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要想過得心安自在,就要品行端正

2020-12-19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文章原來題目是:人,可以精,但不能陰

古言說:「精,乃智慧;陰,乃邪惡。」

精明,是不讓別人欺負自己;陰險,則是故意傷害別人。

你可以精明,但不能陰險。

人生在世,要想過得心安自在,就要品行端正。

守住良心,才能活得問心無愧。

01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郭沫若說:「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在這個熙熙攘攘的社會,良心變成了奢侈品。

但這並不意味著,用良心做事的人就是傻。

因為,那些靠小聰明賺到錢的人,他們的錢來的快去的也快。

在古代,一個財主有兩個兒子。

他去世前,把財產分成兩份,大小兒子各一份,讓他們拿著錢去做生意。

大兒子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而小兒子就比較憨厚。

一段時間後,兩人確定各自要做的生意了。

大兒子準備賣米糧,而小兒子則開了間麵館。

有次,全城鬧饑荒。

大兒子手中還很多糧食,就故意抬高價格賣出去。

儘管人們怨聲載道,他也不理會,還因此賺了一大筆財。

而小兒子,因為饑荒少了很多客人。

但他也沒有著急,反而看到災情嚴重,便每天開設粥棚,給窮人施粥。

災情過去後。

大兒子壞了口碑,人們寧願去遠點的地方買米糧,也不買他的。

而小兒子積攢了好的口碑,大家都愛去他的麵館吃麵。

幾年後,大兒子因為生意不好改行了,而小兒子的麵館依舊紅火。

孟郊說:「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用良心做事的人,無論人生路有多麼的艱險,都能做到心中坦然。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用小聰明得到的利益,只是一時的。

只有用自己的良心做事收穫的利益,才是長遠的。

02

算計別人,就是算計自己。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如果因此算計別人,就是損害自己的德行。

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

一個人越算計什麼,就越要失去什麼。

經常算計別人的人,最終都會算計在自己頭上。

很多時候,在算計別人的時候,也是在算計自己。

就像用手指著別人時一樣,當你有一根手指指著別人時,而另外三隻手指指著自己。

有句話說:「算計莫過頭,過頭天必收。」

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

一個人,總想方設法去算計別人,費盡心機去陷害別人,最後害的都是自己。

德行好的人,遇到再難的難關,都不會算計別人。

雖然可能會吃虧,但他們一定會笑到最後。

03

人,可以精,但不能陰。人們常說:「陰險是通向危險深淵的不歸路。」

深以為然。

做人,可以精明,但不能陰險。

精明,是保護自己的利益;陰險,是損害別人的利益。

陰險的人,缺失道德,失去做人的底色——人品。

有德的人,走哪都會受到別人尊敬;無德的人,走哪都會受到別人的厭惡。

俗話說:「人有德行,必有福氣。」

擁有好結局的人,往往都是有德行的人。

陰險的人,獲利只是一時的;有德的人,獲利是一世的。

精一點,是為了不上當,是自保的方式;

陰一點,是為了更多利,是傷人的方式。

在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陰險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做人,只有把良心放在第一位,把人品作為自己的底色。

才能把人生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寬。

文學家申涵光說:「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人的一生,可以沒有很大的成就,可以不留名青史,但一定要過得心安。

在生活中,過於算計別人的人,都不會過得很好。

只有那些德行好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這一輩子,想要站得穩,走得遠,就必須以好的德行作為基石。

無論做什麼都不傷害別人,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好人生。

相關焦點

  • 夜讀|心安即是歸處,隨緣方得自在
    人生路漫漫,你我皆過客。人生本無常,心安即歸處。我們都見證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也曾感受過一個人穿過漆黑的夜,走過泥濘的街。有時候要換個角度想問題。孤獨並不可怕,反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當你孤獨的時候,全身心投入到每一件事情,會感覺到整個世界都是屬於你的。一、守住內心的寧靜,何處不得自在!南風過境,我們一路風塵僕僕一路感受著歲月穿過的芬芳,終於明白:心安了的重要性!
  • 生活就是這樣,要想活得自在,必須放寬心態,懂得知足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03生活就是這樣,要想活得自在,必須放寬心態,懂得知足,享現實的福,讓自己在紛繁中活得坦坦蕩蕩,過好每一個當下支撐我們變的越來越好的是我們自己不斷進階的才華,修養,品行以及不斷的反思和修正。人生,無需繁華,只需平淡就夠了,人生的選擇其實很簡單:往自己心裡感到踏實的地方走不會錯。
  • 人生在世,如何才能得自在?唯有修心,心自在,一切沒有煩惱
    古代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是手握犁把,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他們偶爾抬頭,見白雲飄飄、遠山含笑,不由得心曠神怡,因此就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與自在。
  • 人生在世,心安,即是福!(句句精闢)
    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心若安,可步步生蓮!心清一切明,心濁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禪。心是人生戲的導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一切的根源皆在內心。痴與執、怨與恨,只會讓心翻滾、讓人不安。只有放下它們,才能輕鬆自然。
  • 父母言行端正,孩子品行優良
    對於父母而言,如果自身品行惡劣,則教養出來的孩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品行端正。因而父母要想培養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的孩子,首先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做得更好,符合道德的要求。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感慨孩子越來越難管,還說孩子總是故意與父母對著幹。
  • 寓意故事:人生確實要放得下,捨得付出
    弟子又問佛陀:「當必須要用眼看,也要用手觸摸才能救到她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呢?」佛陀說:「保持覺知,保持警覺。」他為了爭取成功與地位,已經付出了他的全部時間,在賺錢的過程中完全迷失了自己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瘋狂地奔波勞累,就要儘快學會自我鬆弛,學會放下。眾生我執放不下,才會這麼辛苦!無執著者,自我會漸漸減少,才會真正的放下,達到身輕心安的境界。能夠放得下,佛法就在眼前!
  • 人生在世,需要有這四種修為,才能活得輕鬆自在
    人活著,如果修煉出忍得過,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這四種修為,人生才能簡單從容,瀟灑自在。忍得過程子曰:憤怒忍與不忍,便見有德無德。就是說,人能不能克制憤怒和欲望,可以看出他有沒有道德修養。忍者,人能也。
  • 內心乾淨的人,活得通透,過得心安
    一個人,守住了這條底線,才能活得更清澈,更通透,才能遠離更多的浮華,才能走得更遠。孟德斯鳩說過:美必須乾乾淨淨,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內心中更是如此。真正的乾淨,不止於表面,而是由內而外。把外表收拾乾淨很簡單,難的是讓心裡乾淨。乾淨,說到底是一種修養。是你經歷世事艱難後,以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這個世界。
  • 怎樣做才能算是「品行端正」之人?不妨看看孔子怎麼說
    魏晉時期的文學家傅玄曾說:「正者吉之路,邪者兇之徵」,意思是說: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惡終歸招致兇險。與品行端正的人交往,不僅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還會豐富自己的見識。而與品行敗壞的人交往,不僅有如坐針氈的感覺,而且還可能會被不端的行為一起拖下水。所以品行端正不僅是一個人涵養的體現,也是一個人與外界溝通的最好名片。然而何為品行端正之人呢?孔子從「三恕」角度給我們了答案。
  • 爭做品行端正的政治幹部
    摘要:政治幹部品行端正是提高政治工作威信的需要,是永葆「生命線」活力的重要保證。當前,政治幹部要做到品行端正,應著力從篤定信仰、砥礪政治品格,緊握劍戟、鍛造打仗品質,淡泊名利、培塑思想品位,胸襟坦蕩、涵養道德品性等方面加強修養和歷練。德正方能行端。
  • 往後餘生,就要糊塗地過,快樂地活
    人生的兩件事:忙著,清醒做事;閒著,糊塗做人。其實,糊塗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修為。孔子眼中的糊塗,是「中庸」;老子眼中的糊塗,是「無為」;莊子眼中的糊塗,是「逍遙」。能夠做到面上糊塗,心裡明白,何嘗不是一種做人的境界!甲乙二人在同一個地方戲水,不料雙雙落難。甲的視力極好,乙患有近視。
  • 人生、就要自在些
    作為一個成年人,遇到迷茫,煩惱,不順心,這是人生常事。一個人要想生活得自在一些,需要看淡物質和金錢上的誘惑,人心都是無止境的,有了還想有,多了還想多,這就是,貪無止境。所以,人一定要心態好,做自己所能的事,儘自己所力,少欠人情帳,少求人,少欠債,少做欺騙任何人的事,這樣堂堂正正,挺直身板,你走哪裡都不怕,心裡無鬼,就敢面對任何事,任何人。
  • 心安,便是幸福!
    文/飛魚看到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南方的初冬絲毫沒有一點回冷。看著北方的人穿著大棉襖,而我在南方開著空調,穿著短袖,仿佛沒有絲毫要進入冬天的意思。我坐在窗前,一寸夕陽照射進來,暖暖的,正適合我靜靜地看書。所以,人生是一場修煉,過得好不好,快不快樂,全在自己的修為上去下功夫,為什麼有的人粗茶淡飯也生香,有的人住著大別墅,開著豪車,都不覺幸福,只因,違背了人生的自然規律,超乎了尋常的追求!人,忙忙碌碌的一生,當你到了一定的年紀,你就會想明白,什麼才是你的。
  • 餘生很貴,只要做到這三點,就會活得輕鬆自在
    人生在世,短暫不過百年。餘生很貴,一定要活得輕鬆自在!如何活得輕鬆自在?只要你做到這三點,你就會在處世、待人、待己上得心應手,使你的餘生活得輕鬆自在。一、處世要隨緣境由心造,隨遇而安。但是,如果這個人能夠不計較得失,適時放下沉重包袱,他就會感到輕鬆自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要求得生存,難免不會有點私心。但私心不能太重,要求不能過高。能爭取的要爭取,爭取不到的不勉強;應該得到的跑不了,不該得到的,即便得到了,最終也會失去,甚至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 人生過40歲,一定要放下這些東西,才能輕鬆過好下輩子,說得太好了
    有種表達叫放聲 情緒要調控,也要發洩,老是憋著,遲早憋出病來。 有種處世叫放棄 人生在世,有舍才有得。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 放棄恩怨,收穫寬容;放棄貪婪,收穫快樂;放棄執念,收穫智慧。 放棄的越多,收穫也就越多。
  • 我的旅行觀:人生在世,見得多是一種賺,想得少,也是一種賺
    沒有實地見證過考證過?紙上談兵終覺淺。所以,我會很留意各地的文物古蹟,只有實地見證才能更加身臨其境,更加親切。而民俗風情是現實的歷史,是活的歷史。攝影的好素材,我自然也不會放過。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對知識點的考證,這個過程,的確非常有意思。
  • 精選十八句人生感悟說說,多點淡然,少點虛榮,活得真實才能自在
    一、回首往昔,那些對歲月的挑剔,也許是太年輕,喜歡爭強鬥勝,我們笑過,哭過,愛過,痛過,有時候會覺得滿身疲憊,也曾想過去一個沒有喧鬧的地方,讓煩躁的心靈靜一靜,漫長的歲月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曾經所有的不甘心,在流年裡漸漸的懂得了去適應,也深深地體會到,那些苦辣酸鹹才是生命裡最亮麗的那道彩虹,所有的坎坷歷練了我們多彩的人生。
  • 五官端正,品行優良的3星座女
    在12個星座當中恰好有這麼3個星座女,她們五官端正,品行優良,為人處事都特別地道,到底是誰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摩羯女摩羯女是一個比較勤奮的個體,無論做什麼事情,她們往往都比別人提前一步做好準備。就算是周末過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她們仍然是第一個到公司裡的人。
  • 年齡過了50歲,要想活得自在,要把這三件事忘了
    人在30歲時,最迷茫,人生還沒有找準方向。人在40歲時壓力最大,上有老下有小。到了50歲,人生遇到了一個轉折點。過得好的人,50歲時最瀟灑,事業有成、孩子長大。過得不好的人,忙忙碌碌、失去自我。到了50歲的人生岔路口,要想活得自在,要把這三件事忘了。01「忘了」年齡白大叔今年55歲了,心態很年輕,活得像個少年。他從不會把年齡做藉口,拒絕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