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製作為何那麼燒錢,此外它是如何盈利的呢?

2020-12-12 黑鼠鼠

這燒錢的定義實際上還是看製作公司的,業內最典型的模範公司,拿多少錢,辦多少事,錢多的時候,他能給你做出《刀劍神域序列之爭》《超自然九人組》等製作上完全是業界天花板的神作。但錢少的時候,最近的一部《皇帝聖印戰記》在次刷新了我對A1公司動畫製作的下限,說他爛,當然在A1製作中不是最爛的一部,起碼這部算讓第一次我見識到了,這部公司的新下限,自從他毀了《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第二季後,我永遠都是A1黑。

不過A1隻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代表,業內大部分的製作公司都有很高水準的製作實力,基本都是拿多少錢辦多少事,但是沒有一家敢像A1這樣砸自己的招牌的,但是對於他來說,應該是無所謂的事,畢竟是索尼旗下的製作公司,都是只認錢不認人的貨色啊,兄弟,多歇歇,咋不能只要錢,不要臉啊。

扯的有點多了。不過在動畫製作公司也有很多例外,像著名的「京都動畫」還有業界良心「骨頭社」可以說,每一部動畫都是盡力在做到最好的典型,不過大部分也就像A1的模式,拿多少錢辦多少事,像我知道比較典型的便是「MAPPA」製作的《巴哈姆特之怒》動畫,據說一集投資千萬(日元)其動畫每一集的質量,都可以說是業界最叼。還有比較著名的燒錢動畫是「飛碟社」製作的,不過,這只是名義上的,飛碟社製作的動畫,實際上還是在日本動畫的平均水準,他真正叼的是攝影跟後期,趕得上好萊塢後期的一個特效團隊。

至於日本動畫盈利的,這方面實際上可以說,並不多,除了典型的周邊產業以外,動畫組的主要收入還是在BD(光碟)的銷售上,以及把動畫的播放權賣個電視臺的版權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盈利方式也變的多樣化,而動畫製作公司也開始主手版權經營的工作,除了動畫在海外配信(動畫在海外播放的版權費,比如中國 美國等等)的費用,日本網際網路也開始有網站收費的制度,但是日本的網際網路,雖然名義上比中國早普及了個10年,但是網際網路產業,卻比中國落後20年,民眾對網際網路的普及也不持有什麼態度,你在日本買東西,甚至都無法網絡支付,所以一時間還是很難有什麼大的改變的了。

相關焦點

  • 三維動畫製作燒錢嗎?
    三維動畫到底燒不燒錢?相信很多接觸過三維動畫的客戶都對三維動畫打上了燒錢的標籤,一分鐘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費用,讓一般人望而卻步,那麼製作三維動畫到底燒錢嗎?壹碼視界就強行幫您分析一波。1.真的是按照秒來計算?
  • 在國內,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哪個更燒錢
    單就三維和二維動畫而言並不能評定誰消耗成本高,因為三維動畫和二維動畫的成本高低跟動畫的製作精度,幀數要求,場景設計,鏡頭設計,製作經驗和產業體系有著密切的關係。通常而言,如果動畫場景較小,幀數要求不高,沒有打鬥畫面,且只是簡單的鏡頭切換,那麼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成本不會太大的差距。也就是說類似與像素人,火柴人這種幾分鐘動畫,無論時做成三維動畫還是二維動畫,動畫成本差異並不明顯,對一個動畫畢業得人而言,即便一個人用幾個小時或幾天也能完成。
  • 動畫片為啥那麼燒錢呢?
    這篇文章不是聊3D動畫發展史,而是主要談「錢」,我先放張圖,大家對3D動畫的燒錢能力會有個直觀印象。下圖是截止到2015年,全球預算最高的動畫片排行榜,大家主要看第三列(總預算)與第五列(每秒成本),單位是美元。
  • 製作動漫有多燒錢?一集四億,四集破產!
    動漫作為現代人的日常娛樂消費品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你知道動漫的製作成本需要多少嗎? 說到燒錢,那麼必然要被提到的一部神作就是《鴉karas》,《鴉karas》是龍之子公司成立40周年紀念製作的原創動畫作品,於2005年5月28日開播。全6話。
  • 哪一集動畫最燒錢?盤點製作精良的動畫場景
    不知什麼時候起,動畫作畫的崩壞已經成了常態,不過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說畫師待遇太差、一季的動畫太多做不過來、製作委員會的制度有問題等等。業界藥丸的感覺越來越濃,想要在新番裡找到一部製作精良的動畫並不容易。到底哪部動畫徹底拒絕了崩壞,哪一集動畫最燒錢呢?真的吹完了一曲! 《吹響!
  • 日本漫畫電影票房頻過億,但動畫師的工資為什麼那麼低?
    (原標題:日本漫畫電影票房頻過億,但動畫師的工資為什麼那麼低?)與這些動漫電影高票房相對比的是日本動漫從業者的工資卻不高。據最近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日本年輕的動漫從業者中,有超過一半的人處於啃老狀態。在日本,動畫師的年收入大概是6萬人民幣左右,是日本平均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因此,他們無法自給自足。動漫作為日本的支柱產業,從業者工資太低,到底是為什麼呢?又會影響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嗎?
  • 《你的名字》票房破億 在華賺錢的日本動畫電影
    其製作成本在8億日元左右,最初的目標票房僅為20億日元,現在的票房成績已經是製作成本的23.75倍。此外,該片在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歷史中已排名第三,前兩名均為大師宮崎駿作品,分別是304億日元的《千與千尋》與196億日元的《哈爾的移動城堡》。  時間再往前推一些。
  • 嗨媽親子遊 日本東京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告訴孩子動畫如何製作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親自設計的,如果喜歡日本二次元文化的,都會想去看一看吧。之前雖然幾次有想去過,但是都因為行程問題沒有成行。嗨嗨三歲半左右因為看了龍貓的電影,突然對宮崎駿的漫畫有了濃厚的興趣,再看了臺版的龍貓、紅豬、千與千尋以後,我們決定把三鷹之森提上日程,帶嗨嗨去看下心儀已久的大龍貓。
  • 花20萬日元製作一集動畫,質量如何呢?背景直接用實物圖!
    從簡介上的話來看,這部動畫一集成本是20萬日元,折合成人民幣來算是1.3萬元,那麼花20萬日元能做出什麼樣的動畫?當時老白抱著好奇的心裡點進去觀看了下。動畫劇情叫什麼?這部新番的名字叫《超普通都市柏傳說R》,是一部地方性宣傳動畫,目的是推廣【日本千葉縣柏市】,讓更多的人了解它。這類方式在日本屢見不鮮,比如以前出的動畫《你還是不懂群馬》,目的是介紹群馬縣的民俗和美食特色;還有《八十龜醬觀察日記》,給我們介紹了愛知縣風土人情和美食,用動畫的形式來讓更多人知曉那裡。
  • 談日本動畫的製作解析度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追求觀賞動畫的畫質的朋友,會關注動畫片源的解析度,像是B站這樣的動畫視頻站點,一般會提供480p,720p,1080p等各種不同解析度的尺寸來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而很多朋友不知道,日本的動畫製作的時候,並不是以這些解析度為標準製作的,那麼日本動畫製作的發展過程中,到底有哪些階段,又經歷了哪些變遷呢?
  • 日本動畫製作工序表翻譯(9)
    動畫做的再好沒人知道也是不行的~這次介紹的是雖然跟實際的動畫製作無關但是同樣重要的職種! 掌握動畫商品化的關鍵 「銷售經理」是負責對角色周邊等等的所有關於商業版權進行管理的職位。動畫作品大多數都會採用製作委員會的方式,由於會同時有多個贊助商,所以在權利的處理上經常都會變得很複雜。
  • 在線視頻難盈利看YouTube如何賺錢
    成立十年的YouTube堪稱全球最成功的視頻網站,它每月可以吸引到超過10億次訪問,去年一年的收入約為40億美元,佔谷歌總收入的6%。但YouTube依舊沒有實現盈利。  不過YouTube並沒有放棄盈利嘗試。去年10月,曾有消息稱YouTube正在考慮推出付費訂閱服務,一年之後,這項名為「YouTube Red」的付費服務終於到來。
  • 日本大地震後的產業振興啟示:動畫產業如何突破?
    研究日美動畫產業史,常常發現日美動畫行業曾經遇到的問題和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非常接近,比如:國產原創作品遇到外來作品的衝擊怎麼保住市場份額、亞文化的汙名和如何在兼顧市場的同時讓亞文化作品產生正能量、嚴苛的審查制度下如何創作、小眾審美作品找不到資金如何存活、新技術革新和傳統審美之間的隔閡如何相融、網際網路帶來的新規則如何適應和變化,等等。
  • 史上「最燒錢」的動漫,製作三集動畫公司破產,後面三集借錢做完
    在全世界的動漫市場中,日本毫無疑問是個動漫大國。不過即使是這樣,最近幾年也出現了很多畫面崩壞的作品。比如《魔禁3》、《約戰3》,很多漫迷都感嘆世風日下,製作畫面逐漸崩壞。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動漫行業的競爭也變得異常激烈。很多動畫公司都不怎麼賺錢,所以都變得浮躁起來。
  • 從吉卜力開出的20萬日元月薪,聊聊日本動畫公司的利益分配
    從中就可以看出一些日本動畫公司盈利的模式。A-1 Pictures的這次抉擇中,自然有製作日程和市場因素等方面的考慮,畢竟《刀劍神域》系列的粉絲基礎相當厚實,就算推遲一個季度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相比之下《輝夜大小姐》就不太一樣了,它雖然是2019年的TV動畫爆款,但仍然處於打鐵要趁熱的時間中。
  • 不足四成動畫製作公司盈利,八成營收增長
    新三板動畫製作公司2017上半年業績一覽。作者:孫樵8月中下旬,上市和掛牌的動畫製作公司陸續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報告(其中,詠聲動漫從8月7日起終止掛牌)。據三文娛統計,新三板上,營收與去年同期有所增長的佔到了近8成,但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能夠盈利的公司僅不到4成。
  • 「燒錢模式」盈利了 瑞幸咖啡未來可期
    近日,因「燒錢」模式爭議不斷的瑞幸咖啡公布了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具體來看,瑞幸咖啡第三季度淨營收15.416億元,同比增長540.2%。同時,第三季度淨虧損人民幣5.319億元,儘管瑞幸咖啡依然虧損,但總體看來,這仍是一份讓投資者驚喜的財報。
  • mg動畫製作如何在短時間內保持吸引力
    mg動畫製作往往畫面優美、音效震撼、語言簡潔,它能有效結合內容,通過便捷的播出平臺,快捷地展示信息,這是不可替代的主流廣告傳播模式。在碎片化、短視頻營銷時代,mg動畫製作如何在短時間內保持吸引力呢?下面和藝虎動畫一起來看。
  • 回歸原點:日本動畫的種子
    回歸原點:日本動畫的種子Jonathan Clements寫道,風靡全球的日本動畫現象誕生在日本戰後所經歷的技術、經濟與人口變化之中。日本動畫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長片《桃太郎:海之神兵》(1945)對於它所處的年代來說,來得太晚了。
  • 打破「盈利神話」,跟誰學難逃「燒錢」大戰
    作為在線教育行業第一家實現規模化盈利的企業,跟誰學一直是行業內的優等生,而如今,優等生已跌下神壇。此外,K12在線課程收入為17.57億元,同比增長282.7%;正價課付費學生人數達125.6萬人,同比增長133.5%,其中,K12在線課程正價課付費人次達到114.7萬人,同比增長140.5%。 雖然營收等多項數據依然漂亮,但其難掩背後的巨額虧損,跟誰學在高歌猛進連續9個季度盈利後,首次大幅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