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 李帥 報導 通訊員 顧雪豔
又到了開學季,滿六歲的「小豆包」們正式邁入了校園,開始了6年的小學生活。9月1日,上海路小學的老師們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入學的第一課:開筆禮。
「開筆禮」從何而來?
「開筆禮」起源於春秋孔子時代,它是中國傳統上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儀式的稱謂,俗稱「破蒙」,在古時是極為隆重的典禮,對每個讀書人來講都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為人生四大禮(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和狀元禮)之一。
為了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培養民族文化自豪感,弘揚民族精神,學校將這一傳統儀式「喚回」,並且在古代儀式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本次開筆禮有這五個步驟:
壹
正衣冠
古人云:「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襪,皆須收拾愛護,常令潔淨整齊。」「衣冠」不僅僅意味著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這正是——童蒙之學,始於衣冠;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貳
敬拜孔子
孔子集華夏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 「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尊為孔聖人、至聖、成世師表。今日我們敬拜孔子,入其門、學其道。
叄
硃砂啟智
所謂「硃砂啟智」就是由師長用硃砂為剛入學的孩子在額頭正中點上紅痣,「痣」通「智」,意味開啟智慧,這又稱之為「開天眼」或「點聰明」寓意學子從此眼明心明,好讀書。老師們為可愛的孩子們點硃砂,送祝福,希望通過閱讀啟迪智慧實現夢想。
肆
擊鼓鳴志
衣冠正豪氣,硃砂智已啟,孩子們們是聰明樂學的,你們一定會更優秀,大家要立下志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讓我們用鼓聲鳴響我們的志向。
伍
啟蒙描紅
開筆禮上,學子要在師長的教導下學寫第一個漢字「人」字。寓意學子們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堂堂正正的做人,明道理。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拿著心愛的毛筆,工工整整的寫下了第一個字,時刻提醒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先做人再做事」。
在儀式上,平時嬉笑的孩童都收斂了心神,專注地完成儀式每一個步驟,提筆,寫字,落筆。孩子們對「上學寫字」有了新的認識,感受到學習知識的重要。開筆禮儀式也在其心中印下「知禮懂禮」的烙印。
此次開筆禮活動,學校採用了網絡直播的方式,家長們通過手機就可以看到活動現場,解決了很多家長因工作原因不能參與其中的遺憾。通過此次開筆禮,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感悟,在禮儀規矩的學習下讓孩子能更快融入到了學校的集體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