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地圖
距離中國大陸海岸7英裡的金門島曾是臺灣與大陸交戰時被重炮轟擊的前線。如今它成了臺灣極少數與大陸有直航的地方之一。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報導,臺灣當局控制著金門,並允許大陸遊客從福建省乘坐渡輪到此觀光、品嘗當地美食,回去時帶走一瓶瓶島上特產的高粱酒。金門的商人也可以乘坐同樣的渡輪到大陸做生意。
這樣的自由在臺灣不同尋常:1949年以後,臺灣當局禁止臺灣的所有其他地方與大陸直接通航和通郵,也不許民眾直接往來旅行。中國大陸與另外一個臺灣島嶼——馬祖之間也存在有限的直接往來。
當被問及他們是不是對金門的特殊地位感到感激時,金門人不以為然。「這還不夠。」從20世紀40年代就住在金門的82歲退伍老兵劉雙銀(音譯)說,「我們需要來自大陸的錢。」
金門人知道他們的小島有多麼脆弱:在1954年以後的20年裡,大陸定期向這個島嶼發射炮彈。但許多金門人對島嶼脆弱性的說法不以為然,他們都想要整個臺灣向大陸開放——哪怕他們自己與大陸的紐帶會因此失去特殊地位。「一旦開放通商,我們就能買到更便宜的食品,更便宜的其他東西。」72歲的退休老農陳贊盛(音譯)說,他以前在地裡種植小麥、花生和甜馬鈴薯。
幾十年來,金門當地經濟仰賴駐紮在島上的軍隊。大陸在1978年宣布停火,15年前臺灣軍方將島嶼的管轄權交給行政機構,大部分軍人都回家去了。金門的經濟因此受到打擊,當局遂允許金門與大陸「小三通」。「當金門在打仗時,這裡沒有發展的希望。」金門高粱酒公司董事長雷倩說,「它是過去60年海峽兩岸敵對的犧牲品,現在它成了受益者。」
在有關臺灣如何與大陸相處的敏感問題上,大多數金門人對宣布獨立的構想嗤之以鼻。「你在開玩笑吧?」退休老農陳說,「你一宣布獨立,大陸就打過來了,跑都沒地方跑。」他贊成向大陸開放,哪怕大陸曾經把炮彈打到他的地裡,「我們遲早會統一的,這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