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中國堅定捍衛多邊主義

2020-12-09 澎湃新聞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中國堅定捍衛多邊主義

蘇曉暉/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11-23 06:24

11月21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題為《勠力戰疫 共創未來》的重要講話。習主席這一講話,有兩大「關注點」。

一、國際社會關注G20的作用。

國際社會不會忘記,在國際金融危機最緊要關頭,G20臨危受命,把正在滑向懸崖的世界經濟拉回到穩定和復甦軌道。在即將過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影響,超出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在這場應對疫情的全球戰役中,二十國集團再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今,全球疫情仍在蔓延,G20應如何進一步發力?

二、世界關注G20平臺上的中國。

眾所周知,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效。根據經合組織報告,中國將是G20中唯一今年預計實現GDP正增長的國家。成功戰疫和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中國為G20貢獻理念、智慧和方案。後疫情時代,G20應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世界期待聆聽中國聲音。

習主席的講話為G20進一步發力和發揮更大引領作用,指明了方向。他建議,二十國集團要在構築全球抗疫防火牆、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發揮數字經濟的推動作用、實現更加包容的發展等方面進一步發力。他還提出,二十國集團應該在加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完善經濟全球化的治理架構、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提高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能力等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中國倡議各國勠力戰疫共創未來。疫情肆虐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講話中,習主席建議構築全球抗疫防火牆。各國首先要做好各自疫情防控,加強交流合作,並向其他國家施以援手。中國以身作則,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並鄭重承諾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還創造性地提出,建立基於核酸檢測結果、以國際通行二維碼為形式的健康碼國際互認機制,希望更多國家參與。中國還建議加強世界衛生組織作用,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中國促使G20主動應變、化危為機。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衝擊,但同時,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異軍突起,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習主席特別指出,中方提出了《全球數據安全倡議》,願以此為基礎,同各方探討並制定全球數字治理規則。G20還要以開放和包容方式探討制定法定數字貨幣標準和原則。

中國堅定捍衛多邊主義。近年來,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橫行。今年以來疫情肆虐全球,造成疊加效應,重創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中國支持聯合國作為合作處理國際事務的核心機制,拒絕個別國家以本國利益優先為名行使霸權。各國應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反對憑藉強權手段謀求一己私利。在講話中,習主席再次承諾,中國在提高經濟韌性和競爭力的同時,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將為各國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帶來更多機遇。

G20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是一次關鍵性的會議。這次會上,中國再次為世界發展進行議程設置。面向未來,G20必將發揮更大作用。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必將如鳳凰涅槃、煥發新生。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原題為《中國堅定捍衛多邊主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多邊主義,G20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華國際時評:捍衛多邊主義,中國知行合一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捍衛多邊主義,中國知行合一  新華社記者閆亮 韓梁  在單邊主義逆流湧動的當下,國際規則和多邊秩序遭受衝擊某種程度上,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的交鋒進入關鍵時期。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以順大勢、合大道的理念和紮實有力的行動,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多邊主義不斷前行。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中國就多邊主義的發展方向和路徑發出響亮聲音。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只是權力的工具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只是權力的工具 張亞中/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08-02 10:38 來源:澎湃新聞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對「臺獨」頑固分子就是要依法嚴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這些宣示振聾發聵、擲地有聲,充分體現了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家意志。
  • 聯合國:團結一致捍衛多邊主義 共同應對挑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單邊主義逆流出現,對此,國際社會持續發出捍衛多邊主義、團結應對挑戰的主流聲音。在聯合國18日舉行的首次「可持續發展目標時刻」高級別活動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及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博茲克爾均重申,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國際社會更應團結一致應對挑戰,阻止倒退。
  • 人民日報海外版嚴正聲明
    本報近日接到有關方面反映,日本日中新聞社網站(http://www.infochina.jp/)還在盜用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名義。人民日報海外版已於2012年8月29日向株式會社日中新聞社發出《終止合作通知》的告知函,終止與其合作出版《日本周刊》的協議。同時,明確告知禁止日中新聞報和網絡版以及工作名片、公司介紹、資料手冊等印刷品、數字音像電子產品等使用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名和標識。本報並於2012年9月28日、2016年4月7日兩次發出聲明。
  • 捍衛聯合國權威 應對全球性挑戰(環球熱點)
    與會人士一致呼籲,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當下,各類全球性挑戰愈加突出,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嚴重衝擊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國際社會應堅定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治理體系,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 外交部:2019中國外交不畏風雨、堅定前行
    中國日報12月24日電(記者 周瑾)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2019中國外交不畏風雨、堅定前行,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進展,明年將接續奮鬥,開拓進取,為國家和民族擔當,為世界和人類盡責。
  • 《人民日報》刊文介紹山東衛視《美麗中國》經驗
    12月13日,《人民日報》第24版刊發山東衛視《美麗中國》總製片人胡韶紅的創作經驗談,對《美麗中國》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節目」的節目創新、宣傳推廣經驗等做了詳細介紹。以下為《人民日報》全文:生態節目《美麗中國》告訴你「你的選擇,就是地球的模樣」(創意空間)胡韶紅《 人民日報 》(2018年12月13日24 版)最近,有關陝西榆林毛烏素沙漠「變綠洲」等消息成為社會熱點
  • 中國電子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小E為您分享全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2020年04月30日 01版)第一針,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啟動;73.98米,中核集團「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建造新高度;載重近22萬噸,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試航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看到賽場上唇槍舌劍的崔香,很多人不相信她的辯齡還不到一年,而且她和辯論的結緣純屬巧合——在韓國,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教育處每年都要舉辦「全韓中文辯論賽」。這個賽事的特別之處在於,要求參賽的4個人當中必須要有一名韓國人。幾年前,崔香抱著「試試吧」的心態報名參賽,順利加入了當時正在組建參賽隊伍的延世大學辯論隊,奪得亞軍的好成績。
  • 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多邊主義?「中國方案」指明方向
    「中國方案」指明方向「世界上的問題錯綜複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5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並發表特别致辭,深刻解析時代課題,系統回答了「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多邊主義」這一時代之問,為全球合作抗疫、世界經濟復甦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
  • 每經8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疫苗也搞「美國優先」,這種吃相太難看...
    每經8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疫苗也搞「美國優先」,這種吃相太難看;電影《素媛》原型兇手出獄,韓國大批民眾抗議,高喊「判他死刑」 每日經濟新聞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居民休閒意識顯著增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中國居民休閒意識顯著增強本報電 (文 嫻)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
  • 人民日報刊文:社會上對繁體字存在過於美化傾向
    據《人民日報》今天報導,「中國文字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日前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與會者就歷代漢字、漢字理論與漢字發展史、域外漢字、漢字規範化信息化、少數民族文字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提出,今年是「新文化運動」100周年。100年前國家的命運影響了漢字的命運,以至於當時漢字是否應該存在都引起很大爭論。
  • ...多邊主義和經濟一體化原則——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新華社坎培拉11月9日電 專訪:APEC應繼續堅持多邊主義和經濟一體化原則——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德賴斯代爾新華社記者徐海靜 趙博來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彼得德賴斯代爾的辦公室,很難不注意到窗邊的一塊車牌,上面寫著「APEC DADDY」(APEC
  • 【海外版國慶特刊·健康篇】健康中國 屹立東方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重要新聞——血吸蟲病重疫區、位於贛東北的餘江縣根除了血吸蟲病。毛澤東看到這一消息,十分激動,一氣呵成豪邁詩篇《送瘟神》。70年,中國人的健康水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回望新中國成立之初,70歲是大多數人不敢奢望的生命長度;但將時間軸調至今時今日,70歲正是身體康健、享受人生美好時光的年齡。
  • 《人民日報海外版》:全球淡水資源短缺
    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全新麗
  • 人民日報刊文 | 今年,快遞已超700億件
    人民日報刊文 | 今年,快遞已超700億件 2020-12-02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海外版】超導領域的「中國符號」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40多年前,中國的高溫超導研究剛剛起步,與國際發達國家差距甚遠;而今,中國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隊伍,高溫超導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從追趕到領跑,趙忠賢功勳卓越。他帶領團隊在世界兩次高溫超導研究突破中勇立潮頭,兩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是國際公認的超導研究權威,中國高溫超導研究的領軍人。
  • 蔡英文自嗨式喊話臺軍「捍衛和平」 網友諷:拿鋤頭和簸箕捍衛?
    蔡英文(來源:臺灣《聯合報》)海外網10月7日電近日,蔡英文在臉書發文喊話臺軍,稱「和平從來不是靠別人的施捨,而是靠我們自己捍衛。我們一定要隨時保持最強的戰力,共同面對挑戰」。據臺媒7日報導,蔡英文當天前往馬祖視察當地臺陸軍以及蛙人部隊,稍早她透過臉書喊話臺軍,「和平從來不是靠別人的施捨,而是靠我們自己的捍衛。我們一定要隨時保持最強的戰力,共同面對挑戰,打造更精實的臺軍,捍衛和平。」她還表示「謝謝每一位臺軍弟兄姊妹,肩負起捍衛臺灣安全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