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代繳學費,冒充公檢法辦案,留學需警惕

2020-12-15 網易教育

(原標題:低價代繳學費,冒充公檢法辦案,留學需警惕「花式」騙局)

打折代繳學費網費、冒充海關人員稱留學生有國際快遞包裹待取、「複製」留學生微博帳號找好友借錢買機票……日前,針對留學生的詐騙案件又進入高發期。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有些詐騙套路已存在多年,但仍不時有學生中招。

10月中下旬至今,教育部平安留學、中國駐各國大使館、領事館已連續多次發出安全警示,提醒留學生提高警惕、嚴防詐騙。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副教授王曉偉和多名曾遭遇詐騙的境外留學生,了解騙子的常用套路以及遭遇詐騙時如何正確應對。

騙局一:低價代繳學費、網費、打車等

「4-5折優惠:Uber全球代叫車。3折優惠:水費、電費、保險、學費、房租」,記者在多個留學群及貼吧中看到兼職、低折扣代繳學費和水電網費、代叫外賣、代打車等相關信息。據學生反饋,多年來類似消息時常能在留學群裡看到。

在美國波士頓留學的小桐告訴新京報記者,2018年,她剛到美國時,就曾在波士頓本地的某個留學生群看到自稱客服鵬子發的消息,稱可以3-5折幫學生用「Uber」打車。

為了省錢,小桐主動添加了鵬子聯繫方式,多次找鵬子代打車。嘗到低價打車的甜頭後,小桐還多次讓鵬子代叫外賣、代購買生活用品等。每次小桐都會向鵬子支付一筆遠低於帳單費用的微信現金。

「也許是鵬子開了Uber、外賣平臺、超市等地方的會員,所以能低價幫我買東西。」剛開始,小桐想的很簡單,當鵬子提出可以為小桐支付水電費時,小桐才開始有所警惕。

當小桐再一次通過鵬子代叫車時,在司機的提醒下,小桐得知,一直幫助自己代叫車的鵬子很可能在盜用信用卡,在海外替留學生小額刷卡。小桐仔細查看了每一次代叫車後的帳單,發現帳單郵寄地址是小桐的美國地址,而信用卡帳號卻顯示是一張中國的信用卡。

而鵬子代繳的錢,很可能是盜刷信用卡所得,留的信息及聯繫方式卻都是學生的。這筆款項一旦被失主發現,可以被追回。

類似騙局還常以「代繳學費」「代繳水電費」的形式出現。早在2017年12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就曾發郵件警告全體學生,切莫陷入「代繳學費」陷阱。郵件中揭示了騙子的套路:有人會通過微信群發廣告,稱自己能幫學生用外幣交學費,而學生需在微信上轉帳給他人民幣。騙子也會給予被騙人一些好處,如付給受騙人一定的「佣金」,或者將其學費打折,吸引留學生和騙子展開進一步「合作」。

記者獲悉,當騙子為留學生代繳學費後,會給留學生發來一份帳單,同時留學生的學費帳戶內也可查詢到應繳費用清零。留學生繳納「兩次」學費的同時,就有可能被捲入盜取信用卡的案件,惹禍上身。

騙局二:冒充公檢法機關、快遞公司等

多名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就讀的學生向新京報記者反映,曾接到冒充快遞公司的電話,稱其有海外快遞,需要提供身份信息、交費後才能領取。

在英國倫敦留學的阿卓一開始以為是自己手機號曾被其他人用過。連續多次接到類似電話後,她開始警惕起來,在詢問身邊同學後,她發現,周圍約有20%的中國留學生接到過類似的電話。

記者了解到,這類詐騙電話接通後,受害人會先聽到一段預先錄好的語音信息,然後被轉接到人工臺,騙子會偽造成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並可能會向受害人發送自己身穿制服的照片以獲取信任。之後,騙子會通過不斷轉接電話,謊稱留學生已涉嫌國際洗錢、盜取信用卡等,威脅將取消受害人籤證等方式,迫使受害人提供自己的信息、向對方所提供的帳戶匯款等。

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的碩士生小林也經歷過類似的詐騙套路。2019年10月,小林接到了自稱是電信公司的電話,對方稱小林名下有一個新手機號,該手機號給他人發送了不實簡訊。小林表示自己未辦該卡,對方稱幫助小林聯繫警方。

隨後,騙子冒充警察,騙取了小林的身份信息,謊稱在系統裡查到小林捲入國際洗錢案件,逮捕令已上傳至國家系統。小林在騙子偽造的網站上看到了自己的「通緝令」。騙子假意提出要幫助小林洗清洗錢嫌疑,藉口案件處於保密級別,讓小林不要告訴朋友和家人,並威脅小林,一旦洩密,其他人也會受牽連。此外,騙子還要求小林到校外的酒店居住,以此保證室友聽不到他們的通話內容。

騙子稱,小林的所有銀行卡都已不在安全狀態。在騙子的指揮下,小林新開了一張銀行卡,並將全部積蓄數萬元轉移到新銀行卡中。之後的兩天,騙子都沒有要求任何涉及錢款的操作,藉此騙取小林的信任。第三天,放下戒心的小林在接到銀行發送的簡訊驗證碼時,毫無防備地轉給了騙子。「其實銀行發送的簡訊驗證碼後面,還特意提醒了謹防詐騙,不要轉發,但當時完全沒有警惕心。」很快,小林就發現所有的積蓄已被騙子轉走,與此同時,小林再也無法再聯繫到對方。

某留學中介的負責人阿量表示,他曾收到過不少被騙留學生的求助,這些案件的詐騙路數高度相似。「基本都是冒充警方、官員或電信工作人員,告知學生他已涉嫌重大案件,比如快遞裡夾帶了違禁物品、銀行卡涉嫌洗錢等等。詐騙分子將電話轉來轉去,要求學生往自己銀行卡裡轉保證金,還跟學生說不能告訴外人,只要一說出去就面臨刑事責任。最後利用釣魚網站等手段,套取學生的銀行帳戶密碼。」

騙局三:冒充學生,以疫情後急需買機票為由行騙

新冠疫情形勢下,「急需借錢買機票回國」成為騙子的常用話術,與「複製」留學生的社交媒體帳號這類傳統騙術相結合,將詐騙目標指向留學生的親朋好友。

加拿大留學生小穎的微博暱稱為「穎**子」。2020年3月,她的帳號被騙子「複製」為「潁**子」,用一個相似字替換了她的原有暱稱。該假冒帳號從小穎的微博盜圖,發到假冒帳號中,微博的語言風格也模仿小穎。

此後,小穎的微博互相關注列表中的數名好友,收到了騙子的私信:寒暄之後稱自己要搶回國的機票,急需用錢,暫時聯繫不上父母,希望對方能借自己一筆錢。朋友通過微信或電話聯繫小穎時,她才發現自己微博被「複製」。

前不久,紐約大學留學生家長張女士就收到過一條簡訊,對方冒充是張女士的兒子,稱自己想買票回國,要求張女士打5萬元到指定帳戶中。張女士平時通過微信與兒子聯繫,沒有存兒子在美國的手機號,剛收到簡訊時還信以為真。張女士撥打了發簡訊的號碼,想詢問兒子具體情況,被對方拒接。她又通過微信聯繫到兒子,才知道孩子正在上課,並沒有想買高價機票回國。

騙局四:以兼職為誘餌,實為洗錢

「如果你是在韓大學生,如果你愛好買買買,請加入我們,和我一起做代購,工作簡單輕鬆,時間自由。」記者獲悉,詐騙分子往往利用留學生想省錢、想賺錢的心理,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他們設置好的陷阱。

據媒體報導,近日,兩名在韓中國留學生因兼職捲入電信詐騙案,遭到韓國警方調查。受騙留學生在網絡上看到了招募商品代購的信息,對方先向當事人的個人帳戶匯入一筆數額不小的錢。通過微信遙控讓其採購高價物品後,讓當事人取出剩餘錢款,連同購買物品交予另一陌生人。幾日後,留學生的帳戶因涉嫌參與電信詐騙贓款轉移被銀行凍結,且接到警方電話,要求配合調查。

事後,警方調查確認,兩名留學生均非詐騙團夥成員、只是受到了不法分子矇騙而捲入轉移贓款的過程後,兩位同學擺脫嫌疑。但據媒體報導,曾有受害者在被騙後未能擺脫嫌疑,甚至被起訴入獄或遣送回國。

專家支招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副教授王曉偉表示,電信詐騙雖花樣百出,但犯罪手法卻高度一致,基本都是冒充公檢法機關、冒充海關、冒充快遞員,稱留學生涉嫌非法入境、國際洗錢案等,先騙取學生的信任,再從中套取個人信息,最後讓留學生將錢打入他們指定帳戶內。此外,冒充學生給遠在國內的父母、朋友發簡訊要錢、借錢,也是經常出現的套路。

據王曉偉介紹,被詐騙分子騙走的錢財,想追回來很難。「電信詐騙的人員,都是職業犯罪團夥,把錢詐騙成功之後,在他的後端,有專門的負責轉帳洗錢的團夥,甚至是專業的地下錢莊,對錢進行轉移分拆,造成追繳查詢困難。」況且,很多留學生過了好幾天,甚至十幾天,才意識到自己被騙,而這個時候錢早已被分拆被轉移。此外,留學生往往身處海外,而涉及詐騙的銀行卡等往往都是國內銀行帳戶,跨境追查也存在困難。

支招一:被騙後立即撥打全國反詐電話96110報案

發現自己被騙後,該怎麼做?王曉偉表示,如果學生剛被騙,錢款被轉走十分鐘以內,撥打全國反詐電話96110進行報案,可以及時避免損失。「反詐騙中心接到警情之後,可以啟動緊急止付的工作機制。公安機關會把相關信息快速推送給銀行,銀行相關部門依據公安機關推送的被害人的報案信息,對相關帳號進行快速凍結。」該方式不光針對國內,對留學生也同樣適用。但該方式有時效要求,錢被打入詐騙分子帳戶的十分鐘內是最佳時機。

支招二:不聽信、不匯款、先核實

從源頭上不聽信、不匯款,仍是防止被詐騙的重點。王曉偉表示,一些留學生對於公檢法機關的辦案流程存在盲區,公檢法機關絕不會通過網絡或電話辦案,如想追查資金,會通過正式審批渠道,不可能讓留學生把錢打到指定帳戶。

「核實」也是反詐騙的重點。王曉偉表示,詐騙分子在給受害人打電話時,威脅通話內容不能被別人知道,很重要的原因是一旦受害人和外界聯繫,騙術就很容易被戳穿。因此,越是這樣,越要通過各種方式和外界取得聯繫,不要下載相關程序,不給對方任何可以控制你電腦、手機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向使領館等相關工作單位求證。

留學生家長如接到疑似詐騙電話、簡訊,通過視頻跟孩子求證、核實至關重要。王曉偉說,騙子一般都會挑留學生休息或者上課時跟家長聯繫。如果家長收到要錢簡訊的時間異常,一定要通過視頻影像和孩子本人取得聯繫,並且要求孩子打開麥克風對話,確認是孩子本人。「有時候一些詐騙分子會拿到留學生的影像,如果視頻時堅持不開麥克風,也可能是騙子。」

(為保護受害人隱私,小桐、阿卓、小林、小穎均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戚望 校對 李項玲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冉蓉蓉_NBJS12526

相關焦點

  • 警惕冒充公檢法的詐騙
    「多虧有了番禺警方的快速出動、迅速阻止這次電信詐騙,要不然我就損失近15萬元了......」近日,廣州番禺警方迅速阻止了一起冒充公檢法詐騙,成功阻止事主被騙148000元。11月2日18時40分許,番禺警方接到群眾杜某報案,稱其妻子賴某當天接到一個自稱是「公安機關」的電話,說可以幫忙「銷案」,隨後不知去向。接到報警後,番禺警方立即組織警力展開偵查。
  • 警惕!冒充公檢法騙局升級 除了打錢還讓你「貸款」
    東南網9月7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 記者從福建公安廳反詐中心了解到,目前冒充公檢法的電信詐騙又有「新套路」,除了讓受害者打錢,還讓受害者貸款。記者聯繫了受害人麗棋(化名),還原了整個受騙場景。「當時對方自稱是『公檢法』,還一口咬定我『攤上事了』,所以我一下就慌了,就怕了。」
  • @銅川人,警惕!!這幾起冒充公檢法詐騙的案件,都與一款「安全防護」的App有關
    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反欺詐中心近日通報,杭州最近發生多起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而這幾起案件,都與一款名為「安全防護」的App有關。幾天內多人被同一騙術詐騙據通報,9月26日,杭州袁某在接到冒充公檢法詐騙電話後,下載「安全防護」App,最終導致被騙46
  • 【網警提醒】冒充公檢法詐騙仍舊猖獗,請保持警惕
    「您涉嫌洗黑錢,將凍結您的銀行帳戶」「按我的要求去做,不要告訴別人」這是「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典型套路10月13日,梅州的鄧女士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告知鄧女士其與一宗洗黑錢案有關,需配合公安機關調查,若不配合後果自負。對方讓鄧女士登陸了一個「犯罪通緝偵查系統」,在該網站裡,鄧女士看到了自己的身份信息,網站上還寫著「處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五十萬元」。想到「工作人員」的說辭,鄧女士一時驚慌失措。
  • 警惕:冒充公檢法詐騙仍有人上當,雲浮一事主被騙35萬
    冒充公檢法常用套路 冒充公檢法類詐騙,詐騙分子通常會扮演「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製作所謂「逮捕證」、「通緝令」、「傳票」進一步迷惑和恐嚇受害人。冒充公檢法詐騙步驟警方提醒 1、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辦案,更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民警辦案一律面對面; 2、公安機關不會在電話中索要受害者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 3、電信、醫保、公安、法院、檢察部門不會互轉接電話; 4、公檢法機關不存在安全帳戶或者核查帳戶
  • 淨網2020 破解冒充「公檢法」詐騙!速圍觀!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騙子盯上你了常常會讓你防不勝防近期,電信詐騙案件又有冒頭之勢有不少街坊中招其中以冒充公檢法機關的詐騙較為常見冒充公檢法詐騙,會要求對個人全部財產進行驗證,受害人一旦上當受騙往往傾家蕩產,社會危害巨大。
  • 關於近期赤峰市松山區多發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進行電信詐騙的...
    關於近期赤峰市松山區多發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進行電信詐騙的預警 2020-11-04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費代繳」陷阱多 繳納留學費用宜選正規渠道
    車暢建議留學生通過正規渠道繳納學費,警惕落入騙子的圈套。圖為車暢正在工作。海外大學的秋季入學季漸近,留學繳費高峰期隨之而來。留學的費用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面對大額資金的跨國匯款,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與家長需要謹慎對待。
  • 冒充公檢法詐騙……
    近日,瓊結縣公安局瓊結鎮派出所快速反應、及時處置,成功阻止了一起冒充公檢法的電信詐騙案,避免了群眾重大財產的損失。騙術揭秘其實,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套路非常明顯,蜀黍這就給大家仔細說一說!1騙子會預先從非法渠道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然後冒充通信管理局或者銀行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名下銀行卡或者電話卡涉及犯罪,並以詳盡的公民個人信息來提高自身可信度,編造案情引受害人上鉤。2之後騙子會將電話轉接某地公安機關,冒充公安機關,要受害人配合調查。為增加「可信度」,騙子甚至會讓受害人用114查驗聯繫電話,之後用改號軟體改成特定號碼聯繫受害人。
  • 「注意」「代繳學費」詐騙,已有上百留學生被騙數百萬!
    每年開學季,又會有不少留學生小夥伴要為交學費發愁了,帶現金吧,不安全。用電子支票吧,又很麻煩。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方式就更不用說了,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這個時候,留學圈代繳學費這種詐騙手段也開始興起了。
  • 冒充公檢法?假警察涉嫌詐騙邯鄲落網
    「你好,我是某某公安局的辦案民警,你因涉嫌一起洗錢犯罪案,需要提供銀行卡號,查證是否犯罪!」這樣的套路你還在信嗎?在生活中,不法分子利用大家對公檢法機關的信任,公然冒充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國家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實施電信詐騙!近日,邯山區公安分局農林路派出所就經過調查蹲守,成功抓獲一名涉嫌電信詐騙外省網上在逃人員。
  • 偽造「通緝令」成冒充公檢法詐騙新手段,南京警方提醒市民留意
    在冒充公檢法詐騙中,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購買的公民信息偽造通緝令,通過誘騙、恐嚇、威脅等手段,讓受害人處於驚恐之中,從而乖乖按照指令將財產轉移到所謂的「安全帳戶」,不知不覺間傾家蕩產。而且,冒充公檢法人員實施電信詐騙的手段還在不斷翻新、升級,讓人真假難辨,極易掉進「陷阱」。
  • 男子冒充公檢法人員詐騙70餘萬,警方輾轉3000公裡抓獲嫌疑人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瑋/文圖12月22日,中牟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破獲一起詐騙案,辦案民警橫跨4省,輾轉3000餘公裡,在廣東省汕頭市將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抓獲歸案。辦案民警根據受害人孫某某提供的信息全力開展偵破工作。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這類案件當中使用的銀行卡均為對公銀行卡,受害人的錢一旦到帳後,會立即分成幾十份甚至上百份轉入其他卡中,而且對公帳戶的銀行卡核實時必須前往開卡地,才能獲得信息。該案中孫某某轉過去的錢被分別轉進十餘張卡中,案情複雜,辦案民警需要到所有開卡地進行核查。
  • 冒充「公檢法」詐騙40餘萬元石家莊警方果斷出手成功阻斷電信詐騙
    現在的騙子「套路」太多了,一會兒扮演你的朋友,一會兒扮演你的領導,甚至還冒充起「公檢法」進行詐騙,常常讓人防不勝防。受害人帶房產證慌亂出門8月25日14時30分,石家莊市公安局長安分局合成作戰中心接石家莊市公安局反詐中心預警,有位長安區的受害人正在被冒充「公檢法」的詐騙分子詐騙。
  • 冒充「公檢法」詐騙40餘萬元!石家莊警方果斷出手成功阻斷電信詐騙
    現在的騙子「套路」太多了,一會兒扮演你的朋友,一會兒扮演你的領導,甚至還冒充起「公檢法」進行詐騙,常常讓人防不勝防。受害人帶房產證慌亂出門8月25日14時30分,石家莊市公安局長安分局合成作戰中心接石家莊市公安局反詐中心預警,有位長安區的受害人正在被冒充「公檢法」的詐騙分子詐騙。
  • 【全民反詐 】典型詐騙預警---冒充「公檢法」詐騙
    近期,我縣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頻發,靈臺公安現以案說法,揭露此類詐騙伎倆,請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典型案例 8月24日,靈臺縣T先生報稱:其被自稱上海市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的陌生人,以其涉嫌洗黑錢為由詐騙9萬餘元,請求查處。
  • 關於發布我市冒充公檢法進行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緊急預警!
    近日,我市發生多起冒充公檢法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的案件,騙子首先冒充「亳州警方」工作人員,稱當事人涉嫌參與某某金融洗黑錢一案,要求添加「辦案」QQ,後向受害人發送通緝令並引誘其製作語音筆錄,最後以核查個人資產是否涉案為由,誘騙受害人將全部資產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在行騙過程中,騙子還會要求受害人設置
  • 「逮捕令」、「警服」都是假的,寶坻警方攔截兩起冒充「公檢法」人員詐騙
    冒充「公檢法」人員詐騙,往往利用群眾對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的敬畏之心,以涉嫌違法犯罪恐嚇受害人,通過給受害人看假警服、假逮捕令,騙取受害人信任,直至將錢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中。近日,寶坻警方再次成功攔截兩起冒充「公檢法」人員電信網絡詐騙,避免群眾遭受財產損失。
  • 留學詐騙套路深!警惕留學圈常見騙局
    相信在你們在各種留學群裡會看到類似「國際機票代理」「低價機票代理」身影出沒,這些人也會莫名其妙的來加你,他們聲稱可以拿到75折甚至半價機票,但是付款後卻是機票行程單無法查詢,而且代理也人間蒸發。許多小夥伴的微信群和朋友圈裡都有著那麼一兩個代理天天狂刷著「低價商務艙,頭等艙機票」信息,然而不少向他們買票的同學到了機場卻發現無法登機。
  • 近期冒充公檢法人員、淘寶客服詐騙高發,肇慶市民須提高警惕
    近日,肇慶市各地警方紛紛發布消息,提醒市民近期冒充公檢法詐騙高發,注意防範。記者採訪發現,詐騙分子甚至自稱是肇慶市公安局民警,以市民涉嫌犯罪為由實施詐騙,已有多位市民接到此類電話。同時,今年以來冒充淘寶客服詐騙的案件屢見不鮮,市民要多加注意了。案例一:「市公安局警官」通知拿文件9月30日,市民戴小姐接到一個以「+96」開頭的電話。對方自稱是肇慶市公安局的民警陳立。「民警」用嚴肅的口吻說,戴小姐涉嫌一起犯罪,讓她當天13:00到市公安局二樓文件科拿一份文件,並配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