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失足青少年的心理矯治

2020-09-10 雷盛運

當今青少年犯罪現象不斷上升,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思想教育沒有與青少年的生理與心理成長過程同步。忽略了他們的心理衛生和性格的培育。如今的教育,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均偏重於智育,忽視德育;偏重生理健康,忽略心理健康。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二歲至七歲是兒童心理成長過程,是人生性格的「奠基」階段。現今流行一句名言:「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一生的發展方向和事業的成敗。優秀的性格促使一個人向正向發展;劣根性格導致負面人生。據犯罪學研究,除過失犯罪外,所有犯罪行為都與其性格的劣根性分不開。所以,預防犯罪應該從娃娃抓起,從性格培育和心理矯治入手,為預防和減少犯罪現象打牢社會基礎。

青少年失足是犯罪的先兆。人生失足是常有的事。失足不可怕,怕的是失足後得不到正確引導和心理矯治,發展下去就會走向犯罪道路。筆者就對失足青少年的心理矯治談點膚淺看法,同社會各界同仁共同努力,為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做些理論研究和基礎工作。

心理矯治是預防犯罪的一項重要工作,它包括改造矯治對象的認識、、需要、動機、情感、意志等。近年來我國失足青少年比改革開放前相對增多。他們的「失足」,都是從心理演變開始的。注重心理矯治,教育改造失足青少年,是當前預防犯罪工作,確保社會穩定的重要一環。家庭、學校和社會都要引起高度重視,齊抓共管,常抓不懈。本文就此談兩個問題。

一、對失足青少年心理矯治的主要內容

對失足青少年的心理矯治,就是扶正祛邪,將他們被顛倒了的心理結構重新顛倒過來。具體說要從四方面矯治:

1、矯正扭曲的世界觀、人生觀,從根本上剷除違法犯罪的認識根源,這是心理矯治的核心工作。

犯罪心理學證明,除過失犯罪人員外,其他犯罪者一個共同的特徵,即扭曲的世界觀是他們犯罪心理結構的核心。據司法部門抽樣分析青少年犯罪有關案例資料,發現作案者在犯罪前,其政治觀、人生觀、道德觀、審美觀等,都與正常人偏離,而且偏離指數與違法犯罪指數成正比。例如,他們對政治和國家大事普遍不關心,無政治信仰和理想抱負。他們的人生觀是極端利己主義,信奉「人不為己,天殊地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享樂。在自由與紀律問題上,他們多是行為放蕩,不守紀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為所欲為。在道德觀與審美觀方面,他們中不少人崇尚邪惡,喪失善良,是非顛倒,榮辱不分。認為「英雄就是膽大,敢拼命」「友誼就是哥們義氣,敢為朋友兩肋插刀」「美就是長得漂亮,穿著時髦「;否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信奉西方的「性解放」,認為「寧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就是這種種被扭曲了世界觀、人生觀,驅使他們偏離人生運動的正常軌跡,走上邪惡之道乃至不歸之路。心理矯治首要的是用先進的思想理論、高尚的道德情操、嚴格的行為規範教育他們,改造他們,矯正他們被扭曲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端正看問題的思想方法,增強道德法紀觀念。這是挽救失足青少年,預防他們犯罪的治本之策。

2、矯正畸形的需要,把作案動機消滅在萌芽狀態。

大量事實說明,畸形需要是促使主體違法犯罪的重要內驅力。如經濟犯罪者都是由畸形的物質需要而引起的;姦情流氓犯罪一般是源於性意識制導下的畸形性生理;而哥們義氣、嫉妒、仇恨、報復等畸形的心理狀態,常常是破壞、損害、傷殺等犯罪的內在動因。青少年失足前,這種畸形需要心理會以各種形式表露出來。及早發現並抓住他們的畸形需要心理先兆,進行及早「治療」,以改變其需要結構,阻止畸形需要心理向犯罪動機轉化,是心理矯治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3、矯正變態的情感,增強主體對違法犯罪的自控能力。

變態的情感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就絕大多數青少年而言,積極、肯定、增力的情感因素始終佔主導地位。但一旦消極、否定、減力的情感因素起支配作用,破壞了心理平衡,人就會喪失理智,失去自我控制,做出不顧後果的蠢事,乃至違法犯罪。變態情感的主體一般有三個特徵:一是情感傾向反常,愛憎、好惡顛倒,對他人缺乏起碼的尊重和同情心,甚至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二是情緒不穩定,行為易衝動,有時為一件小事或一句話發生爭執,互不相讓,由動嘴到動手,以至動刀動槍;三是心胸狹窄,性情粗野,好意氣用事。據某公安機關統計,近年來青少年兇殺犯罪案件中,60%以上是由這種變態的情感特徵而導致報復行兇的。矯治失足青少年的變態情感,就是要善於掌握其情感特徵,採用科學的心理學方法,因勢利導,矯正治療。比如,運用情感的外擴散性,施以有感染力的情感刺激,動搖以致消除失足者的消極情感,恢復積極情感;運用多種方法,調動他們內心新舊情感的鬥爭,造成對消極情感的悔恨和自責,進而否定舊的情感,重新評價自我,恢復正常人的情感和理智;還可採用回憶對比、關心體貼等方法,以激發其良心、自尊心和榮譽感等,促進情感的轉化,強化自控能力,抑制犯罪意識和行為的發生。

4、矯正脆弱的意志,增強改正錯誤的勇氣和信心。

失足青少年的意志具有明顯的兩極性,即在正確方向上自卑,意志力很薄弱;在錯誤方向上自負,變態地發展意志力。前者使他們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喪失了克服困難、改正錯誤、奮發上進的勇氣和信心。後者使他們產生強烈的虛榮心和冒險心理,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明知違法,仍鋌而走險,以身試法。這種變態的意志力驅使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有一個青年在獄中懺悔說:開始我也有理想,想幹出一番事業。後來遇到一些挫折,使我自悲起來,周圍的人也瞧不起我,於是便產生「先進不成,後進也要出名」的錯誤觀念,逐漸由自卑轉為自負,橫下一條心,錯就錯到底。最終走進監獄。這個青年的心理演變過程告訴我們,後進或失足青少年都是意志薄弱者,他們經不起挫折的打擊和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的影響。心理矯治就是要幫助他們在正確方向上培養起堅強的意志力,增強克服缺點,戰勝錯誤的勇氣和信心。

二、矯治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矯治意識和正確的矯治方法

對失足青少年心理矯治的效果如何,與矯治者的矯治意識和方法有著極大的關係。一般說來,矯治人員應注意做好以下三個環節的工作:

1、立足挽救。這是心理矯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著點。立足挽救,最重要的是要信任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二字對失足青少年「價抵萬金」。家庭、學校和整個社會對這一部分人要倍加關心和愛護。對他們要有良師嘴、慈母心、兄長情。尊重他們的人格,關心他們的生活,開導他們的思想,幫助他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毛主席說:「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要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挽救失足青少年要從內因的轉化工作做起,但也不能忽視外部條件的影響。在重視內因轉化工作的同時,要為他們創造一個有利於進步的環境。如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和道德模範,使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委派專人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用先進的思想和言行影響和感化他們;積極組織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儘可能安排他們就業,分散其消極方面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和文體活動,並發揮其特長,以陶冶他們的情操。家庭、學校和整個社會都齊心合力來做好他們的工作,就會大大減少青少年犯罪現象。

2、辯證施治。一是細心「診斷」,弄清「病症」。矯治人員要象醫生看病那樣「切、問、望、聞」,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心理病根所在。二是因人施治,對症下藥。對心靈受挫折的人,要設法「安」之,給於同情和關心;對自我意識擴張的人,應設法「洩」之,使其感到自身之渺小,只有投入革命洪流,獻身人民事業才偉大;對精神空虛的人應設法「補」之,從其興趣、特長、志向、職業出發,引導他們的思想行與社會進步事業聯繫起來,樹立遠大理想;對處於逆境而內心積鬱的人,應設法「導」之,讓他們敞開思想,傾吐內心積鬱,幫助他們解開心中「死疙瘩「。三是綜合防治,多方結合。失足青少年心理致「病」的因素是多方面,在矯治方法上要多渠道、多方案,全方位進行。堅持領導做工作與群眾做工作相結合;家庭教育與學校、社會教育相結合;自我教育與外界影響相結合;關心體貼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思想教育與懲戒相結合,以鼓勵為主,懲戒為輔,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促其向好的方面轉化。

3、持之以恆。首先要樹立信心,堅信失足青少年是可以教育改造好的。其次要有耐心。人的錯誤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把失足者扭曲了的世界觀、人生觀顛倒過來,不能只靠一兩天教育,幾次談話就能奏效的。要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矯治人員要耐心等待他們的覺醒,積極鼓勵他們自己清理自己的錯誤。再次要有恆心。失足者錯誤行為的頑固性決定了轉變過程中的反覆性。他們的進步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型上升。進步中出現反覆是正常現象。矯治人員要善於發現和鼓勵他們的微小進步。當出現反覆時,不可失去信心,要尋找反覆的原因,斷絕反覆的誘因,以減少反覆次數,降低反覆程度,並在反覆過程中尋找和保護他們。

(此文在軍事科學院舉辦的全軍軍人犯罪心理學研討會上宣讀,獲軍事科學院優秀論文獎。在全國多家期刊發表)

相關焦點

  • 甘肅武威推進「專門學校」建設精準矯治問題青少年
    發生在李某身上的可喜變化是甘肅省武威市推進「專門學校」、精準矯治問題青少年背景下一個鮮活真實的案例。  近年來,全國各地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有的甚至觸目驚心,武威市同樣概莫能外。為此,武威市把問題青少年的教育矯治置於平安武威建設的大背景下思考謀劃,在全市推廣「專門學校」。
  • 甘肅張掖:建虛擬專門學校「精準矯治」問題青少年
    如何把這類青少年矯治幫教好,既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全社會一直關注的突出問題。為此,張掖市委、市政府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擺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建設的重要位置,作為回應社會關切、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根本大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來謀劃和部署。
  • 努力讓「問題青少年」健康成長 ——合川區工讀學校開展教育矯治...
    合川區工讀學校作為「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治的「主陣地」,取得了哪些成效?在市域社會治理中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7月27日,記者走進學校進行了採訪。為進一步加強對「問題青少年」的教育矯治,區委、區政府組建了合川區社會管理教育培訓中心,與合川區工讀學校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由區委政法委一名班子成員兼任中心主任(校長),整合區委政法委、區教委、區公安局、區司法局等職能職責和工作力量,統籌學校依法依規招生、規範專門教育體系、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習慣,最大限度防範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至今已成功教育矯治「問題青少年
  • 合生齒科Dr.張莉博士青少年牙齒反頜雙期矯治
    >合生齒科Dr.張莉博士青少年牙齒反頜雙期矯治2020-07-20 15:47: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青少年處在生長發育期,正畸不僅時間更短,而且青少年正畸能夠作用到牙齒、頜骨等多方面,尤其對於存在上下頜骨不調的病例在恆牙列早期矯治可獲得更好的效果。
  • 新鄉市監獄 邀請心理專家開展心理矯治系列活動
    為貫徹治本安全觀,新鄉市監獄積極探索將心理矯治融入到教育改造工作之中,用心理矯治和心理幹預化解服刑人員存在的心理問題,疏導服刑人員出現的家庭矛盾,增強他們積極改造的信心和勇氣。5月4日,河南省生命昂揚健康服務有限公司的5位心理專家應邀來到新鄉市監獄,開展心理矯治系列活動,重點針對監區提前申報的17名服刑人員開展心理諮詢和心理矯治。上午8時40分,5位心理專家在監獄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直接深入到監區,對各監區提前申報的服刑人員開展個體心理矯治。
  • 廣西監獄積極推進罪犯心理矯治工作
    近年來,廣西監獄系統高度重視罪犯心理矯治工作,努推進心理矯治與教育改造工作的深度融合,為保障罪犯正常接受改造,提高教育改造質量,走出了一條新路。  健全機構,加強對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的領導。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設立罪犯心理矯治管理處,負責指導、檢查各監獄罪犯心理矯治工作。
  • 觀護「失足」 維權「弱勢」208家維權崗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未滿18歲的失足少年帥帥剛從拘留所出來,就被北侖區志願者協會的幾名觀護員接到其表弟家暫住,隨後又幫助他到某大型製衣廠做操作工,有了穩定收入,生活也正常了。這是北侖不良青少年社會觀護項目中的一個成功案例。
  • 反邪教"心理矯治工作坊"把心窗打開讓陽光進來
    其中,運用心理學知識對邪教痴迷人員實施心理幹預,是使邪教人員徹底擺脫邪教束縛、回歸社會過上正常人生活的有效方法。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同時也為了做好被邪教裹脅群眾的教育挽救工作,今年上半年,邢臺市在橋東區東方社區建立了「心理矯治工作坊」,把心理矯治和思想教育有機結合,交互運用,探索了一條防邪反邪的新路徑。
  • 心理矯治出良方 流轉考評更專業
    8月28日,心理矯治中心順利完成第三批新收治戒毒人員流轉考評工作,經過標準化初期心理診斷考評以及常規性心理健康測試,現教育適應區戒毒人員均被評定為良好等次,為順利轉入康復鞏固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賽罕戒毒所積極重啟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戒毒人員收治工作以來,心理矯治中心克服了人手少,時間緊、
  • 聚焦「四個精準」 拓寬心理矯治工作新途徑
    守護心靈,陽光戒治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心理矯治工作,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積極拓寬心理矯治工作途徑二是分期分區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分期遞次開展心理健康專題教育,提升戒毒人員對防控疫情和戒除毒癮的信心和決心。三是發揮經驗示範和典型引領作用,整合力量,搭建平臺,組織省局教育矯治一體化《心理健康教育》觀摩教學和經驗交流,不斷提升專兼職心理諮詢師綜合專業技能。
  • 西川監獄編撰《罪犯心理矯治工作優秀案例集》
    ——加強理論研究 推進精準施策罪犯心理矯治是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穩定罪犯思想,維護監管安全,提高教育改造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總結實踐經驗,增進理論交流,進一步發揮心理矯治攻心治本作用,西川監獄歷時半年時間,經過組織策劃,精心篩選,編撰完成了《重塑——青海省西川監獄罪犯矯治工作優秀案例集》。該案例集由理論篇、案例篇、QC成果篇三大版塊組成。
  • 利用家庭療法對邪教痴迷者進行心理矯治
    經實踐表明,家庭療法適用於老年期或女性痴迷人員的心理矯治。  68歲的楊某2004年習練法輪功,有散發法輪功宣傳品的行為。他的兒子多次勸說,均未取得明顯效果。影響楊某修煉的因素有四。其一,健康因素。楊某自幼身體不適,平時精神不振,勞作時間過長會流汗。其二,家庭因素。楊某患有B肝,家人怕傳染,有意迴避與其共同生活(主要是吃飯),家庭情感溫暖無法滿足正常心理需求。
  • 弱智兒童心理行為障礙及其矯治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研究員茅於燕  ►口吃及其矯治►多動症及其矯治►注意力缺陷症及其矯治►自閉症及其矯治►遺尿遺便及其矯治  正常兒童中,相當部分人有程度不同的心理行為障礙,小至多動,大至遺尿、口吃。
  • 培養監獄心理諮詢師 花再多錢也值 河南省第三監獄心理矯治工作掃描
    司法部部長吳愛英多次強調要創新監獄改造形式和方法,充分發揮心理諮詢、心理矯治在罪犯改造中的重要作用。河南省司法廳、河南省監獄管理局把心理諮詢與矯治工作作為提高教育改造質量的重要手段,進行了規劃和部署。近年來,河南省監獄系統心理矯治工作得以迅速發展,在穩定服刑人員情緒、調動改造積極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濮陽市華龍區檢察院:「審、防、教」三位一體挽救失足青少年
    普法動員會    近年來,濮陽市華龍區檢察院在辦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時,將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貫穿到公訴工作的全過程,結合青少年身心特點    審查起訴一根線三位一體「審、防、教」如何在審查起訴一根紅線中體現審、防、教三位一體,從而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該院專門指定由3名責任心強、熟悉青少年身心特點的優秀檢察官,組成了「青少年刑事檢察組」,專門辦理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案件。    一是把好審查關。嚴格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 大學生網癮成因與矯治策略
    大學生網絡成癮對青少年成長造成嚴重危害,威脅國家和社會的長遠發展。大力加強大學生上網引導,積極採取網癮矯治措施,對我國高校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危害  對大學生個體造成危害。網癮是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殺手,其對大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是多方面的。
  • 市司法局三舉措加強心理矯治能力建設
    近年來,滁州市司法行政系統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積極搭建平臺、建立隊伍、健全機制,持續加強心理矯治能力建設,不斷提升社區矯正教育教扶質量,為推進「平安滁州」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相關工作成效得到了國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調研組和滁州市領導的肯定,並在調研座談會上作交流發言。
  • 《犯罪心理分析:邪惡的二十個模樣》:青少年犯罪觸目驚心
    本書第一部分精選十五個刑事司法領域的案例,第二部分探討了在犯罪心理學領域我們都會關心的犯罪問題,兩部分共呈現了二十個不同的犯罪類型,每一個類型都從不同的角度折射了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與變化特點。作者從犯罪心理學的專業角度對犯罪人的犯罪行為進行解析,力求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基礎上,讓讀者對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有一個專業性的了解,同時對犯罪心理學這個學科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
  • 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陳默到成都市東光實驗小學開展講座
    4月17日早,在成都東光實驗小學舉行的「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國行」活動上,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陳默用幽默風趣「接地氣」的講座向家長們分享了教育孩子們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與對策
    在勞動改造時,應結合青少年犯罪的特點與原因,要重點進行思想教育,以徹底從思想上使失足青少年得以改造,真正成為自食其力遵紀守法的勞動者。  (二)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培養。  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人們關於法律和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它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學習和自覺培養的結果,也是法律文化傳統潛移默化的影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