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患上扁平足,醫生檢查後道出的原因,讓婆婆低下了頭

2020-12-22 寶媽中的辣媽

現在很多的家庭都是只生一個孩子,孩子在一個家庭裡就是一個寶。吃的,用的,穿的都是最好的。天一冷就怕孩子凍著,天一熱又怕悶到孩子。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的,但是有時事情做過了就不好了。這帶孩子也是一樣的,俗話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是很有道理的。

2歲寶寶患上扁平足,醫生檢查後道出的原因,不少的家長都做過

小芳在孩子1周歲後就去上班了,把孩子教給了婆婆帶。而婆婆對這個唯一的孫子也很是疼愛,每天三餐都是把孩子餵好了,自己再去吃。把孫子是照顧得白白胖胖的。後來慢慢得學會了走路,孩子是到處跑來跑去的。而小芳的婆婆就整天追著孫子,怕孫子哪裡磕著了。慢慢的到了孩子2歲的時候,小芳覺得孩子走路怎麼怪怪的。於是就檢查了下孩子的腳,發現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仔細一觀察孩子站立的時候,卻發現了孩子患上了扁平足。

這是怎麼回事,孩子在剛會走路的時候還不會呢,怎麼還沒一年,就患上了扁平足。於是小芳和婆婆急忙得帶孩子去醫院。再經過醫生的檢查後,確定孩子是患了扁平足,還好是後天造成的,而且時間很不算長,現在及時糾正還是可以的。小芳聽了醫生的話,頓時就鬆了一口氣。但是為什麼孩子會患這扁平足呢?

醫生仔細得詢問了婆婆在帶孩子時的日常習慣,再重新檢查了孩子的腳得出了原因。原來在去年天氣冷的時候,剛好是孩子學會走路的時候,而且孩子還不喜歡穿鞋子。所以到了晚上,婆婆就經常用熱水給孩子泡腳。覺得這樣孩子晚上睡覺就不會覺得腳冷了。而就是這樣長時間得給孩子泡腳,最後導致了孩子患上扁平足。婆婆在聽了醫生的話後,後悔得低下了頭。

這給孩子泡泡腳就會得扁平足,這是真的嗎?

讓我們先來了解下腳部的結構,人體有206塊骨骼,而雙腳就佔了52塊了。而且還有66個關節,40條肌肉和200多條韌帶。而成年人的腳部是有一定的弧度的,稱之為足弓。而對於小寶寶來說,這個弧度雖然不明顯,但是在4~6歲的時候就會慢慢鈣化形成。而如果在4歲前因某種原因成了扁平足,沒有及時糾正過來,在固定後很難再糾正了。

而孩子越小,這骨骼關節各方面就越沒有鈣化固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就比如這熱水泡腳,孩子足底的韌帶會受熱而變得鬆弛,而如果經常給孩子泡,韌帶一直處於鬆弛的狀態下,身體的重量就會壓迫腳部,從而形成了扁平足。而不少的家長在天氣冷的時候,摸到孩子冰冷的小腳,都會給孩子泡泡腳,順便自己也泡一下。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就要反對了,自己以前經常給孩子泡腳,現在孩子也沒有什麼事,更加不會有什麼扁平足。其實這裡的問題就在於水溫了。給孩子泡腳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溫度太高了就不好了。很多大人在給孩子泡腳的時候,都會用自己的手感去感覺水的熱度。但是大人一般覺得水溫剛剛好,這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太高了。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在冬天比較冷的時候,這水溫在45~50度這裡就好。而如果天氣比較暖和,那麼最好就不要超過45度。而且時間最好是在3分鐘左右,不要浸泡太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婆婆幫帶新生兒,寶寶卻患上敗血症,檢查結果出來仍「不認錯」
    所以這個艱巨又光榮的工作,就落在了婆婆的身上。畢竟是親孫子、親孫女,婆婆帶孩子,做父母的也更放心一些。奶奶的迷行行為,讓寶寶患上敗血症朋友生完孩子後一個月就回到崗位上了,孩子一直是婆婆帶著。確實給朋友小雨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 孕媽懷孕42周沒發動,醫生檢查後立刻手術,寶寶出生後婆婆崩潰了
    孕媽懷孕42周沒發動,醫生檢查後立刻手術,寶寶出生後婆婆崩潰了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女性在懷孕之後,都會按時去醫院產檢,然後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一些有益於寶寶健康發育的事情,比如在飲食方面吃一些營養健康的食物;在生活作息上要注意多休息,儘量不要去熬夜;在運動方面,可以適當散散步,或者做一些孕婦瑜伽等
  • 孕媽懷孕42周沒發動,醫生檢查後立刻手術,寶寶出生後婆婆崩潰
    孕媽懷孕42周沒發動,醫生檢查後立刻手術,寶寶出生後婆婆崩潰了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女性在懷孕之後,都會按時去醫院產檢,然後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一些有益於寶寶健康發育的事情,比如在飲食方面吃一些營養健康的食物;在生活作息上要注意多休息,儘量不要去熬夜;在運動方面,可以適當散散步,或者做一些孕婦瑜伽
  • 2歲寶寶從床上摔下來,媽媽的做法讓婆婆大罵冷血,卻被醫生表揚
    2歲寶寶摔下床,媽媽的做法被婆婆罵「冷血」張婷有一個2歲的寶寶,因為自己忙不過來婆婆就和自己一起照顧寶寶,有天寶寶一個人在床上玩,突然張婷聽見臥室傳來「哇哇」的哭聲。張婷和婆婆趕緊跑向臥室,看著自己的寶貝孫子掉下床,婆婆伸手就要抱起地上的孩子,這時張婷攔住了婆婆,婆婆聽著孩子哭心裡難受,指著張婷罵「你怎麼這麼冷血,那可是你的孩子啊」張婷沒有理會婆婆,而是撥打120,等到救護車到了醫護人員才抱起孩子。
  • 新生男嬰患上「貓叫症候群」,這個原因是禍首
    文|母嬰參考(201700101期)案情回顧:李芳(化名)結婚一年,老公婚後不久便去外地打工了,留下她和年邁的公公婆婆住在農村,前幾天誕下一男嬰,婆婆十分開心,誰家兒媳婦生了娃,自然是農婦婆婆們茶餘飯後的話題之一,就在大家都沉浸於喜悅之中時,發現孩子的哭聲很怪異,像野貓的叫聲,這事就在全村沸騰了起來
  • 孕媽懷孕42周沒發動,醫生檢查後立刻手術,寶寶出生後婆婆崩潰了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女性在懷孕之後,都會按時去醫院產檢,然後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一些有益於寶寶健康發育的事情,比如在飲食方面吃一些營養健康的食物;在生活作息上要注意多休息,儘量不要去熬夜;在運動方面,可以適當散散步,或者做一些孕婦瑜伽等。
  • 寶寶出生後,為什麼寶媽反感婆婆抱娃?這些原因,道出寶媽的心聲
    導讀:寶寶出生後,為什麼寶媽反感婆婆抱娃?這些原因,道出了寶媽的心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出生後,為什麼寶媽反感婆婆抱娃?這些原因,道出了寶媽的心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一抱就哭不停,醫生檢查沒問題,老大夫一眼看出原因在婆婆
    小文的寶寶今年1歲了,肉嘟嘟的特別可愛。可是最近孩子突然變得很奇怪,只要大人一伸手抱,孩子就會哭個不停。小文特別疑惑,寶寶之前不這樣啊。以前,寶寶特別喜歡媽媽抱,一抱就樂個不停。現在這是怎麼了呢?難道是自己身上有怪味,寶寶不喜歡聞?小文檢查了自己的衣服,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味道啊。一天兩天這樣就算了,寶寶這個狀態持續了快一周了,這可把小文嚇壞了。小文帶寶寶來醫院做了檢查,想知道寶寶身體是不是出什麼問題了。可是醫生給出的結果卻是孩子一點問題都沒有。
  • 2歲寶寶愛流口水,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導語:正常情況下,寶寶在出牙期間因為不會主動吞咽,所以口水會變多,在寶寶20顆乳牙出齊後就不會流口水了,也就是說2歲以後,寶寶流口水的現象就會慢慢消失。而此時,如果寶寶仍然流口水,又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 3歲後是足部發展關鍵,別用長大會好,輕視兒童扁平足!
    「醫生,我懷疑我的小孩是扁平足……」不少家長看見孩子肉嘟嘟的扁腳掌,就開始緊張了起來。專家表示,請觀察嬰幼兒腳部異狀至3歲,若仍沒有足弓就建議帶去給醫生檢查!什麼是扁平足?但扁平足的人因為足弓太低或沒有足弓,導致內側腳掌過度接觸地面,不僅腳容易酸痛、站不久、走不久,也容易合併足踝與膝關節疼痛或是下背痛等症狀。另外也會影響小孩的運動表現,例如容易扭傷及絆倒。扁平足的成因除了先天性家族遺傳或韌帶鬆弛之外,也可能是後天造成的。像是長期走路姿勢錯誤、缺乏運動導致足部肌耐力不足、愛穿高跟鞋等,另外過度肥胖者也可能會提高患扁平足的機率。
  • 2歲孩子患上敗血症,醫生說出原因後,奶奶直呼都是自己的錯
    孩子平時挺健康的,突然就生了重病,這看似不合理,其實背後都有原因。除了先天性的缺陷,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和家長平時的撫養方式離不開關係。2歲孩子被敗血症送進病房,奶奶知道病因後,直呼都是自己的錯前幾天在朋友圈看見水滴籌的消息,一個2歲的孩子患上敗血症,讓整個家庭位置飄零。
  • 2歲孩子患上敗血症,醫生說出原因後,奶奶直呼是自己害了娃
    2歲孩子被敗血症送進病房,奶奶知道病因後,直呼都是自己的錯前幾天在朋友圈看見水滴籌的消息,一個2歲的孩子患上敗血症,讓整個家庭位置飄零。後來才聽說,孩子原本挺健康的,後來突然開始發燒。結果最後檢驗結果顯示孩子患上了敗血症。家裡沒有相關病史,最近也很少帶孩子出門,出門也一定做好防護,怎麼孩子就突然被這樣的大病找上了門呢?後來經過大夫的詢問和家長回憶,罪魁禍首應該出在孩子的飲食上。
  • 20歲寶寶患上骨髓炎,小兒骨髓炎是什麼原因導致
    要說剛出生20天的寶寶被診斷患上了骨髓炎、關節炎,大家一定會感到匪夷所思,但現實確有這種情況,家長發現的早,醫生告訴家長,還好送院及時,否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馬女士誕下一名男嬰全家歡喜,沉浸在喜悅中的家人發現孩子只喜歡動右邊的胳膊,而左胳膊卻不動,男孩的奶奶雖然奇怪但沒有想到立即就醫。
  • 孩子2歲不會走,媽媽帶孩子去檢查,醫生怒吼:怎麼能這麼對孩子
    導讀:孩子2歲不會走,媽媽帶孩子去檢查,醫生怒吼:怎麼能這麼對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2歲不會走,媽媽帶孩子去檢查,醫生怒吼:怎麼能這麼對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正確緩解和矯正扁平足——大腳骨醫生陳聖英
    扁平足俗稱「鴨母蹄」。扁平足在嬰幼兒之中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多與穿鞋不當或者是過早學走路有關。扁平足在臨床表現為足弓的消失,失去了足弓減緩足部震蕩的作用,扁平足患者比起常人來更容易感覺疲憊,甚至是疼痛;那什麼樣的雙足是扁平足呢?今天我們一起聊一下。
  • 「鞋墊醫生」:孩子扁平足穿鞋墊能矯正(圖)
    目前,已有一兩百名患者穿上了向超為他們定做的鞋墊,而向超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鞋墊醫生」。  矯形  為扁平足女娃做特殊鞋墊  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有這樣一間特別的治療室,製作臺上放著各種裁剪工具和大大小小的腳掌模型,以及一些還沒做完的鞋墊。
  • 6歲男孩患了白血病,醫生得知這個原因後,怒斥爸爸很無知
    寶寶出生後,父母們最大的願望是孩子能健康成長,但健康這東西又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據統計,我國現有400多萬白血病患者,2-8歲的兒童佔了50%以上,其中環境汙染和遺傳易感性是誘發白血病的高危因素。
  • 10月懷胎生出「兔唇寶寶」?婆婆怒斥兒媳,醫生卻道出真相
    但是婆婆卻一直催著小茹趕緊要孩子,好不容易在30歲的時候才懷上了寶寶,但是為了穩住好不容易打拼起來的事業,從懷孕開始一直上班,直到快到預產期的時候才請假在家休息。終於到了預產期,全家人都盼著這個小生命的出生,可是當小茹生下孩子,醫生把孩子抱給大家看的時候,家裡人瞬間覺得五雷轟頂,因為小茹的孩子是個「兔唇」寶寶。
  • 孩子走路老喊累,家長檢查一下是不是扁平足
    調查顯示:四個孩子就有一個是扁平足復旦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聯合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在2017年10月-2018年5月期間,對上海、湖南、廣東、河北、四川等地的8974名(5216名男孩,3758名女孩)6-16歲少年兒童進行基本信息採集和足部結構測量。
  • 5月大寶寶患上「腦癱」,僅因奶奶給娃常塗爽身粉?醫生:太無知
    小唐的孩子如今已有5個月大,忙於工作的她無法時常照顧孩子,就讓婆婆幫忙帶著,天氣變熱之後,婆婆生怕寶寶熱壞了便時常為他洗澡,洗完澡後給孩子塗上一層薄薄的&34;,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然而有一天,異樣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