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布2017食品藥品典型案件 你中招了沒

2020-12-22 騰訊網

  2月9日上午,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7年度食品藥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民以食為天,今年省政府民生十大實事中第一件就是食品安全。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 全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辦結食品藥品違法案件15920件,涉案金額1.38億元,搗毀非法生產窩點37個,移送公安機關789件。

  2017年度食品領域十大案例分別是:

  1、減肥別在網上亂買保健品,小心吃到 「禁藥」

  去年,台州市有關部門接到消費者舉報,稱其在服用了網上買的「燃脂天天瘦」減肥膠囊後,產生心悸、失眠等不良反應,懷疑其中添加了非法成分。台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對該樣品進行檢測,發現「燃脂天天瘦」等減肥膠囊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的西布曲明、酚酞等成份。該案涉及黑龍江、安徽、浙江、廣東四省,目前共抓獲相關涉案犯罪嫌疑人20名,搗毀生產加工窩點4個,經營銷售窩點9個,繳獲製造設備10臺、添加藥物成分減肥膠囊產品「燃脂天天瘦」等20餘種15000盒、散裝膠囊283.8萬粒、空心膠囊285萬粒、原料「西布曲明」「酚酞」「西地那非」等1.3噸以及大量的包裝材料等,涉案金額達10億餘元。

  2010年,國家食藥監局就停止西布曲明製劑和原料在我國生產、銷售和使用。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酚酞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2、上線三無商家,「美團」被開52.6萬元罰單

  2016年10月25日,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日常檢查中發現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金華分公司(「美團網」金華分公司)存在上架商家未按要求展示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

  經調查發現,「美團網」金華分公司在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證等材料進行審查的情況下,私自允許67家未辦理食品經營許可的餐飲服務商家在其網上經營,合計違法所得8.6萬元。同時還存在通過「美團網」團購和外賣平臺採用籤訂協議、強制關店的不正當競爭方式,對其管理的商戶進行強制獨家交易的情形。去年6月,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網際網路平臺「美團網」違法開展食品安全服務等綜合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罰沒款合計52.6萬元。

  3、咖啡很香?沒想到添加劑是過期的

  去年10月12日,嘉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與秀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舉報線索,對安寶莎(嘉興)香料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涉嫌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添加劑生產咖啡香精的違法行為。

  經核實,當事人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添加劑「三醋酸甘油酯」與其他7種原料混合製成咖啡香基,咖啡香基再與其他2種原料經計量調配、去除異物、混合攪拌、過濾、灌裝等工藝流程製成成品咖啡香精。至案發有證據證實當事人使用過期的三醋酸甘油酯生產咖啡香精2200千克,庫存1000千克總計貨值金額46.7萬元,違法所得23.5萬元。嘉興市秀洲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依法做出行政處罰:沒收相關問題產品,罰沒款合計490.7萬元。

  4、豬肉牛肉傻傻分不清 物美、歐尚生鮮專櫃有貓膩

  去年1月13日,杭州市市場監管局接到關於巨德食品有限公司涉嫌在物美、歐尚超市以豬肉冒充牛肉銷售給顧客的投訴舉報後,立即組織執法人員開展調查,並當日將樣品送至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檢驗確定樣品為豬肉,存在摻假行為。同年1月14日,杭州市局聯合公安部門連夜對巨德公司及涉案的杭州佳爽食品有限公司、物美等超市進行突擊檢查,並對所涉超市涉案商品採取下架封存措施,該案移送至公安部門。

  案件查辦期間,杭州市局聯合公安部門出動執法人員共計210餘人次,搗毀了巨德公司運營窩點,檢查涉案超市17家,查明以豬肉冒充牛肉產品約16000公斤,案值約180萬元。目前已刑拘7人、取保候審2人。

  5、以次充好,過期油「鍍金」再上市

  去年2月20日,寧波奉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對寧波市嘉瑞糧油有限公司日常檢查中發現,該公司的殘次品倉庫內有過期的食用油、大米和高筋精粉,涉嫌構成了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的違法行為。

  經查,當事人從2014年3月建立殘次品倉庫,將過期、臨近保質期的食用油與包裝破損、變形的食用油混合後灌入塑料桶,以散裝油形式、6.8元/kg的價格對外出售,且未以粘貼標籤等形式重新標註桶內食用油信息。至案發,共查獲混裝食用油120桶,以及過期食用油1538瓶、過期大米53袋、高筋精粉14袋,累計貨值金額43659.8元。寧波市奉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做出行政處罰:沒收相關問題產品,合計罰款49.5萬元。

  6、李逵遇上李鬼 你可能喝到了假茅臺酒

  2017年9月21日,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執法人員對位於樂清市虹橋鎮虹橋中路295號葉某經營的樂清市虹橋銀髮酒莊進行突擊檢查,在該酒莊的地下室內發現存庫待售的型號「53VOL,500ML」的「貴州茅臺酒」505瓶和大量已銷售留下的茅臺酒外包裝,總計價值100多萬元。經「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鑑定,上述茅臺酒非該公司出品,系假冒產品。鑑於案情重大,樂清市局當天將案件移送給公安部門。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倪某和葉某已被被批准刑拘。

  7、歐洲進口洋酒現原形:就是那二鍋頭兌著純淨水

  2016年11月17日,麗水市蓮都區市場監管局在巡查中發現,麗水市那天甌萊酒業有限公司涉嫌生產假冒偽劣白蘭地洋酒。經查,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犯罪嫌疑人何某僱傭他人,用食用酒精加純淨水,再加一定量的「橡木味香精」、「NP」天然幹邑香精、焦糖色添加劑、「2號、5號綿爽王調味酒」和少量普通國產葡萄蒸餾酒,經混合、攪拌後,調製成「法國進口白蘭地酒液」,假冒法國進口的「XO」和「VSOP」白蘭地進行分裝銷售。

  此案扣押假冒偽劣成品洋酒「XO」、「VSOP」等共計1230瓶,貨值金額110餘萬元。主犯何某已批准逮捕,3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共查封假劣洋酒生產廠家2家,酒業銷售公司1家,經銷店2家,涉案貨值達1.2億元。

  8、瘦身產品吃完噁心嘔吐 紹興搗毀一制假售假團夥

  2016年12月15日,消費者金某來柯橋區局進行舉報,反映其從本區楊汛橋鎮聯社村人馮某處購買的2盒「SCHME」、「ANGEL SLIM」蘆薈片吃後有頭暈噁心、嘔吐、口渴、興奮等副作用。

  經查實,當事人馮某從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已銷售相關減肥產品3萬餘元。該減肥產品說明書中標示的批准文號「衛食健字(2002)第0598號」為冒用他人文號,且其宣稱具有纖體、瘦身的保健功能。經檢驗,該減肥產品非法添加鹽酸西布曲明。2017年2月13日,專案組赴廣州對其餘涉案嫌疑人開展抓捕,當場查獲藥丸5大箱計7萬餘粒及銷售後剩餘的空瓶13大箱。據悉,犯罪嫌疑人通過各類展銷會及網際網路發布廣告,接單後聯繫生產窩點加工並銷售。本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6人,均已刑事拘留,達到起訴標準的13人,涉案金額100萬餘元。

  9、喝藥酒涼茶治百病?一首「涼涼」送給你

  去年5月26日,安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消費者實名舉報,反映市場上銷售的「億好酒」和「益草康」溫州涼茶涉及疾病治療功能等非法虛假宣傳。6月12日,該局立案調查,初步調查發現「億好酒」、「益草康」由溫州億好酒業有限公司分別委託廣西南寧市覃氏酒廠、廣西南寧市福年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涉案產品「億好酒」檢出地塞米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益草康」檢出雙氯芬酸鈉。6月22日,該局將案件移送縣公安局。

  目前,專案組共查獲瓶裝「億好酒」2460瓶(500ml/瓶)、配製用原酒1罐(約500斤)、不明液體酒5桶及棕色半成品酒46罐(重量達10餘噸)、「億好酒」包裝10000套、機器2臺、「益草康」(固體飲料)2071袋(50克/袋)、搗毀製售窩點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案件主要涉及浙江杭州、溫州、湖州、廣西南寧等地,涉案金額達1000餘萬元。

  10、打著公益幌子兜售保健品 舟山黑心老闆被罰近70萬元

  2016年9月30日,舟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普陀分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有人在普陀區展茅街道螺門老年人協會內銷售保健食品。執法人員發現,當事人宣某及其僱員在該場所銷售南京同仁堂騰龍液酒、海蘭鑫牌蜂膠軟膠囊等保健食品及羊初乳、藍莓枸杞蛋白質、東北黑蜂雪蜜等食品,甚至在現場播放含有「2016年中南海關心健康,走進舟山」等內容的宣傳片,反覆宣稱「購買愛心卡的錢將捐贈給貧困地區的群眾」「你有付出我有回報,多付出多回報」等信息,銷售金額達37830元。然而,宣某根本沒有取得任何經驗證件。目前,監管部門對宣某以無證銷售食品及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立案查處,合計處罰款69.7萬元。

  2017年度藥品、化妝品領域十大案例分別是:

  一、杭州蕭山、金華磐安查獲網絡銷售假藥系列案

  2017年以來,杭州市局、杭州市蕭山區局和金華市磐安縣局,分別聯合當地公安機關查獲了非法網售假藥系列案,系列案中涉案人員銷售的進口藥品,以海淘名義進口或通過網店、微商購入,未經批准進口,應按假藥論處。調查發現,涉案網店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日產洗眼液等藥品貨值1400餘萬元,無中文標籤化妝品、食品貨值約3200萬元。

  2017年8月8日,聯合專案組在上海抓獲網店經營者沈某莉,搗毀售假窩點2處,現場查獲大量未經批准進口的眼藥水等假藥貨值100多萬元,調查發現至案發該網店銷售假藥貨值金額1000餘萬元。上述系列案中的涉案人員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衢州查獲浙江晨雋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產銷售貼膏類假藥案

  2017年7月,衢州市局根據線索,一舉查獲浙江晨雋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產銷售貼膏類假藥案,現場查扣大量應按假藥論處的「上守神本草抑菌膏」、「神農石氏筋骨保健貼」等非法產品,該兩種產品非法添加有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雙氯芬酸鈉等化學藥物。本案共取締2個生產窩點,初步查明貨值金額8114.4萬元,現已刑拘2人,批捕2人,取保候審1人。

  三、金華查獲宣某等非法製售「生理鹽水」假藥系列案

  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金華浦江縣局搗毀了宣某等人在當地無證生產假藥「生理鹽水」的窩點,現場查獲大量全英文標識的生理鹽水成品,以及半成品、標籤、空塑管、食鹽原料等。截至目前,金華市市場監管部門已立案查處「生理鹽水」假藥系列案6起,查明涉案假「生理鹽水」假藥70多萬支,涉案人員被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四、湖州查辦趙某團夥銷售假藥案

  2016年7月,湖州市局根據舉報線索,發現有人通過微信平臺大量銷售未經批准應按假藥論處的進口藥品。湖州市局聯合當地公安機關,先後轉戰安徽合肥、重慶江北等地,一舉查獲趙某團夥銷售假藥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查獲未經批准的全日文標識的「微小循環系賦活劑」、「筋緊張性疼痛疾患治療劑」等藥品共計82個品種143077支(粒),無痛注射針頭等醫療器械2種1678支,總涉案金額500餘萬元。

  五、紹興查獲「4.18」非法生產銷售「熊膽粉」假藥案

  2017年4月18日,紹興市越城區局對轄區夕陽紅養老服務公司進行立案調查,至2017年11月9日,徹底摧毀一條非法生產銷售假藥「金塔熊膽粉」黑色產業鏈,刑拘涉案人員15名,搗毀制假售假窩點4個,查明涉案假藥「金塔熊膽粉」4萬盒,總涉案金額1億多元。

  六、台州查獲陳某等非法生產銷售假藥案

  2016年7月20日,溫嶺市局檢查發現轄區一保健經營場所涉嫌銷售「特效祛風止痛液」等假藥,當日該局立案調查。2017年2月,專案組分別在北京、大連搗毀制假窩點1處、售假窩點2處,查扣成品50餘箱、半成品5噸。查明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以「北京國辦心鼎醫學研究院」名義招收學員培訓中醫推拿針灸,並向學員銷售自製的假藥,總涉案金額500餘萬元。涉案人員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麗水查獲未經許可從事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活動案

  2017年9月,麗水市慶元縣局根據群眾舉報,發現該縣一醫療器械體驗店涉嫌存在無證銷售第三類醫療器械及虛假宣傳的行為。調查期間,當事人王某安排100多名老年人體驗錦潼高電位治療機,同時虛假宣傳白樺茸等食品的功效。執法人員當場查獲32臺高電位治療機以及大量食品。截止案發,王某共銷售第三類醫療器械高電位治療機126臺,銷售金額約126萬元。王某還通過虛假宣傳白樺茸等食品具有治療癌症、糖尿病等功能的方式,高價銷售白樺茸80盒,銷售金額近24萬元。目前,王某被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八、嘉興市泰康紡織有限公司無證生產未依法取得註冊證的第二類醫療器械「壓力抗栓帶」案

  2016年10月20日,嘉興市局根據上海市奉賢區局的協查信息,對嘉興市泰康紡織有限公司進行監督檢查,發現該公司在未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的情況下,通過偽造北京瑞福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信息及其已註冊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信息,違法生產醫療器械產品「壓力抗栓帶」1萬盒。上述產品已全部銷售給上海日舒科技紡織有限公司,銷售金額共計33.5萬元。2017年4月25日,嘉興市局對該公司處以沒收違法所得33.5萬元、並處罰款569.5萬元的行政處罰。

  九、湖州查獲姜某等生產銷售假冒品牌化妝品案

  2016年6月以來,湖州市局、德清縣局根據化妝品生產企業提供的線索開展網絡巡查,發現某網店涉嫌銷售假冒品牌化妝品,後聯合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專案組先後轉戰8省,相繼搗毀制假售假窩點7個,假冒商標設計點1處,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網上追逃1人,累計查獲假冒化妝品43000餘瓶(支),涉及「歐詩漫」、「歐萊雅」、「韓束」、「蘭蔻」等10餘個國內外知名品牌,按正品銷售價計,已售和未售的貨值金額達1億多元(實際銷售貨值近3000萬元),銷售網絡涉及山東、陝西、遼寧和廣東等省。

  十、麗水遂昌查獲郭某等生產銷售假冒品牌化妝品案

  2016年7月11日,麗水遂昌縣局根據舉報線索,抓獲推銷假冒「黑人」、「雲南白藥」牙膏的郭某某和李某超。遂昌縣局立案後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根據郭某某的交代,經遂昌縣局、縣公安局聯合專案組深入調查,一條製售假冒品牌化妝品的地下產銷鏈浮出水面。2017年2月,遂昌縣局聯合公安機關,分赴全國各地開展抓捕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在廣東汕頭搗毀了制假窩點,扣押「黑人牙膏」「雲南白藥牙膏」「海飛絲」「飄柔」「潘婷」等假冒品牌化妝品400餘箱,涉案金額3000餘萬元。制假售假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次發布的10大典型案例涉及海淘製售假藥、微商非法銷售未經批准的進口藥品,制假品牌化妝品、無證生產未經註冊的理療器械等多個領域。

  省食藥監局表示,將繼續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下一步將加大」年夜飯「稽查執法力度,保障大家過個安穩歡樂年。省食藥監局歡迎社會各界人士關注食品藥品安全,有問題撥打12345或88888222投訴舉報電話,共同參與和有力監督食品藥品監管工作。

相關焦點

  • 台州發布2017年度食品藥品領域典型案件
    中國台州網3月15日訊無論是食品還是藥品,人們對吃進嘴裡的東西尤其關心和謹慎。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台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食品藥品領域選取了二十個典型案件予以公布,記者選取其中十個案件,希望以此提醒經營者和消費者增強自身識別能力,更好地保護自身權益,同時也讓違法者注意,天網恢恢,應儘早停止違法行為。
  • 陝西公布十大典型食品藥品典型案件
    3月16日,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4年查處的十大食品藥品制假典型案件。據悉,去年全省食藥監部門立案查處案件14498件,涉案金額2159.91萬元,配合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72人。
  • 2017違法廣告典型案例:8成屬食品、藥品類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邢鄭) 人民網採訪中心記者從國家工商總局獲悉,2017年以來,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廣告監管執法力度,嚴肅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5日下午,工商總局共通報了15個虛假廣告案例,其中12個為虛假保健品和藥品廣告。
  • 河北省發布2018年上半年食品藥品典型案例情況通報
    今天上午,河北省食藥監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18年上半年查出的部分食品藥品典型案件進行了通報。  一、食品典型案例:  1.河北頤和園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虛假標註生產日期的食品案  2017年12月5日,根據群眾舉報,省局稽查局執法人員在河北頤和園酒業有限公司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產品「珍品二鍋頭酒」標示有生產日期「2010/04/15」,實際生產日期為2017年8月,涉嫌虛假標註生產日期,貨值金額20838元。
  • 青島人常吃的這個食品出事了!不少食品上黑榜!你「中招」沒?
    青島人常吃的這個食品出事了!不少食品上黑榜!你「中招」沒?、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近日,即墨區市場監管局公布了四個食品藥品違法典型案件青島人常吃的不少食品上了黑榜!
  • 河北省食藥監局通報10起食品藥品典型案件(圖)
    長城網 劉昆鵬 攝  長城網1月13日訊(記者 劉昆鵬)13日,河北省食藥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由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稽查局局長貝軍主持,監督檢查處處長張新波通報了2014年第四季度食品藥品案件查處和投訴舉報情況。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訊通報了2014年全省食品藥品案件查處和投訴舉報情況,並公布了10起典型案件。
  • 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十大典型案列
    31日,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12331宣傳日活動,推進全省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提高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度、關注度和滿意度,同時公布了2016年日照市十大典型案列。  記者了解到,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6年共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2067件,其中食品案件798件,藥械案件1269件。
  • 2017全國食品虛假宣傳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湖州涼茶案被點名
    年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十大典型案例。截至2017年底,各級食藥監管部門共檢查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87萬家,查處違法案件1.2萬餘件,已經並將陸續向社會公布。一、湖南衡陽周某等人生產銷售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
  • 「四個最嚴」監管食品藥品 五部門公布15件典型案例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布食藥監管執法司法典型案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藥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提高食藥監管執法司法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發布典型案例,充分發揮執法司法的引導規範功能,為依法從嚴懲處危害食藥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供示範和指導。
  • 陝西曝光10起食品藥品違法案件 兩家火鍋店加工用地溝油
    1月16日,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公開曝光10起典型案件,包括網絡銷售假冒品牌糖果、假冒保健品、假藥及火鍋店使用地溝油等案件。據悉,2017年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立案查辦各類食品藥品違法案件10715起,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79件,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8個,吊銷許可證9件,責令停業整頓247家,集中銷毀了一批價值55萬元的假冒偽劣過期藥品和不合格食品。曝光的10起典型案件中食品案件6起,藥品案件3起,醫療器械案件1起。
  • 浙江發布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浙江省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外發布了2019年度浙江省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這十個典型案例是從省市場監管局、省法院、省公安廳等25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推薦的典型案例中篩選的,包括商標、專利、商業秘密保護等各類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體現了浙江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力度,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 呼和浩特發10起食品藥品違法案件典型案例
    5月16日,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社會公布了4月全市辦結的10起食品藥品違法典型案例。2017年4月10日執法人員再次對該批發店進行監督檢查,發現該批發店未按要求進行整改,仍在經營粉條,並且仍無法提供購進票據、產品檢驗合格證明文件、生產廠家及供貨商資質。依據相關規定,處5000元罰款。
  • 宜昌公布一批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會上還通報了一批食品違法犯罪典型案例。案例一、宜昌市伍家崗區炫冶商行(王靜)經營標籤內容不符的食品案2018年2月,伍家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移交案件線索,對宜昌市伍家崗區炫冶商行(王靜)進行檢查,檢查中發現該店經營的稻花香珍品1號38%vol白酒標籤內容與實際不符。
  • 浙江溫州公布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其中保健食品中添加處方藥現象突出,2019年以來,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處方藥的犯罪案件88件,佔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總數的77.2%,其中又以性保健品和減肥保健品添加處方藥佔比最高。典型意義原農業部、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5部門曾聯合發布公告,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銷售和使用「瘦肉精」和含「瘦肉精」的飼料。於某等人明知上述菜牛產地個別牛戶有餵食瘦肉精行為,違反畜牧業的防疫需要,虛開檢疫合格證明,跨省販運活牛,導致問題牛肉流入市場。
  • 山東省濱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6日,山東省濱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1、濱州濟生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憶江南店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案在2020年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暗訪中,濱州濟生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憶江南店存在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的行為。2020年11月19日,濱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警告;罰款1000元。
  • 魚鍋調料竟含罌粟殼 溫州通報12起食品典型案件
    圖為查獲的假冒偽劣藥品  溫州網12月10日訊 (見習記者 潘湧燚) 魚館生意紅紅火火,來品嘗過的客人都說味道鮮美,殊不知魚鍋調料中竟含有罌粟殼成分。12月10日上午,溫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12起典型案例。
  • 山東公布第10批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出臺《關於在食品藥品執法辦案中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堅定不移落實「四個最嚴」,堅決打擊各類食品藥品違法行為,加大典型案件曝光,以敢於擔當盡責、嚴格監管執法的實際行動,向全社會釋放市場監管部門有案必查、查案必嚴的強烈信號。
  • 浙江公布一批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典型案例
    今天(12月5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安廳、教育廳、農業農村廳聯合舉行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新聞發布會,發布聯合行動總體情況及典型案例。據統計,全省聯合行動共查處各類食品安全案件10662件,罰沒8703.02萬元,共取締無證黑窩點116個,移送各類食品案件231件,公安機關立案217件,移送司法機關287人。
  • 2020年度浙江省藥品領域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2020年度浙江省藥品領域十大典型案例發布!「四個最嚴」要求,紮實開展打假治劣「藥劍」行動,查辦了一批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違法案件,有效淨化了全省藥品領域市場環境。近日,省局發布全省藥品領域執法十大典型案例。01省局、金華市市場監管局、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動查獲經營不符合經註冊的產品技術要求的醫療器械案
  • 查辦食安案件1467件!杭州發布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昨天上午,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安局、教育局、農業農村局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聯合行動取得的成效,並發布了十大典型案例。聯合行動期間,共檢查相關食品經營者17455家,查辦食品安全問題案件1467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7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