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蓉:回歸生活的小班勞動教育探索與實踐 | 勞動教育思考

2020-09-15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


郭惠蓉,成都市第十七幼兒園教育集團總園保教主任,中小學一級教師,金牛區學科帶頭人。

在小班開展自我服務勞動教育能有效地彌補家庭教育中幼兒勞動教育的缺失,有針對性的突破勞動教育的薄弱環節。我們立足常態,遵循小班幼兒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基礎上,靈活轉變傳統勞動教育觀念和模式,讓勞動教育自然滲透幼兒一日生活,讓幼兒在生活中勞動,在勞動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真正實現勞動育人理念。

研兒童——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價值觀


1.再讀《指南》,勞動教育中樹立兒童觀

由於每一屆小班老師大都是從大班輪換,在把握小班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上、在勞動教育目標制定上都感到困惑。我們通過分析現狀問題引發教師對勞動教育的價值和內涵新認識;通過學《指南》了解3—4歲幼兒學習與發展基本規律和特點。通過系統學習讓教師對小班勞動教育有了全新的視角,即更加重視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價值,更著眼遵循小班幼兒發展軌跡,捕捉幼兒一日生活中蘊含的勞動契機,以細緻和理性地關注幼兒生活中勞動的習得和養成。

2.共學「新勞動教育思想」,把握勞動教育核心

新時代背景下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加強幼兒勞動教育,提高幼兒勞動素質是我們需要踐行的教育任務。成都市第十七幼兒園提出了「慧勞動享生活塑品格」的勞動教育理念,詮釋了勞動教育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的深遠意義。勞動不僅是生活對幼兒提出的要求,也是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在勞動中,孩子們可以學習獨立和自信,學會尊重勞動和尊重他人,提高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形成服務精神和助人品格,是創造幸福人生的「第一教育」。

3.回歸教育現場,找準小班勞動教育定位

小班幼兒以自我服務勞動為主,是勞動教育的起點。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包括盥洗、如廁、喝水、午睡、餐點等,是小班幼兒在園活動的重要部分,在其成長中具有無可替代的教育功能。3—4歲幼兒由於自主意識的萌芽和發展,他們擁有強烈的自己做事情的心理欲望,已具備簡單的自我服務的勞動能力,這時有目的地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勞動意識,不僅能培養幼兒勞動素養,還能讓幼兒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研生活——讓勞動教育回歸生活


1.改作息,保證兒童勞動的時間

以前,受戶外活動場地有限、作息時間必須大一統等因素影響,班級幼兒作息時間分割的零碎和固定,教師忙於拉環節,在生活環節中不停地催促孩子。在新勞動教育背景下,我們放權給予老師大段位作息時間表,減少過渡環節,讓教師根據需求彈性、自主安排,給予幼兒充足的勞動時間。如每周一早餐後增加擦小椅子時間;餐點環節增加幼兒擦桌子、洗渣盤的時間;遊戲結束環節延長時間給幼兒充分收拾整理玩具材料的時間,每周各班輪流開展烘焙和戶外拾落葉等活動,給予幼兒更多參與、體驗勞動的時間。

2.破流程,給予兒童勞動的機會

由於教師未建立起科學的勞動教育價值觀,總怕幼兒動作慢和不安全因素而急於包辦代替。現在教師們打破高控現象,調整傳統組織流程,把勞動的權利適度讓給幼兒。如過去早餐流程中教師始終處於忙碌組織的狀態,控制、包攬幼兒的勞動行為:剝雞蛋、端餐點、清理碗中殘渣、擦桌子、洗砸盤,整個過程由老師完成。在新勞動教育觀下,我們改變了對餐點中單一功能的認識,建立新的流程:幼兒自取餐點—幼兒剝雞蛋—幼兒清理碗中殘渣—幼兒倒盤中殘渣—幼兒洗渣盤—幼兒擦渣盤—幼兒分類放餐具—幼兒擦桌面。教師有意識把勞動教育自然融入每個細微的環節,給予每個幼兒充分參與、體驗勞動的機會。

3.尋資源,支持兒童多元的勞動

幼兒園一日生活蘊含著巨大的勞動教育價值,我們緊緊抓住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深挖適宜小班開展勞動教育適宜活動,有意識從入園到離園讓勞動教育滲透全過程。我們將勞動與遊戲相結合,營造接近孩子生活的勞動情境,使其在遊戲情景中,潛移默化地、愉快地進行勞動的模仿,通過遊戲習得一些吃飯、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後再幫助他們遷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結合小班幼兒直覺形象的思維特點,創設支持性環境,如多處設置流程圖,將勞動技能和步驟進行分解;標記圖示,提醒幼兒物品使用後還原;衣服筐方便幼兒脫下的衣服摺疊好放在指定位置……積極暗示的學習環境,激發幼兒勞動的興趣,讓幼兒在與環境互動中主動習得勞動經驗。

4.重互動,促進兒童在勞動中發展

「教師要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通過有效的師幼互動去實現。生活中,問題情景引入激發幼兒勞動的欲望:通過直觀形象流程分解引導幼兒在閱讀中獲得勞動的技能和方法;通過勞動故事為幼兒樹立勞動榜樣;自創兒歌幫助幼兒在趣中習得的勞動經驗。同時,我們創設支持性互動環境,引發幼兒在生活中不斷嘗試與體驗,鞏固勞動的技能。通過家園互動,鼓勵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在家庭中實施勞動教育,形成合力,達成勞動教育一致性。

見成效——勞動教育助推教師專業發展


在探索小班勞動教育實踐的路上,老師們堅守初心,知行合一,紮實推進,取得明顯成效。在教育行為上教師實現了變催促為等待(教育態度)、變單一為多元(教育內容)、變凌亂為有序(教育策略)的轉變;建立起小班勞動教育的主體框架,讓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推進勞動教育;在以勞動教育為核心的主題活動下生成《小嘴擦乾淨》《繞杯帶》《我會剝雞蛋》、《脫下的衣服放回家》等30多節小班勞動教育實施課程;形成《小班幼兒餐點活動中勞動教育策略研究》《小班洗餐盤問題的破解》《穿衣有妙招》等50多篇經驗文章,同時教師保持研究的熱情,以班級或個人積極申報以小班勞動教育為主題的微課題研究,如《支持小班幼兒主動參與窗臺種植活動的研究》《小班幼兒勞動教育趣味化支持性策略研究》等,取得研究成效。在實施勞動教育路上,教師的研究實踐能力得到提升。

在新時代勞動教育背景下,回歸生活、回歸兒童,勞動教育能得以生發和拓展;回歸生活、回歸兒童,勞動教育會更加自然而深刻;回歸生活、回歸兒童,勞動教育更能助力生命的成長!

相關焦點

  • 魏敏:勞動教育有機融入立人教育實踐 | 勞動教育思考
    金牛實驗中學在立人教育實踐體系的引領下建構了立人存人教育課程體系,落實勞動教育的4個關鍵環節:落實相關課程;開展校內勞動;組織校外勞動;鼓勵家務勞動,並在實施過程中與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有機融入,很好的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 成都市全興小學:創新勞動教育的內容 | 勞動教育思考
    此外,基礎性勞動教育內容落實到年級學段可表現為:一年級勞動教育活動內容——繫鞋帶。活動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繫鞋帶的方法,讓學生從不會繫鞋帶到學會自己繫鞋帶,在此基礎上,將鞋帶系得牢固、美觀;增強一年級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意識。二年級勞動教育活動內容——整理書包。
  • 勞動教育,正在回歸生活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並指導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勞動教育的號角吹響了,我市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勞動教育的共識也正在回歸我們的日常生活。
  • 強底氣、接地氣、花力氣:辦好青年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踐維度
    二、青年大學生勞動教育要貼合地氣  勞動教育回歸生活本質, 可保證教育的現實合理性。勞動教育只有接地氣,才能聚人氣,才能真正回歸勞動教育的價值本質。勞動教育生活化是人們自身綜合能力提高的關鍵。  勞動教育與就業創業教育協同。
  • 第二屆中小學實踐教育論壇:聚焦勞動教育創新實踐
    武昌教育始終堅持「遵循規律,遵守規範,輕負高效,持續發展」的綠色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新路徑、新方法。謝英水主任現場分享了武昌區小學、中學勞動教育融合發展的探索,即在社會實踐中融合、在學科教育中融合、在特色課程中融合、在志願服務中融合發展的思路與實踐。成都市金牛區教育局副局長孫丹作《實施「全勞動教育」構建融合共生的教育生態》報告。
  • 晉玲:打造勞動實習場,讓課程走進生活 | 勞動教育思考
    自建園以來,一直本著「綜合育人」的理念,開展「新勞動教育」的園本實踐,通過建造真實勞動實習場、實施具有特色的「一軸三線」勞動教育園本課程,引進勞動教育合作聯盟等渠道,紮實開展幼兒勞動教育,讓勞動教育真實發生,讓勞動課程更具「靈魂」,有效促進了幼兒的健康成長。
  • 勞動教育應該教什麼怎麼教?
    「勞動教育急需回歸常態」「當前勞動教育在家庭中被『軟化』、在學校中被『弱化』、在社會中被『淡化』,現狀不容樂觀。」在接受黑龍江日報採訪時,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張顯友呼籲,強化中小學勞動教育刻不容緩。如今被視為「短板」的勞動教育,在三四十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 勞動教育如何教育大學生?河南高校在探索
    今年7月份,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簡稱《指導綱要》),闡釋勞動教育的內涵和特徵,細化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為「有教育無勞動」和「有勞動無教育」的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如何做好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河南高校紛紛開始各自的探索。 開課第一問:「勞動是什麼?」
  • 勞動教育,是切切實實的體驗式德育
    勞動教育,多年來備受關注。為什麼要開展勞動教育,如何將勞動教育開展好?我們有自己的思考。從國家層面說,有利於全面發展人才的培養。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加強勞動教育,是回歸人之本質、回歸學生自身的主體性教育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自主實踐中發現自我,通過雙手改變和創造自己的生活。
  • 成都市全興小學:幸福勞動,勞動幸福 | 勞動教育思考
    3.學校背景成都市全興小學是一所年輕的學校,2009年辦校之初,學校結合區域實際,因地制宜地修建了種植園和養殖園,為探索勞動實踐活動提供了物質保障。另外,學校家長多數來自農村,具有豐富的勞動經驗,部分家長還有多種手工技能,這些家長資源正好是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得天獨厚的條件。
  • 勞動教育引航未來之程——菏澤學院勞動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啟動:融各類勞動教育元素,豐富勞動教育載體勞動教育課程主導:學校制定勞動教育課程標準,設計開發「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概論」,作為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包括理論課和實踐課兩類。理論課部分在第一課堂完成,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承擔,採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課部分在第二課堂完成,由教務處統籌,各二級學院具體負責,採用值日生和勞動周方式,藉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學校資源,創建聯建或共享勞動實踐基地,開展實踐教學。學校還將「勞動教育」輻射到各學科,開設「勞動哲學」等一系列「勞動+」課程,提高大學生的勞動理論素養。
  • 師範院校高質量推進勞動教育的思考
    通過專題勞動教育、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科技發明、勤工助學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勞動快樂、體驗勞動艱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讓勞動教育在人才培養全過程充分展現;讓學生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素養,形成良好勞動習慣。三要形成多方參與的勞育格局。勞動教育需要高校主導、家庭支持以及社會共同參與。
  • 勞動教育的「五新」探索
    基於這樣的認識,學校對勞動教育理念進行升級,實現「從單純的體力勞動」向「體力勞動和學習運用我們掌握的知識技能創造美好生活相結合」的轉變。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應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要讓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磨礪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啟迪學生的智慧,調動思維,激發創造潛能;鍛鍊學生的肢體,增進學生的體質健康;解放學生的雙手,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 以「五育融合」執「新勞動教育」之事
    我國教育史上,曾出現過只重視外部作用,沒有挖掘其內生動力,導致勞動教育的效果適得其反的情況。因此,深入學習領會《意見》精神,既要認真研討勞動教育的基本規律和發展趨勢,又要結合教育工作實際,冷靜思考,使勞動教育的實施不走極端。如何讓勞動教育政策和理念及時落地生根,實現勞動教育的創造性實施?
  • 勞動教育要堅持認識和實踐的結合
    實施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練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有沒有必要強化勞動教育,相信各位家長最有發言權。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裡既有大環境的問題,也有家庭教育的失誤。
  • 【綜合實踐】勞動教育進課堂 綜合實踐譜華章
    為了加深培育站學員對綜合實踐這門課程的理解,提高學員的教師專業素養和實戰能力,8月19日,江蘇省鄉村小學綜合實踐骨幹教師培育站在官林實驗小學緊鑼密鼓地展開了第二次集中研訓活動。導師團宜興市教師發展中心綜合實踐研訓員周婕、新建小學吳志健、陽羨小學唐芬老師,培育站全體學員以及勞技基本功集訓隊成員全體出席了第一天的活動。
  • 平潭第二實驗幼兒園:勞動教育從娃娃抓起
    日前,記者走近平潭第二實驗幼兒園看到,小班幼兒正忙著分組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柜子;午睡起床後,中班幼兒就開始動手整理被子、枕頭,並將其裝進專用袋子等著周末帶回家;在幼兒園樓道、閱讀大廳、戶外滑滑梯等地方,大班幼兒正拿著抹布、提著小桶,將園部樓梯、閱讀大廳等區域擦拭得乾乾淨淨……據平潭第二實驗幼兒園副園長林鳳鳳介紹,這是每周五下午園部的「勞動日」活動,老師們會固定組織各類以「勞動和生活」為主題的活動,根據不同的年齡段
  • 新時代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的價值邏輯:應然、異化及回歸
    一、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的應然價值取向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本質規定,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勞動教育是基於人、培養人、發展人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多種多樣的勞動實踐方式實現教育價值的活動。
  • 勞動就是勞動教育的最佳方式
    毛澤東關於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勞結合」思想,是我國長期堅持的教育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勞動、勞動者、勞動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和「教勞結合」思想的時代闡釋與最新發展,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 北師大出版社發布檀傳寶教授新書《勞動教育論要》
    近日,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聯合舉辦的「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暨《勞動教育論要》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清華大學石中英教授、北京大學劉雲杉教授、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書記劉向兵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餘清臣教授和班建武教授,以及全國重點師範院校的專家代表等與會專家圍繞「勞動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以及《勞動教育論要》進行專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