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在論物種起源時說,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
執筆:輯香
編輯:羅梓花
定稿:楠楠
小寶寶出生後,無論是採用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甚至將手放在他的嘴邊,他都會做出吸吮的動作,那媽媽們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
「吃」作為人類的本能大多是能無師自通的,除了吸吮的本能,當媽媽將手指放在小寶寶的手心裡時,寶寶也會做出抓握的動作。
寶寶在哭泣時,會做出「張牙舞爪」求擁抱的動作;隨著月齡的增長,當父母將他舉高高時,孩子還會做出原地踏步的動作。
寶寶出生後的這些自帶的「被動技能」,能讓媽媽們很快速的理解到寶寶的需求,並能夠及時給予回應,對新生兒來說相當重要。
明明出生才一周,當媽媽將他抱起,準備換新尿布時,明明突然抓起了身邊的紙尿褲,這個小動作把媽媽逗的高興了好幾天。還特意發了朋友圈,誇自己和寶寶聰明。
過了些日子,明明媽跟小區內的鄰居媽媽又聊起了這事,鄰居媽媽笑著說,這可不是寶寶在幫你遞紙尿褲,這叫抓握反射,是原始反射的一種。
孩子擁有的這4種「原始反射」,新生兒寶寶其實從出生起就會,而且它們還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哦!
新生兒頸部肌肉發育不夠,很難支撐起重重的頭顱。
當寶寶的頭向後仰時,總會作出主動「求抱抱」的動作,甚至在受到驚嚇時,也會伸長頸部,張開手臂,然後再回收手臂,像極了擁抱自己。
這是典型的擁抱反射,也稱之為莫羅反射,這種反射在新生兒階段較多,一般會在2-3個月左右消失。
「找奶喝」可不是人類的「專利」,包括哺乳動物在內,都擁有這項技能,是一種覓食反射。
當小寶寶找到食物後,便開始了吸吮及吞咽,直到吃飽為止,如果有些小寶寶沒有吃飽就將其和食物分開,他先會大哭隨即便會將小手放進嘴裡繼續吸吮。
民以食為天,有了這項技能,是寶寶健康成長的根本。
當託著小寶寶的腋下將他抬起時,小寶寶一般會出現原地踏步的踏步反射,但這不代表寶寶早早的就想走路,只是他的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的反應罷了,但這種「被動技能」不僅看起來特別萌而且也是神奇滿分哦!
當然,踏步反射基本會在2個月左右時消失,有些媽媽們為了更好的保護寶寶,很少在這個月齡將寶寶託腋下舉起,所以也就很難看到踏步反射了。
用手指輕碰小寶寶手掌時,他會不由自主的抓住你的手指。有時給些小玩具,他也會抓得很緊,爸爸媽媽看在眼裡會覺得特別可愛,於是經常拿小玩具逗寶寶或是撓他的小手心。
其實這是也一種原始反射,稱抓握反射。
通常情況下,當你抱起寶寶動作較大時,他便會主動抓緊就近的物體,無論是你的衣服還是你的頭髮,這種本能大概4個月逐漸消失,然後寶寶就進入到精細動作階段。
3個月以內的寶寶在漫長的人生中是重要的起步,這時候的他們是生長發育變化較大的階段,需要足夠的營養,吃飽睡足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當然,這個月齡的寶寶也最需要安全感,這些原始反射也成為自我保護的重要方式。
此外,如果需要特別提醒家長留心照顧技巧的話
①做好臍帶脫落前及脫落後的消毒工作
②不要在寶寶抓握時給予能夠放進嘴裡的小玩具以免帶來危險
③注意正確的抱姿以免傷害到寶寶
【Ainee媽咪有話說】成為媽媽後,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不斷更新技能,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為了寶寶健康茁壯成長,讓我們與寶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吧。
今日話題:你覺得還有哪些「神奇技能」是寶寶的「原始反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