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這次大學生消費觀調研活動,讓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消費行為,對未來大學4年的生活有了長遠規劃。」
「通過參加團委組織的校園貸專題案例分析討論活動,我明白了校園貸的危害,學會了識別金融詐騙的方法。」
「通過聆聽學校的財商教育系列講座,我真正懂得了『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的可貴。」
……
接受學校開展的財商教育後,山東工商學院的學生們發出了上述感悟。
「近年來,我校高度重視財商教育,充分發揮財經學科優勢,將財商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之中,突出調研、思辨、交流等關鍵環節,使思政課煥發出勃勃生機。」山東工商學院黨委書記白光昭說。
社會調研觸動學生心靈
近年來,很多在校大學生由於理財意識淡薄、生活中盲目攀比而落入不良校園貸和非法網貸的陷阱。
怎樣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培養他們理性的消費觀?每年新生開學時,山東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都會組織開展大學生消費觀調研系列活動。
針對部分大學生身上存在的超前消費、攀比消費、盲目消費以及消費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學院研究團隊分門別類設計方案,由專業教師組織進行大學生消費觀調研。「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調研發現身邊同學和自身在消費上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鄧雲說。
「過去只知道有了錢就花嘛,哪知道花錢還有那麼大學問啊!在調研中我才發現過去自己在消費中存在的問題,也開始思考每一筆花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廣告專業2019級學生單春暉在調研報告中寫道。
通過參加這樣的社會調研活動,山東工商學院的學生建立了正確的消費觀,很多人還主動把節約下來的錢用在慈善公益事業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校500多名學生主動捐款,學校收到100多封來自抗疫一線的感謝信。」山東工商學院團委書記楊軍介紹。
思辨課堂成為智慧飛揚的舞臺
白光昭平時會帶頭上講臺給學生講思政課,在他看來,思政課要教會學生科學的思維,通過討論讓學生掌握觀察問題、認識問題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重視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法,避免照本宣科」。
「白書記的思政課上,互動交流是最令人期待,也是最精彩的一個環節。」山東工商學院學生王凱峰說,「課堂上平等、寬鬆的思辨環境能充分調動起大家提問、探討的欲望。」
「當前一些青少年為什麼盲目羨慕財富,把追求財富作為人生的唯一奮鬥目標?有的人為什麼極力炫耀財富?……」白光昭在課堂上常常帶著一連串問題走入對話教學情景之中。在對話交流過程中,他不斷地啟發學生進行思考並引導學生探究答案,學生參與討論的主動性大大提升。
一堂課下來,學生不僅參與意識顯著增強,還學會了遇事辯證思考的思維方式。
如今在山東工商學院,像這樣的思辨課堂已是常態,思政課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思想的引領者,思政課堂真正成為智慧飛揚的舞臺。
「思政課最忌不著邊際的空談,結合學校、學科和學生實際來講思政課就能做到接地氣、有生氣。」山東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柴秀波說。
第二課堂為思政課注入新活力
山東工商學院是全國首批 「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高校。該校團委利用第二課堂這個平臺,積極開展「財商教育專題系列微團課」「財商教育之校園貸專題案例分析討論活動」等專項學分供給活動,為思政課注入了新活力。
楊軍介紹,在今年上半年開展的「第二課堂:財商教育專題系列微團課」中,學校18名專職團幹部錄製了18堂財商教育專題系列微團課。通過學校官方微信對學生進行線上授課,總閱讀量達6.3萬餘次。
特別是6月推出的校園貸專題案例分析討論對學生觸動很大。這項專題討論對不良校園貸的概念、表現形式、防範措施等進行了詳細解讀,尤其對12份典型案例分別作了深入剖析。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張譯心在提交的第二課堂報告中寫道:「通過參加這次第二課堂專題學習討論活動,我進一步了解了不良校園貸的危害。」他表示,要在今後不斷提升財商素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為進一步將財商教育納入思政工作體系,山東工商學院集中教學科研成果豐富的教師,結合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的意見,推出了《財富管理學》《財富管理思想史》《公益慈善項目管理及能力開發》《公益慈善籌資能力開發》等系列教材。
「目前在我校,財商論壇、財富講座、財商教育活動月等活動已成為品牌,財商教育真正為思政課注入了新活力。」山東工商學院院長楊同毅說。(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