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話「直」,我真的很介意!

2020-12-17 碧讀好書

文 | 風袋

長得好看,是最重要的嗎。

可以根據常識判斷一下,和你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如果她長得很好看,你會因此每天見到她很開心嗎,不見得吧。如果她討人喜歡的話,你一定會開心。可如果她一開口你就煩,見到她一定心情很不好吧。

不是要當明星靠臉吃飯的話,在生活中討人喜歡比長得好看還要更重要些。

討不討人喜歡更多是體現在會不會說話。跟會說話的人聊天,如沐春風。

娛樂圈這樣的人物太多了,黃渤、汪涵、孟非、蔡康永、白巖松……

他們的會說話讓氣氛更融洽,讓更多人喜歡,也都是各自圈裡的常青樹。說話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在芭莎慈善晚會中有一段: 拍賣某件畫的時候,徐崢說誰拍到800萬,黃渤就裸背。然後黃渤說:800萬不行,至少1000萬。但是我們已經贈送了小禮物了呀,徐崢已經裸頭了吶!

每天見形形色色的人,跟不同的人交流溝通。你生活中一定經常遇到這樣的人。他們會先打預防針,我這人說話比較直,你可別介意。接著開始大開殺戒,狂捅刀子。

仿佛先報備一下,然後再捅刀子,就不會有傷害了。真的是這樣嗎?誰試誰知道。

有時我會有種錯覺,你丫不會是故意的吧!先領張免死金牌,你再捅我,我還不能怪你。

跟不會說話的人聊天,分分鐘想死。

他們是故意的嗎?不見得。不會說話,缺心眼兒,是真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嬰兒開始學說話,起步是一樣的。可是人和人之間說話的差距,可以說比人和豬的差距還要大。為什麼呢?不如不說。

沒有人可以避免說話,除了魯濱遜。

會說話有多好?報告、開會、道歉、要求加薪、致賀詞、傾聽訴苦,都只跟一件事有關,就是:你會不會說話,你有沒有能力想像,聽你說話的人是什麼心情,想聽到什麼。

1. 你說什麼話,你就是什麼人

我還記得我剛就職一家公司的時候,面試時我一直在想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怎麼展現出自己職業素養?怎麼說話更像是公司要招得人呢?這個時候就是展現演技的時候了,而越是能力強越是本色出演,越可能勝利。

每天在公司上班,你也一定想過要扮演什麼樣的形象。

比如在另一半面前。你要扮演賢妻良母,就會溫柔體貼、噓寒問暖;你要扮演一家之主,就會君臨天下、一言九鼎;這些都要通過語言表現,只是有時自己習慣到脫口而出,甚至條件反射,就以為是無心。

沈騰那句經典臺詞,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如今生活節奏這麼快,大家都很忙,第一印象又是很重要的。不會說話就很吃虧,沒有人管你是口是心非還是刀子嘴豆腐心,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覺得,你說什麼話你就是什麼人。

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有人一開口你就煩,你還有耐心去探究他的內心?

碰到這樣的人,肯定是用腳投票,默默地遠離。

所以謹記,你說什麼話你就是什麼人。

別再說,我說話直,你別……

2.別人讚美一句,就回一句

在一個聚會上,剛認識一個朋友。他第一句就誇你:「皮膚真好,真像個明星」。

要是以前,我心裡一陣竊喜,然後就只會說:「哦,謝謝」。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答案了,也不錯,有禮貌。

然後呢,沒有然後了。冷場,該幹嘛幹嘛了。可是如果我順勢把球踢回去:「哪有,你倒是長的很像周杰倫啦」。接著可能就開始聊了。這叫什麼,這叫社交。社交不就是,你來我往嘛。

水滸傳中,有這麼一段。

魯智深在酒館有點欺負店小二,正好史進也在,很是看不慣。接著兩人言語頂撞,大打出手。交手幾招,魯智深佩服史進是條漢子,也不想再打下去。

正好這時,兩人上衣都在打鬥中脫落。兩人身上的紋身都暴露出來,魯智深就順勢開始讚美史進身上的刺青。史進一高興也很懂事,也開始讚美魯智深身上的刺青。

於是兩人立刻停止打鬥,化幹戈為玉帛,成了好兄弟。

為什麼會這樣呢,讚美的選擇很重要。

兩人都是紋身行家,魯智深一眼就觀察到了史進最渴望的部分,史進自然知道他是真心,一下覺得遇到知音了,還怎麼捨得打下去。當然史進也很上道,回一句讚美,有了社交。

有一個有趣的團建遊戲,就是兩個人一組,互相讚美。在這個遊戲中,互相評價,正面讚美。這就要求雙方選擇恰當時機,發現對方的優點,在這個遊戲中改善溝通關係。

3.找人幫忙,怎麼開口

找人幫忙更是體現說話的藝術,其實就是求人。要怎麼說成功的概率更高呢?

小古的朋友紅紅對小古抱怨道:「為什麼我每次請你幫忙,你都推三阻四。如果是李茹找你幫忙,你就會幫她,為什麼?」

小古被紅紅一頓抱怨之後,很內疚,認真一想真的是這樣哎。為什麼呢?她發現每次李茹來找她都不像是求她,更像是邀請她完成一件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

李茹被派去拜訪一家不熟的客戶,她想請小古跟她一起去,李茹就會說:「你跟那個客戶也好久沒見了吧,他們一定也想知道你最近的情況,不如一起去,你也可以了解一下他們近況」。可是紅紅一定會這樣說:「這個客戶我不認識,求你跟我一起去吧,我一個人怕」。小古一聽就煩,覺得紅紅像個嬰兒。

久而久之,小古都是躲著紅紅。

其實呢,李茹和紅紅請求幫的忙都是一樣的,只是說話的方法不一樣,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4.另一個找人幫忙的要點,大事化小

最好是把要別人幫的忙,拆解成具體的小步驟。

曾看過一個銷售界的大牛分享怎麼籤下一次吃幾年的大單子。這種單子,訣竅就在於拆解成一個個小步驟。

首先,大牛不會直接開門見山,就要拿下,那樣肯定吃閉門羹。

大牛都是先聯繫負責人,看能不能參觀車間。如果答應了,就可以一邊參觀車間一邊和負責人了解細節。參觀完車間就會再進一步,能不能列席工程師會議。藉此機會跟技術人員探討。

完了還可以針對性的修改合同,以便更有把握。再下一步,見更高層的領導,進一步探討細節。就這樣一步一步,單子就成了。

如果中間哪被拒絕了,還可以想別的辦法更進一步。而如果一開始就被拒了,那就一點機會都沒了。

把一件事分成很多小事,就像是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贏得概率反而高。其實更多的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說話的技術還有很多,從我列舉的幾件小事可以看出來,說話之道是有規律的。

即,把別人放在心裡,經常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你就會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

更多說話之道,推薦閱讀《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雖然出版已有八年,但是說話之道永不過時。

本文為「人生必讀好書指南」原創,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我們旨在提供高品質好書資訊,幫助每個人讀到好書,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對不起,介意!
    「對不起,我說話直你別介意」「我是刀子嘴,豆腐心,都是為你好」!「我和你開玩笑呢,別介意哈」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這種對話。俗話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正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樣。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了。
  •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你就是情商低罷了」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這句經典臺詞,無論是熒幕上,還是現實裡,都是一句很有存在感的話。就我個人來說,我是害怕這句話的,因為無論什麼人,只對你說了這句話,那就代表下面的時間,是他懟你的時間。「你臉太大了」「你太胖了」「你只有兩樣不行,這不行,那也不行」。而且你還不應該反駁,因為他們已經說過了「我性子直,你別介意」。如果你反駁的話,那就是介意,就是忠言逆耳,就是對錯不分。你只能接受,這樣才是「對」的。
  • 我說話直 你別介意 「呵呵」
    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人,不經大腦地說出一些傷害別人的話,然後只會輕描淡寫地來一句:「我這個人就是說話直,你別介意。呵呵,你不是說話直,你就是自私。面對催婚,親戚說:「你真的要趕緊找個人嫁了,越大越不好嫁,別太挑剔了,我這是為了你好。」……身邊有這樣的人,還不趕緊躲遠一點,等著他們不停地通過評價、貶低你來找存在感嗎。
  •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啊,別說了,你就是情商低
    我這人說話直,你別介意啊大家周圍一定都有這種人,仗著自己「說話直」,就不跟別人好好說話了。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也沒接觸過什麼大品牌,為了買到一雙「李寧」的運動鞋,跟老媽軟磨硬泡了半個多月,老媽終於「斥巨資」給我買了。
  •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哈」「那我要是介意呢?」
    「不好意思啊,我就是開個玩笑。」「你那不是開玩笑。玩笑是讓別人笑的,你說的話只會讓人生氣。」有一次,小孫晚上去跑步,室友就直接對她說:「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哈,像你這樣跑,沒啥用,還不如學習下怎麼化妝,變得好看點,更能吸引男孩子的注意。」
  • 「我講話比較直,你別介意啊!」我介意,惡語傷人的樣子真醜!
    我講話比較直,你別介意啊!我介意,你快閉嘴吧!這是朋友張青跟這個遠方親戚的對話。媽媽一把把張青推到一邊,這孩子沒大沒小的,長這麼大了也不懂事,我真是讓我操心!張青站了起來,聳了聳肩,跟這位突然到訪的親戚道歉,說,姨啊,你別見怪,我說話就這麼直。回想起剛才的對話,張青想想就來氣。張青休假十天,按照平時都是安排外出遊玩,想想自己也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家,想著休假的時候回家多陪陪父母,於是就買了回家的車票,她以為這是父母雖然嘮叨,但是整體來說,家還是一個溫暖的地方。
  •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這一句話傷過多少人的心
    一個朋友和我說,約了另一個朋友周末一起去逛街,我在商場裡看見一條比較漂亮的裙子,挺喜歡,就準備去試一下,就問了一下他們的意見,結果和朋友來的那個人就來了一句:這條裙子適合個子高身材好的人,你太矮了又胖,估計不適合。
  •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不要讓別人為你的低情商買單
    他們喜歡在自己傷害別人之前,說一句「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啊」,然後就開始肆無忌憚地傷害其他人。好像加了這麼一句,他們就有了護身符似的。在很多人習慣於虛偽討好的時候,似乎他們這樣「真誠」的人,是稀有的,甚至是」可貴「的。
  • 「我這人說話直,你別介意」「那你別說了」
    這類人,往往會把自己當作是「率真的人」,有人聽了他們的話生氣了,他們會說:「我不過是說話直接了點,沒必要生氣吧!」阿倩就有這樣一個朋友,是阿倩的大學室友。阿倩是一個愛看書的人,每天晚上大家都在刷劇玩遊戲的時候,阿倩都會拿出一本書坐在燈光下慢慢品讀。
  • 說話直,就別怪人家說你沒教養——受歡迎的人往往都很會說話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無論在影視劇裡還是生活中,只要編劇想要塑造心直口快的形象時,我們總會聽到這句話,甚至如我一樣不時還會說這句經典臺詞:「我說話直,你別介意。」說話直就別怪人家說你沒教養——受歡迎的人往往都很會說話這樣的場景我們在生活中時常會碰到,比如:某天,你偶然在瀏覽網上的奢侈品網站,同事看到了,來一句,看了有什麼用,你能買得起啊?完了來句:我說話直,你別介意。
  •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
    但用這樣一種方式講出來,還上了熱搜,對方真的會開心嗎?結果,一個男同學偏偏沒眼色,端著個酒杯走到同學面前,一副知心大哥的模樣開口說道:「我說班花呀,聽說你離婚了?是那個男人沒眼光,世上男人多的是,我再給你找個更好的。」
  • 慢讀丨」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對不起,我很介意!
    她倆你一句我一句眼看就要失控。在她們沉默的時候,我說:「人就像錄音機一樣,一按按鈕就播放。」孩子們問是什麼意思。我用剛才的事情解釋說:剛才弟弟一發脾氣就按下了姐姐的按鈕,於是姐姐就開始播放對弟弟做鬼臉和大聲說話的行為。
  • 說話直?還是情商低,請遠離這種人
    我們經常聽見有人說,我這人就這樣說話直,你們別介意。我想說這不是說話直,而是情商低!在我們的生活中,身邊或多或少圍繞著這樣一類人。他們總是打著單純直率無心機的幌子,肆無忌憚隨心所欲地說著傷人的話。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從一本書中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從前有兩三個鄰居,他們都養了一盆盆栽。有一天鄰居乙到鄰居甲裡串門,看到鄰居甲把盆栽修剪的很漂亮,也想讓甲給自己家的修剪修剪,然後他用命令的口氣說,哎,你給我的盆栽也修剪修剪。甲沒有理會,乙掃興而走。第二天,鄰居丙來甲家玩,也看到甲的盆栽修剪的很漂亮,鄰居丙說,哎呀,您的手真巧,把盆栽修剪的這麼漂亮,能幫我也弄一下嗎?
  • 嘴上沒關係,其實心裡很介意
    >一位朋友分享:教師節那天,我和同在蘭州的幾個同學去看望高中班主任,同學之間也是畢業一年多也沒有見過面,雖然都在一個城市,但是很少見面,原本她覺得要見故友真的有些激動,結果,剛見面的一件事,就讓她有點小小的不開心了,當時在她後排偏左的那位說話很直的那個女生,的確,她短髮變長發了,比以前漂亮很多,但一見面就給她來了一句:「
  • 說話直,容易得罪人,怎麼辦?兩個方法教你走出困境
    大姐給你介紹對象你看了之後不滿意直接就拒絕了,你怎麼能把這樣的人介紹給我呢!我不想見,你怎麼就那麼直腸子、我常常驚奇的發現很多不會說話的人,雖然嘴巴上謙虛的表示我這個人啊確實不太會說話情商低,那潛臺詞還挺標榜自己的。
  • 說話太直的人,情商很低
    如果有人對你說:「你真是個直腸子!」,或者「你這人真直!」,你把這句話當作表揚來聽,還是當批評來聽呢?我想90%的概率你回答:「那還用問,當然是在誇我,說話直接肯定是一個人的優點,這不正說明我性情率真,真實可靠嗎!」錯了!
  •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智商決定走多快,情商決定走多遠
    雖然姑娘人很活躍, 但是說話卻是個直性子,從不考慮同事的感受。比如,有同事今天換了一套新衣服,姑娘看見了就會來一句,這件衣服顏色太醜了,弄得人家一臉尷尬。再比如,同事自帶便當,她會來一句,女人這麼節省幹嘛,小心變黃臉婆,辦公室鴉雀無聲......
  • 你最介意被開哪些玩笑
    身邊有那麼幾個不過高我幾釐米就得意成那樣,老是說你好矮啊,咋滴,你兩米了還是啥了 5、 感情狀況老是有人說你單身那麼久你咋不找男朋友,皇上不急太監急?單身犯法了? 6、介意時氣死自己不能和誰說,想說介意時忘了我介意哪些玩笑。
  • 我搏命生孩子的時候,我介意你不陪我,更介意你的態度
    ——不介意  #老公不願陪產#這個問題,問3年前的我的話我一定會回答100%介意,既然懷孕的辛苦你無法幫我分擔,生孩子的痛也無法幫我承擔,孩子是兩個人的,憑什麼不願意進去陪產。 ——顏雁噹噹  這個事情我覺得不是他看到了你生產的辛苦才會心疼你、真正心疼你的人始終都會心疼你,不著調的人即使看了你生孩子的難過艱辛可能也不能感受也會覺得大家不都這樣生麼。所以沒什麼介意不介意的,而且有些人不是看過了生孩子的畫面就會對性生活產生陰影對那些不感興趣。
  • 「我說話直,但我是好心」:低情商的人總把沒禮貌當真性情
    其實,像趙麗穎這樣的人我們身邊很多,經常不合時宜地來一句毀氣氛的「大實話」,然後告訴對方「我這人說話直,別怪我哈。」被說的人就只能吃個啞巴虧。我們不能反駁,因為對方說的是實話,不能生氣,因為對方只是「說話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