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出生就自帶6種反射來保護自己,實在是太神奇啦

2020-09-03 孕媽學堂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寶媽們你們還記得自己寶寶出生時的樣子嗎?今天翻開相冊,看到芽爸當時給拍的紀念照,又把芽芽媽的思緒一下子拉回芽芽出生那天。

當護士把芽芽抱到我面前看到他第一眼時,那種複雜的情緒仿佛現在仍絲絲纏繞心頭,當時就抑制不住突然好想哭,上天賜予我們這麼一個寶貝,那麼一小隻、軟軟的,那麼弱小,仿佛經不起任何的傷害。

但其實寶寶們又是如此強大,不然怎麼能經歷重重艱難險阻健健康康地來到這個世界呢?

他們一降臨,老天爺就賦予他們「神功護體」,天生具備這幾種反射,保護著自己,原來寶寶們也是如此的不簡單。

1

嘴部反射

包括吮吸反射,吞咽反射和覓食反射。

吮吸反射:從出生就有,到寶寶4個月大時消失。如果父母直接把手指放在寶寶嘴唇上,寶寶會自動吮吸,這就是寶寶的吮吸反射。

吮吸反射在寶寶還未出生之前,就擁有的一項本領,芽芽媽做B超的時候,似乎還見過芽芽吸手指的樣子呢!


吞咽反射:這種方式能保護寶寶在學習進食和吞咽的過程中不會被食物噎住。可以自動從喉嚨中吐出食物。這種反射會持續一生。

吞咽反射中有一種是挺舌反應,如果有什麼東西刺激到寶寶的喉嚨的時候,她的下巴會放低,舌頭往前,往下推,就把東西推出嘴巴外面。這就是為什么爸爸媽媽在六個月之前吃輔食的時候,寶寶會把輔食吐出來。這就說明寶寶還不適合添加輔食,他還不會吞咽固體食物。

挺舌反應一般在六個月的時候消失。所以很多兒科醫生把寶寶的挺舌反應是否消失,作為寶寶是否可以添加輔食的信號。

覓食反射:是寶寶的生存需求而自帶的本領。當媽媽把乳頭輕輕碰寶寶的臉的時候,你會看到他的臉,朝著乳頭轉過來,好像在尋找食物,這就是覓食反射,覓食反射在寶寶四個月左右開始減弱。

如果6個月後還有這種反射動作,則說明腦部有病變的可能。

2

擁抱反射

當寶寶聽到大的聲音或者被爸爸媽媽改變抱姿時,會發現孩子出現兩臂外展伸直,繼而屈曲內收到胸前,呈擁抱狀,這是一種生理現象,醫學上稱為擁抱反射。有的時候還會伴有哼哼唧唧的聲音。

擁抱反射是嬰兒最具防禦性的反射,如果寶寶受到驚嚇出現這個動作,寶媽要及時抱寶寶,及時安慰,這樣能讓寶寶獲得安全感。也可以通過包襁褓,來使寶寶更安心一些,減少驚嚇反射。

通常這種反射在第一個月最明顯,三四個月以後消失。

擁抱反射是脊髓的固有反射,屬於非條件反射,若缺乏這種擁抱反射則說明孩子可能是大腦神經系統沒有發育成熟,不過,隨大腦皮層高級中樞的發育會逐漸消失。但如果是神經系統有損傷或病變,顱內出血或其它顱內疾病導致的擁抱反射缺失就要及時就醫。

3

抓握反射

新生寶寶的小手緊緊地握成小拳頭,偶爾張開時你用手一碰,小小的手馬上抓緊你不放,力道之大甚至能提起寶寶的身體,懸空幾秒,似乎在告訴媽媽:嗨,看我是個小超人,我多有力量呀!這就是抓握反射。

原始反射的主要作用是維持生命及自我保護。

緊握拳頭的姿勢能夠確保寶寶在媽媽子宮裡活動和順利通過產道,出生後寶寶吮吸媽媽的乳汁時可以抓住媽媽保護自己。

抓握反射一般在嬰兒3~4個月時消退。我們也可以通過掌抓握反射來觀察寶寶是不是存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

4

強直的頸反射

當嬰兒躺著時,把他的頭轉向左側或者右側,於是他就伸出與頭轉向一致的那個手,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屈曲起來,仿佛擺出擊劍者的姿勢,所以也叫做擊劍反射。

實際上這是嬰兒吃奶最好的姿勢。有人認為嬰兒經常喜歡伸出的那一隻手可能就是他的優勢手,這種反射應在出生後2-3個月消失。

5

踏步反射

抱著寶寶把它放在桌子上,讓它有一隻腳可以接觸到桌面,你會發現放桌子上的這隻腳會向上抬,而另一隻腳會下降,好像寶寶要踏步一樣。

這種反射在兩個月左右的時候會消失,到寶寶快一歲時又再次出現相同的狀況,不過那時已經變成自主的學步行為了。

6

巴賓斯基反射

當你觸摸嬰兒的腳底,他的大腳指會翹起來,其它腳趾會呈扇形。這種反射可能持續到兩歲。如果兩歲以後孩子還有這種反射,很可能是連接脊椎和大腦的神經路徑損傷的標誌。

☆☆☆☆☆☆☆☆☆

這些反射行為,都是寶寶的生存本能,原始反射沒有明顯的生物學意義,但是能讓寶寶在飢餓的時候,有尋找食物、吞咽食物的能力,還有就是寶寶遇到危險的時候,能夠本能性的躲避。

這些反射除了吞咽反射會伴隨終身,其他的通常在出生後幾個月內會自動消失,如果沒有消失可能存在身體病變,需及時就醫。

芽芽媽說了這麼多新生兒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能力,但是家長們的關心和疼愛才是他們健康快樂生活的強大武器。

照顧寶寶用對方法很重要,用心去了解、照顧他們才是合格的父母該做的事。

優秀的你們還觀察到哪些寶寶的可愛反射呢?歡迎來留言與芽芽媽分享!

參考文獻

[1]趙崇然. 原始反射整合測驗編制的研究[D].瀋陽師範大學,2019.

[2]餘霞玲,陶芳標.三種原始反射對嬰兒腦損傷的預測作用[J].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4(06):329-331.

[3]王亦露,馬麗.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的臨床觀察[J].寧夏醫學雜誌,2006(03):185-186.

[4]鮑秀蘭.新生兒行為能力和測查方法[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誌,2003(06):441-443.

[5]朱華,何平,李榮蓉.152例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分析及早期幹預的效果觀察[J].四川醫學,2003(07):740-741.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生時就有「超能力」,自帶4種「反射」保護自己,太神奇了
    這些日子在家憋得時間長了,就又把之前的老照片給翻出來了,看著模糊的老照片,思緒仿佛被拉回到寶寶出生的那一年,心情似乎有一點複雜,母愛的泛濫讓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感動,一下子就流下了眼淚,當時心裡想的就是,老天爺給我這麼可愛的一個寶貝,我一定要保護好他,不會讓他受到傷害。但其實,媽媽們你們知道嗎?
  • 嬰兒出生自帶6種反射保護自己,很神奇,寶媽發現過哪一種?
    新生寶寶的這種抓握能力,也就抓握反射:在寶寶安靜清醒的狀態下,如果有人把木棒或者手指放在寶寶手心,寶寶會反射行的緊緊抓住手裡的東西。時間:從出生就會,5—6個月會消失,抓握能力開始從無意識的反射行為變為有意識的抓握動作。
  • 新生兒自帶的神奇反射,你知道嗎?
    寶寶無法自己表達,但我們不能不懂寶寶,「拽著不松」不是寶寶的本意,是寶寶無意識的抓握反射,新生寶寶的神奇反射行為還真不少,都是寶寶的生存本能,來了解一二吧!
  • 這八大神奇「反射」你都給寶寶試過麼?
    新生兒具有的有趣的八大先天反射,快來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這種本領,看後給寶寶測試一下吧!2.眨眼反射剛出生未滿月的寶寶對光線特別敏感。如果有強光照在他臉上,出於對自己眼睛的保護,他就會發揮這個獨有的「眨眼反射」:閉上眼睛,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眼睛不受強光刺激。
  • 寶寶出生就會「走路」?新生兒六種神奇的反射,你能叫出幾個
    與長大後的孩子相比,小嬰兒確實沒有太多能力,但是在長久的進化中,他們逐漸形成了多種與生俱來的反射來保護自己小楠把手抽出來,寶寶還在那意猶未盡地回味,她以為是寶寶太餓了,連忙問護士要不要先餵點奶粉。護士安慰她,這是寶寶生來就有的反射中的一種,名字就叫吮吸反射,不是因為餓而是本能反應,小楠這才鬆了一口氣,同時為新生兒強大的生命力而感慨不已。
  • 神奇的「嬰語」!寶媽讀懂新生兒反射動作,巧掌握寶寶健康狀況
    90後寶媽小顏,剛生下寶寶不久,初為人母的她,跟大多數寶媽一樣,內心充滿著喜悅與好奇。她每天除了照顧自己和寶寶的日常起居以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守在寶寶的旁邊,觀察和研究小小的人兒一舉一動,樂此不疲。小顏發現,寶寶簡直是個天才,有些東西不需要教,她生來就會!比如說,你給她餵奶,只要她嘴一沾到乳頭,就會立刻張嘴「吧唧、吧唧」地吸起來;再比如,你用一個手指觸碰她的手,她立馬抓住你的手指不撒開。真是太神奇了!都說新生兒如白紙般純淨,那麼是誰教會了她這些本領?是因為寶寶聰明嗎?
  • 這8種新生兒反射,大部分6個月前消失,如果缺乏可能「腦損傷」
    這些反射看似神奇,卻跟寶寶發育有關,醫生經常通過這些反射來判斷他們的發育是否正常,若缺乏或許是「腦損傷」。這8種新生兒反射,大部分6個月前消失,如果缺乏可能「腦損傷」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周,他們的身體活動大部分都是反射行為,而且這些反射都是與生俱來的,不過會隨著時間增加慢慢消失,短則幾周,長則幾個月。
  • 新生兒自帶6個「神奇本領」,若一段時間沒消失,家長就該注意了
    新生兒在出生時,會自帶以下6個「神奇本領」寶寶出生後的6個「神奇技能」是逐步顯現的,並隨著會神經系統的發育而逐步消失,現在寶媽快來對照一下,你家寶寶還剩下幾個吧。持續到4-6個月,這期間,他們在水中可下意識的屏住呼吸,避免嗆水,還會不由自主的擺動著四肢遊起泳來。
  • 新生兒出生後有8種神經反射,6個月前會消失,缺乏提示「腦損傷」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條件反射,是因為長時間的生活經歷導致我們產生的。但是我們每個人在小時候還是剛剛出生的時候,其實那個時候我們就已經自帶著「反射」的能力。這些反射都是和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聯繫。但是可能持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是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的。
  • 寶寶的8種原始反射你了解嗎?
    不過,當嬰兒長大到3-4個月之後,會認識到當肚子餓時,用哭來表現就會有人來餵奶,於是慢慢改以行為表現來表達需求,所以,尋乳反射也將慢慢消失。2. 貪吃百分百的吸吮反射其實,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為了出生後立即能吸奶,嘴巴已開始運動,以練習吸吮能力。
  • 嬰兒的這8種反射,6個月內基本會消失,若缺乏可能是「腦損傷」
    嬰兒的這8種反射,6個月內基本會消失,若缺乏可能是"腦損傷"導語每個小寶寶從出生到長大,父母們都要辛苦的去養育,而且還要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教給孩子各種技能。其實對於新出生的小寶寶來說本身就會擁有一些本領和技能,當然我們把寶寶自帶的這種本領叫做新生兒的反射行為。其實,小寶寶的這種反射能力也代表著他們身體的健康程度,而醫生也通常會把這些反射當做寶寶健康的依據。尤其是新生兒的以下8種反射,幾乎每一個小寶寶都有。
  • 6種新生兒的原始反射,家長還不快來看看
    小袁的兒子才不到一個月,可是卻聰明得很,有時候睡醒了看見人就會張開雙臂,想讓人來抱他。大家都說小袁的兒子看著真是智商高,以後肯定是個大學者,可把小袁給高興壞了。其實小寶寶一出生就會有很多原始反射,像小袁兒子的這種就叫做擁抱反射,除此之外還有5種原始反射,寶爸寶媽們快來看看吧。
  • 新生兒常見的6種本能反射行為,既驚人又有趣!
    一、首先就是咱們所熟知的覓食、吸吮反射。寶寶一出生就能夠覓食、吸吮,當你將手放到他的嘴邊,寶寶便會將頭轉向你的手。如果足夠巧合的話,當寶寶還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進行超聲檢查時,你就能看到他吸吮手指的樣子,因為寶寶在出生前就已經具有這種能力。
  • 神奇,寶寶出生就會走路!盤點嬰兒那些「打娘胎裡帶的自然反應」
    許多新手爸媽在孩子出生後會發現,很多發生寶寶身上的反應讓人無法理解,比如說將剛出生的寶寶直立,他就會像真的在走路一樣的邁步。很多網友還把自家剛出生嬰兒走路的視頻發到網上,網友們都直呼:好神奇。,弱小的嬰兒以此來防禦外界的侵害。
  • 寶寶這4種反射運動,6個月後會自動消失
    我們剛出生的寶寶本身就帶有各種各樣反射運動的能力,寶寶的這些反射運動和他的大腦沒有多大關係,也可是說是天性使然,是我們的身體受到內外刺激引起的無意識運動,它們會隨著大腦的發育慢慢消失掉。這些慢慢會從新生兒身上消失掉的反射運動,主要有這4種。
  • 新生兒「神奇」的各種先天性反射,對照看看,你知道的有哪幾條?
    除去這幾種,還有吞咽動作也是屬於先天性條件反射,因為在寶寶剛出生時還沒有人教會他吞咽動作,但是寶寶仍然會自己喝奶,而這些動作直到長大成人之後還是會存在,這種條件反射在醫學上被稱之為永久性反射
  • 新生兒的6個驚人原始反射,原來寶寶一出生就會這些!
    尋乳反射是嬰兒出生後為獲得食物而表現出的求生需求,當寶寶飢餓時,尋乳反射會特別明顯。當嬰兒長大到3~4個月之後,會認識到當肚子餓時,用哭來表現就會有人來餵奶,於是慢慢改以行為表現來表達需求,一般6個月左右這種反射就會消失。貪吃!百分百的吸吮反射如果媽媽將手指放入寶寶的口中,他會自然地吸吮,我們還常常看到寶寶喜歡吸吮自己的手,甚至直接吸吮接觸到嘴唇的東西。
  • 新生兒普遍擁有的「原始反射」,不僅看起來萌,還能起到不同作用
    新生兒寶寶出生自帶的「神奇技能」,其實是「原始反射」明明出生才一周,當媽媽將他抱起,準備換新尿布時,明明突然抓起了身邊的紙尿褲,這個小動作把媽媽逗的高興了好幾天。還特意發了朋友圈,誇自己和寶寶聰明。孩子擁有的這4種「原始反射」,新生兒寶寶其實從出生起就會,而且它們還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哦!4種新生兒普遍擁有的「原始反射」第一種:擁抱反射新生兒頸部肌肉發育不夠,很難支撐起重重的頭顱。
  • 判斷寶寶身體狀態的4種反射運動,6個月後會消失
    我們剛出生的寶寶本身就帶有各種各樣反射運動的能力,寶寶的這些反射運動和他的大腦沒有多大關係,也可是說是天性使然,是我們的身體受到內外刺激引起的無意識運動,它們會隨著大腦的發育慢慢消失掉。這些慢慢會從新生兒身上消失掉的反射運動,主要有這4種。
  • 太神奇啦!小寶寶這些有趣的生理反射你知道嗎?51家庭管家告訴你
    新生兒出生後,新人父母都尤其地焦慮不安,小寶寶的一舉一動都觸動著寶爸寶媽的心。近期有一位寶媽,察覺自己家剛剛出生幾日的娃雙手一直握得很緊,就有點兒擔憂,她網上一查嚇一跳,說小寶寶一直握著拳是腦部發育不太好,是由於控制不了伸屈姿勢,嚇得她趕快帶小寶寶去看醫生,直至醫生告訴她這是小孩的正常反射,不必擔心,她才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