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筆字型:劃時代的漢字輸入法

2020-12-1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1983年,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誕生。這種輸入法終結了「漢字輸入與西文不能同日而語」的預言,為打通我國電腦普及的瓶頸做出了重要貢獻,並成為我國首次向美國、日本出口的電腦專利。鼎盛時期,全國掀起學習熱潮,五筆字型輸入法被列入我國《職業技能鑑定規範》。

1 1983年五筆字型問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電腦普及遭遇瓶頸,漢字輸入法的缺失是一個重要原因。有人說,如果不廢除漢字而代之以拼音,電腦就不能在中華大地普遍應用,中國就不能步入現代文明。究其原因,用鍵盤敲26個英文字母很容易,但漢字有成千上萬個,而且筆劃那麼多,字形那麼複雜,如何通過小小的鍵盤來呈現,著實是個難題。

1978年,在河南南陽地區科委工作的王永民接手河南省重點科研項目「漢字校對照排機」的研究。為了甩掉手動大字盤輸入漢字的笨辦法,他風餐露宿,來往於無錫、南京、常州、上海之間,搜集了許多資料,提出了富有創見性的課題設想。為了儘快完成課題,他決定先尋找一個現成的漢字輸入方案,然後發揮自己在硬體上的優勢,設計出鍵盤,以應急需。

王永民一邊和肝病、腎病抗爭,一邊以驚人的毅力抄錄編寫了摞起來足足有10米高的10多萬張卡片,對漢字進行了浩繁的從甲骨文到簡化字的研究和分析,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個《漢字字根組字頻度表》和《漢字字根實用頻度表》,做了開拓性的基礎理論工作。

1982年6月,王永民的漢字編碼方案取得突破性進展。隨後,像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一樣,他集漢字結構規律、信息處理科學和鍵盤設計原理之大成,熔煉成一張「五筆字型字根周期表」,從而在1983年元旦之夜的鞭炮聲中,登上了當代漢字輸入技術的新高峰。在40多名專家參加的鑑定會上,漢字形碼專家鄭易裡先生激動地宣布:「從今天起,漢字輸入與西文不能同日而語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1993年7月11日《北京日報》5版,《榮獲北京市共產黨員「十傑」稱號的「五筆字型」發明家王永民》)

2 輸入速度快過英文

1984年春節,裝有五筆字型漢字編碼方案的電腦被送入中南海。用這種漢字輸入法打字,每分鐘最快可以打出136個漢字,其速度比英文輸入還快。

據本報1985年3月14日3版《古老漢字與現代電腦巧結「良緣」的新方式》報導,王永民發明的這種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技術,在通用英文鍵盤上,能用26個字母鍵按字形輸入近7000個漢字、數千條詞彙。具體來說,這項技術把漢字的筆劃分成五種:橫、豎、撇、捺、折;把漢字的字型分成四種:左右型、上下型、外內型、單體型,並概括為130種基本字根,對應在常用的26個字母的英文鍵盤上。無論一個漢字多麼複雜,都至多只需要按書寫順序輸入4個字根。例如「明」字,按「日」和「月」兩鍵即可輸入。這一技術還可以靈活方便地處理中文詞語。任何一個詞語,不論字數多少,也最多擊4次鍵就可完成。

1984年9月19日,王永民應邀飛洋過海,到聯合國總部做學術報告。精彩的漢字電腦輸入技術表演,使聯合國的官員們目瞪口呆,當即決定請王永民到聯合國總部傳授這一技術。美國報紙稱:「漢字輸入速度快過英文」,「舉世稱難,今迎刃而解」。

五筆字型輸入為什麼能比英文快?據王永民解釋,用五筆字型輸入一個字平均擊鍵2.6次,而英文平均輸入一個詞需要擊鍵4.5次。漢字不僅可以輸入單字,而且可以輸入詞組,不管多長的詞組,用五筆字型碼輸入也只需擊鍵4次,而英文只能敲擊字母。當然,同樣內容的文件,漢語比英文篇幅短三分之一左右,這也是五筆字型輸入法比英文快的一個重要原因。(1991年4月10日《北京日報》2版,《漢字輸入電腦為什麼比英文快》)

3 漢字輸入法走向國際

1987年,五筆字型電腦漢字輸入技術專利被世界知名電腦公司——美國DEC公司購買。這是我國首次向美國出口電腦專利,也是我國高技術、高智力出口的一個範例。此時的五筆字型輸入法,已是一套嚴謹的電腦輸入漢字體系。受過指法訓練的五筆字型使用者最快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向電腦輸入漢字216個。(1987年5月14日《北京日報》4版,《我國首次向美國出口電腦專利》)

1993年,五筆字型電腦漢字輸入技術出口日本。日本卡西歐公司經過對中國中文電腦技術的考察,確認要在中文電腦市場佔據一個領地,就必須使用五筆字型技術。(1993年9月27日《北京日報》3版,《我國電腦專利技術首次出口日本》)

1994年,世界知名電腦公司IBM與王永民的王碼電腦公司正式籤約,購買五筆字型電腦漢字輸入技術的專利使用權。那時候,五筆字型已成為外國電腦公司打開中國市場的鑰匙,裝配五筆字型的中文處理機已在90%以上,並在聯合國、東南亞廣泛應用。(1994年1月29日《北京日報》3版,《IBM購買「五筆字型」》)

4 排版效率提高10倍以上

五筆字型電腦漢字輸入技術可以配置到具有編輯功能的漢字信息處理設備中,供寫作、編輯、修改文章用,所以,這項技術很快被新聞、出版等行業採用。

根據本報1989年10月21日4版《首都報業逐步進入電腦化》記載,那時候,北京一些主要報社和出版社,相繼實現漢字報業出版電腦化。這是我國報業和出版業的歷史性技術變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項重大的科技成就。

告別鉛與火,迎來光和電。由於漢字輸入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具有中國特色的組版軟體、照排技術迅速發展。到1989年,北京各大報社,包括人民日報(後四版)、經濟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科技日報、北京日報郊區版,以及國防工業出版社等單位,相繼使用了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技術,以及電腦組版、雷射製版和膠版印刷的新工藝。一名操作員每天可輸入4萬到5萬個漢字,組版改版也極其簡便,與鉛字排版工藝相比,普遍提高效率10倍以上,同時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條件。直到今天,很多傳統媒體的文字錄入員仍在使用這種輸入法。

5 難留舊日輝煌

辦培訓學校、播電視講座、出普及教材……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問世後,風靡了20多年,不但被列入我國《職業技能鑑定規範》,作為全國電腦錄入員的考核內容,還一度成了部分單位錄用新人的必要條件之一。

隨著科技產品的日新月異,各種電腦輸入法鋪天蓋地而來,其中不乏聯想、語音識別等高科技功能,五筆字型輸入法受到了強烈衝擊。

相比之下,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學習難度高、編碼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字根不符合漢字基本部件與違反筆順的問題,所以一直無法成為教育部門的推薦輸入法。2005年以後,新一代拼音輸入法開始崛起,這類輸入法充分借鑑網際網路優勢,通過自動升級詞庫等方式,保持詞庫處於最新狀態,並嵌入網絡搜索的功能,智能化程度更高,自我學習能力更加強大,還增加了英文單詞提示、中英文詞典等功能,可以通過網絡保存用戶個人使用習慣和個人字典。如此種種,致使不少人棄五筆而去。(2016年12月14日《北京日報》16版,《中文輸入法 智慧的代碼》)

面對這種形勢,王永民帶領他的王碼公司也在不斷對五筆字型輸入法進行升級換代,包括推出「98規範王碼」「標準五筆字型WB-18030」等,卻難留住舊日輝煌。

王旁青頭戔(兼)五一,土士二幹十寸雨……如今,五筆字型輸入法不再有當年的風光,肯背這打字口訣的人越來越少,仍在使用的或許是一種習慣的延續。

本版文字:賈曉燕  製圖:焦劍

歷史資料: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五筆字型之父」新發明:單手6鍵漢字輸入法
    「五筆字型」發明者王永民新發明  讓你單手點6個鍵5分鐘學會打漢字  本報訊(記者 唐國利)「因為有了我的發明,外國專家不得不離開中國」、「只用6個鍵,5分鐘學會打漢字,只要是中國人,人人都可以到網上免費下載使用『王碼春雨』」……
  • 王永民發明五筆字型,漢字輸入實現「登頂一跳」
    這一天,經北京市推薦,王永民獲頒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推動漢字信息化的『王碼五筆字型』發明者」稱號。反覆試驗,他終於發明了一種叫「末筆字型識別碼」的方法,把36鍵方案成功升級為25鍵方案,完成了世界上漢字輸入技術的「登頂一跳」,實現了用原裝鍵盤一個螺絲釘也不動就能盲打漢字的夢想。這,就是後來流行的五筆字型輸入法。5年,1800多個日夜,他心裡的那團火,終於衝破暗夜,點亮了漢字輸入這片天。
  • 五筆字型輸入法_中國製造_網易
    1983年8月28日,26鍵方案的「五筆字型」誕生了!這就是後來蜚聲海內外的五筆字型輸入法的第一個版本,距今已然26年矣。 1980年前後,計算機在世界上流行開來,並開始逐漸被引進中國。
  • 唯一一款敢和「五筆字型」叫板的形碼輸入法!
    形碼要求記憶字形,可以鞏固人們對漢字的記憶,減少提筆忘字的現象的產生,減少錯別字的現象的產生;形碼對於漢字教學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有利於漢字文化的傳承。所以形碼不僅不應該廢棄,相反而應該大力提倡和推廣!但是五筆的難學的問題一直困擾我們,大大地阻礙了形碼的廣泛應用。
  • 【原創】漢字輸入——五筆字型
    五筆字型輸入法(五筆)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發明的一種漢字輸入——也稱「王碼五筆」。它依據筆畫和字形特徵對漢字進行編碼,是典型的形碼輸入法。我第一次接觸五筆的時候,是1990年3月份,因為工作原因,首次接觸到計算機,當時都叫微機。還是咱們國產的長城牌子的(下圖):
  • 他傾注畢生心血發明了五筆字型,化解了漢字危機,卻輸給了時代
    五筆輸入法的優點五筆輸入法是,是一種形碼輸入法,即用字根拆解和組合漢字,具有重碼率低,幾乎不用選字,熟練後可以快速輸入漢字,甚至實現盲打的特點。成為對漢字輸入速度有要求的人首選。五筆字型還被中國科學院列入20世紀全世界100項最偉大的發明,與開創人類科技新世紀的愛因斯坦相對論和引發生物科技大震動的克隆技術相提並論。現在回想起來,小小的漢字輸入法卻能有如此高的讚譽可能很難理解,況且現在五筆輸入法的覆蓋面也越來窄,大有被智能拼音輸入法取代的可能,但是,當了解到當時的研發背景和發明人艱難攻關的過程,就會對前面的看法改觀。
  • 為什麼五筆字型那麼好,拼音輸入法卻一統天下?總算知道原因了!
    而且產生了「漢字落後論」的觀點,有人主張「漢字拼音化」,甚至「用拼音代替漢字」。直到1983年,王永民研究的五筆字型誕生。1978年,河南南陽科委工作的王永民,立志做出更好的漢字鍵盤,開始了長達5年的研究,於1983年發布五筆。
  • 全國漢字輸入大賽落幕 五筆輸入法秒殺拼音
    比賽現場:五筆輸入法「秒殺」拼音輸入法   本屆大賽於7月6日正式啟動,經歷了海選、複賽及現場總決賽三個階段,各行業人士踴躍參賽。據了解,有16支團體代表隊、12名個人選手共57人入圍本屆漢字輸入大賽總決賽。
  • 劉堅強辦公學《新手學五筆打字》2-1 五筆字型的版本
    五筆字型輸入法簡稱「王碼」,是王永民教授發明的一種目前使用最廣泛,在國內外影響最大的漢字輸入方法。我們這節課先來詳細說一說五筆字型輸入法的5個版本(如圖2-1-1所示)圖2-1-1 五筆字型輸入法的版本主要版本有86版和98版,86版和98版都是指的年份。
  • iOS 14支持五筆字型輸入法
    在iOS 14中,蘋果帶來了五筆輸入法。iOS 14提供86版、98版和新世紀版五筆輸入法。用戶升級後可以在設置-通用-鍵盤-添加新鍵盤中選擇。其實Google的Gboard支持的輸入方式一直都比較完整,在這之前,很多iOS使用五筆輸入法的用戶也會選擇Gboard。
  • 為何五筆字型那麼好,我們卻都在用拼音輸入法?說出來才知道原因
    為何五筆字型那麼好,我們卻都在用拼音輸入法?說出來才知道原因在這個網絡信息發展迅速的時代,電腦、手機是人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兩件物品。在電腦剛普及的時候,外國人設計了26鍵英文鍵盤,現在已經是每部電腦的標配了。
  • 萬能五筆輸入法
    萬能五筆輸入法下載版是集五筆字型及拼音、英語、筆畫等多種輸入法為一體的輸入法。萬能五筆輸入法在一個輸入法窗口,不需來回切換,本站提供萬能五筆輸入法官方下載。如果你輸入五筆時,找不到要輸入的字,可以用拼音或英語單詞輸入您想要任一個的字詞。
  • 選擇適合自己的打字輸入法,五筆輸入法的使用技巧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發展,什麼工具都越來越智能了,打字軟體也不例外,隨著智能輸入法的興起,人們逐漸忘記了曾經輝煌一時的五筆打字,雖然現在越來越少人會學習五筆打字,但是五筆打字仍然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打字技能,因為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一個人的知識畢竟有限,如果我們不知道該字怎麼讀,我們就無法使用智能拼音輸入法將這個字打出來
  • 超級經典 拼音五筆輸入法技巧集
    不論那一位計算機用戶,你肯定要使用輸入法,在使用輸入法的用戶中,使用拼音輸入法的用戶又不在少數。筆者既是拼音輸入法用戶,也是五筆輸入法的用戶,在平時的使用中積累了一些小技巧,今天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1.讓Windows 2000/NT/XP使用五筆  大家注意過沒有,在Windows 2000/NT/XP中並沒有提供對五筆輸入法的支持,一般的五筆輸入法無法在它們下面安裝並使用。其實,現在能夠支持Windows 2000/NT/XP的五筆有智能五筆、萬能五筆,大家可以自行下載。
  • 推動漢字信息化的「王碼五筆字型」發明者 王永民
    他發明的五筆字型,開創了電腦漢字輸入的新紀元,他是「把中國帶入資訊時代的人」。 這位至今仍自稱是「一介書生、半個農民」的名人,始終關注著資訊時代的漢字命運,並將畢生精力和智慧投入了漢字產業。 他,就是「當代畢昇」——王永民。
  • 都說五筆輸入法打字快,為什麼還是敗給了拼音輸入法?
    在國內電腦剛剛興起的年代,五筆輸入法的效率確實很高,因為五筆字型完全依據筆畫和字形特徵對漢字進行編碼,因為每個漢字都有不同的構造,所以只要記住了字根,打字速度飛快,我記得2000年左右用電腦的時候,很多鍵盤的按鍵上就會標有五筆輸入法的字根,可見五筆多麼流行。
  • 帶你入門 萬能五筆輸入法的來歷介紹
    帶你入門 萬能五筆輸入法的來歷介紹 2005年11月26日 10:17作者:五月的雪編輯:五月的雪     萬能輸入法的萬能系列產品,有「萬能快筆」、「萬能五筆」、「萬能英譯中」、「萬能拼音」、「萬能筆畫」等,軟體發明人鄧世強。
  • 五筆打字—漢字的拆分
    首先,我們來學一學漢字在五筆打字中是怎麼拆分的。在我們學習漢字的拆分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些基本術語。一,鍵面字所謂的鍵面字既是指基本字根又是指基本漢字的字。漢字拆分原則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是一種"形"輸入法,錄入員看到一個漢字時,很快就能根據漢字的各部分字根寫出一個漢字編碼。但是為了提高漢字的錄入速度,就必須減少漢字輸入的重碼率以及單個漢字輸入的擊鍵次數。
  • 五筆輸入法真的「輸了」,年輕人為何不願意用?
    上世紀70年代末,有一個人站了出來,用五年時間的不辭辛勞,終於發明了五筆字型輸入法,成功實現漢字與計算機鍵盤的融合,讓我們得以進入資訊時代。而這個人的名字叫王永民,2020年他已經77歲了。王永民在河南一個貧農家庭出生。
  • 五筆輸入法為何會敗給拼音打字?原因有兩個,說出來別不信
    他創立了漢字鍵盤設計三原理及數學模型,「漢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決了進入資訊時代的漢字輸入難題。 1987年,王永民成立了北京王碼電腦有限公司,自己擔任董事長,經營自己開發的漢卡。為了把自己發明的五筆輸入法普及開來,王永民穿梭於北京100多個大大小小的部委,開始了早出晚歸的日子。沒有錢,就住地下室,一度落魄到連7元錢的房租都出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