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驚一乍,睡不安穩,了解這個原始反射,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2020-12-22 墨仔媽媽育兒

每個新生兒都會出現一個原始反射叫做莫羅反射,也被稱為驚跳反射,在家長看來就是寶寶會被什麼情況嚇到了,有可能是聲音,也有可能是光線,這個反射是非常正常的。

莫羅反射的基本知識

莫羅反射在所有的原始反射中是最難被抑制的,不良影響也是最大,其活躍的高峰期是在出生第2個月,2個月後會逐漸消退,但是抑制莫羅反射的最佳時期是出生後的前3-4個月,但整合過程可能要持續到3歲左右。

莫羅反射的表現是:當寶寶的頭部突然變換位置或者後仰,又或者被突如其來的較大的聲響驚嚇,寶寶會出現四肢外張、頸部伸直的動作,然後雙臂合攏,有時候還會大哭,看起來就是被嚇了一跳的樣子。

莫羅反射的影響

1、對睡眠的影響

受莫羅反射的影響,寶寶睡覺會出現不安穩的情況,旁邊有一些動靜就會把寶寶吵醒,寶寶睡覺會非常輕,如果這個反射沒有被很好地抑制整合,那麼寶寶的睡眠可能會一直非常輕,對睡眠環境的要求很高,尤其是不能有聲音,對家人來說,這將是不小的負擔。

2、對心理方面的影響

這個反射如果沒有被抑制整合好,不僅會影響睡眠,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因為他們對突然而至的刺激反應太過激烈,久而久之,會造成敏感、情緒容易激動的狀況,進而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行為,可能會變得小心翼翼、膽小。

如何抑制莫羅反射

任何原始反射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在寶寶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沒有取得主動權之前,會暫時的承擔保護孩子的任務,需要先激發出來,再經歷活躍期,被抑制,最後被整合,但是有的原始反射依然會在未來某個特殊情況下被激活。

抑制莫羅反射的方法如下:

1、充足的自然光線的刺激,讓寶寶感受戶外的自然光線,促進視覺發育,白天睡覺的時候不要拉上窗簾。

2、充足的自然聲音的刺激,家裡人不要刻意的保持安靜的環境,不敢說話,不敢走動,安靜得掉一根針都能聽到,帶寶寶到戶外感受聲音的刺激,促進聽覺的發育。

3、持久的撫觸按摩,每天要保證給寶寶做足30分鐘的撫觸按摩,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助於抑制原始反射。

4、重視大運動的發展,大運動的發展代表著寶寶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只有寶寶們能自主運動了,非自主運動的原始反射才能退出舞臺,每天堅持給寶寶做被動操,6個月以前的寶寶要多練習俯趴和翻身.

使用新生兒襁褓法

3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藉助襁褓法來防止驚跳把寶寶嚇醒來,襁褓是通過模仿媽媽的子宮的包裹感來給予寶寶安全感,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給寶寶打襁褓睡覺,白天不建議使用襁褓。

襁褓法只能用來暫時安撫,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要儘快抑制莫羅反射。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為怕嚇著寶寶而選擇不發出任何聲音,家裡安安靜靜的,這會形成一個不良循環,越安靜越不利於莫羅反射的抑制,越不好抑制,寶寶越睡不好。

我是嬰幼兒睡眠顧問--墨仔媽媽育兒,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嬰幼兒睡眠、大運動、母乳餵養方面的知識,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奶奶嚇壞孩子,太無知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奶奶找「高人」來支招表妹家寶寶現在4個月大了,表妹作為新手寶媽每天帶娃都是戰戰兢兢。前一陣子,她發現寶寶睡著後總是一驚一乍的,她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就想抽時間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但是,孩子奶奶卻說這很正常,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這樣,還說:「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孩子奶奶說的「叫叫」,就是農村老家說的「叫魂」。
  • 寶寶睡覺總「一驚一乍」,到底跟啥有關
    琳琳家的寶貝3個月了,最近睡覺老是不老實,經常手抖一下,或者身子激靈一下,而且一有動靜很容易被吵醒。一家人在她睡的時候,都不肯出聲,走路做事都輕手輕腳的。但儘管這樣,寶寶睡覺時還是會手腳抖。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我們大人有的時候睡著的時候,也會一激靈,仿佛有什麼危險的事要發生一樣。這跟小寶寶的體驗很像。小寶寶的手抖身體抖醫學上叫「驚嚇反射」,這是人類一種很原始的反射,能夠幫助人類在睡覺過程中保持警惕,避免遭受其他動物的攻擊和威脅。
  • 新生兒一驚一乍的反射,爸爸媽媽不要驚慌,說明寶寶發育很好呢!
    新生兒一驚一乍的反射,爸爸媽媽不要驚慌,說明寶寶發育很好呢! 2.握持反射:父母將大拇指放在寶寶的手心,新生兒會有抓握的動作。 3.覓食反射:任意人用手輕輕觸碰新生兒嘴邊,寶寶會出現吸吮動作。這個動作通常會在新生兒飢餓時易誘發,吃飽後難度會稍大些。 4.吸吮反射:跟覓食反應很像的是吸允反射,將乳頭或者手指放入新生兒口腔時,他會引出吸吮的動作。
  • 孩子睡覺為什麼總是一驚一乍的?
    寶寶的手腳也會不自主的隨意亂動,就像做噩夢被嚇到了一樣。這個就讓很多爸爸媽媽覺得非常神奇,也同時也非常害怕,孩子究竟是怎麼了?其實,剛出生的寶寶睡覺老是一驚一乍的是正常現象。就像我的寶寶剛出生之後,睡覺的時候總是一驚一乍的。
  • 【孕校素材】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很多新手爸媽都不知道!
    有寶寶在睡覺時總一驚一乍的,所以很擔心寶寶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為啥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的?處理不對,孩子長大會膽小
    終於有次放到床上沒有醒來,這邊懸著的心還沒放下來呢,爸爸那邊猛然推門而進,寶寶手腳突然一抖,又醒了,一番努力又白費了。媽媽們就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寶寶睡覺時這麼容易一驚一乍的呢?看起來這是個小問題,其實處理不好的話,很多寶寶長大還會變的膽小。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因為剖宮產?兒科醫生告訴你到底怎麼回事
    記得大寶出生的頭三個月,真的可以用「熬」字來形容,坐著餵奶都能困得差點跌到床下,因為大寶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只要一沾到床,立馬大哭,又是第一次當媽,哪裡看得了寶寶哭啊!那時候有經驗的寶媽告訴我,因為我家寶寶是剖宮產,所以睡覺不踏實。我還以為很有道理,因為大寶睡覺的時候確實會突然的手臂伸開,頭部朝後仰,就好像被人從高空拋下來受到驚嚇一般。
  • 新生兒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不是因為被嚇到,而是因為……
    很多新手爸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寶寶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導致寶爸寶媽特別緊張。一開始,大家會以為是活動的聲音嚇到了寶寶,於是做什麼都小心翼翼,不敢發出任何聲音,保持環境特別安靜。但是,即便家裡已經沒有任何聲音的情況下,寶寶依然會有「一驚一乍」的表現。有過來人會說,可能是寶寶被嚇到了,得趕緊找「神婆」來施法。結果東打聽、西打聽,終於把神婆找來了,然後在家裡鼓搗一番,錢也沒少花,結果根本沒什麼用。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總愛大哭,遇到這些問題該怎麼辦
    小米說她家寶寶睡覺時總是一驚一乍,有時候還愛大哭,這種現象究竟是為什麼呢?寶寶睡覺要麼一驚一乍,要麼大哭,其實這兩點有共性,也有差異,我家寶寶四個多月有一段時間也是會突然大哭,寶寶一驚一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的「驚跳反射」,也叫做「莫羅反射」,另一種情況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夜驚」,「夜驚」現象常見於晚上。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了解「莫羅反射」,解決寶寶抱睡難題
    寶寶不抱就哭、抱著就睡,多半跟「莫羅反射」有關,父母要了解。在寶寶嬰幼兒時期,許多父母都面臨過孩子抱睡的難題。看著嬌小可愛的寶寶,大人們總是忍不住抱在懷裡逗弄,可是一抱起就無法放下了,抱著就能哄睡,一放下就哭鬧不止。其實這種現象主要和「莫羅反射」有關,父母只要了解了相關知識,就能輕鬆解決抱睡難題。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驚跳和抽搐易混淆,看完後背都「涼颼颼」!
    我家寶寶睡覺十分不老實,各類睡姿整晚不間斷呈現給我們觀看,可偶然發現孩子睡覺的過程中經常有一驚一乍的表現,有時也會發出「哼哼」的聲音或者偶爾低哭幾聲,翻身又睡去了。一直都認為是寶寶在做噩夢,偶爾鬧得厲害了安撫幾下也就過去了。
  • 寶寶睡覺總愛「一驚一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作者:寶寶知道 孕嬰幫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家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經常突然會「一驚一乍」的,尤其是在聽到較大的聲響,或是頭部突然往後仰時,會出現這一現象:寶寶的四肢突然大張,脖子伸長,然後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胸前。
  • 寶寶抱著就睡,放下就哭?可能跟「驚跳反射」有關
    其實類似的情況不在少數,叮麻自己也遇到過,那麼,為什麼寶寶抱著就睡,放下就哭?可能跟「驚跳反射」有關。驚跳反射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驚跳反射就是「莫羅反射」,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先天的原始反射。驚跳反射時,寶寶反應非常明顯,主要表現為寶寶雙臂伸直,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者彎曲,頭朝後仰,雙腿挺直,雙臂互抱……而寶寶這種「抱著就睡,放下就哭」的反應,在醫學上也被稱為驚跳反射,是人從靈長目種系進化來的遺存現象,它顯示了幼畜遇到緊急情況伸出四肢抓住母畜的能力。
  • 孩子總是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寶媽不用擔心,原來是這個原因
    對於大部分新手爸媽來說,雖然寶寶降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隨之而來的戰就會讓很多父母頭疼。寶寶剛出生時,對這個世界所做出來的一些反應,很多新手爸媽看到都會感到迷茫,不知該如何解決。比如新生兒寶寶,睡著睡著覺,突然雙手向胸前一抓,小腳一蹬,一個激靈就醒了過來,隨之而來的就是寶寶哇哇大哭的聲音。有些父母看到這樣的現象很緊張,不知道是不是寶寶不舒服導致的。其實家長不用太擔心,寶寶的一驚一乍其實是一種驚跳反射。
  • 新生兒睡覺一驚一乍,只需2步輕鬆安撫
    很多爸爸媽媽或者月嫂阿姨會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忽然地抖動、哼唧、一驚一乍,手腳也不由自主地伸展,就像是做噩夢被驚嚇到了一樣。如果嬰兒沒有正常的摩羅反射,或超過6個月沒有消失,就可能存在神經系統異常,建議帶寶寶去醫院做個檢查。
  • 寶寶睡覺總是「不踏實」?家長了解原因後,才能掌握正確哄睡方式
    可是我們經常會發現,寶寶出生後睡覺總是被「嚇一跳」,有時候屋內並沒有聲音,寶寶還是會突然被「嚇醒」,讓我們擔心孩子的身體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寶寶睡不實,夫妻倆總是屏住呼吸孫女士的女兒出生剛剛20天,按理說這個階段的寶寶每天特別能睡,可是她的女兒天不僅睡得少,還經常睡不實。
  • 嬰兒睡覺不踏實一驚一乍怎麼辦?作為新手爸媽你知道嗎?
    很多爸爸媽媽或者月嫂阿姨會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忽然地抖動、哼唧、一驚一乍,手腳也不由自主地伸展,就像是做噩夢被驚嚇到了一樣。這種全身性的動作其實是新生兒的一種無條件反射,稱為摩羅反射(也叫驚跳反射)。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在出生後15天至30天內尤為明顯 ,正常情況下會在出生4個月內消失。如果嬰兒沒有正常的摩羅反射,或超過6個月沒有消失就。可能存在神經系統異常,建議帶寶寶去醫院做個檢查。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嗎?
    寶媽們有沒有發現,你家小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經常一驚一乍的,胳膊一顫腿一蹬,有時候還會哭兩聲,很多家長會以為這是寶寶被嚇到了。於是有的去看神婆,有的給寶寶吃藥,還有的為寶寶驅邪。寶寶真的是被嚇到了嗎?醫生解釋:首先,前三個月大的寶寶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其實這是新生兒的一種先天性發射,叫做「驚嚇反射」。當寶寶聽到外界的聲音,或者受到碰觸的時候,就會出現手腳顫動類似受到驚嚇的反應,這種情況到寶寶三四月大的時候會逐漸消失。
  • 寶寶睡不安穩、40分鐘就醒、哄睡困難,建議家長從這幾點入手改善
    很多媽媽會問到自家寶寶的睡眠該怎麼解決,比如睡不安穩,睡不長久,希望能得到一個快速有效的解決辦法,但是,欲速則不達,科學的嬰幼兒睡眠評估需要很詳細的寶寶的作息規律數據,然後才能制定詳細的睡眠改善方案,並且需要持續執行。
  • 寶寶睡覺不踏實,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
    有些爸爸媽媽發現,寶寶睡覺不踏實,老是一驚一乍的。有時候睡得好好的,突然兩隻小手抬起來,像做噩夢。有些老人說寶寶是被嚇著了,真的是這樣嗎?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怎麼辦?1.爸爸媽媽可以把大浴巾或者薄被子捲成桶狀,在寶寶身邊圍一個圈,形成一個小小的「鳥巢」護在寶寶的周圍,這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