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燒錢大戰一觸即發 新東方半年虧損6億-7億

2021-01-11 財經網

在線教育「內捲化」 燒錢大戰一觸即發

時代周報記者 鄧宇晨 

疫情之下,本就處於高速增長期的在線教育被推至臺前,迎來了流量紅利。

據IT桔子統計數據,2020年,教育行業共融資233起,少於2019年的389起,但融資金額高達1046.78億元,與2017―2019年的融資總額基本持平。

融資金額最多的教育機構中,除新東方(EDU.NYSE/09901.HK)、好未來(TAL.NYSE)這樣的貫通線上線下的頭部機構,其他大多集中於K12領域的在線教育領域,如作業幫、猿輔導、跟誰學(GSX.NYSE)等。

一派繁榮景象之下,風險和危機如影隨形。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線下教育市場已在逐漸恢復,部分用戶不斷流失,流回線下教育機構。這意味著,即將到來的寒假將難以延續2020年寒暑假的低獲客成本,「燒錢營銷」勢在必行。

資本雖持續湧入,頭部機構摩拳擦掌。與此同時,大批中小型在線教育企業資金鍊卻難以為繼,恐難熬過寒冬。2020年年底被傳破產的學霸君便是一例。

2020年12月31日,教育產業觀察人士夏飛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在線教育賽道的玩家來說,比賽尚未到達賽點,選手們只能備好糧草持續行進。

「現金流就是糧草,沒有糧草就一定會掉隊。可以肯定的是,2021年,融資金額和燒錢營銷的規模只會更大更多,在線教育只會繼續瘋狂。」夏飛說。

巨頭們的OMO實驗

在2020亞布力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公開表達了對在線教育模式的質疑:「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認為在線教育是一個跑通的商業模式。」他斷言,在線教育每收入一塊錢,就要花掉兩塊錢。一旦資本停止輸血,在線教育會哀鴻一片。

話雖如此,新東方卻始終沒有停下對在線教育的各種嘗試。

為給即將到來的寒假營銷儲備糧草,2020年10月14日,新東方旗下的在線教育業務新東方在線(01797.HK)公告稱,擬以3.87美元/股的價格,向新東方以及Tigerstep(俞敏洪全資持有)合計發行5943.2萬股股份,認購總額為2.3億美元。

業績預告顯示,2020年5月30日至11月30日的半年間,新東方在線預計虧損6億―7億元。上年同期,新東方在線的淨虧損額為為8750萬元。

同為龍頭的好未來,也在近期進行大規模融資。

2020年12月29日,好未來公告稱,與銀湖投資等投資者達成33億美元私人配售協議,其中,23億美元為可轉債,10億美元為新發行股份,佔總股本的2.2%。該交易預計在近期完成。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好未來淨營收11.033億美元,同比增長20.8%;淨利潤1500萬美元,上一年同期為淨虧損2350萬美元。

坐擁龐大數量的線下門店,新東方和好未來的線下業務曾一度因疫情原因而損失慘重,但線下業務在2020年下半年得以逐步恢復,並開始起到助推線上業務的作用。兩家巨頭正逐步探索OMO(線上線下融合)模式。

據媒體報導,從2020年年初開始,火花思維、豌豆思維等線上教育機構也已經開始摸索分銷代理、區域代理、線下雙師店等地面渠道獲客方式。

夏飛表示,線下門店帶給家長的信任感要遠高於網課,同時門店的存在也是在進行營銷,能夠有效降低獲客成本。「但OMO模式究竟應該如何走,其實各家也都在探索。另外,線下的玩法與線上的區別非常大,這也是部分在線教育公司不願意轉線下的原因。」夏飛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高度「內捲化」

相比於好未來和新東方對在線教育領域的謹慎態度,近年成長起來的大量在線教育機構的玩法則可以用「All in」來形容。

2020年12月24日,猿輔導宣布獲得雲鋒基金3億美元融資,並已完成交割。本輪融資後,猿輔導的估值已達170億美元,成為全球在線教育行業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

作業幫緊隨其後,於2020年12月28日宣布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的最後一次交割,最新投後估值約為96億美元。此輪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老虎、軟銀、紅杉資本等。

上述兩家公司均為在線教育的頭部玩家,不到半年的融資頻率既說明了資本的看好,也說明了這條賽道燒錢速度之快。

雖然疫情尚未完全平息,但國內大部分省市已恢復正常上學狀態,課外教培市場也隨之火熱起來。而對於在線教育機構而言,即將到來的寒假則是決定用戶去留的重要節點。

2020年12月30日,一位頭部在線教育公司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說,其公司已經做好用戶大量流失的預案,「這次疫情獲得的用戶不可能一直留在線上,有一部分會回到線下是必然的。各家的續約率都不可能太好看」。

實際上,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各大在線教育機構的促銷戰就已打響。

來自移動營銷數據分析平臺APP Growing的數據顯示,2020年11―12月,教育廣告在全品類廣告中的佔比分別為5.89%、7.63%,投放力度逐月增強。

僅從2020年暑期營銷來看,各家的營銷費用已遠超從前。

截至2020年5月31日的2020財年,新東方在線的營銷費用達8.72億元,較之2019年同期的4.43億元,增長近一倍;好未來第二財季(2020年6―8月)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約為24.7億元,同比增長44.3%;跟誰學第三季度的銷售和營銷費用暴漲522.22%,達20.558億元,這也使得此前一直盈利的跟誰學在該季度虧損9.33億元。跟誰學表示,虧損擴大主要由於加大了銷售和營銷活動投資。

2020年12月7日,跟誰學也對外宣布已完成總計約8.7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資本驅動下,在線教育機構必須要和對手拼轉化率、續約率,還要極力壓縮自己的獲客成本,否則資本看數據不好不跟投,公司的資金鍊可能瞬間倒塌。」夏飛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原本應該是極為廣闊的網際網路市場,如今僅能靠巨量投放維持,「在線教育已高度內捲化」。

在各大公司「彈藥糧草」如此充足的情況下,2021年,在線教育的燒錢營銷大戰似乎一觸即發。而最終形成的格局或許比目前的要更為集中。

在網易有道第三季度的財報會議上,網易有道CEO周楓表示,相比2019年,2020年在線教育的集中度更高。「K12作為在線教育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佔據了市場大部分份額的玩家只有5―6家。」周楓說,在線教育在加速發展,目前仍處於資本投入期,而非賺錢階段。

夏飛表示,對於中小型在線教育機構而言,除非能獲得低價流量的渠道,比如騰訊、字節跳動自家的教育品牌,否則突圍難度極大,「中小機構的發展窗口期幾乎已經關閉」。

夏飛還認為,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營銷和投放的最終目的就是打倒對手。「2021年內,目前行業內的頭部玩家可能可以分出先後,但市場格局不會最終塵埃落定。」夏飛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作者:鄧宇晨】 (編輯:文靜)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一觸即發新東方半年虧損6億-7億
    可以肯定的是,2021年,融資金額和燒錢營銷的規模只會更大更多,在線教育只會繼續瘋狂。」夏飛說。巨頭們的OMO實驗在2020亞布力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公開表達了對在線教育模式的質疑:「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認為在線教育是一個跑通的商業模式。」他斷言,在線教育每收入一塊錢,就要花掉兩塊錢。一旦資本停止輸血,在線教育會哀鴻一片。
  • 在線教育「內捲化」:燒錢大戰一觸即發
    業績預告顯示,2020年5月30日至11月30日的半年間,新東方在線預計虧損6億―7億元。上年同期,新東方在線的淨虧損額為為8750萬元。同為龍頭的好未來,也在近期進行大規模融資。2020年12月29日,好未來公告稱,與銀湖投資等投資者達成33億美元私人配售協議,其中,23億美元為可轉債,10億美元為新發行股份,佔總股本的2.2%。該交易預計在近期完成。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網友:堪稱社團團購的陣勢
    由於疫情原因的催動下,帶動了不僅僅只有我們熟知的直播帶貨、社區團購,同樣作為線上的在線教育同樣也由於疫情的原因發展十分的迅速,最近的「燒錢大戰」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並表示堪稱社區團購的陣勢。
  • 前三季度花40億營銷,跟誰學融資57億或備戰下一場燒錢大戰
    出品丨公司研究室文|田方時值寒冬,但在線教育領域似乎依然瀰漫著暑假燒錢大戰的餘熱。這不,之前曾有人擔心暑假燒了20億的跟誰學資金難以為繼,12月7日人家就公告將增發融資8.7億美金。這說明大資金依然信心十足,圍繞K12的燒錢大戰還將延續。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剩者為王!作業幫等四大巨頭,誰是最後贏家
    「核心提示」一場疫情,引爆了中國在線教育的燒錢大戰。向營銷砸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低價課引流,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半年裡,頭部玩家平均砸錢規模超過10億。一場疫情,引爆K12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大規模的線上線下廣告、大手筆的低價課程競相推出。一位頭部公司內部人士向豹變透露,1-6月,頭部玩家在抖音、微信等平臺的外部廣告投放,基本都在10億左右,個別品牌甚至高達25億。向營銷砸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低價課引流,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燒錢,燒出的數據很是靚麗。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文|港股解碼 覃漢計編輯|彭尚京在線教育簡直瘋了。疫情為國內的在線教育提供了極佳沃土,於是,為了爭奪客源,在線教育企業們大手腳砸錢投廣告、搞研發,燒紙都沒如此快。這樣的瘋狂程度,不亞於十多年前的「千團大戰」和五年前的「千播大戰」。
  • 跟誰學巨虧:被流量費吞噬利潤,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無上限
    加入暑期燒錢大戰2020年的6月開始,國內的頭部教育培訓機構就已經開始準備暑期營銷大戰,幾大頭部教育機構紛紛加入暑期搶人大戰。學而思率先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上投放了大量的「9元13課時訓練班」低價課程廣告,從而拉開了暑期搶人大戰。
  • 瘋狂的在線教育,4家企業兩個月燒掉45億!燒錢能燒出未來嗎?
    在線教育行業的大戰一觸即發。過去的2020年可謂是在線教育的發展大年,在疫情的影響下,一大批免費的流量湧入在線教育行業,不僅"餵飽"了頭部企業,還催生出了一大批中小型的在線教育機構。不過,隨著行業的入局者越來越多,在線教育行業逐漸出現了"內捲化"的情況,頭部企業開啟燒錢大戰,中小型企業則相互惡鬥,在線教育已經逐漸脫離了教育的本心,成為了資本圈錢的利器。如今,隨著中小學寒假的提前到來,在線教育行業的硝煙已悄悄響起。一邊是瘋狂買量、燒錢獲客,一邊是需要慢下來的教育事業,在線教育的未來將如何演繹?燒錢真的可以燒出在線教育的未來嗎?
  • 在線教育融資狂吸金,行業巨頭營銷比燒錢
    不僅是線下機構,在線機構明兮大語文也宣布資金鍊斷裂等等。據《天眼查大數據:2020 教育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0 月底,教育相關企業的註銷數量達到13.6萬家。疫情只是導火索,頻頻倒閉爆雷的根本原因還在於企業經營不善。
  • 在線教育燒錢是個堅硬的泡沫局
    文/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作者/王文文2020年,諸行業艱難,本應受疫情利好的在線教育行業,也同樣冰火兩重天。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紛紛上演融資大戲,動輒以「億美元」為單位,行業頭部機構壟斷融資的聲音四起,但在「螳螂財經」看來,在線教育頭部機構燒錢大戲,是一場對未來不確定的困獸之鬥。
  • 虧損5個億的滬江、盈利1個億的新東方在線,誰更值錢?
    但結果卻是,新東方在線盈利近1億,滬江卻虧損超過5個億。同是網際網路教育公司,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國外有網際網路市值之王亞馬遜,曾經連續虧損20年;國內有連續虧損12年、虧損高達90億的京東。以至於在投資圈裡甚至有一句話,不會燒錢的網際網路公司不是一家好公司。由此可見,燒錢是有意義的。
  • 目前我國在線教育行業普遍處於虧損之中
    事實上,這也不是一起教育一家的困境。目前,在線教育行業普遍處於虧損之中,市場營銷大戰導致成本高昂是一大原因。鋪天蓋地的廣告帶來了新用戶,續課率卻不一定高。據招商證券研究表明,在線教育的轉化率(低價轉正價的比例),夏轉秋平均為15%-30%;留存率(正價用戶續班的比例),平均在50%-80%,轉化率和留存率均處於較低水平。
  • 燒錢大戰後或成「月光族」,跟誰學融來的57億能花多久?
    時值寒冬,但在線教育領域似乎依然瀰漫著暑假燒錢大戰的餘熱。這不,之前曾有人擔心暑假燒了20億的跟誰學資金難以為繼,12月7日人家就公告將增發融資8.7億美金。這說明大資金依然信心十足,圍繞K12的燒錢大戰還將延續。
  • 單季虧損超9億 屢遭做空!「不燒錢」的跟誰學加入暑期營銷大戰?
    同時,單季度實現淨利潤虧損9.33億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190萬元。從收入來源看,跟誰學的收入絕大部分來源於K12在線課程。第三季度K12在線課程實現收入17.57億元,同比增長282.7%。而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付費人次的大幅增長,第三季度K12在線課程正價課付費人次達114.7萬人,同比增長140.5%。
  • 燒錢燒不出未來,在線教育需要重估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作者 | 唐亞華編輯 | 黎明在線教育在「暑期大戰」後的首次大考中交出了一份糟糕的答卷。11月20日,跟誰學發布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淨虧損9.33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90萬元。財報發布後,跟誰學股價一度暴跌超過22%,當天收盤股價跌幅有所收窄,最終下跌約8%。
  • 孩子燒腦,公司燒錢,100億就這麼沒了
    與免費課不同,暑期正價課才能帶來營收。只有營收增長,投資人才更喜歡你。 當時,線上和線下的所有渠道,只要是有可能觸及目標用戶的地方,都會看到在線教育廣告。無論是刷微信朋友圈、刷抖音、看新聞……在線教育無處不在。路上等公交,坐在地鐵上,回家乘電梯……到處在提醒你買網課。造成這種人們被廣告包圍的盛況,是每家公司數以億計投放的結果。
  • 老師=演員+銷售,燒錢燒不出未來的在線教育
    本文授權轉載自:深燃公眾號(ID:shenrancaijing)編輯:黎明作者:唐亞華在線教育在「暑期大戰」後的首次大考中交出了一份糟糕的答卷。 11月20日,跟誰學發布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淨虧損9.33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90萬元。
  • 回首網際網路十年,我們能從八次燒錢大戰中學到什麼
    低價補貼、陣地戰,新誕生的社區團購再次開始燒錢模式。在網際網路行業中,新物種誕生的背後免不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燒錢大戰。回首過去十年,一代又一代網際網路新物種誕生,在線旅遊、外賣、O2O、網約車、共享經濟等新時代的產物踏著時代的浪潮前進。獵雲網在歲末年初之際總結了過去十年內,網際網路最具代表性的八次燒錢大戰。
  • 打破「盈利神話」,跟誰學難逃「燒錢」大戰
    此外,K12在線課程收入為17.57億元,同比增長282.7%;正價課付費學生人數達125.6萬人,同比增長133.5%,其中,K12在線課程正價課付費人次達到114.7萬人,同比增長140.5%。 雖然營收等多項數據依然漂亮,但其難掩背後的巨額虧損,跟誰學在高歌猛進連續9個季度盈利後,首次大幅虧損。
  • 對話泰合資本:在線教育燒錢大戰至少還要持續1-2年
    2020年3月、10月,猿輔導分別宣布完成F輪、G1和G輪融資,全年累計融資額高達32億美元;6月份,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12月底,他們又官宣了E+輪融資,規模達到16億美元。在2020年12月官宣的作業幫E+輪16億美元融資中,泰合資本是其獨家財務顧問,這已經是雙方第三次合作。泰合資本在教育賽道耕耘已久,目前除了作業幫,凱叔講故事、VIP陪練、百詞斬等耳熟能詳的教育項目融資背後都有它們的身影。近日,全天候科技對話了泰合資本董事蔣鎧陽,探討了在線教育行業當前格局、燒錢大戰、盈利模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