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退休教師自創漢字輸入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雲南退休教師自創漢字輸入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中新網昆明11月29日電(王豔龍)雲南農業大學退休教師吳敬祖憑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20年堅持研究計算機語言文字輸入法,自創了簡單、易學的漢字輸入法。該輸入法可以精準打出所需文字,且能實現中英文互譯,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認可。

  29日,記者赴雲南農業大學拜訪了吳敬祖,這位精神矍鑠的64歲老人正在研究如何將自創的輸入法「移植」到手機上。

  「我覺得漢字輸入法不應該那麼複雜,應該簡單、精準,不要一輸入就出來一大堆,讓你不知道在哪裡找到它。」吳敬祖說,高中畢業後,他因為「文革」沒能進入大學讀書,但又幸運地被分配到雲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外文閱覽室工作。在那裡,他接觸到了英文打字機,開始練習打字。1993年,他應朋友邀請編寫一本五筆輸入法教程,他潛心專研,覺得可以使輸入法再簡單一些,就積極研究五筆輸入法的改進工作。完成改進後,大家認為他的輸入法已經屬於一種新輸入法,結合大家意見,吳敬祖將其命名為「雲碼輸入法」。隨後,吳敬祖又出版了2本書,對「雲碼輸入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有些學校甚至開設該輸入法選修課,專門教授學生學習。

  2008年,經過不斷研究,吳敬祖又開發出全拼加部首輸入法、漢字筆畫輸入法,並於2009年獲得全國發明展覽會銀獎。

  針對一般的拼音輸入法錯了一個字母就得重來,而且通常會出來許多同音字的情況,吳敬祖創立的輸入法將全拼、五筆、筆畫等輸入法進行綜合,實現了用多元的辦法解決一個單字的輸入問題。該輸入法可以通過拼音和漢字部首發音準確找出所需文字,如「寶」字,輸入baob(寶字拼音和宀漢語讀音)即可,減少了尋找的「煩惱」。除了能夠混合輸入漢字外,吳敬祖創立的輸入法還可以實現簡單的中英文互譯。比如輸入「GM」即可打出goodmorning和早上好兩種語言供選擇。

  創立全拼加部首、漢字筆畫輸入法等集成多種輸入法後,吳敬祖又不斷完善,並於2009年申報國家發明專利,今年11月21日,被命名為「一種漢字計算機輸入法」集成輸入法正式獲得了國家專利。

  獲得專利後,吳敬祖並沒有停止研究輸入法的步伐,現在的他,繼續拿著漢語字典,研究智慧型手機,希望實現該輸入法的「手機化」。他也希望找到買家,將自己的專利賣出去,然後再接著做其他改進研究,促進計算機文字輸入法朝著簡單、精準、高效發展,並以此激發年輕人。

  「我就是希望通過研究,激發更多年輕人來研究創新。」吳敬祖說,「作為一名年過花甲的老人,我依然不會停止對輸入法的探索,希望我的精神能夠感染當代年輕一起來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做研究,促進創新性國家的建設發展」。(完)

相關焦點

  • 88歲貴州創客潛心研究十餘年 自創漢字筆畫輸入法
    20年前,退休在家的貴州財大教授邸剛,為了學打字第一次接觸到輸入法。自嘲很笨的他,實在背不全王碼的200多個字根,便突發奇想:既然記不住,還不如自創一種有規律且容易記的筆畫輸入法。  20年後的今天,抓住在家門口辦世界眾籌大會的機遇,邸剛也時髦了一把:帶著傾注他晚年心血的專利產品「貴陽碼」作為項目成功上線,以88歲高齡成為本屆大會最年長的創客。
  • 七旬翁自創拼音輸入法 敲2鍵出字申請國家專利
    東方網2月20日消息:不懂電腦,但憑著對漢字拼音的研究,漳州薌城區73歲的楊清德阿伯,自創出簡化的拼音輸入法,只要敲2個鍵,就能打出想要的字。目前,楊阿伯已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
  • 臺灣退休教師自創中文輸入法 將率先應用於手機(圖)
    臺灣退休教師自創中文輸入法 將率先應用於手機(圖) 2010年01月10日 10:1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退休教師發明坐標格書法紙獲國家專利 尤其適合低年級學生書寫漢字
    坐標格書法紙泰州姜堰區小甸址中心小學66歲的退休老師祁孝武,為讓低年級小學生寫好字,歷經十餘年揣摩、推敲,發明了坐標格書法紙,創新坐標格書寫方式。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坐標格書法紙外觀設計專利證書。祁孝武家住原興泰鎮沙垛村,退休前為小甸址中心小學語文老師,從事語文教學四十餘年。退休前五年,祁孝武感覺一輩子教學困惑的問題還沒解決,那就是低年級學生寫不好漢字,即便用上田字格或米字格本,也難盡如人意,要麼結構鬆散,要麼東倒西歪,抑或越線出格。「書法是我國的國粹和特有的民族傳統藝術。字如其人,言為心聲,可見寫一手好字何等重要。」
  • 市民稱是孔子76代孫 自創「拼音漢字」申請專利
    自創的「拼音漢字」申請國家專利  記者 薛傲冬 譚志斌/報導  本報白城市電 「我要讓我的研究成果取代中國幾千年的漢字,我要申請國家專利。」4月18日,白城市民孔先生拿著自創的「拼音漢字」手稿說。   4月18日,記者在白城市民孔令陽家中見到了他剛剛成稿的「拼音漢字」,「我的拼音漢字由拼音、字符綴、聲調符號三部分組成,集漢字的音形意於一體,」孔先生說,他獨創的50個字符綴是拼音漢字的關鍵所在,這些字符綴對應著相應的漢字的意思,只要掌握了字符綴就能學會中國所有的漢字,而且,這些字符綴能有效降低同音漢字的重複率,記者看到,所謂的字符綴,就是把一些類似筆畫的字體規定特殊的含義,比如L
  • 漢字雙筆碼輸入法通過國家鑑定
    27日,以漢字書寫筆畫為基礎的輸入方法——漢字雙筆碼輸入法通過國家鑑定。  在信息產業部委託福建省信息產業廳召開的技術鑑定會上,以倪光南院士為首的鑑定委員會認為,這種輸入法軟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在小鍵盤編碼設計和多信息輔助功能方面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對促進中文信息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劉學中和他的新型漢字輸入法
    不久前,內黃縣田氏鎮武裝部幹部劉學中發明了一種新型漢字輸入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  「學中的新型漢字輸入法,架起了漢字推廣的橋梁,開了互補輸入的先河。」一位熟悉劉學中「20+6形符四碼互補組合輸入法」(以下簡稱「20+6輸入法」)的同志高度稱讚他的發明。近日,帶著對劉學中的欽佩,記者專程趕赴田氏鎮劉學中的家對他進行了採訪。
  • 雲南民警研發「水下救援打撈器」獲國家專利
    如今在「科技興警」理念的指引下,保山基層民警也開始大搞發明,繼之前報導過的「全民快採APP」、「貨車溫度檢測設備」之後,由雲南省龍陵縣公安局楊德忠警務室民警研發的「水下救援打撈器」,近日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水下救援打撈器是由該局退休民警楊德忠、社區民警張兆科兩人共同研發完成的一種水下救援打撈器械。兩民警均系警務室民警。
  • 臺退休教師創新輸入法 10個數字可打1萬多漢字
    1月11日早間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臺北縣一名初中退休教師劉端陽,為了讓中文更容易輸入,他花了3年時間自創全新中文輸入法,將中文字歸納為數字0到9簡碼,只要使用手機數字鍵盤,就能輕鬆打出1萬3千多個漢字。
  • 溫州一退休幹部6年研究"5分鐘學會打字"
    浙江在線02月16日訊退休幹部徐賢篤去年連獲兩項發明專利,一個是《八方C》,專利號為ZL200710019444.X;一個是《八方D》,專利號是ZL200710302601.8,都是漢字輸入法。日前他要把他的研究成果免費奉獻出來,讓所有人無償使用,並且希望這項研究成果能有機會運用到手機上。
  • 永順退休教師山中「淘寶」制畫得喜樂
    新湖南客戶端4月19日訊(通訊員 劉文化 梁毅攝)4月18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美術館館長黃晶一行,來到該縣砂壩鎮桃子溪村退休教師丁木家裡,悉心指導丁木老師利用樹根、樹皮製作木屑工藝畫。永順縣美術館館長黃晶在現場指導丁木老師作畫 當地老教師悉心指導 丁木早年曾隨著名畫家田明教授學習繪畫,後為教學需要,研究生物標本製作,自創生物標本工藝畫獲實用新型專利,並將樹根、樹皮引入其中,逐漸形成獨特的樹根樹皮木屑工藝畫,獲國家發明專利。
  • 五筆字型:劃時代的漢字輸入法
    1983年,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誕生。這種輸入法終結了「漢字輸入與西文不能同日而語」的預言,為打通我國電腦普及的瓶頸做出了重要貢獻,並成為我國首次向美國、日本出口的電腦專利。鼎盛時期,全國掀起學習熱潮,五筆字型輸入法被列入我國《職業技能鑑定規範》。
  • 「五筆字型之父」新發明:單手6鍵漢字輸入法
    昨日下午,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單位共同主辦的「中國當代發明家創新事跡報告會」在市委禮堂隆重舉行,研究發明「五筆字型」的王永民,將椰子水發酵製作食用纖維並締造了廣大的食品加工產業的鐘春燕,2分鐘就可將撞凹汽車修復如初的技術工人王洪軍,分別把自己的發明故事帶到重慶,激勵著聽眾,潮水般的掌聲時常將報告會打斷。
  • 濰坊八旬翁發明助力自行車 已獲國家專利盼推廣
    家住高新區北海花園小區B區80歲的袁榮馨老人,退休後喜歡上了研究自行車,成功造出了助力自行車、助力三輪車、助力電動自行車。這種助力自行車,不僅非常輕便,而且省力,已獲國家專利。  助力自行車構造不一樣,騎起來輕便省力  10月27日,記者來到袁榮馨的家,看到了他發明的四輛助力自行車。這四輛自行車和普通的自行車不一樣,每一輛都是前車輪非常小,半徑只有15釐米,後車輪和普通的車輪大小差不多,而且車座都與前車梁斷開,在車座下方多連接了兩根槓桿。  「這些分別是助力自行車、助力三輪車和助力電動自行車,都獲得了國家專利。」
  • 王永民發明五筆字型,漢字輸入實現「登頂一跳」
    這一天,經北京市推薦,王永民獲頒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推動漢字信息化的『王碼五筆字型』發明者」稱號。反覆試驗,他終於發明了一種叫「末筆字型識別碼」的方法,把36鍵方案成功升級為25鍵方案,完成了世界上漢字輸入技術的「登頂一跳」,實現了用原裝鍵盤一個螺絲釘也不動就能盲打漢字的夢想。這,就是後來流行的五筆字型輸入法。5年,1800多個日夜,他心裡的那團火,終於衝破暗夜,點亮了漢字輸入這片天。
  • 晉城退休教師二十五年編了一本筆畫號碼漢語字典!
    今年7月,《筆畫號碼漢語字典》一經問世,就被晉城市多所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所使用,其方便和快捷受到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而編撰這部字典的正是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晉城分校退休教師王法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五筆字型成為最為普遍的漢字輸入法,而電大數學教師王法林欲另闢蹊徑。當他每每想到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需要牢記250多個字根時,就夢想著用簡單的部首輸入代替五筆字型。
  • 20世紀發明出來的被稱為最快最準確的輸入法,現在很少人會?
    五筆字型輸入法是我國王永民在1983年8月發明出來的一種漢字輸入法。五筆呢有個別名又叫「王碼五筆」,因為發明人姓王嘛。
  • 銅陵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推薦周碼1號漢字輸入法
    銅陵日報1月21日訊 1月17日,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市交通局舉行周碼1號漢字輸入法說明、推薦活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束慶濤等出席了說明推薦會。    據了解,經過多年努力,安徽省臺聯理事、北京通靈環京電子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鋼發明了周碼系列漢字輸入法,並於1998年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 退休教師耗時10年研發出滑鼠輸入法
    攀枝花退休教師蒿建軍耗時10餘年,研發出一種只需要點擊滑鼠就能完成文字輸入的方法,操作簡單,對操作者的要求也很低。昨日上午,蒿建軍現場演示了其研發的滑鼠輸入法———「滑鼠打」。「不需要記字根,不需要熟悉拼音,只要你認識這個字就行。」了解到使用方法後,一位市民說。
  • 四年級小學生發明新型書包獲國家專利
    四年級小學生發明新型書包獲國家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