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時深刻指出:「在這個問題上,不要含糊其辭、語焉不詳。含糊其辭、語焉不詳是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動搖的一種表現,好像這個東西太遙遠,我們也拿不準,所以就不願提及了……作為黨章明確規定的內容,作為我們黨一貫明確堅持的理想,我們要堅定信念,堅信它是具有科學性的。如果覺得心裡不踏實,就去鑽研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多看幾遍。」時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如火如荼開展,遵循總書記教誨,重溫《共產黨宣言》,追本溯源,追昔撫今,可以進一步讀懂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初心和使命。
發表於171周年前的《共產黨宣言》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標誌著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人類社會歷史由此發生一次最偉大的思想解放。《共產黨宣言》作為人類思想史上的不朽經典,猶如一束思想之光,劃破黑暗的長空,照亮人類社會前行的道路,深刻改變人類發展歷史進程。《共產黨宣言》是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理論基石,是指導中國共產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真經寶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追本溯源,對於我們進一步讀懂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理想信念、人民立場、博大胸懷、發展道路、根本任務、先進品質、理論品格、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進取,砥礪前行,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重溫《共產黨宣言》,要進一步讀懂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理想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共產黨宣言》根據唯物史觀(即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運動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從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內在矛盾運動出發,科學分析了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必然趨勢,得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①]的「兩個必然」的論斷,科學預測了人類未來社會的理想王國,為人類社會發展點亮了一盞光昭日月的信仰明燈。但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歷史通常是循著曲折的道路發展的」[②],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提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③]的「兩個決不會」思想,科學指明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過程的長期曲折性、艱巨複雜性。我們不僅要深刻理解「兩個必然」的論斷,同時也要準確把握「兩個決不會」的思想。這「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是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核,是中國共產黨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理論依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共產黨人最低綱領以及現階段奮鬥目標有機統一起來,既不能因為道路遙遠而動搖理想信念,也不能因為目標美好而脫離發展規律。縱觀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程,從黨的一大到黨的十九大,不管發展道路上遭受多麼嚴重的曲折,不管怎麼隨著時代特徵和實際情況的改變而相應調整當時的中心任務,我們黨堅定共產主義的政治信仰從來沒有發生動搖,始終根據《共產黨宣言》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將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作為黨的最高綱領和最高奮鬥目標。正因為有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面對黨內「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觀情緒,在科學分析國情的基礎上,毛澤東同志充滿豪情揮筆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名篇章,作出了中國革命高潮「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的科學預言,堅定了中國革命必勝的信念,指明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方向。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面對蘇東巨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曲折,國內發生嚴重政治風波的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社會主義失敗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一度甚囂塵上的嚴峻挑戰,鄧小平同志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的振聾發聵的聲音,在重大歷史關頭把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航向,成功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一個時期以來政治、經濟、法治、金融、新聞等學科領域西方學術概念、命題和範式大行其道,有的領域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籤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之亂象,習近平總書記洪鐘大呂般聲音響徹中華大地:「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於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沒有過時。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④],並敢於亮劍,積極發聲,領導全黨成功捍衛和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以生動而深刻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證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引領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潮流。當然,共產主義不是「飛來峰」,邁向共產主義不是「走紅毯」,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伴隨著生產力發展而不斷進步的漫長過程,不完成現階段的歷史任務,便不可能向著未來理想社會挺進。當前,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向著最高理想所進行的實實在在的努力,通過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終結初級階段,通過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接近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共產黨98年的奮鬥歷程啟示我們: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形勢如何變幻、社會如何變革,我們都要始終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堅持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一張藍圖幹到底,一代一代地接續奮鬥下去,奮力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徵路,完成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不斷朝著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