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天津國家會展中心。 王君妍 攝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外簷、屋面完成 將打造「綠色+智慧」新展館
中新網天津12月18日電 (王君妍)行駛在天津大道上,一座大型展館映入眼帘,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就是正在建設中的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近日,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來到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項目建設現場,提前「打卡」這座國家級新展館。
寒冬時節,建設現場卻一片熱火朝天,3500餘名建設者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據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一期展館建設到了收尾階段,外簷、屋面已經完成,機電安裝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綜合配套區兩座低塔封頂,計劃春節前四座塔樓全部封頂;二期展館區展廳主體鋼結構計劃春節前完成。
據了解,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由商務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是商務部繼廣州廣交會展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展館後,在全國布局的第三個國家級會展中心,承載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任務。項目建成後,將為京津冀城市群提供大型的國際會展場所。
建設中的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展廳內部。 王君妍 攝
「綠色+智慧」新技術賦能新展館
「我們展館建成後的首展是以『綠色、智慧建築』為主題的。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就是一座綠色、智慧的展館,是首展最大的展品,也是一大亮點。」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工程管理部總經理助理郭濟語介紹說。
「綠色」與「智慧」,這兩個詞在郭濟語對展館的介紹中被反覆提及。「展館採用裝配式建築、地源熱泵、太陽能光伏等100多項低碳、環保、節能的綠色建築技術,一期展館區已取得綠色建築三星級設計標識。」郭濟語說,「比如,展館每個展廳上面都有1100多塊光伏板,使用期間可以提供最大負荷的4%左右的電力。」
據了解,為打造「智慧展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與華為達成合作,5G、大數據等技術將「賦能」展館。「舉辦展覽的時候,哪些展位比較火、人員比較集中呢?我們可以通過實時客流熱力圖進行跟蹤,在展覽結束時,也可以對每個區域人流、客流的情況進行後臺分析。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可以做到突發事件及時響應。智慧車輛調度系統可以使得貨車輪候更輕鬆,提升布撤展效率。」郭濟語表示。
「好用+便捷」多重亮點助展會落地
「除首展『中國建築科學大會』之外,已有汽車展、工具機展等5個展覽和活動排上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的日程。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吸引來自北京和京津冀其他地區的大型專業展來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辦。」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黨群工作部主任鄧麗宙介紹,「比如規劃面積25萬平方米的中國(天津)國際汽車展覽會,就是我們從北京引入的新展。」
外觀樸實,內涵滿滿。據了解,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整個展館由單層無柱展廳構成,水電氣按工業展覽標準設計,相臨展廳可以便捷組成更大的展覽空間。「展廳的承重設計特別適合大型工程機械類展會舉辦。」鄧麗宙介紹。
據介紹,展館便利的交通對展會的引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方便了來自京津冀的客商參展、觀展。「主辦方對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的戰略定位和天津的交通和區位優勢比較認可,這是他們選擇來天津(辦展)的重要原因。」鄧麗宙說。
據了解,可步行至展館的地鐵北洋村站、國展路站於2019年底已正式開通。國家會展中心(天津)正式投用後,客商可從天津西站乘坐天津地鐵1號線,不換乘其他線路即可直達展館。同時,寧靜高速、天津大道等多條高速和各等級公路交匯。「從北京出發,乘坐高鐵、換乘地鐵,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展館,交通十分方便。」鄧麗宙介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