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閉症孩子,強化物的誤區你都知道嗎?

2020-09-05 融教之家

沒有強化或很少強化物的情況下,怎麼做DTT?下一階段的計劃是否合適?怎麼增強孩子的動機?

特殊兒童教育,包括自閉症、言語遲緩、唐氏綜合症等領域。

在孩子的康復訓練中,「強化物」的運用是非常普遍的,父母在必要的時候會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或者獎勵,以此來強化他的一些正確行為。

但是經常聽到家長抱怨,我的孩子好像什麼都不需要,什麼都不敢興趣,都找不到他的強化物。孩子不願意訓練,可能你用錯了強化物。


誤區一:強化物等於賄賂

機構裡,經常聽到家長們這樣抱怨:「我的孩子喜歡玩遊戲,如果他不願意配合訓練,我就會跟他說『乖,如果完成這個任務,就可以玩遊戲。一開始效果挺好的,但是最近不管用了。孩子總是哭鬧著伸手拿手機,不給就躺在地上不願意訓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這種情況是賄賂而不是強化。「你如果……,我就帶你去……」,「你如果……,我就給你買……」,這些是一些家長常常用來激勵孩子的話,因為短時間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時,孩子只因你給予的東西才改變行為,而不是因為他覺得要做的事情是正確的。

這樣單純的物質激勵,非常容易使原本的目標發生蛻變,讓孩子把努力變為獲取物質回報的手段。

解決方法:

我們在給與孩子物質上的強化物時,一定要同時給予誇獎。這樣經過「配對」之後就可以減少使用物質強化的頻率。

不要事先說好會給予物質強化物,強化要在行為之後發生。如果孩子問:「我這樣做之後能得到什麼呀?」

你要說:「我也不知道。也許有一個驚喜在等著你。」這樣往往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誤區二:強化物就是孩子喜歡的玩具、食物

「我的孩子只喜歡吃奧利奧怎麼辦?」,「我孩子啥都不喜歡吃,啥都不喜歡玩,找不到適合他的強化物」。

實際上強化物可以分為「直接強化物」和「間接強化物」。

「直接強化物」就是上面說的孩子喜歡的玩具、食物等,「間接強化物」一般是指精神上的鼓勵,如大人的語言(哇,你真棒!)、動作(豎起的大姆指)、表情(笑容),溫暖擁抱、撫摸親吻、歡呼擊掌都屬於「間接強化物」。

解決方法:

在對自閉症孩子強化物的運用過程中,應從「直接性強化物」慢慢過渡到「間接性強化物」,不僅讓孩子得到很大的進步,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內在積極性」。

當使用「誇獎」作為強化物的時候,誇獎要具體。避免用「很好,不錯」這樣的籠統字眼,這樣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得到了媽媽的獎勵,要儘可能的說明你是因為什麼在誇獎他。比如,孩子學會了穿衣服後,媽媽可以跟孩子說:「你會穿衣服了,真棒!」


誤區三:對於孩子的表現使用同樣的強化物

不同的強化物有不同的強化價值。差別強化是矯正破壞性行為的一種重要方法。家長們事前要做好偏好評估。

解決方法:

對於孩子特別好的行為我們要給予孩子最喜歡的強化物,對於一般的表現只給予一般的強化物。

比如你想要孩子說出「我要餅乾」幾個字,孩子在你輔助的情況下說出這幾個字,可以先給予口頭上表揚,當孩子自己說出「我要餅乾」幾個字的時候,立即給孩子餅乾。

對於那種非常消極被動,動機很少,感覺無欲無求的自閉症孩子,也就是很難找到強化物,或者強化物很難在桌面上使用的情況,桌面的 DTT 怎麼操作?

方法:把課題做成可視化的任務,讓孩子明白每次的課題量及課題內容,不知這樣是否合適?

具體說明:

1、對玩具感覺不出有什麼特殊的喜好,幾大箱的玩具,都僅僅是掃一眼,很少會去動,到商店也是,不會主動去接觸某個玩具或要求買什麼玩具。

2、對於食物,給他吃他就吃,拿走他也無所謂,食物被拿走很少表示不滿和抗拒。

3、對活動只喜歡前庭刺激的活動,比如蕩鞦韆,追逐跑步,轉圈,拋高,對其他的感官刺激沒有多大的反應。

孩子的幹預情況:孩子現在四周歲,已經在本地機構訓練1年多,主要以桌面一對一 DTT 及小組課為主,現退出機構,自己在家訓練,但碰到上述無有效可利用的強化物困擾。

下一階段的計劃是:

1、減少桌面 DTT 時間(之前是每日保證4小時以上),增加與孩子玩耍互動的時間。

2、從手頭的玩具開始,教導孩子能力能到達的玩法,但不拘泥於玩具的一般玩法,玩法主要目的是逗孩子開心,讓孩子首先接受並喜歡這些玩具,然後再慢慢引導到一般玩法上面。

3、讓孩子更多的接觸身邊的世界,也就是增強他的感知覺,包括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平衡覺等,而且要加大這些感覺的強度,比如開懷大笑,嚎啕大哭,誇張的表情,強化大的聲音,誇張的肢體動作,加大力度的身體接觸。

陪伴孩子訓練如逆水而上,而強化物是墊腳石,讓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長和老師尋找強化物的過程中可以交叉使用,不必拘泥於一種方法。我們所經歷的困難只是一個階段,它終將會結束。

溝通是兩個人的事情,一個人不停的說,另一個人完全沒有回應,這叫溝通嗎?這不是溝通。這只是一個人自言自語。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就是要「幹盡壞事」。比如故意製造一些困難給孩子,讓他覺得你很有趣。(當然這種製造困難絕對不能被他發現是你幹的,而是要跟他一起去解決這個困難)。慢慢的他會發現,你不是總是跟他對立的,叫他幹這個叫他幹那個,你們是一夥的。

打個比方,孩子有想吃的東西吧,你可以把他放在一個他看得見但是拿不到的透明盒子裡面,跟他一起去完成這件事。在完成這件事的過程中,你們就建立了關係。

比如說,這個孩子一直在晃手,你模仿他,跟著他晃手。這樣下去五分鐘,孩子會怎麼樣?換個角度想,有個人一直在模仿你,你是不是會覺得這個居然不像其他人一樣一直對著我說話,而是跟我做一樣的動作,他好奇怪/他會不會理解我?一但孩子注意到了有你這個人,你就成功了一半。

很多時候孩子自己需要的不是成長,他不知道成長的意義是什麼。但是,你可以通過你跟孩子關係的建立,你們兩個人同時產生改變。

皮亞傑強調同化順應圖式,其實你接受孩子這是同化,順應孩子的習性這是順應,然後建立了關係在大腦中產生了新的概念這就是圖式。這個過程是雙向的,是溝通的兩當都要經歷的。

所以,孩子接受了你這個人,跟著你的課走,會不會在大腦中產生新的圖式?你要先進入他的世界,在你與他關係的建立,你們的溝通有來有回不是你一個人自言自語後,再讓他進去你的,我們的這個現實世界。

另外多說一點,ABA的理論基礎——行為主義理論,記憶加工理論等都可以用這個解釋。

對於找到孩子的刺激物,一定要注意觀察。如果父母照顧可以諮詢下父母。還有就是多嘗試,一個孩子帶的久了他的習性自然會發現。

另外,與孩子建立關係有八個字,死纏爛打感同身受。死纏爛打就不說了,但是請常常與孩子換位思考。比如經常逗孩子,把吃的放孩子面前,故意不給孩子,孩子什麼感受?要是有個人說要送你套房子,但是就把鑰匙放你面前,讓你做一些你不喜歡不知道意義不知道這樣自己有什麼危險的時候,可能第一次兩次你會願意,但是這樣次數多了,你會不會覺得這個人不值得你信任?

刺激物是很好用,但是孩子一輩子不能只用食物這種低級的誘導。要把他往高級一些的情感精神刺激物上面引導。

要關注非語言的行為,其實喜不喜歡孩子可能早就從非語言中給了我們暗示。觀察孩子的表情動作神態距離的改變等信息。其他就不說了,說說距離的改變。兩個關係不是很好的人坐在一起絕對不是勾肩搭背的,甚至這個主角換成你的時候,你還會下意識地往後退。

相關焦點

  • 如何給孩子選擇強化物?
    她發現自己的孩子對任何的東西都不感興趣,完全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就喜歡一個人坐著發呆,什麼也不幹,誰也不理會。雖然小小媽也知道強化物具有神奇的作用,可是小小的刻板行為,讓她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強化物來刺激孩子。
  • 科普|自閉症孩子在康復訓練中常見的誤區
    今天P小編總結分享在康復中常見的幾個誤區,希望能幫助家長規避這些情況,讓家庭訓練更順利、更有效。對於能力稍弱的自閉症孩子來說,句子越長,處理後剩下的信息反而越少,因為孩子無法過濾掉無用的信息,導致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要理解上面這句話,孩子要掌握的知識點很多,包括:主語「我們」、時間「現在」、名詞「玩具」和「袋子」、動詞「裝」以及方位詞「裡面」。顯然,對於能力較弱的孩子來說,要掌握這些內容是有困難的,相比於上述冗長的指令, 「收」這個指令就簡潔明了許多。
  • 「家長注意」兒童自閉症的這些誤區,你還不知道嗎?
    人們的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在這喧鬧的世界還有另外一個群體,他們不盲,卻對周圍的人和事物視而不見;他們不聾,卻對外界的聲音充耳不聞;他們啞,卻不知道該怎麼樣開口說話;他們被人們稱為「星星的孩子」。很多人都認為自閉症是一種悲哀又很可怕的疾病,人們對自閉症沒有正確的了解,面多自閉症的孩子人們都會存在很多誤區和偏見。
  • 15個強化物使用原則,星寶家長必知!
    這裡一定要弄清楚一個概念,不是「非"的東西都是不好的東西。在心理學中,非條件」的東西是指不需要任何條件的、不需要任何訓練天生就有強化效應的東西,這些東西一般都是和人類生存和繁衍相關聯的。比如,食物、水、性刺激等。這些東西就是非條件強化物,因為它們具有生物學的價值。非條件強化物有時候也被稱作「基礎強化物」。
  • 自閉症孩子有情感嗎?如何避免幹預道路上的誤區?
    知乎上有一個關於自閉症的提問: 自閉症孩子有情感嗎? @遲雅中醫心理(心理諮詢師): 大部分人可能認為自閉症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絕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能和他人建立很好的感情,更多的時候自閉症兒童不是不想建立感情關係,只是不能很好的表達與溝通,不知道該如何建立感情關係,所以需要身邊的人多一些關注、理解與耐心
  • 關於自閉症,你最想知道的問題集錦(七)建議收藏
    在幹預的過程中,孩子有些不願意做,就會說打媽媽,並且手會輕輕拍媽媽,這時候家長重新選擇強化物,用更強的強化物去訓練,還可以讓項目難度降低,或者家長輔助及時等,再或者沒有打媽媽之前就強化,當打了媽媽就不給與強化,而是在快速的做項目,並且輔助完成很快強化。
  • 孩子不回應自己的名字就是自閉症嗎?訓練孩子應名技巧有哪些?
    這也使他們很難與同齡人進行社交互動,因為他們可能不知道其他人正在與他們交談。不過,僅僅因為一個孩子沒有回應他的名字,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他患有自閉症。在做出診斷之前,必須存在許多自閉症症狀。沒有自閉症的兒童也可能會遇到困難,特別是當他們的交流障礙或認知障礙明顯時。
  • 把握細節,讓自閉症孩子更好的聽你的指令
    比如孩子最愛看電視,你拿著遙控器;他最愛玩手機,你知道密碼;他愛玩某個玩具,只有你能幫他夠到。的程序,也就是保證在孩子對你提要求之前,先給他發出指令。比如 「先把這個扔進垃圾箱」 ; 「先坐下,我再拿給你」; 或者讓孩子做簡單的動作模仿,如果提供足夠的機會讓孩子通過簡單的動作就可以得到強化物,他會很快學會聽從指令就可以得到強化物。
  • 關於自閉症,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孩子的常見表現是什麼?自閉症什麼時候幹預最好?關於自閉症又流傳著哪些謠言?面對人們對自閉症的種種疑惑,微笑彩虹的康復老師就為大家推出一個新板塊,專門為大家科普自閉症相關的知識,今天為大家科普「關於自閉症 ,這些事你必須知道~」他們是星星的孩子你知道為什麼嗎?
  • 新手家長,你了解強化物嗎?
    在對孩子進行家庭訓練時,家長一定會用到強化物,對於剛剛陪孩子進行訓練的家長來說,最好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強化物,為什麼要用強化物。也就是說,家長,教師可以控制強化物,通過控制強化物來控制孩子的行為,只要方法得當,就可以改變孩子的行為。
  • 我所理解的自閉症孩子康複方法:ABA應用行為分析法
    其實應用行為分析從字面上看就很好理解了,因為自閉症難以溝通,所以我們無法從內心了解他們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們是否聽懂所給的指令,怎麼辦?在教學訓練時,與其去努力猜測他們的想法,不如直接分析其外在的行為表現,行為是我們所預期的正確行為,則給予強化物進行正向引導,如果行為是錯誤的,則進行懲罰,當然對於自閉症孩子所謂的懲罰就是沒有強化物。
  • 與自閉症共存可能嗎?——也談自閉症教育幹預的「誤區」
    下面的很多問題都是自閉症兒童家長們最常問我的問題,我只能從我自己有限的專業積累和經驗裡嘗試著去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1. 自閉症可以治癒嗎?最簡單的一個例子,當你遇到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初到教室,只要人靠近就會本能地躲開,你會怎麼做呢?DSM-V,第五版裡開始使用自閉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這個概念來統稱原來的不同的亞類型,但譜系這個詞恰恰表明了即使同是自閉症,個體差異是巨大的。每一個孩子和家庭可能都需要不同的組合拳。
  • 兒童自閉症治療誤區
    來源:網絡1、自閉症誤區  自閉症是一種兒童廣泛性的發育障礙性疾病。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孤獨地閃著微弱的光芒,因此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小兒自閉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治療,嚴重地會導致孩子無法融入社會,身心受到嚴重地折磨。
  • 自閉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幾個原因你知道嗎?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那什麼原因導致自閉症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或者專注時間太短呢? 比如孩子對於聽課的動機不足,缺乏興趣,就會出現上課不集中注意力,而開始走神、開小差等情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將孩子要訓練的項目和強化物進行配對,來調動孩子對訓練項目的動機和配合積極性。
  • 家長分享 | 如何有效訓練自閉症孩子的注意力
    ,自然而然就會影響樹葉和果實的生成,從而影響到學習的效率,下面我們著重講一下對於大多數自閉症孩子都存在的注意力的問題。以下將介紹——如何循序漸進地用遊戲鍛鍊自閉症孩子的注意力。,不要長期不變,強化物要根據孩子需要有變化), 熟練後,可以慢慢撤除輔助和強化物。
  • 自閉症誤區,你了解多少,聽聽兒科專家怎麼說
    最近一段時間有有收到家長的私信:說孩子亂跑、不聽指令、眼神不看、不會模仿、不會說話是不是自閉症了,通過私信也發現了很多家長不了解孩子自閉症,對自閉症也有很多誤區,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家長對自閉症的誤區都有哪些!
  • 自閉症康復家長的誤區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自閉症家長康復的誤區。在我工作的這些年裡,看到了無數的自閉家庭,他們內心是煎熬的,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在康復中也是走過了一段又一段的彎路。在自閉症康復的過程中,最主要的誤區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看到問題,沒有看到問題下面隱藏的問題。例如孩子沒有語言,那麼媽媽爸爸就說:「語言好了,他自閉就好了。」
  • 如何讓語言遲緩/疑似自閉症/自閉症孩子開口說話?「逼」孩子說話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金口玉牙,不愛說話或只說簡單的話。還有一些自閉症或疑似自閉症的孩子也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那麼怎麼讓孩子正確開口說話呢?當孩子出現語言發育遲緩情況,首先父母帶孩子檢查舌系帶和聽力。如果這兩項都沒有問題,那麼接下來就要訓練孩子語言。要訓練孩子說話,首先要想清楚,孩子為什麼要說?比如成人,我為什麼要吃飯?為什麼要上班?也就是動機問題,有了動機,就有了動力,有了動力才能完成任務。比如大人早晨上班不想起床,想到上班可以賺錢,於是就有了動力,賺錢的動力使起床很容易做到。同樣,訓練自閉症或語遲孩子的語言也要發掘孩子的動力。
  • 「小朋友畫廊」刷屏背後 自閉症四大誤區需了解
    這兩天,「最美畫作」的刷屏再次讓大家關注到自閉症患兒這個群體。自1943年國外第一例自閉症患兒被報導以來,醫學上對自閉症的認知在不斷完善,關於其病因和治療手段也在摸索中,在北京兒童醫院神經科主任張紀水看來,我們對於自閉症的認知和治療「還一直在路上」。對很多人來說,自閉症顯得很「神秘」,而對患兒家長來說,則存在不少誤區。
  • 遇到自閉症兒童該怎麼辦?這五招,我已經幫你想好了
    更多的人是毫無心理準備,自閉症小朋友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必須直接面對他。 不管有沒有心理準備,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和自閉症兒童相處都是一件令人抓耳撓腮的事。所以如果你想改變他的刻板行為,也需要長久的時間。如果是普通的孩子,你教他從左至右擦桌子,他可能下次就學會了。但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你教過後,仍然會無次序地擦。這不​是​說教學方法不對,而是我們花費的時間要更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