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航天環宇航空航天裝備智能製造產業化項目現場。
⑵ 天際汽車長沙新能源項目生產車間。
⑶ 鯤鵬生態軟硬體建設項目。
⑷ 永杉年產4.5萬噸鋰鹽項目。
⑸ 泰科天潤半導體項目。
本版圖片均由各項目方提供
金 慧 張科琪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縱觀全球,世界大國的更替無不是以製造業的領先為主動力:第一次工業革命誕生了製造大國英國,第二次技術革命成就了美國,第三次技術革命為日本帶來了全新面貌。中國自1978年將工作重點轉到經濟建設上來以後,用了30年時間,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第二經濟大國。
進入21世紀,從中央到地方,製造業的地位從未像今天這般受到重視。國家實施製造強國的戰略,推動中國邁入製造強國行列。
湖南作為製造強省,長沙被譽為「工程機械之都」,製造業在長沙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超過40%,不久前,長沙市「以產業鏈為抓手,推動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先進典型獲得國務院點評表揚,製造業已然成為城市的驕傲。
百裡挑一,為「長沙號」加足馬力
製造業的發展和進步,承載了人類歷史的薪火相傳。
湖南著力打造「三個高地」目標中就包括「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湖南製造業有基礎、有優勢,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長沙近年來聚焦重點產業,以22條產業鏈為抓手,大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全市項目建設燦若繁星,製造業項目尤為出眾。
今年,長沙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強力推進位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建設的通知》,明確中聯智慧產業城(挖掘機械智能製造園)項目、三一智能裝備製造項目、天際汽車長沙新能源項目、鯤鵬生態軟硬體建設項目等20個項目為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
這是長沙首次提出「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不僅明確了製造業的重要地位,更表明了集中力量抓製造業的強大決心。
「入選的標誌性項目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既契合中央『新基建』政策導向,又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集聚強大動能。」長沙市發改委黨委書記、主任夏文斌表示,要發揮製造業重大項目投資效應和引領作用,深度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
目標已定,勢必達成。長沙市按照「開局就要攻堅、起步就要衝刺」的要求,圍繞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開展全要素、全過程管理,結合項目特點,全方位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協調服務、產能培育。
一直以來,工業鏡頭市場多被國外品牌佔據,今年10月,長步道機器視覺光電產業生產基地一期與二期同步投入使用,有效填補長沙乃至國內「機器視覺」領域核心配套的空缺。
作為一家光學科技企業,長步道項目的建設速度,被人稱作 「光速」。去年11月,開建僅兩個月的項目一期1.5萬平方米工業廠房就實現封頂。
「最多時有近500名工人奮戰一線,為了趕搶工期,不僅實行工作三班倒,有時連中餐都是送進工地。」湖南長步道光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四清表示,在疫情期間,當地政府部門不僅派出大巴接回工人,還提供了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並為員工進行免費核酸檢測,讓項目得以順利復工復產。
根據製造業標誌性項目的管理辦法,長沙市重點項目事務中心不斷優化調度方式,按照「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本臺帳、一張圖表、一份報告」的「六個一」管理模式,對入選項目實行區縣市(園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等行業主管部門、聯點市領導、市聯席會議四級調度方式,確保上下通暢、快速反應、高效推進。「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國產工業鏡頭,進一步提高工業製造的效率和效果。」李四清表示,小小鏡頭是工業機器人的如炬「雙眼」,它折射的是精密製造水準,不斷刷新的是「中國精度」。
聚力攻堅,為「高質量」注入動能
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不僅代表長沙製造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更代表了長沙的城市品位和形象。
近年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憑藉其優越的性能和巨大的市場前景,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爭奪的焦點。我國不少城市「花重金」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版圖,搶佔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長沙就是其一。
在長沙市製造業標誌性項目中,長沙三安第三代半導體項目、泰科天潤碳化矽晶片及器件項目的布局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泰科天潤半導體是國內首家專注於從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SiC)功率晶片製造的領軍企業。泰科天潤碳化矽晶片項目位於瀏陽經開區,項目廠房7月份已交付使用,目前施工進展正全速推進,預計年底通線運營投產。
該項目投產後,不僅會實現國產功率半導體的自主可控,填補國內產業的空白,還可帶動下遊千億級的市場,助力湖南省實現中部地區崛起和產業升級發展。
標誌性項目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往往一個項目就帶來一條產業鏈,帶來一個產業集群,有「一子落、全盤活」的效應。
「選擇在長沙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劃,符合公司產業發展方向和發展戰略,有利於提升公司行業地位及核心競爭力。」長沙三安第三代半導體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主要建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襯底(碳化矽)、外延、晶片及封裝產業生產基地,建成達產後將形成超百億元的產業規模,並帶動上下遊配套產業產值預計逾千億元。
以製造業標誌性項目為引領,長沙集中力量辦大事。集中力量,才能保證重點;集中資源,才能實現突破。
9月29日,天際汽車長沙新能源項目首車下線,項目預計明年6月全面投產,形成年產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能力,實現年產值130億元以上。未來,它將串聯起電池、電機、智能網聯汽車運用場景,對提升長沙、湖南乃至中南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11月17日,長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首臺曝光機正式搬入,標誌著項目正式轉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預計2021年2月26日點亮投產後,將帶動更多顯示器件上、下遊及配套產業的集聚,打造中國重要的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從而實現區域產業集聚效應,帶動區域經濟共贏發展。
長沙惠科7月22日封頂,現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2021年2月點亮投產。
11月22日,長沙消費電子產業園1.1期項目多層廠房1生產車間提前10天完成主體結構,預計12月底實現主體封頂,明年5月底前完成2#生產車間竣工驗收,將為長沙打造一個世界級消費類電子終端產品及裝備研發製造基地。
……
據市發改委統計,全市20個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預估總投資1507.1億元,2020年度預估投資287.5億元,截至11月15日,累計完成投資346.6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的120.5%,較上月增長13.6個百分點,為長沙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加速布局,為「中國夢」增光添彩
在「長沙製造」的舞臺上,中聯重科、三一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無疑是最璀璨的「明星」。
作為長沙工業經濟的第一個千億產業,以長沙工程機械為代表的「中國製造」率先敲開了歐洲市場大門,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已通過過硬的產品實力贏得了世界的尊敬。
隨著第四次技術革命的到來,長沙製造也開始邁向「智造」,搶佔技術的先鋒,用科技實力為國爭光。作為長沙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中聯重科、三一集團的身影頻現。
吊車長臂起舞,夯機鏗鏘砸地,挖掘機奮力掘進,自卸車如銀龍呼嘯來去、焊花激情綻放……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如今,中聯智慧產業城挖掘機械智能製造園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產業城初見雛形。
項目建設過程中,省、市、區各級領導多次深入項目一線指導工作,給予支持,對項目進行重點調度,開展全要素全過程管理。項目建成後,中聯智慧產業城將成為國內乃至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工程機械綜合產業基地和湖南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的國際名片,也將推動我國裝備製造由大變強,躍向高端智能新未來。
不僅如此,三一集團在長沙進行周密布局:三一中型起重機械項目將投入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打造綠色環保花園式樣板工廠;三一雲谷項目打造「兩大園區」「六大平臺」產業集群,是三一集團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旗艦項目,也是長沙經開區轉型創新的重要節點;三一智聯重卡項目打造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示範工程,實現成為「智能製造標杆企業」的夢想。
據統計,目前20個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整體進展順利,已提前完成投資任務目標(投資完成率超100%)的項目10個,正在進行主體施工、投資完成率達90%以上的項目8個,其餘項目均在穩步推進:
中聯智慧產業城計劃年底前下線第一臺挖掘機。
三一智能網聯重卡項目A地塊工程主體廠房鋼結構施工已基本完成,預計今年底主體竣工;B地塊土方平整基本完成,年底將啟動主體建設。
航天環宇航空產業園計劃12月份一號廠房設備安裝並投產。
長遠鋰科車用鋰電池項目已於國慶節後全面進場鋪開。
天際汽車長沙新能源、長步道機器視覺光電產業生產基地、豪恩聲學智能製造、鯤鵬生態軟硬體建設等4個項目已進行試生產並即將量產運營。
泰科天潤半導體項目已開始設備安裝、山河工業城三期已開展地勘作業,永杉年產4.5萬噸鋰鹽項目預計12底第一條碳化生產線可安裝完畢進行調試,均按計劃有序推進。
堅持一盤棋,長沙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推動製造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機遇抓得住就能乘勢而上、跨越崛起,抓不住就會落於人後、陷入被動。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風口浪尖,人工智慧正快速改變世界。
在今年,雖然全球經濟發展受到疫情和國際形勢變化影響增速放緩,但長沙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加快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推動製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湘江鯤鵬打造了全國首個「硬體+軟體」的鯤鵬生態基地,軟硬一體,協同發展。在長沙「軟體業再出發」的體系建設中,鯤鵬生態系統不僅承擔著壯大長沙軟體業的重任,還將在「三智一芯」等方面為長沙的優勢產業全面賦能。
鯤鵬入湘以後,長沙的計算產業被推向了新的高度,產業自主創新得以進一步拓展。
發展不設限,未來猶可期。多年來,長沙製造業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富有特色的發展道路,形成了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在前進的道路上,長沙將加壓奮進,以敢於擔當之勇、善於作為之智、提前籌劃之謀、攻無不克之能,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以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為引領,帶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夢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