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之後,喬治·麥可一直失意到死

2020-12-15 澎湃新聞
【編者按】1985年4月,「威猛樂隊(Wham!)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進行了一場演出,1萬5千名中國觀眾目睹了這場讓他們終身難忘的秀。「威猛」也是第一支來華演出的歐美流行音樂組合。樂隊在中國的演出和行程後來被拍成了一部名為《Wham! Foreign Skies》的紀錄片,喬治·麥可一行爬長城、吃中國菜、北京觀眾手持10元大鈔排隊購買演出票的情景,都被記載在了片中。

喬治·麥可資料圖。  視覺中國 圖

死於聖誕,喬治·麥可(George Michael)為自己創造的浪漫璀璨時代畫下句號。英國當地時間12月25日,前「威猛樂隊」(Wham!)成員、英國1980年代流行巨星喬治·麥可於牛津郡家中去世,終年53歲。

家屬表示,「在這個艱難的階段,希望外界尊重我們的隱私。對他的死因,我們暫時不便透露。」他的經紀人稱其死因為心臟衰竭。

年少成名,喬治·麥可在聚光燈下度過大半生。1980-1990年代,他以英俊、甜美、性感的青少年偶像形象出道,《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的輕佻浪漫和活力四射成為留在眾人心中的時代曲。

「威猛樂隊」散夥後,他於1998年公開出櫃,沉醉於酒精與毒品裡。1987年的專輯《Faith》是喬治·麥可邁向成熟、擁抱複雜成人世界的標誌。

然而有一天他終於厭煩了活在聚光燈下的生活。1990年代,麥可開始極力避免在音樂錄影帶和現場中出現,歌中則出現更嚴肅的內容,儘管愛與欲望始終是他熱愛的主題。

譬如《Father Figure》等混合了輕盈與沉重的歌曲為他再一次帶來事業高峰,動感舞曲《Freedom 』90》《I Want Your Sex》則成為電臺和舞廳俱樂部的熱播曲目。

喬治·麥可資料圖。  視覺中國 圖

喬治·麥可身上具有上世紀八十年代巨星的典型特質:華麗、性感、有自毀傾向;同時能力超強,是表演者也是創作者,還擔任自己的製作人與樂隊首領。無論是作為首批在歌裡加入饒舌的英國音樂人之一,還是R&B高手,迪斯科舞曲「王子」,喬治·麥可不變的特長始終是他寫出優美旋律的本領。

從偶像出道卻成為傑出的音樂家,麥可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唱情慾,卻優美詩意而富於想像,切中的是人類精神的核心。如果他未死,世界多想看到他再次站在血紅的舞臺上發光。

終其一生,喬治·麥可以「威猛樂隊」成員及單飛歌手的身份共售出1億張專輯。即便後期他的專輯數目及銷量顯著減少,自1990年代後期開始又因性取向和毒品問題屢遭法律困擾,雄厚的粉絲基礎仍保證了他現場的火爆。

威猛樂隊

1963年6月25日,喬治·麥可(原名Georgios Kyriacos Panayiotou)出生於倫敦北部,父親為希臘裔餐飲業主,母親是一位英國舞者。中學時代他與好友安德魯·維治利(Andrew Ridgeley)及另三位朋友組成受牙買加音樂斯加(ska)影響的樂隊The Executive。經歷友喪及離散後,麥可與維治利於1981年組成雙人樂隊「威猛」,並籤約獨立廠牌Innervision。

1982年,他們的首張專輯《Wham Rap!》出版,成為首支出現饒舌元素的英國樂隊之一。儘管這張專輯並未一炮而紅,但是隨後的單曲《 Young Guns (Go for It)》卻在1982年10月登上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第三的位置。「威猛」的曲風與當時夜店文化的蓬勃發展不謀而合,因此重新出版的《Wham Rap!》迅速打入排行榜前十,1983年的《Bad Boys》和 《Club Tropicana》為他們走紅又添了一把猛火,更不用說紅透全球的《Last Christmas》。

孤單過聖誕的時候,有多少人至今仍會想起這首溫暖又失意的情歌。

同年,隨著《Fantastic》的發行,「威猛樂隊」成為與另一支大熱樂隊「文化俱樂部」(Culture Club)爭奪英國「新流行」浪潮首把交椅的勁敵。

改籤索尼之後,他們的名聲迅速傳遍世界,一切只發生在短短數年間。1985年,「威猛」樂隊成為首支訪華西方樂隊,贏得舉世矚目。林賽·安得森(Lindsay Anderson)為其中國之行拍攝的紀錄片成為珍貴史料。

據說,「首支來華樂隊」的頭銜本應屬於「皇后」(Queen)樂隊,是「威猛」的巡演經紀人偷偷擺了一道,給中國方面發了兩本小冊子——一本描述「威猛」的粉絲都是體面的中產階級年輕人,一本著力描繪了「皇后」的華麗浮誇。最後花落「威猛」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然而此時,麥可已在考慮單飛。美國之外,《Careless Whisper》被當作麥可的獨唱作品發行,1986年6月在英國溫布利體育館的盛大演出成為「威猛」的告別之作。

同年,麥可的首張個人單飛作品《A different Corner》發行。《Music From the Edge of Heaven》(1986)成為「威猛」絕唱。

單飛的喬治·麥可憑《Faith》(1987)確立了自己流行巨星的身份,孰料1988年的世界巡演卻成為他個人與事業的轉折點。

巡演很成功,但是麥可筋疲力盡了,並開始懷疑這一切的意義。

他稍稍放緩了腳步,下一張專輯《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 1》發行於1990年。此時他已成功轉型為嚴肅的成人藝術家,並獲得外界首肯,專輯及單曲的打榜成績不亞於「威猛時代」。

懷疑卻悄然成為他的「敵人」(或者救贖也不一定?)總之,麥可開始拒絕出席宣傳專輯的活動,拒絕出現在音樂錄影帶中。

但是公眾沒有因為他的迴避態度而失去對他的愛,尤其是在英國。1991年,他與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錄製於溫布利現場的《Don't 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為二人帶來極大的成功,同時登頂美國及英國的各大排行榜。

糟糕的是,他與索尼唱片的關係每況愈下,公開聲稱「索尼只是把音樂人當作軟體使用」,指責其未盡職宣傳《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 1》(銷量也有800萬張),並訴諸法律。

當年,這場官司吸引了廣泛的社會關注,被認為一旦麥可勝訴將對整個音樂工業產生巨大影響。然而麥可未得勝訴,法官認為他與索尼的合約是「合理而公平的」。

這場訴訟並非全無結果。1993年,麥可發行了一張取名為《五首現場》的專輯(包括其1992年與「皇后」的弗蘭迪·墨丘瑞<Freddie Mercury>同臺演出的曲目)的所得通過Mercury Phoenix基金幫助了抗擊愛滋的項目。

1993年,麥可的愛人Anselmo Feleppa死於愛滋引發的腦出血。他寫下《Jesus to a Child》紀念。1996年發布後,這首單曲成為他單飛時代的首支登頂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這一年,麥可被全英音樂獎授予最佳英國男藝術家,這只是他收穫的眾多世界級榮譽之一。

威猛樂隊來華之行的卡帶,當時走紅的中國女歌手成方圓還翻唱了他們的歌。

逐漸減產的喬治·麥可並沒有過氣。

2004年,英國廣播學會宣布麥可為「1984-2004年作品在英國電臺播放次數最多的藝人」。

1998年,他的新歌加精選集《Ladies & Gentlemen: The Best of George Michael》銷量達150萬張。

新歌之一《Outside》背後還有一個對他有極大觸動的故事。寫歌之前數月,麥可在比佛利山的一個公共廁所因「淫穢行為」被一位便衣警察逮捕。此前,這位逮捕他的警察曾因麥可音樂錄影帶中「警察親吻」的畫面而起訴他。敗訴後,警察選擇了自行「解決」問題。

鬧劇過後,麥可向外界公開自己與商人Kenny Goss自1996年開始的情侶關係。二人分手於2009年。他承認自己是雙性戀,並長期遭受抑鬱困擾。

進入2000年後,早年的恩怨對麥可來說不那麼最重要了。

2003年,他出人意料地重新籤約索尼,並發布《Patience》(2004)。這張專輯很快登上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首位。

和音樂人們愈發注重網絡版權的趨勢相反,麥可把單曲們掛在網上供歌迷免費下載,並鼓勵人們在聽歌之後向慈善機構捐款。步入中年,他的歌曲不再囿於情愛與欲望。2002年的單曲《Freeek!》表達了對布萊爾和布希欲發動對伊拉克戰爭的警覺。

此時的麥可已遠離喧囂和名利,但是依然具有撐起體育館現場的能力。

他在美國的影響力已經一落千丈,卻依然深得歐洲人的喜愛。

歐洲人願意寬容這位仍然有魅力和創作能力的巨星,儘管這段時期他曾數次因涉毒被捕,2010年更因受毒品影響,駕駛路虎撞毀一家照相店而被罰五年禁駕。

也是在這段麻煩纏身的時候,喬治·麥可竟又重燃對舞臺和表演的熱情。2011年,他為威廉王子的大婚獻上翻唱自史蒂夫·旺達(Stevie Wonder)的《You and I》。

2011年8月,他的《Symphonica》巡演起跑,卻因10月的一次嚴重肺炎而被喊停。

康復、站在醫院門口感謝醫護人員的救命之恩,出院,麻煩卻並未結束。

2013年5月,麥可因跌出行駛中的汽車而再次入院,這次是被直升機直接送進去的。

2014年,他與管弦樂團合作的現場專輯《Symphonica》成為絕唱。老歌重生,他的聲音聽起來依然絲滑無憂。熱愛他的英國人民再次讓這張專輯登頂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

就在本月,麥可剛剛宣布自己的新專輯正在製作中。一部暫定名為《Freedom: George Michael》的自傳式影片亦將問世。影片由麥可擔任旁白,史蒂夫·旺達、埃爾頓·約翰等巨星都將出現在影片中。

唱片《Make It Big》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魏晉王弼:18歲寫《老子注》,年少成名卻自大,23歲死於麻風病
    而王弼在了解到這種解說之後,竟然能夠將這種學說上升到一種哲學的思辨觀。而且在討論著名作品《 周易》這本書中所蘊含著的哲學思想的時候,它都是提倡大家要從道教的本論體中去思考。結語雖然王弼在玄學方面的貢獻和才能非常好,但本人可能因為年少成名而有些驕傲自大。在投壺的事情之中,就顯得極其的突出。
  • 喬治·麥可 內心住著黑人音樂老靈魂
    他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最早到國內演出的歐美音樂人,創作了多首歐美流行音樂史上現象級的經典曲目,影響了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搖滾樂壇。就像是冥冥中的宿命,寫下最暢銷聖誕歌曲之一的喬治·麥可,最後真的就在今年的聖誕節離開了人世。
  • 年少成名的他 用搖滾的《樹讀》表達內心的希望與過往
    凱凱在接受採訪時也說了,年少成名的他也不容易,可以說他的成長是觀眾們有目共睹的,一起見證了一個團隊的成長,也一起見證了他的成長。夢裡那個少年彈著吉他當然了,小編也從來沒有想到,一首特別安靜的《樹讀》還有這麼個搖滾的唱法,在我的印象中,我一直覺得這首歌是一個人,一個吉他,一個人安靜的奏唱的。
  • 《去年聖誕》原唱喬治·麥可去世,53歲
    視頻來源 網絡(01:29)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男歌手喬治·麥可(George Michael)去世,終年53歲。其公關說,他「在家中安祥地辭世」。
  • 年少成名與大器晚成,誰能笑到最後?《易經》否卦上九爻之解讀
    雖然張愛玲曾經說過「成名要趁早」,現在的社會也都在吹捧著年少成名的「小鮮肉」,可現實卻狠狠的打了人們自己的臉,虛偽浮誇的環境造就了醜陋到極點的種種醜像,給人們的思想帶來了莫大的衝擊,讓人們開始反思一味吹捧年少成名所帶來的惡果。
  • 人們悼念《無心快語》演唱者喬治·麥可(組圖)
    12月26日,一名男子在英國首都倫敦喬治·麥可的住宅外悼念。英國傳奇歌手、前威猛樂隊成員喬治·麥可25日下午在英國牛津郡戈靈的家中辭世,享年53歲。他的經紀人和警方當天確認了這一消息。新華社/路透12月26日,人們手持鮮花來到英國首都倫敦喬治·麥可的住宅外悼念。
  • 14歲成名,考入早稻田大學,現一落千丈:年少成名為何大都淪落?
    那麼,這些年少就成名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呢?新浪新聞曾採訪過六位曾經的高考狀元,他們中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遊戲主播,有的還是單身、租房,過得很一般。我們驚人地發現,高考狀元後來的生活,與年少時的名氣並麼有很大的必然關係。成名雖易,守名更難。
  • 《無心快語》演唱者喬治·麥可去世 享年53歲
    原標題:傳奇歌手喬治·麥可去世  喬治·麥可 (1963.6.25—2016.12.25)   2016年是音樂界不斷說告別的一年,在送走了大衛·鮑威、萊昂納德·科恩、格列·弗雷等傳奇人物之後,在歲末依然傳來噩耗
  • 英國歌手喬治·麥可去世 帶成名曲《Last Christmas》訪華
    原標題:英國歌手喬治·麥可去世 帶成名曲《Last Christmas》訪華法制晚報訊(記者 壽鵬寰)《Last Christmas》的創作者喬治·麥可在聖誕節去世。英國時間昨日,英國著名歌手喬治·麥可在其牛津郡的家中去世,享年53歲。他的經紀人昨日確認了這一消息。
  • 喬治·麥可再版專輯發布 黃綺珊助陣哼唱《Careless Whisper》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楊暢)今日(10月24日)下午,已故英國傳奇音樂人喬治·麥可(George Michael)個人再版全新專輯《Listen Without Prejudice》暨個人全新紀錄片《Freedom》發布會在京舉行。作為前威猛樂隊主唱,喬治·麥可曾和樂隊成員於1985年到北京開演唱會。
  • 歌手喬治·麥可去世 《無心快語》曾風靡全球
    (原標題:歌手喬治·麥可去世 《無心快語》曾風靡全球)
  • 知名童星因殺人被判入獄15年,那些年少成名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2 那些年少成名的童星 人生漫長,造化弄人,幾乎沒有人可以把小時候的運氣延續到老。 張一山在接受《新青年》採訪時就說,所謂年少成名,也需誠惶誠恐。長大,恐怕是最可怕的事。 這其實是對年少成名的錯誤認知。
  • 王俊凱:年少成名讓人成熟,但是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小凱袒露心聲,年少成名首先就是非常幸運,但它就是有好有壞,就是有利有弊,年少成名會有很多的方法讓你更早地看待這個世界,能夠更早的讓你早一點成熟,但你會在大家的注視之下成長,那就會有更大的壓力!如果你能克服的很好,我覺得你就能更好的成長,成為一個大家一路看過來長大的一個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厲害的一個人!初心不改,才能不斷成長!
  • 《赤壁賦》中蘊含的哲理,蘇軾在官場失意之外,收穫了什麼
    蘇軾年少成名,風光無限,可是命運似乎也不肯讓他一生順風順水。官場上,蘇軾一直都是不如意的,因為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同時因為著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被御史彈劾,時任君主的宋神宗大為惱怒,將他貶到黃州。黃州是個地處偏僻的地方,也十分貧窮,蘇軾一下從高處跌落,心裡的感覺一定是不好受的。
  • 喬治麥可去世 喬治·麥可在中國的舊照曝光歌唱生涯回顧
    據BBC英國廣播公司12月26消息,英國歌手喬治·麥可(George Michael)的公關人員表示,麥可在家中平和去世,享年53歲。警方表示,對於麥可的死亡目前還沒有可疑線索。生於1963年的英國希臘裔創作歌手喬治·麥可,是當代最成功的西洋流行歌手之一,是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主流音樂家。
  • 張子楓年少成名,小小年紀演技一等棒,服裝搭配有特色
    「年少成名:這個成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很有壓力的,十八歲的年紀我們很多人都在上學,甚至是處於高中的時刻,而娛樂圈的許多明星都會有這樣的現象,就是小小年紀就火的一塌糊塗,像我們熟知的「TFBOYS」,雖然出道備受爭議,但從這幾年來看就可以知道當初的堅持都是對的,張子楓也是小小年紀就很出名,如今的她不過十八歲,卻出道有十年了,真是感慨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
  • 威猛樂隊前主唱喬治·麥可離世 天堂迴蕩起《無心細語》
    那支樂隊的名字叫做「威猛」,它其中的一位主唱就是喬治·麥可。當地時間25日,這位53歲的英國傳奇歌手離開了人世。   他現在留給世界的或許是一陣的心碎,但是他曾經留給中國大陸乃至一代年輕人的卻是一片天地。「他讓我們了解到原來音樂可以如此自由自在地表達!」音樂人常寬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達自己的緬懷。其實就在那一年的那一天, 常寬也去排隊了,只是他與幸運擦肩而過。
  • 《無心快語》演唱者喬治·麥可辭世
    新華社倫敦12月25日電(記者 梁希之)英國傳奇歌手、前威猛樂隊成員喬治·麥可25日下午在英國牛津郡戈靈的家中辭世,享年53歲。他的經紀人和警方當天確認了這一消息。  經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非常悲痛地確認,我們備受喜愛的兒子、兄弟和朋友喬治在聖誕節期間平靜地離開人世。
  • 當年張錦文年少成名,為何被郎平踢出國家隊?
    當年張錦文年少成名,為何被郎平踢出國家隊?張錦文曾經被視為中國女排的天才球員,在他那個時候展現出的天賦與潛力,讓自己的隊友垂涎三尺,很快表現優異的他便進入了國青隊,並且帶領女排國青隊砍瓜切菜的拿到了世錦賽的冠軍,隨後如願以償的進入到國家隊,然而就當很多球迷認為張錦文能夠在郎平指導的調教下必然會成為未來撞球界的一顆巨星時,就被郎平指導國家隊給除名了,並且再也沒有返回到國家隊。
  • 16歲成名的施天音,復旦之後又留學美國,跨界金融圈管理跨國銀行
    在演藝圈中年少成名的明星有很多,他們小時候就在演藝圈吃得開,所以長大後依然會留在這個圈子裡。小時候就是演員,長大之後依然是演員,這樣的選擇當然是很好的。可是在不久之後,他們很少有人能夠憑藉小時候的名氣再火一把,除非是一直在演藝圈從沒有離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