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最大的方劑書籍

2021-02-19 中華中醫網

  《普濟方》是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主持,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人執筆彙編而成,刊於1406年,初刻本已散佚。幾百年來除少數藏書家藏有一些殘卷,如永樂刻本存19卷,明抄本存35卷等外,惟《四庫全書》收有全文。原作168卷。

  《普濟方》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方書。全書大致分為12部分,卷1~5為方脈,卷6~12為運氣,卷13~43為臟腑,卷44~86為五官,卷87~250為內科雜病,卷251~267為雜治,卷268~272為雜錄和符禁,卷271~315為外傷科,卷316~357為婦科,卷358~408為兒科,卷409~424為針灸,卷425~426為本草。編次條理清晰,內容十分豐富。自古經方,本書最為完備。資料除取之歷代方書外,還兼收史傳、雜說、道藏、佛典中的有關內容。

  《普濟方》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方劑書籍,它載方競達61739首。

  公元1406年定稿出書,為中國歷史上的明朝皇帝朱棣收集編寫。《普濟方》,收集了大量資料。除了收錄明以前各家方書以外,還收集其他方面的材料,如傳記、雜誌等,所以內容十分豐富,編得也很詳細。由於出版的數量比較少,而該書又比較實用,所以不少人輾轉傳抄。物以稀為貴,《普濟方》一書在當時是十分珍貴的。後來經過一些年代,《普濟方》原來的刻本已經散失。

  《普濟方》原作168卷,後來改為426卷,分成217類,共788法。全書有圖239幅。內容包括總論、臟腑身形、傷寒雜病、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書中記載了許多疾病的治法,如湯藥、按摩、針灸等。《普濟方》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方書。它在所列的每一病證之下,列了一些方子,學者或醫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個方子之間選擇一下即可。而這本書也是十分寶貴的醫學文獻資料。

  中國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以《普濟方》為主,並參考以前的一些殘卷殘本,一一進行校勘、重印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普濟方》共分10冊。第一份為方脈運氣臟腑,第二冊為身形,第三冊到第六冊為諸疾,第七冊為諸瘡腫,第八冊為婦人,第九冊為嬰孩,第十冊為針灸。這樣使原書變得簡明有章。

  《普濟方》提要

  普濟方醫方著作。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棣(周定王)、滕碩、劉醇等編。刊於15世紀初。系明初編修的一部大型醫學方書。書中廣泛輯集明以前的醫籍和其他有關著作分類整理而成。原書今僅存殘本,清初編《四庫全書》時將本書改編四百二十六卷。其中有方脈總論、運氣、臟腑(包括髒象及臟腑諸病候)、身形(包括頭、面、耳等部位所屬及身形諸病)、諸疾(包括傷寒、雜病、瘡瘍、外科、骨科以及各種治法)、婦人(包括婦、產科)、嬰兒、針灸、本草等共100餘門。據《四庫提要》記載:「凡一千九百六十論,二千一百七十五類,七百七十八法,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圖。」對於所述病證均有論有方,資料非常宏富。所涉範圍廣泛,敘述系統完善。現存永樂等明刻本及1949年後排印本。

  《普濟方》四庫提要

  普濟方四百二十六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周定王 橚撰。橚有《救荒本草》,已著錄。是書取古今方劑,彙輯成編,橚自訂定。又命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同考論之。李時珍《本草綱目》所附方,採於是書者至多。然時珍稱為周憲王,則以為橚子有燉所作,誤矣。元本一百六十八卷,《明史·藝文志》作六十八卷,蓋脫一百二十字也。凡一千九百六十論,二千一百七十五類,七百七十八法,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圖,採摭繁富,編次詳析,自古經片,無更賅備於是者。其書蒐羅務廣,頗不免重複牴牾。醫家病其雜糅,罕能卒業。叉卷帙浩博,久無刊板,好事家轉相傳寫,舛謬滋多,故行於世者頗罕,善本尤稀。然宋、元以來名醫著述,今散佚十之七八,橚當明之初造,舊籍多存,今以《永樂大典》所載諸秘方勘驗是書,往往多相出入。是古之專門秘術,實藉此以有傳。後人能參考其異同,而推求其正變,博收約取,應用不窮。是亦仰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矣,又烏可以繁蕪病哉!

相關焦點

  • 第三章:方劑的分類
    「七方」是最早的方劑分類法,「七方」的實質,是以病邪的輕重、病位的上下、病勢的緩急、病體的強弱作為制方的依據。    大方:指藥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氣方盛,需要重劑治療的方劑,如大青龍湯、大承氣湯。    小方:指藥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淺邪微之輕劑治療的方劑,如蔥鼓湯、桑菊飲。
  • 方劑還在死記硬背?更好的學習辦法在這,一起來看兩味藥配伍常用小方100例
    背方劑也要靈活,死背方子不弄懂是行不通的
  • 【中藥愛上方劑】中藥方劑如何一起複習?
    已經九月份了,估計有一部分小夥伴剛開始準備考研,大部分小夥伴都已經複習完中藥和方劑了,甚至已經第二輪複習了。時間過的還是很快的!無論是剛開始準備考研還是已經複習完中藥方劑的還是進入第二輪複習的,都需要提高複習效率的,因為你臨綜或中宗早就開始複習了,九月份,你就要開始複習政治了,你要為複習政治花一定的時間,那麼該如何提高複習效率呢?今天我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中藥和方劑如何一起複習?
  • 學霸攻略3.0來襲|方劑複習第一課:最容易被忽略的緒論,這麼好拿的分確定不要?
    《五十二病方》·漢→現存最早記載方劑的醫書。3.《傷寒雜病論》·漢·張仲景→「方書之祖」→集理、法、方、藥於一體的醫書。4.《肘後備急方》·東晉·葛洪→①載單方510首,複方494首;②特點→簡、便、廉、效。5.《劉涓子鬼遺方》·齊·龔慶宣:最早的外科方書。6.《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孫思邈→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7.
  • 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哪些?這6類中藥方劑,多了解有好處
    中藥方劑是中醫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主要處方,在發現疾病並且對疾病進行分類和診斷的時候,就需要使用這些處方來規劃藥物的使用。中醫方劑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在調整方劑使用的時候,要以這一種方劑為主來進行配伍,常見的幾種中藥方劑都是在治療疾病的時候的主要處方。常見中藥方劑都有哪些?
  • 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哪些?這5類中藥方劑,多了解有好處!
    中藥方劑是中醫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主要處方,在發現疾病並且對疾病進行分類和診斷的時候,就需要使用這些處方來規劃藥物的使用。中醫方劑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在調整方劑使用的時候,要以這一種方劑為主來進行配伍,常見的幾種中藥方劑都是在治療疾病的時候的主要處方。
  • 方劑的組成原則與變化
    方劑的配伍目的: 1.產生協同作用,增強藥力,提高療效。 2.產生新的功用,擴大治療範圍。 3.調其偏勝,制其毒性,消除或減緩不利因素,控制藥物的毒副作用。
  • 【方劑】中藥在不同方劑中的功效
    歷年中綜真題對方劑的考察,除了佔比重最大的組成、功用,還有一部分是——中藥在不同方劑中的功效。此部分考察內容靈活分散,今天,我們以真題為模板,以九版教材和學霸筆記為參考資料,來看一看歷年真題中此類內容的高頻考點。
  • 【連載】漢唐方劑講解HT-100——歷節丸(類風溼性關節炎)
    南方也有傷寒,相火不收藏產生的溫病在南方佔的比較多一點,但治療的辦法不是葉派傷寒派這樣去治療的,如果一治療那就壞事了,因為葉派的溫病派它最大的錯誤是混溫與疫,就是溫病和溫疫這二種東西他混淆在一起,這是它裡面最大的錯誤,它治療普通的溫病來說也使用這治療溫疫的辦法,所以慢慢把人治死了,實際上只是一個溫病,要正常治溫病的辦法而人就好了,他就用治療溫疫的辦法去治療,瘟疫與溫症兩種分不清,不知道這個裡面什麼叫溫病
  • 【方劑】以桃紅四物湯為例,討論如何活學中醫.
    這是一種貪慾比較大的人一貫做法,會以為中醫以各種方劑為王。如果說背誦的是《湯頭歌訣》還是情有可原的,這是小朋友中醫啟蒙課程必修內容。但,那些人拿著《普濟方》、《備急千金方》來背,這些可是比《現代漢語詞典》還要粗的存在啊,有人能背下《字典》嗎?事實證明,背方比啃教材的更好堅持,因為方基本已經展示了——這個方,能治這個病。
  • 【連載】漢唐方劑講解HT-99——斑龍丸
    【連載】漢唐方劑講解系列——HT-6,手抖兼心顫慄【連載】漢唐方劑講解7——惡性淋巴病、胃癌【連載】漢唐方劑講解8——子宮肌瘤【連載】漢唐方劑講解9——痔瘡便血【連載】漢唐方劑講解8——子宮肌瘤【連載】漢唐方劑講解9——痔瘡便血【連載】漢唐方劑講解10——(肝癌晚期腹腔積水
  • 「地黃」滋陰補血,可分為3種,《傷寒論》也有用到它的方劑
    「地黃」滋陰補血,可分為3種,《傷寒論》也有用到它的方劑。相信,每一個喜歡中醫的人都知道《傷寒論》這本書。這是我國古時候漢代醫家張仲景所著的一本中醫名著,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一部曠世經典,而張仲景也被後世醫家尊為「醫聖」。
  • 【連載】漢唐方劑講解HT-97——何首烏丸
    【連載】漢唐方劑講解系列——HT-6,手抖兼心顫慄【連載】漢唐方劑講解7——惡性淋巴病、胃癌【連載】漢唐方劑講解8——子宮肌瘤【連載】漢唐方劑講解9——痔瘡便血【連載】漢唐方劑講解8——子宮肌瘤【連載】漢唐方劑講解9——痔瘡便血【連載】漢唐方劑講解10——(肝癌晚期腹腔積水
  • 【連載】漢唐方劑講解HT-65——膀胱結石及尿道炎
    【連載】漢唐方劑講解系列——HT-6,手抖兼心顫慄【連載】漢唐方劑講解7——惡性淋巴病、胃癌【連載】漢唐方劑講解8——子宮肌瘤【連載】漢唐方劑講解9——痔瘡便血【連載】漢唐方劑講解8——子宮肌瘤【連載】漢唐方劑講解9——痔瘡便血【連載】漢唐方劑講解10
  • 更年期綜合症中藥方劑三則
    下面,我們給大家推薦以下三則更年期綜合症中藥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年期綜合症中藥方劑一複方紫草湯【辨證】肝腎陰虛。【治法】滋腎降火。【組成】紫草30克,巴戟天18克,白芍18克,淫羊藿15克,麥冬15克,五味子15克,當歸10克,知母10克,竹葉10克。
  • 【遠志醫研】從近三年方劑真題看方劑考查趨勢
    2(1)直接問功用(2)給出一功用,問方9主治556(1)給出主治,判斷方劑:2(2)病因病機:2(3)給出症狀判斷方劑:1(4)方劑的多個主治:116君藥與方解4(1)君藥:2加強考查了方劑總論的內容:即臨證制方、古代方劑分類理論。而且這兩道題考的難度都不低,需要全面準確把握相關教材內容。因此2020年複習備考需要特別留意方劑總論的內容。2. 考查組成減少。最大的特點是直接問組成的減少,這個變動對於背方歌的要求減輕。2019年從三種方式考查方劑的組成。
  • 醫聖故裡研討仲景經典方劑
    來自全國的300餘位中醫專家就張仲景經典方劑展開研討,並祭拜醫聖張仲景。  據南京中醫藥大學經方專家黃煌教授介紹,經方是指漢代以前經典醫藥著作中記載的方劑,以漢朝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後世分為《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二書)所記載之方劑為代表。
  • 漢唐方劑講解HT-029:消痣丸
    註:漢唐方劑講解系列,是紫極先生對倪海廈老師的漢唐100方進行系統透徹的講解,通過他的講解,讓我們對方劑的遣方用藥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透徹的了解!
  • 小築資源|方劑學複習大法
    方劑是中基、中診、中藥在臨床方面的運用。從方劑中經典的小柴胡法來看,正蘊含了中醫平衡的思想;從「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的遣方思想來看,正體現了對中診辨證論治學業成果的考驗;從專藥專用的葛根、天花粉等,一藥多用的桂枝法等組方之法來看,正體現了對中藥學深厚基本功的高要求。方劑學是一門如何用藥的學問,學方劑是學方中蘊含的法,這是許多老師們的共識,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也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