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首個人工智慧教研結合學院在上海成立

2020-12-15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4月23日,上海臨港集團與上海電力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成立「上電-臨港人工智慧學院」。

據上觀新聞報導,該學院是臨港地區首個高校人工智慧學院,也是全國電力行業首個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

(圖片來源:上海臨港產業區)

此外,臨港集團還將與上海電力大學將在學院管理、專業建設、師資培訓、校企合作以及學生就業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共同成立了「校企聯合管理委員會」,將校區、園區的學科優勢與企業優勢緊密結合起來,全面解決電力行業、企業以及核心技術方面的問題,創新「人工智慧+X」的人才培養體制,共同打造人工智慧在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先進能源行業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而本次成立的人工智慧學院的首批學生將在9月份通過雙向選擇,從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二年級遴選30名對人工智慧有濃厚興趣的品學兼優學生,進行培養。同時,從新入學研究生中遴選開展「人工智慧」研究方向的培養。

據悉,臨港集團是上海市國資委下屬的唯一一家以產業園區投資、開發與經營和園區相關配套服務為主業的大型國有企業。園區入駐企業主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能源裝備、智能製造裝備、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等領域拓展業務。在人工智慧產業領域,臨港集團已經引入了包括商湯科技、中科院腦-智工程、科大訊飛、寒武紀、百度創新中心、航天八院等一批企業。(校對/小北)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成立人工智慧學院,還有哪些高校有人工智慧?
    從行業來講,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倒逼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的設置亟須提速。2018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四次提及「智能」,並特別指出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發展智能產業」。這些高校率先設立人工智慧學院目前,各地高校已經開始籌建人工智慧專業和人工智慧學院。2017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發文成立人工智慧技術學院。這是我國人工智慧技術領域首個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
  • 我校成立人工智慧學院
    為進一步響應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圍繞我校「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建設,加快學校自動化、計算機、數理及其相關學科發展,我校成立華北電力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並於11月16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楊勇平指出,人工智慧學院的發展,要直面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密切關注國家人工智慧的發展布局和產業走向,主動應對能源電力行業人工智慧應用需求,不斷推進人工智慧方向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向更高水平邁進;要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創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圍繞大數據與智能計算、群體智能與協同優化、人工智慧安全、智慧機器人與無人系統、智能發電技術與系統等重點研究方向
  • 上海電力學院概況
    上海電力學院是中央與上海市共建的、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院本部位於上海市區東部的楊浦大橋畔,與浦東隔江相望。學院環境幽靜,交通便利。學院在南匯科教園區、國順東路設有教學校區。目前,總佔地面積540畝。到2002年秋季,我院在校生規模將達到五千二百餘人(不含成教學生)。
  • 上海電力大學-安芯教育-Arm中國嵌入式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
    12月1日,上海電力大學-安芯教育-Arm中國嵌入式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該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舉行。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潘耀芳、副院長趙琰、副院長蔣偉、信息系全體教師,安謀中國市場經理宋斌、安芯教育總經理王翔以及學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動。
  • 上海電力學院:當好深耕能源電力的「尖兵」
    劉 禹 本報記者 王 春  站在上海電力學院楊浦校區門口拍張照,可以到看電力技術發展史:不遠處原楊樹浦發電廠裡,兩根煙囪靜靜地矗立,高聳入雲卻不再冒煙。校園內高高矗立的風力發電機緩緩轉動,屋頂光伏電池板閃閃發光,覆蓋校園的智能微電網系統正在默默平穩運行。  「緣電而生、依電而立、隨電而進。」
  • 水利電力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揭牌成立
    他希望各方提高政治站位,傳播以人為本、開放平等、尊重包容、交流互鑑、合作共贏,堅持正確義利觀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人文交流理念,在推動把人文交流理念融入水利電力行業的對外交往中下功夫;堅持成果導向,做好頂層設計,緊密結合水利電力行業對外交往發展需要,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成果導向,統籌校內外、國內外資源,高起點、高標準做好研究院的規劃建設;堅持創新思維,完善工作機制,秉持多元主體、平等協商、
  • 南京大學成立人工智慧學院,高校人工智慧學院哪家強?
    從去年開始,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分別成立人工智慧學院,今年年初,重慶郵電大學也加入了成立 AI 學院的陣營。 有業內人士預測,不久之後,各大高校的人工智慧學院會出現「野蠻生長」的狀態。年 5 月 28 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就發文成立人工智慧技術學院,成為我國人工智慧技術領域首個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
  • 211安徽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等三個學院成立!
    據悉,2月2日,安徽大學發布未來學院、集成電路學院、人工智慧學院成立的消息。為打造人工智慧領域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和科技協同創新體系,服務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加快推動「雙一流」建設,促進長三角教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經學校研究決定成立安徽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立人工智慧學院
    在人工智慧學院揭牌儀式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書記山紅紅表示,「作為石油石化行業領域的龍頭高校,要在人工智慧的機遇中找到自身發展的契合點和著力點,打造國內頂尖、國際知名的人工智慧學科發展平臺,激活創新發展潛能,進一步提升學校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等方面的能力。」
  • 上海交大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外國語學院成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
    5月29日上午,上海交大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外國語學院語言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儀式在徐匯校區總辦公廳舉行。上海交大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俞凱、上海交大外國語學院院長胡開寶、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常輝、語言智能與神經科學基地常務副主任丁紅衛教授、計算機與工程系助理研究員吳夢玥、校宣傳部老師以及幾十家媒體代表出席活動。
  • 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成立人工智慧分會並舉行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高峰...
    1月1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人工智慧分會成立大會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陳瑞球樓100號報告廳舉行。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黨委常委、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毛軍發,人工智慧產業及相關領域校友代表、學校校友會、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等相關部門及院系師生代表共近500人出席會議。
  • 華東師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成立 構建國家教育人工智慧高地
    、錢旭紅、王宏舟、孫真榮、李志斌等,以及智能教育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長三角十多所高校教育學院院長、人工智慧領域企業代表等出席大會,共同見證華東師大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的成立。24冊的《人工智慧與教育》叢書,形成了「自適應學習系統」初步方案,2020年9月舉辦了全國首個智能教育博士班(已列入教育部正式招生學科),與微軟亞洲研究院、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國內外頭部AI企業和研究機構進行了技術交流,達成了合作意向並將合力推進「教育+人工智慧」的深入研究。
  • 紅河學院人工智慧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紅河學院人工智慧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2018年7月12日,經申報,紅河學院獲批成為首批「AI+智慧學習」共建人工智慧學院項目立項高校,且在28所首批立項學校中是雲南省唯一入選的本科試點學校。近日,在紅河學院·達內集團深化產教融合共促人才培養「百校行」大會上,紅河學院與達內集團共建的人工智慧產業學院在校揭牌成立。
  • 上海電力大學:新工科理念培養高素質人才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跨入能源網際網路新時代,上海電力大學在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發揮新工科的獨特作用。為什麼人才培養要聚焦新工科?在上海電力大學副校長黃冬梅眼中,新工科不僅意味著新的專業形式,還可以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貫穿在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始終。
  • 上海電力大學:新工科理念培養高素質人才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跨入能源網際網路新時代,上海電力大學在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發揮新工科的獨特作用。  為什麼人才培養要聚焦新工科?在上海電力大學副校長黃冬梅眼中,新工科不僅意味著新的專業形式,還可以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貫穿在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始終。
  • 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成立人工智慧分會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少校)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人工智慧分會日前成立。近幾年,上海交大校友在人工智慧領域影響顯著,一批人工智慧領域頭部企業為該校校友創辦,包括人臉識別領域的商湯科技、依圖科技、雲天勵飛,醫學影像大數據挖掘的健培科技和讓機器讀懂病歷的森億醫療科技,通用平臺和數據發掘領域的第四範式、極熵數據,文本智能處理方面的達觀數據等。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網絡文學研究中心成立
    如何看待網絡文學的生產與傳播機制及其產業化運作模式,如何看待大數據與網絡文學的結合?3月23日下午,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一幢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徽派狀元樓裡,一群來自網絡文學創作一線、中國作家協會及國內知名高校的作家與專家學者們濟濟一堂,共同探討著網絡文學這個剛剛過了20個年頭,卻充滿活力、備受熱捧的話題。
  • 浙江工商大學薩塞克斯人工智慧學院揭牌成立
    他強調,浙江工商大學薩塞克斯人工智慧學院的設立,是浙江省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落實高等教育強省戰略的一大成果。兩校成功攜手,優勢互補,必將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教育教學等領域結出豐碩成果,通過人工智慧學院這座橋梁,浙江和英國的教育合作也必將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 南京農業大學調整重組成立人工智慧學院等3個新學院
    2020年7月,根據南京農業大學決策安排,原南京農業大學信息科技學院與原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調整重組,新成立南京農業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南京農業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新的工學院。
  • 工程熱物理所與華北電力大學成立「吳仲華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高度評價了研究所在國家能源、動力和環境等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他在講話中指出:華北電力大學著力於能源領域的科學家、行業領軍人才和卓越工程師的培養,吳仲華學院的成立是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領域的強強合作,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和突破;華北電力大學將大力支持吳仲華學院的建設,期望導師不斷探索、挖掘,學生應以吳仲華為榜樣,有為中國能源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