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教授張紅訪問新疆生地所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教授張紅訪問新疆生地所 2016-07-08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字體: 7月6日至7月7日,美國德州理工大學生物系教授張紅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開展學術交流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趙越到新疆生地所交流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趙越到新疆生地所交流 2018-08-09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他參觀了新疆礦產資源研究中心,並作了題為「青藏高原的河流歷史」的學術報告,新疆生地所90多位師生參加報告會。
-
美國堪薩斯大學和西密西根大學兩專家訪問新疆生地所
7月8日至21日,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堪薩斯地質調查局(Kansas Geological Survey)水文地質學家Marios Sophocleous博士,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地理系Chansheng He (賀纏生)教授一行2人訪問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
駐舊金山總領事袁南生訪問美國沙漠研究所
2014年1月15日,駐舊金山總領事袁南生在內華達州訪問期間,專程赴美國沙漠研究所(DRI)參觀考察,與該所所長Stephen Wells以及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座談。會談期間,袁總領事高度讚賞沙漠研究所在環境科研領域取得的成就,感謝該所長期以來致力於與中方開展在沙漠治理、水資源保護、文物修復等方面的合作,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人員交流、擴大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容,為推動中美科技合作與交流作出新的貢獻
-
新疆生地所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
新疆生地所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16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新疆生地所黨委委員、各黨(總)支部書記和委員參加學習。 與會人員集體學習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黨支部書記圍繞《建議》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內容,結合崗位和業務工作分享學習體會,做專題發言交流。 黨委書記、副所長董雲社主持會議。
-
地環所與美國沙漠研究所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9月26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IEECAS)與美國沙漠研究所(DRI)在西安正式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美國沙漠研究所(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 USA)是國際著名的環境科學研究機構之一,在大氣、水和生態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國際知名度。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考研分數成績查詢網址:www.egi.ac...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以下簡稱新疆生地所)成立於1998年7月7日,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1961年成立)和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1965年成立)合併而成。在爭取和承擔科研任務方面,2017年,新疆生地所共有在研項目435項(包括新增項目133項)。
-
美國普渡大學副教授祁明浩到半導體所交流
美國普渡大學副教授祁明浩到半導體所交流 2015-01-09 半導體研究所 【字體: 應光電子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陳少武邀請,美國普渡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祁明浩於
-
新疆生地所科研團隊在改良鹽鹼地中取得進展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梁樂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簡稱新疆生地所)科研團隊在改良鹽鹼地研究中取得進展,發現連續種植鹽地鹼蓬可有效改良乾旱區重度鹽漬土,有望成為恢復耕地生態系統的有效舉措。 據了解,土壤鹽漬化是制約乾旱區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因素之一。新疆地處內陸,鹽類物質只能在區內循環,土壤殘餘積鹽和現代積鹽過程都十分強烈。
-
——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
」,睿圖-中亞高解析度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初步建成……這是今年以來,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簡稱「沙漠所」)交出的一份創新成績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守保說。一個更有創新活力、更有發展張力、更有時代魅力的新型研究所,正在加速成長。 創新思維:優化布局凝聚合力 解放思想,是創新發展的前提。
-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朱軍副教授到水生所交流
朱軍副教授作學術報告12月17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微生物學副教授朱軍來到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作為國際知名的病原微生物學家,朱軍副教授為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Vibrio cholerae Genetic Retooling at the Intestinal Interface的學術報告,該報告系水生所2012年創新系列講座第21期。
-
美國沙漠研究所所長Wells教授訪問地質地球所
Wells教授為地質地球所師生作報告11月15日上午,應楊小平研究員的邀請,國際權威沙漠學家、第四紀地質學家、美國沙漠研究所(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所長、美國地質學會(GSA)前主席
-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楊子江副教授到軟體所交流
5月31日上午,應基礎軟體國家工程中心的邀請,美國西密西根大學楊子江副教授到中科院軟體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並作題為Scalable Symbolic Execution的學術報告。學術報告會由劉劍副研究員主持。報告中,楊子江針對符號執行技術進行了系統介紹,符號執行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測試用例生成技術,且能達到一定邊界深度範圍的路徑覆蓋。
-
安芷生院士榮獲美國沙漠研究所「傑出國際科學家獎」
11月18日上午,美國沙漠研究所(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傑出國際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舉行,地環所安芷生院士榮獲該獎項。據悉,這是美國沙漠所首次將該獎授予非美籍科學家,以表彰安院士在地球環境科學領域的傑出成就。頒獎典禮由地環所周衛健院士主持。
-
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的科研「綠洲」
「綠洲」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2日電題: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的科研「綠洲」 新華社記者 白佳麗 被稱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曾在新疆南部塔裡木盆地肆虐。20世紀80年代,一批科研人員臨危受命,來到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風沙危害最嚴重的策勒縣,用30多年時間建起一座「荒漠化智庫」,源源不斷為當地防沙治沙提供科技支撐。如今,科研人員又開始為沙區百姓「用沙致富」貢獻智慧。 20世紀90年代末,曾凡江來到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治沙站。那時,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正以年均1.04萬平方公裡的速度擴展。
-
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譚明副教授到昆明動物所交流
譚明副教授作報告1月7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雲南省動物模型和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陳策實研究員的邀請,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 Mitchell Cancer
-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Brenton Sharratt教授等訪問新疆生態所
3月24日至4月1日,美國農業部土地管理與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長、華盛頓州立大學Brenton Sharratt教授、土壤物理專家Markus Flury教授、美國華盛頓州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張轉放研究員及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Paul Cottle博士一行4人訪問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
美國塔夫茨大學Shultz教授到新疆理化所交流
Shultz教授作報告10月10日至16日,美國塔夫茨大學化學系Shultz教授來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報告會後,Shultz教授與新疆理化所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室相關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就報告內容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
新疆生地所在大角羊反芻和採食等行為研究中獲進展
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青年人才培養工程」項目資助,新疆生地所博士汪沐陽作為訪問學者赴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進修一年,在此期間與加方學者合作研究了不同內外因素對大角羊反芻、臥息和採食等行為的影響機制。 研究結果表明,大角羊的反芻和採食等行為具有極高的可塑性。
-
沙漠氣象研究所四項新技術推廣項目通過驗收
沙漠氣象研究所四項新技術推廣項目通過驗收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0年12月21日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