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
「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月」活動
4月15日是「安全教育日」,我校將圍繞主題及有關安全的熱點問題,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開學前在線上進行安全教育,開學以後集中開展一個周的安全教育活動。通過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活動,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自護自救能力,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學校的各項安全工作。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將迎來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一)利用「成都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開展「國家安全」專題教育。
1、平臺教育時間:2020年4月10日——5月10日
2、參與對象:協和實驗小學全體學生及家長
3、活動形式及內容
(1)班主任輔導員通過平臺提供的「國家安全」教育視頻資源,開展線上教學,對本班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讓學生牢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自覺維護國家安全。
(2)手機參與方式:
(二)開展「國家安全在身邊」專題宣傳教育活動
1、政治安全、生物安全在身邊
活動形式:老師組織學生收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央視「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專題報導;看愛國主義電影、唱紅色歌曲;聽講寫英雄故事;寫感悟、畫圖畫、製作小視頻等。教師宣傳講解野生動植物保護、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等;孩子們查閱資料;通過電視媒體學習;觀看紀錄片;寫自己的感悟;製作小報等。
2、安全專題教育活動
(1)利用學校電子宣傳屏、安全教育櫥窗、班級黑板報進行安全主題教育宣傳;
(2)複課前組織進行一次全校性的以校舍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實驗室安全、功能室安全、校園周邊安全為重點的安全專項大檢查,消除校園內外的安全隱患;
(3)疫情過後以後進行一次全校範圍內的應急疏散演練;
(4)複課後開展「安全第一課」,通過主題班會,對當前的安全熱點問題: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上下學的交通安全、預防溺水、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應對自然災害、防範校園傷害等問題進行專題教育。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我們要始終堅持把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落實人人參與的要求,堅持不懈,才能確保學生在安全的教育環境中健康成長,我們才能做出「怡心」的教育。
在資訊時代,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這些新興技術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無孔不入的詐騙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途徑。網際網路世界已經不再像想像中那麼安全。
二維碼除了提供在線支付的功能以外,也擔任著推廣小程序、公眾號的作用。然而並非每一個二維碼都是帶著善意來的,將二維碼中寫入病毒程序,對於掃碼來說是很難發現的,等到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作案者早已逃之夭夭。
切勿貪圖小便宜,去掃描一些陌生的二維碼。安裝實用的安全軟體,來自動識別所掃碼的內容是否安全,這樣就能有效的避免安全隱患了。
什麼是釣魚網站?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與你想要查找內容相似的網站,而這個網站沒有任何實質且有用的內容,只要你填寫了相應的個人信息,都將會成為這個網站盈利的工具。
因為釣魚網站通常無法跳轉到指定內容,很多的人會以為是網絡問題,所以會多次輸入。在發現網頁無法實時跳轉的時候,可以通過輸入錯誤的信息看網頁是否也會發生跳轉的現象,如果也會發生跳轉,那麼就可以說明這個網站為釣魚網站。這時候在第一時間修改相應的個人信息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了。
電信詐騙是近年來比較普遍的一種新型網絡犯罪行為。不法分子通常使用任意顯號軟體、網絡電話等技術,利用電話、簡訊、QQ、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工具,冒充公檢法機關,醫保、社保、救助等政府部門和運營商、房東等,以牽涉司法事宜、資助金領取、電話欠費等進行誘拐或恐嚇威脅,騙取受害人匯轉資金。
凡是談到銀行帳戶信息,一律掛掉;凡是談到中獎了,一律刪掉;凡是簡訊發來的莫名連結,一律不點;凡是談到「電話轉接公檢法」一律掛掉;凡是自稱領導、同事要求匯款的,一律不管;凡是告知「家屬」出事需要匯款的,一律舉報。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免費wifi已經布滿了城市的每個角落,然而正是因為人們對於wifi的鬆懈心理與依賴性,讓不少違法分子鑽了空子。通過設置免費wifi來進行盜取用戶的手機信息,從而實現盜取錢財的目的。
不要輕易連接來路不明的免費wifi,就算是公用wifi也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認證,對於那些不需要認證可直接使用的wifi一定要格外注意。
帳號一大堆,密碼都要強。記憶很疲勞,乾脆設一樣。以為能省事,黑客喜欲狂!
避免弱口令,強化強口令
如果你經常接收到各種廣告騷擾的電話,那麼就說明你的個人信息被洩露出去了。除了個人電話、姓名、家庭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都有可能被洩露出去,而這些都將成為他人在網際網路盈利的工具。
不要隨便在不知名網站註冊帳號,尤其是填寫個人手機號碼、身份證件號作為帳號與密碼;不要隨便向陌生人透露個人信息。
勒索軟體是最大的網絡犯罪方法之一,也是企業、個人今天遇到的最大威脅之一,一旦計算機被它控制,就會危及你的安全,通常會阻止你訪問自己的數據,攻擊者要求受害者支付贖金。
1.及時更新電腦補丁修復漏洞或使用安全軟體,確保漏洞不被利用。
2.謹慎打開來歷不明的郵件,避免點擊其中連結或下載附件,防止釣魚郵件攻擊。
3.及時升級防病毒軟體到最新的防病毒庫,阻止已知的病毒樣本攻擊。
4.養成良好的備份習慣,定期異地備份計算機中重要的數據和文件。
5.帳戶密碼設置為強密碼,避免使用統一密碼被黑客利用攻擊其它帳號。
手機、身份證和銀行卡,儘量不要放在一起,避免同時丟失造成損失。
第三方平臺的支付密碼與銀行卡的支付密碼不要相同。
丟失後,第一時間到公安機關和銀行辦理掛失,及時關閉無線支付業務。
手機和第三方支付平臺設置不同的解鎖密碼,手機內不要存儲身份證及銀行卡信息,若丟失,及時補辦手機號。
在網絡平臺,不要隨意暴露平常外出的日程、行蹤,不要曬貴重物品等。
不要隨意發布火車票、飛機票、護照、車牌、孩子照片及姓名等信息。
在手機中關閉位置設置功能。
在社交軟體設置中增加好友驗證功能,關閉「附近的人」和「所在位置」等功能。
關閉手機定位系統功能,必要時開啟。
在社交軟體設置中增加好友驗證功能,關閉「附近的人」和「所在位置」等功能。
手機安裝正規防病毒軟體,定期檢測手機安全性。
一定要修改路由器管理初始帳戶,並增加密碼強度。
限定路由器管理IP,開啟相關登錄限制措施,如路由器自帶的「MAC過濾功能」。
隨時關注並清理路由器位置接入設備。
不要使用破解路由器密碼的應用軟體,防止在破解他人密碼的同時,也洩露了自己的個人信息。
儘量不要用網盤存儲私密信息,以防止信息洩露。
網盤裡的存儲內容一定要在本地備份,避免被不法人士刪除、修改。
使用網盤傳輸文件後,應做出刪除之類的處理。
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
雙流區委網信辦授權發布
編輯| other
內容| 德育處
審核|胡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