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諸暨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荷花小學的「『金眸子』微電影校園博物館」正式開館,這個博物館不但普及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史,優秀電影導演、影片、演員等電影知識,更是一個介紹學校歷屆微電影歷程的窗口。最重要一點,微電影館是學校向全校學生招募設計師,有學生參與設計,參與施工,裡面呈現的所有資料都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成果。
博物館建在校園幽靜之處,佔地400平方。圓形的大門猶如一個相機快門鏡頭,閃爍著五彩的光芒,走進館內,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大凸透鏡,意指鏡頭裡面的成像鏡。每個進門的人第一時間能在鏡子裡看見自己,也意指:「創造世界的就是自己」。目前,微電影虛擬場景拍攝點、配音研究館、道具製作室、學生微電影作品陳列室、觀影室等正在進一步完善中。
「金眸子」博物館的建立源於學校重點課程開發——微電影:用鏡頭看世界。自2013年起,該校開始關注微電影,認為微電影對於學生的「藝術性、形象性、審美性和思想性」等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學校先後建設了「紙上劇場」「微電影劇本創作」「微電影視頻製作」等課程以及「微電影節頒獎典禮」系列活動,逐漸將學校打造成一個能發揮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個性、展現學生自身價值、使學校共性與個性共同發展的多元智能學園。
「金眸子」即兒童的眼睛——旨在用兒童的眼睛去看世界,引導兒童用鏡頭去捕捉親情、友情、生命、尊嚴、勇敢、自立等生活故事,也希望透過「微電影」這雙「眼睛」,看見孩子們純淨、豐富的內心世界,看見孩子們在經歷中不斷成長改變自我。
每學期初,學校會制定課程計劃,不管是在一、二年級中開設的電影欣賞課,還是三、四年級的戲劇表演課,都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一年級學生欣賞的第一部電影就是《你看起來很好吃》,這是一部有意思又有意義的電影,欣賞了電影後老師會要求學生進行模仿表演,於是在那段時間,課間經過一年級教室,就能看到很多孩子在模仿著影片中恐龍的樣子與小夥伴玩遊戲,嘴巴裡還不斷發出「啊嗚啊嗚」的聲音。
學校每年組織「金眸子」微電影節,活動由優秀劇本徵集評選、小劇組招聘會、微電影展播評選和頒獎典禮四部分主要內容組成,最大程度讓我們看見孩子眼中五彩斑斕的世界。學校會鼓勵學生們根據已深入閱讀的經典書籍,結合自己的理解,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再創作,把書本中的某個章節、片段改編成劇本。在組建微電影拍攝劇組時,會先召開一個「劇組招募」現場會,招募的場面通常都是最熱鬧的。所有小導演會將自己的劇本畫成海報,在海報中寫明劇組需要的演職人員,寫明每一個演員的性別、年齡要求、高矮胖瘦等等,面向全校招募。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會表演的就去當演員,會畫畫的就去做美編,沒有什麼特長但是很勤快的,就是做劇務的最佳人選了。所有職位都是以學生自由報名參與的方式進行,這就要求每個人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認識。雙方確定了招聘意向,還需要籤訂一份合同——我們稱之為「契約精神」,讓每個孩子通過微電影這個載體,學會承擔和責任。
「金眸子」的靈感源於「故事劇場」,它的主要內容基於閱讀,但又不局限於閱讀。
荷花小學校長許惠回憶,第一屆微電影節的時候,一下子就收到了100多部學生改編的劇本,當時有一個小女孩讓她印象深刻。她喜歡閱讀,寫作能力也比較強,所以,在劇本大賽中她的劇本脫穎而出。在拍攝微電影時,她又被同學邀請成為劇組的小導演,組織、協調劇組內的同學開展拍攝活動。但是很快,同學們發現這個會閱讀會寫作的孩子卻不善於交流,她會用命令、指責的方式開展她的工作,造成很多同學在背後反對她。幸好,電影還是磕磕碰碰拍下來了。令人驚喜的是,微電影節過後,這個小女孩變了,變得開朗活潑,興趣更廣泛了。她在一次和爸爸談心的時候頗有感觸地說道:「這麼多人一起做一件事真不簡單啊。」
「金眸子」微電影課程不僅是一個讓閱讀活起來的舞臺,一個豐富校園生活的舞臺,更是一個孩子們全面發展的舞臺。」許惠說,「金眸子」的成功也說明了教育要面向全體,同時又尊重個體。「金眸子」微電影課程以最大限度做到發動全員參與,努力看到每一個人,努力幫助每個孩子呈現夢想,實現個性創造,又能以自己的能力服務團隊,使個人與團隊形成最佳結合。
就像每一屆微電影節閉幕式,要求出場走紅毯的人必須將自己扮演成電影人物,於是蜘蛛俠、超人、孫悟空、魯智深等等經典角色紛紛登場,所有人置身於不斷穿越的時空中,那一刻不僅是孩子們,還有老師、家長以及受邀到來的退休教師都樂在其中。「微電影博物館」的建立,也正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有意義的活動情境,建立學習與生活的有機聯繫,讓經歷和思考更可見,讓學習真實發生。(記者龔亮 諸暨日報記者徐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