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6月10日訊 9日上午,青島市民任女士向本報反映,其身份信息被6家公司冒用註冊。其中,濟南5家、杭州1家。並且,因有公司經營狀態異常,任女士已無法在青島註冊公司。記者查詢發現,虛假登記相關問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去年已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可聯繫註冊地市場監管部門辦理。濟南市槐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鑑於任女士被冒用信息註冊公司較多,青島濟南兩地來回奔波不便,建議走司法程序,一次性解決該問題。
不法分子冒用任女士身份信息,登記的數家公司詳情(網站截圖)
【原因】
5年前曾丟失身份證
「他們說我已經被拉進信用黑名單,不能再註冊公司了。」6月初,青島市民任女士到當地工商部門,準備註冊成立自己的公司。不料,工作人員查詢後說的話,讓她大吃一驚。
隨後,任女士查詢發現,其身份信息被6家公司冒用註冊。其中,濟南5家,杭州1家,「被冒用了好幾年了,我還不知道呢」。任女士回憶說,2015年,她曾到海南三亞旅遊,身份證在當地丟失。她也沒有在意,後來又補辦了一張。據她推測,可能是這次身份證的遺失,導致了身份信息被冒用的情況。
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與任女士有關的公司有6家。其中在濟南有5家,杭州有1家。這6家公司的註冊時間集中在2016年和2017年。天眼查顯示,在杭州,任女士被杭州志潔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註冊為法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股東,該公司的經營狀態顯示為「吊銷、未註銷」。
天眼查顯示,在濟南,與任女士有關的公司有5家,分別為濟南群邁商貿有限公司、濟南旗織紡織有限公司、濟南凱紡紡織有限公司、濟南健任紡織有限公司、濟南綻耀紡織有限公司。濟南旗織紡織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已被「吊銷」。其餘四家仍在營業。
在濟南綻耀紡織有限公司,任女士職位顯示為監事。在其餘4家公司,任女士職位均為監事、股東,持股均為40%。其中,濟南凱紡紡織有限公司的登記機關為濟南市天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濟南旗織紡織有限公司的登記機關為濟南市市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其他3家公司的登記機關均為濟南市槐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法規】
根據指導意見撤銷冒名登記
記者查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發現,像任女士這樣身份信息被冒用的事情,並不罕見。2020年以來,在市場監管總局官網上,就身份信息被冒用而諮詢的留言就有11條。
近年來,隨著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企業登記註冊更加高效便捷,市場主體準入門檻大幅降低。同時,也有一些不法分子鑽法律法規空子,冒用他人身份證信息騙取公司登記。
根據該指導意見,對於被冒用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記的人民群眾(以下簡稱被冒用人)撤銷冒名登記的反映,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應積極應對負責。撤銷冒名登記工作由作出該次登記決定的市場監管部門(以下簡稱登記機關)負責。登記機關發生過變更的,由現登記機關負責撤銷。
被冒用人本人向登記機關反映被冒名登記情況的,登記機關及時做好記錄。被冒用人本人不能到場反映的,登記機關應對其進行遠程身份核驗。登記機關要認真核驗被冒用人本人籤字的撤銷登記申請及其身份證件複印件(本人到場的,核實原件)。被冒用人還可以一併提供身份證件丟失報警回執、身份證件遺失公告、銀行掛失身份證件記錄、由專業機構出具的筆跡鑑定報告等有助於認定冒名登記基本事實的文件材料。
【建議】
走司法程序保護合法權益
任女士的情況,該如何具體辦理呢?9日下午,記者聯繫了濟南市槐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民發現身份信息被冒用的情況,可以直接聯繫註冊地登記機關。「除提供相關身份證明材料外,本人要寫一個情況說明,將身份證丟失、何時發現身份被冒用等情況寫明」。
「對於外地市民,可以先將材料郵寄過來,先行審批。」對於任女士這種情況,由於其身在青島,且被冒用信息註冊的企業較為分散,數量較多,該工作人員建議任女士走司法程序,一次性解決。「可以在濟南市區,任選一家區級法院起訴這些公司,這樣一次性解決了,也是最快的途徑」。
隨後,記者將記者查詢到的相關信息以及工商部門聯繫電話告知了任女士。任女士已開始著手準備相關起訴事宜。
此外,我國法律對冒用身份證行為有明確的處罰。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以罰款或處十日以下拘留;刑法規定,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據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