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金門不可能與大陸切割 更不可能獨立

2020-12-19 觀察者網

據香港中評社8月4日報導,於8月1日卸下金門大學校長職務的黃奇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金門曾是戰場,不願再見到戰爭;若要獨立和大陸切割,金門做不到,兩岸問題還是要靠智慧來解決。

同日接任金門大學校長的陳建民接受中評社訪問時也說,金門在兩岸關係中一直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早期是戰地,充滿軍事氣息;現在已經沒有戰爭,成為兩岸交流的中繼點,尤其2001年「小三通」之後,金門地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兩岸關係時好時壞,但金門是福建省,「我們有一個福建省,大陸也有一個福建省」,加上金門和廈門歷史淵源又很深厚,因此兩岸人民的交往仍相當密切。即便臺灣和大陸有政治上不同的考量,但是金門的人民和地方政府,還是認為要由金門地區給予兩岸關係正面回應,就算兩岸限縮,仍希望可從金門突破,金門先天條件受限,現在有引水方面的交流,未來可能要擴大到更多層面。

2018新年第一天金門著名的老街「模範街」街道一旁插滿了五星紅旗 圖片來自臺媒

中評社認為,兩位金門大學的前後任校長,也是兩位金門的智者,說出了金門的經驗、金門的價值、金門的智慧,這些經驗、價值和智慧。

金門從兩岸對峙的最前沿變為兩岸交流的最前沿,從戰場變為兩岸和平公園,以自身的經歷訴說和平的可貴;金門也以自身的經歷與感受,強調金門廈門是一家親、一家人,兩岸同胞也是一家親、一家人;金門更以自己的經驗感受融入大陸是大勢所趨,金門不可能與大陸切割,更不可能獨立。

中評社認為,金門的歷史教訓和現實經驗,可以為兩岸關係發展提供很多有益的啟示和智慧。金門,已經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燈塔!在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今天,金門的燈塔作用尤其重要。

相關焦點

  • 港媒:大陸漁船金門海域翻覆 家屬駕船尋人被臺當局扣留
    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導境外媒體稱,一艘大陸漁船18日在金門附近海域翻覆,船上三人中有一人遊到金門獲救,但另兩人下落不明。20日清晨,18名家屬和同村漁民分乘兩艘漁船越過大陸和金門間的分界線,直闖金門島,七人直接登島搜救,被臺當局拘留。而後其他人也被拘留。
  • 「金門的前途不在臺灣,在大陸」
    言詠  金門縣長李炷烽可能是臺灣最「親大陸」的一位縣市級官員,他總是不遺餘力地向大陸、向世界推銷金門。金門高粱酒廠在廈門開設大陸第一家專賣店時,他親赴現場剪彩;廈門舉行海峽旅遊博覽會,他率團參加推介金門風光;在臺灣,他被戲稱為「最想去大陸的人」,有統計稱他任縣長期間申請赴大陸的次數居臺灣所有縣長之冠。
  • 美媒:金門擁抱大陸的吸引
    美國《紐約時報》9月3日文章,原題:曾經冷戰的爆發點,臺灣金門縣擁抱大陸的吸引面積大約是紐約曼哈頓行政區兩倍的金門縣,自1949年國民黨潰逃臺灣後,就一直歸臺灣本島管轄。但臺灣本島離這裡有140英裡,而中國大陸則在不遠處若隱若現。
  • 臺灣本島居民可能獲準通過金門澎湖地區進出大陸
    中新網香港10月16日消息:臺北訊,兩岸小三通的門戶可能大幅開放,臺灣「立法院」昨日初審通過「離島建設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列在兩岸通航前得先試辦金門、馬祖、澎湖地區與大陸地區通航,而臺灣地區人民憑相關入出境證件,也可經小三通試辦地區到大陸,打破只有金馬人士可透過金馬水域進入大陸的限制。
  • 大陸「攻臺奪島」?金門「藍委」陳玉珍:較可能斬首行動
    對於中美近日衝突升高,中國國民黨金門「立委」陳玉珍今天受訪強調,我們金門希望兩岸和平交流,因為金門經歷過戰爭,反而希望與大陸交往,也認為有需要。中美兩大國緊繃下,兩岸要冷靜思考,「攻臺」路線按照之前評估「首戰即終戰」,要先取下金門可能性比較低,那等於給了臺軍、美軍多了一點支援時間,不符合解放軍目的,她認為,「比較可能是斬首行動,比較會做」。
  • 金門人想要與大陸關係更緊密 篤信兩岸遲早統一
    如今它成了臺灣極少數與大陸有直航的地方之一。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報導,臺灣當局控制著金門,並允許大陸遊客從福建省乘坐渡輪到此觀光、品嘗當地美食,回去時帶走一瓶瓶島上特產的高粱酒。金門的商人也可以乘坐同樣的渡輪到大陸做生意。     這樣的自由在臺灣不同尋常:1949年以後,臺灣當局禁止臺灣的所有其他地方與大陸直接通航和通郵,也不許民眾直接往來旅行。
  • 金門大學前校長:金門不願再看到戰爭 絕不接受「臺獨」
    金門大學前校長黃奇(圖源:中評社)海外網8月1日電 剛剛卸下金門大學校長職務的黃奇今日(1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金門曾是戰場,身為金門人,不願再見到戰爭,因此金門民眾絕對不會接受「臺獨」主張。要金門和大陸切割?
  • 大陸可能封鎖金門馬祖?臺灣前安全部門負責人:從未如此焦慮
    臺灣有「退將」擔憂,大陸可能逐步封鎖金門、馬祖。對此,臺當局前安全部門負責人蔡得勝研判,大陸類似行動會愈來愈多,「不排除相關動作升溫」。 蔡得勝昨天出席臺北論壇舉辦的「COVID-19衝擊下臺灣產經的關鍵解析」研討會時表示,這是大陸針對兩岸關係不好所祭出的反應行為。至於有無機會走向更激烈的情況?
  • 臺媒:金門未來會不會離大陸更近,離臺北更遠
    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30日發文稱,不論在政治或民生議題,金門人都知道,「金門離廈門近,離臺北遠。」儘管臺「行政院」下令暫緩通水典禮,究竟金門要聽臺當局指令、還是要聽地方民意,金門縣長陳福海昨天給了答案。 文章稱,臺中市政府被取消東亞青運主辦權後,民進黨當局日前以「時機不宜」,要求「暫緩」通水典禮,其實臺當局也深知已剎不住金門的通水步伐。
  • 金門人期望金廈試行一國兩制 洪秀柱:不是不可以!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洪秀柱表示,她曾說過兩岸不分裂,就是不搞「臺獨」,而大陸曾表態尊重臺澎金馬人民的生活制度和習慣。至於讓金門先行先試,作為「一國兩制」試點也不是不可以的事。她強調,蔡英文一天到晚說「點亮臺灣」,完全忘掉金馬,面對這樣棄金門於不顧的領導人,期盼楊鎮浯在年底選戰為金門爭一口氣,也為國民黨爭一口氣。
  • 大陸海警突查臺軍金門補給船,釋放強烈信號!
    一、1949年10月24日,新中國成立24天後的金門戰役,解放軍28軍下屬的三個團共9000人在島上苦戰三晝夜,因後援不力全軍覆沒。這次徹底的敗仗充分證明,當時的新中國根本沒有渡海作戰拿下金門的能力,更沒有統一臺灣的能力。二、到了1958年金門炮戰的時候,以當時大陸的實力,解放軍已將金門封鎖,金門守軍後期的補給已經非常困難,此時當然能夠拿下金門。但是,此時如果拿下金門而不能拿下臺灣島,那意味著國共之間在地理上的距離將從幾公裡擴大到一百多公裡,隔著臺灣海峽將很難建立方便的聯繫。
  • 金門「修法」向大陸買電 從廈門供電被指最經濟
    近年來,隨著金門開發步伐加快,尤其是幾個BOT項目陸續進行和營運,缺電問題逐漸凸顯。這也使得金門向大陸購電的議題再次浮出臺面。金門「立委」楊應雄告訴導報記者,他已向「立法院」提案,要求修改「離島建設條例」中的內容,希望增加「若離島用電不足,可酌情向大陸買電」等相關條文。
  • 美國擬允許蔡英文再度「過境」 港媒:不可能經停華盛頓或紐約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港媒稱,消息人士透露,華盛頓計劃允許下月前往南美參加巴拉圭總統馬裡奧·貝尼特斯就職儀式的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經停美國南部城市機場。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0日報導,與美國和臺灣當局關係密切的人士說,蔡英文在前往巴拉圭途中可能經停德克薩斯州休斯敦或佛羅裡達州邁阿密機場。巴拉圭是18個與臺北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國家中唯一的南美國家。一名消息人士說,為了避免惹怒中國大陸,美國「不可能」讓蔡英文進入華盛頓或紐約等重要城市。
  • 金門向大陸買水預算案過關 未來或再向廈門買電
    楊應雄說,目前金門的用電總體還算好,並沒出現缺電現象,但因為金門採用獨立火力發電,沒有辦法跟臺灣的發電系統並聯,故而成本很高。每賣一度電,臺電公司就要補貼6至7元(新臺幣,下同)。   他同時預計,隨著多個建設項目在金門投入使用,尤其兩個大型免稅商場,加上落地籤的成熟化運作,遊客多了,金門的用電就會呈現緊張局面。
  • 不排除大陸動作升溫 臺軍退將憂大陸封鎖金門、馬祖
    (摘自陸戰九九鐵軍旅臉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0月18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立榮航空包機前天飛往東沙島途中,進入香港飛航管制區被要求返航,臺軍退將擔憂大陸可能逐步封鎖金門、馬祖。對此,前臺灣安全部門主管蔡得勝分析,大陸類似行動會愈來愈多,「不排除相關動作升溫」,他建議雙方節制,事情走到頂點,隨之而來就可能引發動蕩。
  • 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原標題: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 毛澤東為何暫不解放金門、馬祖
    中共中央不為蔣介石所激,冷靜地觀察著美蔣的新動態。此時,美國政壇一片混亂。在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格林寫給總統艾森豪的一封信中指出,「協防金門」可能使美國「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刻,為一個並不會影響到我國重大利益的問題,而捲入戰爭的漩渦」。  美國許多官員也同意上述觀點,認為美國應信守對臺灣安全所做的承諾,但極力反對美國以武力保衛金、馬。
  • 為何大陸對金門供水 總差「最後一公裡」?【2】
    目前,該方案已完成了規劃、海域環境調查及鑽探、合約草案與協商議案等先期工作;廈門大嶝供水方案即從廈門大嶝島南邊的陽塘鋪設6.7公裡的海底管道至大金門的北山,再經過4公裡管道至金門縣域。早在1996年,廈門就已將供水工程修到了大嶝、小嶝和角嶼,並準備將供水工程鋪向金門。   這兩個方案中,從大嶝引水被認為更優惠,且供水系統也更有保障。
  • 金門!回歸!通水!通橋!通電!
    廈門正在金門以北3英裡的一座島上修建新機場,這個項目填海造地將使大陸同金門的距離縮短至1.5公裡。未來,極有可能興建的從金門通往廈門機場的大橋將從根本上消除剩餘的1.5公裡de1距離。上個月,大陸開始通過新修建的15公裡管道向金門供水。而更重要的是,金門可能很快會從大陸獲得更便宜的電力。
  • 蔡英文為何不宣布「獨立」?前「立委」:心知肚明,這根本不可能
    作者:中嘉匯臺灣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國大陸的一大難題,可以說,臺灣一天不回歸,中國大陸同胞就會牽掛多一日,在和平共處的前提下實現祖國統一是民心所向。「臺獨」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而臺灣真的能如民進黨當局所願真正從中國「獨立」出去嗎,中國國民黨前民意代表蕭景田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不管民進黨當局如何叫囂,臺灣「獨立」終究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