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暑期火爆的流量大戰到資本寒冬,2019年的在線教育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在資本與市場的推波助瀾之下,各個機構你方唱罷我登場。在K12、職業、素質教育等多個細分的賽道上,大家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上市的上市,退場的退場,演繹了一首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巨額虧損與龐大的市場之間,望洋興嘆。
一、從「流量為王」到「口碑為王」
然而哪有什麼流量大戰、資本寒冬?正如跟誰學創始人兼CEO陳向東所言:「當你心中有大戰的時候,其實就是大戰;當你心中是客戶的時候,其實就會忘掉所有的大戰。」看似有些佛系,但直指在線教育的核心,因為「在線教育」這個詞的中心語還是「教育」,而說到底,教育的競爭就是一個偽命題,尤其是在線教育領域,之所以會有奪客大戰,都是資本惹的禍。
有些機構一味追求增長,沿用網際網路思維做在線教育,「燒投資者的錢,走自己的路」,跑馬圈地搶地盤,深陷規模不盈利的怪圈不說,甚至埋下的隱患在某一個時間點瞬間便會爆發,從瘋狂老師到學霸1對1,無不是前車之鑑。
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怎麼獲客、市佔率等問題上,而不是從客戶的真實需求出發,怎麼去提升教學質量和服務體驗?道理很簡單,但又有幾個人想到?想到了又敢於踩剎車?對比網易有道和流利說以技術驅動的網際網路在線教育公司的財報,或許可以窺見一點端倪。
當前的在線教育機構面臨著內容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獲客成本不斷攀升、缺乏盈利模式、後期用戶留存率不高等諸多問題,殊不知打鐵還需自身硬。從用戶規模到實際盈利這條必經之路,又有多少人折戟沉沙,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所以歸根結底,在線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是品牌和服務。
近日,被成為「學歷教育第一股」的尚德教育公布了2019Q3財報,其營收約5.273億元,同比增長2%,淨虧損達1.298億元,同比縮減43%。然而據統計近五年來,尚德機構總計虧損高達26.7億元,這主要因為巨額的銷售和營銷支出造成。尚德機構深陷虛假廣告、退費難、套路貸等信譽危機,在口碑為王的時代,這無異於自毀長城。
前不久,北京海澱區民辦教育協會發起,培訓機構籤署退費承諾書,有14家機構率先籤署。承諾書中明確,一旦學員提出退費,從雙方確認退費金額之日起,培訓機構必須在15個工作日完成退費。據悉,海澱區是北京市首先試行「無條件按比例退款」的區域,截止目前已有60多家企業加入,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將進入規範期。
二、從雙師直播大班課突圍的在線教育
在線直播大班課+雙師模式(主講老師+輔導老師)逐漸被業內廣泛認可並採用,但同是雙師模式,同是在線直播大班課,家長和學生又該如何選擇?這是許多在線教育機構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其實背後體現了機構真正實力的則是教學質量與服務質量。
教育之道在於教學,教學之道在於名師,何謂名師?名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好老師,那麼好老師又該如何定義?名師跟明星還不一樣,明星可以「出道即巔峰」,但是在教培行業,名師則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與沉澱,沒有個10年、8年的教學經驗,沒教過幾萬學生,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好老師。
好老師的定義有兩層意思,第一,教學質量高;第二,人非常nice,即善良,可以在思想和行為上給予正確的引導或起到榜樣的作用。但在線教育領域,有時候學生不容易感受講課老師的人格魅力,但當學生聽了課之後有沒有收穫、成績提沒提升,這是顯而易見的。
主講老師+輔導老師就是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與輔導拆分,主講老師就是一門心思把課教好,把學生教明白,輔導老師則專門負責後期學生的答疑和練習,確切地說,優秀的主講老師保障的是教學質量,而輔導老師則代表的是服務質量,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為什麼這麼說呢?當一個機構或組織通過流量將家長和學生引來,主講老師憑藉著名氣和優質的課程內容吸引住了學生,這是主講老師的優勢,但後期與家長和學生接觸最多的則是輔導老師。
輔導老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背景,解決學生在學科方面產生的疑問之外,還要展現出人格魅力,給予學生以人文的關懷,也就是說輔導老師承載了好老師的第二層內涵。另外在線教育的屬性隨著輔導教師的加入,彌補了線下大班課的固有不足,提升了整體的學習效率。
在線教育模式無非是一對一、在線小班課、在線大班課三種,而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在線大班課的性價比突出,相較於一對一、小班課的盈利模式更具優勢。據跟誰學2019Q3季度財報顯示,營收同比上漲461.5%,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05萬元上漲到2014萬元,連續6個季度實現盈利,大班課的盈利能力可見一斑。
近年來線少兒英語VIPKID憑藉著北美外教一對一的模式,備受資本青睞,然而多年來數輪的融資累計已超過58億,北美外教9萬,利用規模效應搶佔市場,但目前依然沒有擺脫「規模不經濟」的緊箍咒。
對比VIPKID與51talk,從時間上來看,創立於2011年的51talk稍微早於VIPKID(2013年),也曾在市場上掀起一番狂潮,51talk中間也曾嘗試過北美外教一對一,發現勢頭不對,急忙就調轉了方向,轉而引進鄰居菲律賓外教,即便如此,依然無法阻止虧損,被外界戲稱為「虧損王」。
對比菲律賓外教和北美外教,哪個成本高,哪個成本低,一目了然,51talk尚且如此,更何況VIPKID乎?或許早已意識到這一點,VIPKID創始人兼CEO米雯娟後來又推出了K12在線大班課品牌VIP蜂校,並明確提出「一對一第一,蜂校第二」的目標。
相較於VIPKID的循序漸進,作業幫、猿輔導則顯得手疾眼快。2019年1月,猿輔導更是宣布砍掉1對1業務,專注K12大班課,這也使得在線直播大班課的賽道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三、在線教育的快與慢
對比2019年在美國上市的三家在線教育機構新東方在線、跟誰學、網易有道,三家公司的背景各有特色,新東方在線屬於傳統教育機構由線下向線上的布局,背靠教培巨頭新東方;網易有道則是一家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公司,以網際網路巨頭網易作為背書,可謂各有所長,切入的點也有所不同,一個從教育切入,一個從技術切入,同時兩家入局K12在線教育較晚。
三家中比較有意思的則是跟誰學,其創始人陳向東出自新東方,從一線教師到武漢新東方學校校長,最後到執行總裁,在新東方工作了14年,可以說對教育行業的了解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出人意外的是,2014年陳向東出來創業的時,創建了一家科技公司,雖然做的是與教育有關的工作,但公司名卻沒有「教育」二字——北京百家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後來陳向東在今年10月15日跟誰學成蹊商學院舉辦的「第二屆教育升級大會」上也解釋了這一點。
「2014年6月跟誰學註冊成立的時候,名稱叫做『北京百家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注意:在公司註冊的名字當中,是沒有『教育』兩個字的。各位可以看到我作為帶隊班長,我當時心中對於未來的判斷,重點是放在了科技上。」 陳向東說,「如果說今天跟誰學做的不錯,與科技的因有關,與科技的種子有關,與當時我對於科技的堅定嚮往有關;如果說跟誰學在過去犯了很多的錯,撞了很多的牆,掉了很多的坑,甚至我經常性的半夜失眠,我想也是因為與沒有加上『教育』這兩個字有關。」
到目前為止,三家頭部機構中也只有跟誰學一家實現了盈利,但也走了不少彎路。跟誰學從最初連結老師和學生的平臺模式切入,然而單純的交易匹配,信息連結,並沒有提供太多的價值,這也造成了變現場景缺失,加上to B業務等多線並舉,陳向東和他的跟誰學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刻。
雖然陳向東交了不少學費,但這幾年的技術探索也為跟誰學聚焦在線直播大班課奠定了技術基礎,加上十幾年行業巨頭的管理經驗,陳向東很好地將線上與線下的優勢系統地融合在一起。
從線下角度來看,跟誰學的名師效應,一方面有著強大的市場號召力,一方面帶來了明顯的溢價效應;從線上角度將,將主講教師集中在一起備課、管理,既可以提升教學品質並做到有效監控,也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
這也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在線教育的快與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慢工出細活的事情,一方面要滿足人本需求,一方面則需要心智認同。
在線教育的快主要分兩個方面,一個技術方面,技術的核心則是唯快不破,迅速迭代更新,另一個是行業風口的轉變之快,如何抓住行業風口所帶來的市場紅利,從而真正地實現科技賦能教育,從而實現兩者快速地、完美地融合,不得不說,無論是慢還是快,跟誰學都做的恰到好處。
錄播課向直播課的轉變也正是依靠強大的技術基礎,雲存儲、語音識別為在線直播奠定了基礎,使得學習場景得到巨大的提升和改善,同時在線直播課堂的靈活度較高,無論是一對一、小班課,還是大班課,都可一一滿足,也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愈發受到學生的喜愛和歡迎。
相較於線下課堂,在線直播場景還原度也越來越高,教學效果也穩步提高,在下沉市場的過程中,也打破了一二線城市對教育資源的壟斷,實現教育資源的分配優化,改善教育資源不平衡等問題。人工智慧、大數據為線教育的提供方提供了專業的算法和數據,從而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效果,高效地調整課程內容,更加精準地為學生提供課程內容。
正如前面提到的,當跟誰學全面聚焦在線直播雙師大班課之後,依靠有經驗的名師效應,將技術與教育完美融合,營造了良好的學習場景,從而提高了客戶體驗,以無招勝有招,在競爭激烈的在線教育圈處於領先地位,而盈利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做教育要內外兼修,為什麼這麼說?對外,要愛惜自己的羽毛,注意品牌形象,營造良好的口碑,只做一錘子買賣,最後砸掉的是自己的招牌,這是花多少錢也無法彌補的;對內,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打造過硬的技術核心,加強組織能力,提升和優化運營模式,這樣在線教育機構才能走得更健康,更為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