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資管科技
作者:王莉
作者:王莉
出品:資管科技
春節的腳步臨近,各地的「漂」們都在籌劃回鄉或其他出行計劃,在這喜慶的氛圍下卻有人突然發現一些意外,讓人心堵心塞的意外。
家住北京豐臺區的楊女士這一個多月來都在煩躁中度過。
一個多月前,楊女士一家在籌劃三亞遊訂機票時,意外發生了,楊女士試了幾個平臺自己都訂不上機票,多數平臺都沒有提示訂不上的原因,在最後一個平臺,終於提示稱楊女士屬於被限制出行人士。
楊女士和家人瞬間都懵了,楊女士夫婦倆都是北京再普通不過的工薪階層,一直都是守法好公民,怎麼就被限制出行了?!
在接下來進一步的了解中,楊女士再次被驚到,自己居然於2017年在不知情情況下被人起訴過,正是因為此,楊女士才被限制出行。
十年前遺失的身份證帶來的風波
楊女士說,起訴自己那個素不相識的人其實也是受害者,這位起訴者姓馬。雖然楊女士跑了很多地方了解情況,但至始至終都未見到過這位起訴自己的馬女士。
馬女士為什麼要起訴素不相識的楊女士?
企查查工商信息顯示,楊女士和馬女士名下有家共同的公司,北京XX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楊女士現在是這家家政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股東。馬女士此前也是這家公司股東,企查查顯示,馬女士於2018年8月份退出,且隨著馬女士的退出,這家公司類型也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性質的公司變更為了自然人獨資公司,其實也就是成了楊女士的獨資公司。
兩個合夥開公司的股東互相不認識?這又是什麼情況?
其實說穿了也簡單,就是身份證被盜用了。
楊女士2008年底曾丟過身份證,而北京XX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成立至今十年多,如果不是因為被限制出行,楊女士至今不知自己名下居然有了家公司。
馬女士起訴楊女士也是無奈之舉,在楊女士找工商和公檢法的過程中了解到,當時馬女士也是無意中發現了自己是這個家政公司的股東,為了能將自己從這個公司中「擇」出來,馬女士聽從法律人士建議走了訴訟的路子,將北京XX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和楊女士一併訴訟,該公司的第一任法人崔凱也被一併訴訟。
裁判文書網披露的裁判文書顯示,馬女士是瀋陽人,90後,法院在執行過程中,在北京XX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註冊地未找到實體公司,且該公司名下沒有任何可供執行財產。終審執行結果唯一顯現出來的就是楊女士被限制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正是因為馬女士為時兩年訴訟的結束,楊女士被正式限制高消費和出行,被限制後,楊女士終於知道了自己名下有家公司。
「現在回想起來,一定是2008年丟失的身份證被人利用了。」楊女士說。
莫名其妙的公司
「幕後的人盜用我們身份證開公司的真實用意是什麼?簡直摸不著頭腦。」楊女士頗為費解的說。
根據企查查信息,北京XX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還曾註冊過三家分公司,但都很短命,有2家因為「成立後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的,或者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而被吊銷執照,有1家是被註銷。信息顯示第一分公司註冊於2010年,第二分公司註冊於2014年,第三分公司註冊於2015年。
楊女士還在稅務部門了解到,這家公司十年來幾乎沒什麼資金往來。法院也發現這家公司名下沒有任何財產。
楊女士目前正在為自己洗清與這家公司的關係,好消息是,再有半個月楊女士限制出行和消費就取消了。
雖然經歷了這一次不愉快風波,但在為自己「洗刷罪名」過程中,楊女士了解到自己這種情況在身份證被盜用註冊公司的眾多案例中已經屬於最好的情況了。
「比如說我身份證被盜用後,註冊公司還在北京,至少在處理過程中我不用外出奔波,就在北京四處跑,這次碰到好多人在北京但註冊地在新疆、西藏等外省市,又不能坐飛機、坐高鐵,要麼慢火車、要麼自駕去外地工商處理,去一次還不能完全解決,還得去幾次,然後自己還要工作,這得多糟心。」
「我身份證被盜用了,屬於不幸,但又感到萬幸。還有很多人被盜用身份信息註冊公司後,這家公司最後負債纍纍,最終都算到了他們頭上,處理起來更加麻煩,身心俱疲。」
小貼士
遇到被登記,該怎麼辦?
「一旦身份證被人盜用、冒用或借用,極有可能會損害自己的權益。若碰到這類非真實工商登記情況,公民切不可等閒視之。」法律界人士表示,如果真遇上了被登記成公司股東、法定代表人等情形的,可通過以下方式來維權:
第一種:可向工商登記機關書面申請要求其撤銷工商登記行為。如工商登記機關在收到書面申請後60日內,未予回復或作出行政處理,則可向法院提起履職之訴訟。
第二種: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工商登記行為或確認無效。但此種方式受起訴期限的限制,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被登記」時一年之內提出,從被登記時起最長不超過五年。
此外,如該被登記行為屬於股東與公司、股東與股東之間的民事糾紛所引起,或者屬於備案登記情形,可以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