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很崇拜的高中師姐發了她在成都住的旅館的照片,照片裡的牆上掛著一句「你也只活了一次,憑什麼說我選擇的人生是錯的」,我的思緒就在看到這句話的後被漸漸被拉遠,想了很多以前的事兒。
一年前,高考沒有發揮超常,也沒失手得很糟糕,考了一個離一本線差三十多分的二本分數。
分數出來第二天的晚上,便接到了無數親朋好友的電話來詢問考試成績,有故作關心而實際就是來炫耀下他的孩子考的多好的,也有真正噓寒問暖來安慰的,總之,那晚只聽得電話與微信的震動聲。
有位親戚算是家裡混得最好的了,月入一萬左右,女兒也在一所不錯的大學裡。所以在我們這群老家親戚的面前,顯得底氣特別足,覺得自己很風光。
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了他在沙發那頭用他那特有的看不起人的語氣對我說「你這樣的成績,也上不了那些好的學校了,倒不如挑個好專業算了。有想報的專業了嗎?
「有幾個自己比較喜歡的,經濟管理,會計學以及新媒體。」
「這些專業讀出來有什麼用,也真的沒什麼前途。我看吶,你還是選一個維語專業的好,讀完出來考個公務員或做個翻譯什麼的,比你說的那幾個專業強多了,新疆啊現在正是缺會維語的人才呢。」
維語專業? !
我不僅勉強微笑著轉了話題,出於尊重,我並沒有去當面懟他。
我不知道那晚我是怎麼結束與他的談話的,他說的話我都極其含糊地應付了過去,與這種人說話,很累。
但回房之後,我還是一個人偷偷躲在被子裡哭了。
我已經是一個快成年的人,為什麼還要用長輩的身份來幹涉我的人生,一點都看不起我想要的人生。
當一個人站在他為自己設定的制高點上,極力向另一個人灌輸生活給他的經驗想法的時候,他就特別想用自己的人生經驗複製出另一個人的人生,這是一種很可怕的觀念傳遞。
然後在高考填報專業志願那一欄我填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我這不是賭氣,相反我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根本都不喜歡維語專業,也不想日後當公務員,為什麼要把大學最好的四年用來應付我不喜歡的專業,做一大堆我不熱愛的事情,為什麼要按他所說的來過我自己的人生。
而且,你也只活了一次,憑什麼就理直氣壯地說我的人生選擇是錯的。
你有親自走過我想選擇的路嗎,難道選擇了你所以為正確的路就是成功的人生嗎?
但,成功沒有標準答案啊。
每個人想要的都不一樣,成功不是一條刻在書上的標準公式,你所以為的運算過程得不到我想要的答案。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生而為人最特別的意義所在。
這時或許又會有人站在那位親戚的立場上跟我說,他都是為你好啊,你還年輕,只知道滿腔熱血,以後出來工作就後悔當時沒聽長輩的話了;別人雖然只活了一次,但他走得路比你多,所以他知道哪個選擇是最好的,哪條路是很難走得通的,所以你還是該聽聽他們的話,讓自己少走些彎路。
如果正確的人生就是一直走捷徑,只走前人推薦的那條「最好」的路的話,這樣的人生與手機上複製粘貼又有什麼區別?
我們都只能活一次,所以請不要以你的自以為的「豐富的人生閱歷」來對我選擇的人生指指點點,不要輕易否定我想要的未來。
因為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就算我選的那條路是錯的,那也請我把這條路走完,讓我在現實中狠狠的撞一回南牆,不然你叫我如何能甘心。
至少現在,我都未曾因為當初自己做出的選擇而後悔,未來能走多遠,我們都不知道,但感激在最開始的時候選擇了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如今慢慢放下自己驕躁性子,開始一點一點腳踏實地的去衝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有過一段時間被絆腳石擋住了路口卻依舊沒有放棄,寫了很多次的稿子被人拒絕後依舊繼續呈遞他人,英語基礎並不是很好依舊堅持每早去背單詞,半夜自習室裡刷真題。
不知道這種生活過了多久,漸漸地,有大機構終於主動聯繫我作為線上編輯,詞彙量很給力的上升到了5500+,二本院校但四六級一次過,實習簡歷被多家公司看中....是啊,陽光總會照耀到每一個努力的人身上。
無論我所堅持的對不對,我都會去努力追取我想要得到的,即使失敗了,也此而無憾。
願每一個被選擇的人生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當有人對你的人生不屑地指手畫腳,你可以底氣十足地站到他面前,一字一句地告訴他「你也只活了一次,憑什麼說我選擇的人生是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