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線教育行業第一家實現規模化盈利的企業,跟誰學一直是行業內的優等生,而如今,優等生已跌下神壇。
近日,跟誰學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跟誰學淨營收為19.65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5.5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2.9%,這也是跟誰學連續8個季度收入增長超250%。此外,K12在線課程收入為17.57億元,同比增長282.7%;正價課付費學生人數達125.6萬人,同比增長133.5%,其中,K12在線課程正價課付費人次達到114.7萬人,同比增長140.5%。
雖然營收等多項數據依然漂亮,但其難掩背後的巨額虧損,跟誰學在高歌猛進連續9個季度盈利後,首次大幅虧損。本季度跟誰學淨虧損9.33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90萬元。財報發布後,跟誰學股價一度暴跌超過22%,當天收盤股價跌幅有所收窄,最終下跌約8%,市值156億美元。
而跟誰學表示,虧損的原因是在銷售和營銷活動方面投入大幅增加,用以擴大用戶增長及加強品牌認知。第三季度跟誰學的銷售費用達到20.55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304億元同比暴增522.22%,環比增加70.6%,超過當季總營收。其實,跟誰學在2019年6月上市後,銷售費用就開始水漲船高,2019年後三個季度,跟誰學的銷售費用就從1億元漲到3億元,再漲到4億元,而2020年更是一路猛增,第一季度銷售費用增至7億元,二季度增至12.05億元。今年以來的營銷費用高達40億元,而2019年全年才10億元。
顯而易見的是,跟誰學已從以往主要靠微信社群紅利的低價獲客方式,完全轉為高規模投放獲客的重投入模式。之前,不燒錢營銷的跟誰學主要通過上千個公眾號矩陣、社群裂變等方式引流變現,用免費體驗課、低價課吸引用戶,再精準運營私域流量,將他們轉化成正價課用戶,利用微信流量紅利精準高效獲客。
但跟誰學創始人兼CEO陳向東在今年5月時表示,「跟誰學確實在2017年、2018年有一波微信紅利,但是這波微信紅利在2019年4、5月份已經不見了。」
在資本的吹捧和疫情的影響下,在線教育市場已經進入了「增量時代」。隨著不斷有新玩家入局、行業內競爭加劇,在線教育平臺的獲客成本也越來越高,為了獲取用戶、在行業內佔據優勢,「燒錢」逐漸成為行業共識。微信流量紅利耗盡,跟誰學的流量池難以繼續擴大,其必須要和行業內玩家一樣從公開流量中導流,所以,一直極少營銷的跟誰學也加入了行業內的「燒錢大戰」。
第三季度恰逢暑期檔,是K12在線教育搶奪生源大戰最激烈的時期,各個教育機構都開始了瘋狂燒錢的營銷活動。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20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洞察報告》顯示,教育行業目前處於燒金營銷模式階段。據第三方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僅僅7月、8月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可能超過100億元。市場平均獲客成本被抬高,2019年暑期K12在線大班課49元課獲客成本為200~300元,今年已漲到600~700元。
而跟誰學不但冠名了《極限挑戰》、《中國好聲音》等多檔綜節目,還在騰訊系、頭條系的諸多平臺持續投放廣告。2019年,跟誰學正價課平均獲客成本僅為476元,大幅低於同行,到了今年第三季度,獲客成本已上升至1600元。
雖然跟誰學高昂的營銷費用導致其虧損巨大,但是跟誰學內部則認為這是「戰略性虧損」,目的是用短期虧損換取長期高速增長。陳向東表示:「暑假是一年當中非常關鍵的招收新生的季節,是屬於戰略投入期。所以在今年暑假的時候,我們在市場費用的投入上,相比較去年同期增加比較多。」跟誰學CFO沈楠也稱:「四季度我們將迎來全年留存率最高的季度,屆時市場費用和招生費用都會減少,幾乎沒有,我們可以獲得數十億的現金進帳。從這點上來看,我們有信心,全年的經營現金流將會是正的。」
跟誰學主動燒錢,想用高效率同時大規模的營銷投放,來消耗競爭對手粗放的營銷投放。但燒錢營銷本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需要有良好的資金儲備,而跟誰學在資本市場的境遇並不算好,且競爭對手也不缺錢,陷入虧損的跟誰學能否突出重圍,現在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