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
就在幾周之前,英特爾發布了專門用於遊戲本和高性能筆記本的全新新系列第9代H系列處理器,這意味著我們將在未來評測筆記本時看到一些搭載這枚處理器的新款產品,因此我們不妨先來解一下這些新處理器的性能如何。
英特爾最近的幾條產品線其實有點令人肝膽困惑,多個代碼名稱和體系結構分散在不同的系列中。目前用於超極本電腦的U系列晶片仍然是第8代,代號為「Whiskey Lake」,而較新的H系列晶片則升級到了第9代,成為了「Coffee Lake」系列更新的一部分,與目前的臺式處理器一樣。
英特爾的第9代筆記本處理器基本上延續了「牙膏廠」的特色,因此沒有什麼太值得興奮的新內容。酷睿i5處理器仍然是四核心、八個線程的配置,而庫虧i7仍然是六核心,12線程的組合,同時這些處理器仍然停留在14納米的工藝上。當然集成顯卡也一樣,如果你很在意這種方面因素的話。
英特爾主要的改進方向取決於處理器。對於酷睿i5型號來說,我們得到了非常溫和的主頻速度提升幅度。9300H只比基礎版和超頻版主頻高出了100Mhz赫茲,而9400H甚至沒有得到基準主頻的增加,只是增加了100Mhz的提升。8MB的L3緩存依然保持不變。
對於酷睿i7來說,緩存方面確實從之前的9MB增加到了12MB,而9750H的主頻提升速度比主流的8750H要快得多:從2.2GHz的基礎主頻和4.1GHz的超頻水平,分別提升到了2.6GHz和4.5GHz。所以這是一個400MHz幅度的全面增長。另一方面,9850H是更溫和提升,沒有基礎主頻增加,只是在超頻方面有300MHz的額外提升。
考慮到8750H和現在的9750H是筆記本最常用的H系列處理器,特別是對於大多數遊戲筆記本來說,我們發現這些規格的詳細信息是非常有趣的。i7-9750H比對應的第8代組件更接近於9850H,而9750H是唯一一個主頻提升幅度在10%至20%的處理器。英特爾似乎已經為這款處理器制定了具體的目標,畢竟知道它有多受歡迎,因此需要確保至少有一些第9代部件的增加來實現實際的性能提升。
話雖如此,儘管9750H已經搶佔了9850H的地盤,但9850H獲得了該處理器獨有的一項新功能,英特爾稱之為部分超頻。這僅僅意味著原始設備製造商可以根據設備和它的冷卻能力將超頻設置為5.0GHz。
當然還有全新的酷睿i9型號,它為筆記本帶來了8核心和16線程的配置,以匹配對應的頂級酷睿i9臺式機型號。i9-9980HK甚至可以在45W電源的幫助下達到5.0GHz主頻,就像9900K一樣。八核心配置的酷睿i9取代了單第8代酷睿i9,後者仍然是一款六核心的處理器。
而本次評測的重點是酷睿i7-9750H,這是全新的主流H系列筆記本處理器,我們將看到它被使用在新型號的筆記本上。具體來說,我們想看看i7-9750H和8750H兩代處理器之間的差異,這將是一個臨時替代或升級為相同的筆記本的型號。由於英偉達在顯卡與英特爾處理器端的新產品發布時間交錯,因此許多筆記本都可以在使用相同顯卡的情況下選擇9750H或8750H不同的處理器。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這與從酷睿i7-7700HQ到i7-8750H的提升還是不太一樣,在i7-8750H中,我們從4核心提升到6核心配置,因此性能的提升應該更明顯。
在深入研究一些關於性能的問題之前,在配置方面最後要強調的一點是,英特熱確實列出了9750H在4.5GHz時的最大主頻表現,儘管這隻適用於單個核心的情況。當兩個核心處於活動狀態時,它會下降到4.4GHz,然後對於每個額外的活動內核,它會以100MHz的幅度下降,對於6核心來說,它會下降到4.0GHz。
這又一次不同於酷睿i7-8750H,它允許兩個4.1GHz主頻的核心,4.0GHz到四核,或者3.9GHz的六核表現。因此,當9750H在6個核心上被充分利用時,它的最大主頻最終只比8750H高100MHz而已。而需要牢記的一點是,英特爾的很大一部分改進針對的是單核或低核計數的使用情況。
性能
為了測試酷睿i7-9750H,我們評測兩臺分別來自技嘉和微星的筆記本。其中技嘉型號是Aorus 15,它配備了一塊240Hz刷新率的顯示屏,但風扇的聲音有點太吵,噪音偏大。第二款電腦是微星的GE75 Raider,這是一款更大尺寸的17英寸筆記本。這兩款筆記本都是市場上中等尺寸、配置也偏中高的產品,所以這是我第一次測試時不用像超極本那樣限制散熱性能,這樣的感覺非常好。
這兩款筆記本都配備了GeForce RTX 2070筆記本顯卡,而不是更高配置的Max-Q。同時要有16技嘉的雙通道DDR4-2666內存,這是9750H支持的最大速度,同時新處理器也沒有改變更高的頻率。另外兩者都有1080p解析度屏幕以及快速NVMe固態硬碟。
我們首先要討論的是電源限制和主頻速度,這對於性能部分的其餘表現非常重要。筆記本是一種非常受外形設計因素限制的產品,因此即使英特爾允許處理器在6核配置上運行高達4.0GHz的主頻,與那些可以完全釋放性能的桌面系統不同,在長期的工作負載中,功率限制幾乎經常會阻止處理器實際觸及這些高主頻。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從英特爾H系列產品中的評測中看到,筆記本製造商實際上更傾向於忽略真正的TDP級別,選擇更高的PL1和PL2限制,從而提高主頻速度。對於四核酷睿i7-7700HQ筆記本來說,我們通常會看到PL1限制,或者更高的超頻極限,大約在45W左右。隨著i7-8750H的出現,許多筆記本躍升至52W左右,這明顯高於實際的45W TDP,而且沒有時間限制。
我們不打算進入整個TDP爭論是否在說明裡或規範的行為,但在一天結束的時候,oem覺得他們可以處理他們的設計具有更高的新六核的處理器功率極限,以及他們可以實現更好的性能。對於i7-9750H,我們再次看到大約52W的PL2極限,儘管在MSI模型中,它在54W左右稍高一些。
PL2的限制也增加了一點,以允許更高的短期超頻數值。i7-9750H測試筆記本配置為80W,而8750H為70W。但這裡真正的重點是PL1限制:考慮到9750H基本上是相同的架構,構建在具有相同核心配置的相同進程節點上,我們不能在相同的電源限制下真正期望更高的實際主頻速度。
Cinebench R20 MT測試平均主頻速度
這就是我們得到的實際主頻速度。在Cinebench R20的測試中,技嘉Aero 15 X9的酷睿i7-8750H在最初達到3.3GHz之後,長期穩定在3.1GHz左右。在Cinebench R20的測試中,技嘉Aorus 15的最新酷睿i7-9750H的長期運行頻率約為3.1GHz,而初始運行頻率為3.3GHz。換句話說,二者的表現差異不大。
因此,當我們查看Cinebench R20的性能表現時,我們會發現這兩個系統在多線程測試中執行的性能大致相同。微星筆記本的主頻確實略高一些,因此性能略好一些,但不是很明顯。因此出現了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當處理器的其他方面(包括它的功率限制)保持不變時,要實現實際的性能改進效果,僅僅提高紙面參數上的主頻速度是不夠的,這就是我們將在這些性能圖表中看到的結果。
這是Cinebench R15的另一個測試,在圖表中有更廣泛的對比。MSI筆記本在多線程測試中表現良好,但它不是最快的一個,並被華碩搭載i7-8750H的筆記本擊敗。技嘉筆記本表現更適中,速度不慢,但也沒什麼特別之處。
在單線程測試中,它比酷睿i7-8750H的平均速度快13%,這對微星型號稍微有利一些,這就是那些更高的單核主頻發揮作用的地方。
在x264編碼中,酷睿i7-9750H筆記本在第1輪的表現很好,但在第2輪的時候,技嘉又回到了原來的表現,而微星筆記本的速度是最快的,但非常輕微的超過好於性能更好的華碩,但幅度僅為1%,並不完全是一些用戶想要的升級幅度。
Handbrake的測試結果是相似的,這是一個長期的測試,幾乎完全落在PL1的限制上。再一次,雖然微星的表現良好,但它不是最快的系統,並被兩個華碩型號擊敗。Aorus 15並不比技嘉Aero 15 X9更快。
我們的Lumetri效果的初始跑分測試中,雖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顯卡的性能,但在GTX 1060配置的情況下,處理器就會受到限制。因此,我們再次面臨這樣的情況:微星筆記本不是最快的,但性能很好,而技嘉與大多數酷睿i7-8750H筆記本沒有什麼不同。
您可能已經見過類似的圖表之前的幾次:Adobe Photoshop與處理器有限的管權模糊效果是一個很好的顯示為9750H,但最終並不比8750H快。
最後,我們在7-Zip解壓測試中看到了一些稍微不同的結果。兩款酷睿i7-9750H筆記本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也僅僅是技嘉比速度最快的8750H筆記本快了1%,而微星筆記本稍好一些,速度提升幅度為4%。這種擠牙膏式的提升很難讓人有足夠的動力轉向第9代處理器。
MATLAB測試沒有從酷睿i7-9750H中獲益,而是從酷睿i7-8750H中有提升。相同的性能取決於我們直接比較的兩個系統。
性能綜述
下面是最後幾個圖表,可以很好地總結整個情況。這裡我們有技嘉Aorus 15酷睿i7-9750H與平均酷睿i7-8750H的結果。與我們測試過的最快的酷睿i7-8750H筆記本之一(華碩Strix Scar II)相比,我們平均只看到了2.8%的性能提升,但與之相比,這已經變成了性能上的劣勢。
這個結果對微星稍微有利一些:比平均的酷睿i7-8750H筆記本提升8%,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在Cinebench單線程和7-Zip壓縮方面有特別好的表現。但相比之下,一更快的酷睿i7-8750H版本(將取決於筆記本的具體配置和散熱配置),提升幅度只有4%。
總結
我們還沒有討論的是9750H如何與四核酷睿i7-7700HQ相比較的結果,後者是許多上一代遊戲筆記本用戶的常見升級配置。由於酷睿i7-9750H與8750H非常相似,所以我們希望在某些工作負載中獲得高達50%或更高的提升,在這個選擇中平均幅度為42%。
對於遊戲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同時配備RTX 2070的8750H筆記本來進行與對等蘋果筆記本的比較,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印象是就像工作負荷一樣,當處理器性能有限時,整體表現並沒有任何進步。像《殺手2》這樣的處理器密集型遊戲表現並不比預期的更快,而9750H也沒有在遊戲中明顯高於8750H的表現。根據筆記本的型號,我們最多預計會有大約5%的提升,但這裡還有許多其它的變數。例如只有單通道內存將比8750H/9750H產生更大的影響。
看看參數說明,我們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驚訝。基礎為全新酷睿i7-9750H是相同酷睿i7-8750H,但英特爾顯示400 MHz幅度的基礎主頻提升和超頻主頻下降至100 MHz。當我們看到完整的主頻結果對比時,期待多了一點。我們認為,許多用戶的期望可能也會更高,因此這也是這篇評測的重點。事實上,我們並沒有發現酷睿i7-9750H在實際表現中確實比酷睿i7-8750H快多少。這兩個處理器基本相同,如果你在兩臺筆記本的配置之間進行了良好的匹配,那麼9750H的速度頂智能實現快了一點點。但是,正如我們的跑分測試結果所證明的那樣,它甚至也有可能反而更慢一些。
總結來說,英特爾酷睿i7-8750H和9750H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如果一個配置相同的8750H筆記本比採用全新9750H處理器的產品更便宜,你應該選擇前一代的型號。可以會說這是一代毫無意義的產品,如果繼續使用老款8750H的性能,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這並不意味著它9750H就一無是處。如果你找到一臺價格不錯的酷睿i7-9750H筆記本,它應該和典型的8750H系統一樣好,而且肯定會比第7代或更老的筆記本提供更大的性能飛躍。但這並不是你想從第8代酷睿i7升級得到的結果,也許你真的不應該僅僅根據配置表的表現就認為它會更快。至少從目前OEM廠商的產品表現來看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