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公布一批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2020-12-20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1月9日訊(記者陳俊)11月8日,宜昌市文明辦、市信用辦及部分成員單位共同舉辦媒體見面會,介紹宜昌弘揚誠信文化,推進誠信宜昌建設。會上還通報了一批食品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宜昌市伍家崗區炫冶商行(王靜)經營標籤內容不符的食品案

2018年2月,伍家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移交案件線索,對宜昌市伍家崗區炫冶商行(王靜)進行檢查,檢查中發現該店經營的稻花香珍品1號38%vol白酒標籤內容與實際不符。當事人的經營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條第三款的規定。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宜昌市伍家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給予當事人沒收違法經營產品並處罰款2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二、宜昌市伍家崗區農代菸酒商行經營標籤內容虛假的食品案

2018年4月10日,宜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投訴人舉報,稱其在中南路某菸酒店購買的白酒包裝盒很髒,懷疑是假酒,我局立即對宜昌市伍家崗區農代菸酒商行進行核查,經鑑定,被投訴的白酒非原企業所生產。當事人經營標籤內容虛假的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之規定,宜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給予沒收違法所得240元,並罰款6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三、成都市尊享匯科技公司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苗方蟻蛇酒」案

2017年11月29日,遠安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轉來的投訴,反映在遠安賓館三樓會議室有人向老年人高價銷售苗方蟻蛇酒,我局執法人員立即前往核查,經查,由成都市尊享匯科技公司銷售「苗方蟻蛇酒」在經營過程中存在質量問題。當事人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二款,遠安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給予當事人監督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美酒河酒廠召回我局查封扣押的苗方蟻蛇酒165件,並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四、呂雙玉涉嫌經營中文標籤未標註境內代理商地址、聯繫方式的進口預包裝食品案

2018年2月6日,伍家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位於宜昌市亞棧路與沿江大道交匯處特162號的宜昌市伍家崗區燴食堂餐廳進行監督檢查發現,該單位餐廳內酒架上發現有14瓶「GRAND HuGOT」酒的中文標籤未標註境內代理商地址、聯繫方式。該銷售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伍家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給予當事人沒收未標註境內代理商地址、聯繫方式的的14瓶「GRAND HuGOT」酒、沒收847張中文標籤並處罰款5000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

案例五、宋某經營標籤含有虛假內容的食品案

2018年1月16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宋XX經營的「福陵」牌風乾鴨和「尚香」牌風乾雞的外包裝上標籤上所標示的生產許可證號與實際查詢的情況不相符。當事人經營標籤含有虛假內容的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第三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給予、沒收風乾雞、風乾鴨共26袋、沒收違法所得37.6元並處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宜昌市藥械化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王興龍使用失效醫療器械案

2018年1月4日,夷陵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當事人經營的宜昌市夷陵區王興龍診所進行監督檢查,在診所消毒室操作臺內發現牙科模型蠟(紅蠟片)、口腔科使用一次性無菌注射針各一盒,均已超過包裝上標註的有效期。當事人使用失效醫療器械的行為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三)項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並給予以下行政處罰:1、沒收扣押的失效醫療器械牙科模型蠟、一次性使用無菌牙科注射針各1盒;2、罰款8000元。

案例二:宜昌市西陵區雲集路瞄瞄美發廳使用未經批准的特殊用途化妝品和未取得《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企業生產的化妝品案

2018年4月,西陵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育發染髮類化妝品」專項檢查,在宜昌市西陵區雲集路瞄瞄美發廳經營場所內發現了4瓶「芾靈骷髏粉」、11瓶「芾靈泡泡蠟」、14瓶「樸麗玩具色」、2瓶「樸麗退蠟膏」共4種31瓶美發用品無外包裝標識,上述化妝品均用於染髮且作為特殊用途化妝品未標識批准文號。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的第十三條第(一)項、第(四)項之規定。依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宜昌市西陵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給予當事人沒收違法使用的化妝品,沒收違法所得1740元,並處罰款5220元,罰沒合計6960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

案例三:秭歸縣沉香診所(韓旭)從無藥品經營資格的個人手中購進藥品案

2018年3月秭歸縣食藥局執法人員依法對韓旭經營的「秭歸縣沉香診所」進行監督檢查,發現該診所內存放有多個棕色玻璃瓶,瓶內盛裝有粉末狀物質,其標籤標示為「大黃」、「甜杏仁」、「半夏」等。經查證核實,該粉末狀物質系「秭歸縣沉香診所」從無藥品經營資格的個人曹勇處購進,共72個品種,貨值金額998元。購進後,該診所將上述藥品用於治療兒童感冒等疾病。

「秭歸縣沉香診所」負責人韓旭從無藥品經營資格的個人手中購進藥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條的規定,秭歸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當事人沒收違法購進的藥品;並處罰款3493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四:宜昌市伍家崗區際捷大藥房銷售假藥案

2017年12月8日,我局執法人員對宜昌市伍家崗區際捷大藥房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當事人銷售未經批准生產的「鄉特蓮子芯」。當事人的經營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三款第(二)項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宜昌市伍家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對當事人處罰如下:1、沒收違法所得150元;2、處罰款570元。罰沒款合計人民幣720元。

相關焦點

  • 山東公布第10批食品藥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出臺《關於在食品藥品執法辦案中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若干問題的意見》,要求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堅定不移落實「四個最嚴」,堅決打擊各類食品藥品違法行為,加大典型案件曝光,以敢於擔當盡責、嚴格監管執法的實際行動,向全社會釋放市場監管部門有案必查、查案必嚴的強烈信號。
  • 黃石公布食品藥品違法案例 火鍋底料竟加入嗎啡
    3月11日,黃石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社會公布2013年食品藥品十大典型案例。這些案例中,有火鍋店在自製底料中非法添加罌粟殼、嗎啡,有藥店將假藥堂而皇之擺上櫃檯,有醫生私自購買使用終止妊娠藥品……這些案例的社會影響大、危害嚴重,涉事者都受到了嚴厲的處罰。這些案例的公布,將對各種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起到警示和震懾作用。
  • 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例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李楠)3月1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例。據了解,2017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國家食藥監總局等9部門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
  • 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十大典型案列
    31日,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12331宣傳日活動,推進全省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提高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度、關注度和滿意度,同時公布了2016年日照市十大典型案列。  記者了解到,日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6年共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2067件,其中食品案件798件,藥械案件1269件。
  • 「四個最嚴」監管食品藥品 五部門公布15件典型案例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布食藥監管執法司法典型案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藥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提高食藥監管執法司法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發布典型案例,充分發揮執法司法的引導規範功能,為依法從嚴懲處危害食藥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供示範和指導。
  • 2017違法廣告典型案例:8成屬食品、藥品類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邢鄭) 人民網採訪中心記者從國家工商總局獲悉,2017年以來,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廣告監管執法力度,嚴肅查處了一批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5日下午,工商總局共通報了15個虛假廣告案例,其中12個為虛假保健品和藥品廣告。
  • 2020年宿遷市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集中公布一批違法典型案例
    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開曝光一批食品違法典型案例,以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高百姓食品安全防範能力,形成共治共享氛圍,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目前,該案中的相關犯罪嫌疑人已被泗陽縣人民檢察院公訴至泗陽縣人民法院。
  • 首批打擊危廢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公布
    人民日報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寇江澤)生態環境部日前公布第一批6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天津市武清區劉某某非法收集處置廢鉛蓄電池涉嫌汙染環境犯罪案,江蘇省蘇州市胡某某等人跨省非法傾倒填埋酸洗汙泥汙染環境罪案,浙江溫州羅某等人通過滲坑方式傾倒危險廢物涉嫌汙染環境罪案,浙江溫州陳某
  • 陝西公布十大典型食品藥品典型案件
    3月16日,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14年查處的十大食品藥品制假典型案件。據悉,去年全省食藥監部門立案查處案件14498件,涉案金額2159.91萬元,配合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72人。
  • 遼寧省本溪市查處一批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遼寧省本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2月3日消息,本溪市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積極組織執法力量,快速反應、主動出擊,開展對口罩等防疫用品的價格監督檢查,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切實維護防疫用品、藥品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現公開曝光第一批涉關口罩等防疫用品、藥品的價格違法典型案例。
  • 稅務總局公布十大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題:稅務總局公布十大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記者    為進一步做好打擊發票違法犯罪的宣傳教育,加大對發票違法犯罪案件的曝光力度,稅務總局5日公布了十大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 呼和浩特發10起食品藥品違法案件典型案例
    5月16日,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社會公布了4月全市辦結的10起食品藥品違法典型案例。依據相關規定給予內蒙古美好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警告、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超過保質期限食品原料、沒收違法所得840元,並處10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 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發布第一批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典型案例...
    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發布第一批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典型案例的通告  2019年以來,全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嚴格落實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嚴厲查處一批妨害藥品安全的違法違規案件2020年全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一般程序案件數、罰沒數分別同比增長23.31%和22.57%,切實提升了藥品監管執法的震懾力和公信力,有效保障全省人民群眾用藥安全。為充分發揮典型案例以案釋法、教育警示和社會輿論監督作用,引導我省各類藥品行業參與者自覺守法,維護健康有序的藥品行業市場秩序,現公布第一批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典型案例。
  • 湖北通報食品違法犯罪典型案件:依法扣繳毒死狗肉200餘斤
    去年以來全省食品違法案件結案28120起,移送公安機關99起,搗毀制假售假窩點82個。現將2017年以來全省查處的部分典型食品違法案件予以通報。2、「7.28」特大製售假酒案2018年1月2日,省食藥監局會同省公安廳,在宜昌協調指揮兩部門三級聯合執法行動,成功打掉盤踞宜昌市區周邊多年的製售假酒團夥,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搗毀製售窩點10個,扣押假酒829箱,包裝6萬餘件(套),生產線2條,麵包車2臺,其他制假工具、設備若干,涉案貨值金額1200萬元以上。
  • 食藥監總局公布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例
    各地抓線索、控源頭,積極排查隱患、查辦案件,依法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搗毀了制假售假窩點,對不法分子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截至2017年底,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共檢查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87萬家,查處違法案件1.2萬餘件,已經並將陸續向社會公布。
  • 浙江公布2019年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2019以來,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貫徹市場監管總局等13部門開展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專項行動要求,持續強化食品領域廣告宣傳監管力度,重拳出擊,依法嚴肅查處了一批普通食品宣傳保健、治療功能和食品、保健食品違法廣告案件。
  • 【法紀新聞】首批打擊危廢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公布
    人民日報北京9月20日電 生態環境部日前公布第一批6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天津市武清區劉某某非法收集處置廢鉛蓄電池涉嫌汙染環境犯罪案,江蘇省蘇州市胡某某等人跨省非法傾倒填埋酸洗汙泥汙染環境罪案,浙江溫州羅某等人通過滲坑方式傾倒危險廢物涉嫌汙染環境罪案
  • 濟寧公布一批違法典型案例
    為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對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做到露頭就打、重拳出擊、決不手軟,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案件,濟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公布一批典型案例。案例一山東德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說明書、標籤不符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的醫療器械案2020年4月20日,濟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稱山東德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未辦理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生產銷售未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第二類醫療器械機用根管銼。
  • 浙江溫州公布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網絡圖保健食品添加處方藥、甜蜜素饅頭、境外疫區凍品……8月10日,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相關工作情況及十大典型案例。典型意義原農業部、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5部門曾聯合發布公告,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銷售和使用「瘦肉精」和含「瘦肉精」的飼料。於某等人明知上述菜牛產地個別牛戶有餵食瘦肉精行為,違反畜牧業的防疫需要,虛開檢疫合格證明,跨省販運活牛,導致問題牛肉流入市場。
  • 宜昌通報20起食品違法案件 國貿雅斯等涉案
    荊楚網消息(記者宜定成 實習生李宗盼)6月25日,宜昌市食安辦通報病死豬肉、問題冷凍肉品等20起食品違法犯罪典型案件,國貿大酒店、雅斯等當地知名企業名列其中。  據通報,全市共查獲食品(含保健食品)類案件274件,罰沒款297萬餘元。2013年10月,宜昌國貿大酒店因製售的熟肉製品叉燒排骨超範圍使用日落黃和胭脂紅,並且其菌落總數超標,被處罰款1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