Blizzard),即便近期遊戲不見得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但起到「暴雪動畫」可是無人能否認的強大,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負責製作這些動畫團隊的製作總監陳璇可是來自中國臺灣高雄的孩子。本次應放視大賞活動回臺演講,同時也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接受媒體的專訪,談論暴雪製作動畫的種種。
  • 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10部好萊塢動畫電影
    回顧2017年的好萊塢動畫電影,雖然精彩紛呈,充滿各類驚喜佳作,但也不乏讓人意興闌珊的乏味之作。 具體來看,儘管索尼動畫相當高產,但水準普遍不佳,春季檔的《藍精靈:尋找神秘村》對「藍精靈」系列的軟重啟顯然算不上成功,暑期檔的《表情奇幻冒險》直接淪為業內笑柄,秋季檔的《聖誕星》礙於宗教題材更是少人問津。
  • 奧斯卡動畫《包寶寶》幕後:一個中國留守少女的好萊塢之路
    △ 右一為《包寶寶》導演Domee Shi,圖中為《包寶寶》美術總監Rona Liu(劉碧青)劉碧青,這個1987年出生的中國姑娘今年虛齡32歲,是好萊塢王牌動畫製作公司——皮克斯的藝術總監,除了《包寶寶》,劉碧青也是《恐龍當家》《海底總動員2》《超人總動員2》和《尋夢環遊記》這些皮克斯出產的動畫大片幕後主創人員。
  • 《尋夢歷險記》:另類的好萊塢動畫電影
    對於國際化的好萊塢動畫電影,近些年來加入幾部亞非拉題材的電影,然而像《尋夢歷險記》這樣的拉美題材動畫電影,確實非常罕見。 首先從題材來說。死亡一向是全年齡段動畫電影的禁區,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尚未形成完善的世界觀,對於死亡的恐懼感遠超成年人,當此片卻以輕鬆幽默的形式從另一個角度講述死亡,用充滿肉體感的骷髏角色和絢麗的亡者之城像觀眾展示一個死者的世界,進而引申出對先人的懷念和對家庭觀念的認同。
  • 動畫電影走俏功夫熊貓導演攜新作《諾亞方舟》來襲
    從第一部《玩具總動員》到4100萬票房的《獅子王》;再到CG時代,以夢工廠為首的好萊塢大廠開始紛紛發力,《海底總動員》、《怪物史萊克》系列等作品創造了一系列記錄。可以說,好萊塢動畫電影在中國市場的路越走越寬。然而好萊塢動畫電影在中國市場真正的爆發是在2008年。這一年,《功夫熊貓》在內地上映。
  • 《美食大冒險 第一季》影評:國產動畫的高水準
    某日在某個網站的首頁看到了這部《美食大冒險》,出於吃貨的好奇心就翻開看了一下,後果發現這居然是國產動畫。瞬間以為很慨嘆,如今錄像網站的動漫區,一翻開滿目標日漫,看得很High的同時總有些遺憾,什麼時候我們的國產動畫也能達到這類水準該多好。
  • 日本動畫製作為何那麼燒錢,此外它是如何盈利的呢?
    但錢少的時候,最近的一部《皇帝聖印戰記》在次刷新了我對A1公司動畫製作的下限,說他爛,當然在A1製作中不是最爛的一部,起碼這部算讓第一次我見識到了,這部公司的新下限,自從他毀了《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第二季後,我永遠都是A1黑。
  • 又一部好萊塢動畫好片,撲了!
    隨著2019年暑期檔開啟, 本周末的內地影市迎來了兩部觀影人群互補的重磅新作, 古天樂V.S劉德華的《掃毒2》 以及投資8000萬美元的好萊塢動畫大片《愛寵大機密2》 再加上至今豆瓣仍保持在
  • 從《小門神》到《阿唐小來的奇幻之旅》,追光動畫與皮克斯的差距...
    當時有很多評論中將追光動畫比作中國的皮克斯,但是在採訪中,追光動畫的王微卻澄清他沒有做過類似的比喻,可是為什麼會有人將追光動畫與皮克斯進行對比呢?其中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追光動畫的技術,而是追光動畫與皮克斯「類似」的故事。成也故事,敗也故事集導演與編劇於一身的王微,並不是專業編劇出身。
  • 《芳華》編劇號稱「好萊塢專業編劇」,卻無一部劇本在好萊塢開拍
    還有一個人所皆知的原因,《天浴》表現的是「文革」期間知青遭遇到的缺乏人性的悲慘生活,這一點,頗為符合某些電影節的評獎標準,特別要注意的是,多少年後,臺灣的某學者還在那裡振振有詞地大講「大陸人吃不到茶葉蛋」,引為笑談,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話,中國電影製造的貧窮落後印象也作了極大的貢獻。
  • 這部即將上映的好萊塢動畫電影讓你回到小時候
    今年也有一部這樣的動畫電影將要搶佔暑期檔——來自好萊塢的《神奇馬戲團之動物餅乾》。如果吃下一個動物餅乾你就會變成那種動物,你還會吃嗎?《神奇馬戲團之動物餅乾》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馬從高臺跳下,瞬間變身金魚,落到小丑手中的魚缸內暢快遨遊;圓滾滾的小倉鼠一口餅乾下去,秒變大棕熊,而這些動物都是吃了「動物餅乾」的男主歐文變的。從小由叔叔鮑勃帶大的主人公歐文,在叔叔的馬戲團裡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可是長大後,卻只能呆在狗糧工廠,靠試吃狗餅乾這份工作為生。
  • 中國首部梁祝題材數字CG動畫電影,傳承經典,演繹青春
    由陳先生發起並邀請中國內地資深動畫導演殷玉麒先生擔綱本片導演、聯合編劇。殷玉麒先生現任國家文旅部戲劇文學學會理事,中戲文動漫創作專委會副秘書長,是國內最知名的動畫導演和編劇之一。除了學界身份外,業界也有建樹,曾是舞之動畫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37133)聯合創始人。
  • 動漫電影衝擊電影院線 國產動畫路在何方
    「至於我們將來能不能從美國動畫電影所佔的市場份額中切出一部分,這需要我們慢慢努力。我們可以喜歡日本動畫,喜歡美國動畫,為什麼不能喜歡中國動畫?我們做的就那麼差嗎?也不一定。」曹小卉肯定地說,美日動畫幾乎佔領銀幕的時候,我們敢於站出來,就是成功。至於我們的發展還需要多長時間,我們從2006年提出中國發展動漫產業,到現在還不到10年,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 中國動畫電影的明天會更好
    目前,在中國動畫市場上,一些動畫在內容上有大量不良的動作和語言,容易誤導幼兒。對此,在創作少兒動畫前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即少兒想看什麼、適合看什麼,不能因商業化而忽略少兒的健康成長,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少兒心理發展的特點。
  • 國產動畫雄起?媽媽咪鴨!
    它和原力動畫合作出品了一部全球上映的國產動畫——《媽媽咪鴨》!   和傳統國產動畫不同,《媽媽咪鴨》是一部按照好萊塢標準配方生產的有本土特色的合家歡國產動畫片。
  • 致敬編劇的力量 愛奇藝主辦2020編劇之夜表彰13部電影、動畫、劇集...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孔建華,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中廣聯電視劇編劇委員會會長劉和平,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中國第五代導演李少紅,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等眾多行業專家出席現場。當晚,共有13部電影、動畫、劇集等優秀作品、23位優秀編劇獲得編劇之夜頒發的榮譽。
  • 《納米核心》第三季正式上線,海岸線動畫想要打造屬於中國的科幻...
    中國的海岸線是1.83萬公裡,我們想要打造一個以華人文化為核心的1.83萬億光年的宇宙空間。「創業之前,是公司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沒辦法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加上2010年前後市場主流還是低幼動畫,所以我們想要做一些不一樣的內容。」魯俊告訴《三聲》(ID:tosansheng),最終他們選中了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