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睡覺一驚一乍,只需2步輕鬆安撫

2020-08-27 杭州順心家政

很多爸爸媽媽或者月嫂阿姨會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忽然地抖動、哼唧、一驚一乍,手腳也不由自主地伸展,就像是做噩夢被驚嚇到了一樣。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那寶寶這樣抖動,是不是被」嚇「到了呢?


無需擔心,新生兒在出生至4個月內,遇到響聲、疼痛、失去支撐等忽然刺激時,就會頭朝後揚、背有些弓形,手快速的向身體兩邊伸展,再慢慢向胸前合攏,像擁抱姿勢,這種全身性的動作其實是新生兒的一種無條件反射,稱為摩羅反射(也叫驚跳反射),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在出生後15天至30天內尤為明顯 ,正常情況下會在出生4個月內消失。


如果嬰兒沒有正常的摩羅反射,或超過6個月沒有消失,就可能存在神經系統異常,建議帶寶寶去醫院做個檢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除了上面提到的,很多月嫂或者新手媽媽還會發現,新生兒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有時會憋氣、漲得小臉通紅;

有時雙臂抖動,好像很痛苦;

經常哼哼唧唧,睡覺被驚醒;

……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是正常的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其實,大多數寶寶出現上述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生理狀態。主要和以下這些因素有關:


1、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


寶寶在媽媽腹中很有安全感,但出生後會受到外界環境所帶來的各種刺激,加上小寶寶腦神經系統還不夠完善,大腦抑制功能比較弱,遇到任何刺激都會引起神經泛化現象,並對他們造成影響,所以寶寶需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2、消化系統發育還不成熟

三個月前的寶寶長的最快,而且吃得多、拉得勤,甚至會邊吃邊拉,所以對胃腸道的負擔比較重。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就導致寶寶的肚子會咕嚕咕嚕叫,有時還會扭動身體、使勁。寶寶使勁的時候容易憋氣,小臉漲的通紅也正常。

3、生長速度很快


在頭三個月,寶寶的體重可以翻一倍,身長也會比出生時長20%以上。寶寶的骨骼、筋脈、肌肉、皮膚,都在快速生長,所以需要不斷地伸展來解除這個過程中的不適。


寶寶使勁、抖動雙臂這些現象,都說明了身體發育得較快。


4、深睡、淺睡期的轉換


小寶寶睡眠周期較短,深睡眠和淺睡眠經常轉換。在轉換過程中,也會出現哼唧、使勁、哭鬧等,就像我們大人,夜裡也會伸懶腰,滾動身體。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尤其是3個月內的小寶寶,很多在20-45分鐘就轉換一次。但隨著月齡的增大,寶寶這方面的情況會越來越好,單次睡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5、餵養和護理不當


餵養方面我們要注意,不要一次給寶寶餵得太多,以免造成較重的胃腸負擔,造成孩子易鬧、使勁等情況。

日常護理不當,比如穿的過多、捂得厚,室內溫度偏高,孩子睡覺時後背出汗,也會造成睡眠質量不高,容易哭鬧驚醒等現象。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雖然這些現象是正常的,但我們肯定都希望寶寶能睡得安穩些,下面這些辦法有利於緩解寶寶出現以上這些現象:


1、嬰兒撫觸和按摩


觸摸寶寶的皮膚和身體,可以刺激皮膚感受器,上傳到中樞神經系統,促進寶寶身心健康發育。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另外,媽媽搓熱雙手手心,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腹部,可以促進腸道發育,減少寶寶憋氣、使勁等現象。

2、寶媽育兒法(袋鼠式養育)


與寶寶直接肌膚相貼,媽媽的溫度和心跳很大程度上可以讓寶寶安穩下來。尤其是在寶寶出生後的頭三個月,這種肌膚對肌膚的擁抱養育,還能促進親子感情、穩定寶寶情緒。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寶寶出現下面幾種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1、長期哭鬧過度,難以安撫

2、多次憋氣後出現嘴唇發紫,臉色變暗

3、呼吸次數過多、急促

4、全身僵硬,難以放鬆

5、生長發育緩慢不達標


文章來源: 21CN綜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新生兒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不是因為被嚇到,而是因為……
    很多新手爸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寶寶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導致寶爸寶媽特別緊張。一開始,大家會以為是活動的聲音嚇到了寶寶,於是做什麼都小心翼翼,不敢發出任何聲音,保持環境特別安靜。也有人說,寶寶睡著後「一驚一乍」肯定是缺鈣,得趕緊補鈣。實際上,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的寶寶,只要能正常吃奶,是不會缺鈣的,除非是患了某種疾病。
  • 寶寶睡覺不踏實,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
    有些爸爸媽媽發現,寶寶睡覺不踏實,老是一驚一乍的。有時候睡得好好的,突然兩隻小手抬起來,像做噩夢。有些老人說寶寶是被嚇著了,真的是這樣嗎?寶寶睡覺一驚一乍寶寶有安全感後就不容易一驚一乍的了。2.如果天冷,爸爸媽媽可以把棉被在寶寶身側塞一塞,適當地塞緊一些,也會讓寶寶獲得安全感。3.爸爸媽媽在寶寶驚跳時,要輕輕按住寶寶身體,或一邊輕拍一邊小聲安慰,寶寶會很快安靜下來。
  • 為啥嬰兒睡覺總是「一驚一乍」的?應對方法,新手爸媽要明白
    對於新生兒來說,一天中睡覺的時間就更長了,父母也要格外注意寶寶一天的睡眠,有的父母就發現自己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總是會哼一些自己聽不懂的話,有的時候還總是一驚一乍的,對於這些現象,父母該怎麼辦呢?02為什麼寶寶睡覺的時候會一驚一乍呢?
  • 新生兒睡覺一驚一乍,可能「驚跳」,遇到類似情況寶媽可以這麼做
    新生寶寶睡覺一驚一乍,這或許是「驚跳」張敏是一位新手媽媽,寶寶現在只有1個月大,平時寶寶吃了睡特別聽話,可最近張敏發現寶寶睡覺的時候,身體總是不自主的抖動,尤其是寶寶的四肢。不知情況的張敏以為寶寶這是做了噩夢,於是就著急安撫寶寶,可沒想到安撫寶寶不成
  • 寶寶為啥睡覺老哼哼、一驚一乍?可能跟這些原因有關,父母要明白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每天的睡眠時間在20個小時左右,很多新手父母在最初都非常不適應,覺得寶寶從早到晚都在睡覺,是不是身體出現了什麼狀況呢?其實這正是他們在不斷的發育,寶寶越睡越聰明,越睡越健康。關於寶寶的睡眠,有很多知識等待著新手父母學習,特別是幾個常見問題更應該每一個父母都熟練掌握,這會讓父母更好的了解寶寶,在育兒方面也會更輕鬆。很多寶寶在睡覺時總是會發出哼哼的聲音,這是為什麼呢?可能跟這些原因有關,父母要明白。
  • 孩子總是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寶媽不用擔心,原來是這個原因
    比如新生兒寶寶,睡著睡著覺,突然雙手向胸前一抓,小腳一蹬,一個激靈就醒了過來,隨之而來的就是寶寶哇哇大哭的聲音。有些父母看到這樣的現象很緊張,不知道是不是寶寶不舒服導致的。其實家長不用太擔心,寶寶的一驚一乍其實是一種驚跳反射。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奶奶嚇壞孩子,太無知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奶奶找「高人」來支招表妹家寶寶現在4個月大了,表妹作為新手寶媽每天帶娃都是戰戰兢兢。前一陣子,她發現寶寶睡著後總是一驚一乍的,她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就想抽時間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但是,孩子奶奶卻說這很正常,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這樣,還說:「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孩子奶奶說的「叫叫」,就是農村老家說的「叫魂」。
  • 月子裡的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真的不是迷信!
    這兩天,本談在媽媽群裡收到了一個準媽媽的求助,雖然不是這位準媽媽的問題,但是隔著屏幕本談就能感受到當媽的各種無助和焦慮,大意就是剛出生二十多天還沒有滿月的小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擔心會不會大腦發育有問題啊?或者是會不會缺什麼營養啊等等之類的擔憂」。
  • 月子裡的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真的不是迷信
    這兩天,本談在媽媽群裡收到了一個準媽媽的求助,雖然不是這位準媽媽的問題,但是隔著屏幕本談就能感受到當媽的各種無助和焦慮,大意就是剛出生二十多天還沒有滿月的小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34;。【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本談說啊,這位媽媽是過度焦慮了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嗎?
    寶媽們有沒有發現,你家小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經常一驚一乍的,胳膊一顫腿一蹬,有時候還會哭兩聲,很多家長會以為這是寶寶被嚇到了。於是有的去看神婆,有的給寶寶吃藥,還有的為寶寶驅邪。寶寶真的是被嚇到了嗎?醫生解釋:首先,前三個月大的寶寶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其實這是新生兒的一種先天性發射,叫做「驚嚇反射」。當寶寶聽到外界的聲音,或者受到碰觸的時候,就會出現手腳顫動類似受到驚嚇的反應,這種情況到寶寶三四月大的時候會逐漸消失。
  • 孩子睡覺為什麼總是一驚一乍的?
    年輕人如果經常熬夜不睡覺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無法逆轉的。而嬰幼兒如果睡眠不足是會影響身體發育健康的。並且剛出生的寶寶在爸爸媽媽眼裡是非常可愛的,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到處摸一摸孩子。只要孩子有一點異常,新手寶媽們都會非常緊張。
  • 為啥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的?處理不對,孩子長大會膽小
    文|秘籍君寶寶睡覺,一直是讓媽媽頭疼的問題。他們的感覺總是異常靈敏,抱著的時候明明睡著的,可是屁股還沒挨著床,「哇~」的一聲就醒了。相信每個媽媽在把娃放到床上的瞬間,都在祈禱「不要醒,不要醒......」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驚跳和抽搐易混淆,看完後背都「涼颼颼」!
    我家寶寶睡覺十分不老實,各類睡姿整晚不間斷呈現給我們觀看,可偶然發現孩子睡覺的過程中經常有一驚一乍的表現,有時也會發出「哼哼」的聲音或者偶爾低哭幾聲,翻身又睡去了。一直都認為是寶寶在做噩夢,偶爾鬧得厲害了安撫幾下也就過去了。
  • 寶寶睡覺時候一驚一乍,你知道這種行為的原因是什麼嗎?
    寶寶睡覺時一驚一乍的現象叫驚跳反射,這是寶寶被突發性的強感覺刺激誘發的一種防禦性反射,它是新生兒一種生理性表現,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種遺存現象。隨著寶寶機體發育的逐步完善,對驚跳反射的調控和適應過程,而使其逐漸緩解和消除。一般三五個月就會逐漸減輕或者消失,寶媽不用太擔心。
  • 嬰兒睡覺不踏實一驚一乍怎麼辦?作為新手爸媽你知道嗎?
    很多爸爸媽媽或者月嫂阿姨會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忽然地抖動、哼唧、一驚一乍,手腳也不由自主地伸展,就像是做噩夢被驚嚇到了一樣。無需擔心,新生兒在出生至4個月內,遇到響聲、疼痛、失去支撐等忽然刺激時。就會頭朝後揚、背有些弓形,手快速的向身體兩邊伸展,再慢慢向胸前合攏,像擁抱姿勢。這種全身性的動作其實是新生兒的一種無條件反射,稱為摩羅反射(也叫驚跳反射)。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 寶寶睡覺總愛「一驚一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家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經常突然會「一驚一乍」的,尤其是在聽到較大的聲響,或是頭部突然往後仰時,會出現這一現象:寶寶的四肢突然大張,脖子伸長,然後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胸前。這時候有些老人便說是孩子受到了驚嚇,難道真是這樣麼?其實,寶寶在出生後幾周,都會在身體上出現一些反射行為,如上述的「一驚一乍」,就是寶寶的擁抱反射。那寶寶還有哪些有趣的反射呢?
  • 嬰兒睡覺不踏實,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
    嬰兒睡覺不踏實,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答:剛出生的小寶寶出現驚跳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寶寶抵禦外界侵擾的一種自我保護;寶寶淺睡眠的時間較長也是睡眠過程中「一驚一乍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因為剖宮產?兒科醫生告訴你到底怎麼回事
    國慶期間,帶二寶去娘家小住,二寶很不給面子,換了個環境,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折騰,睡著睡著就大聲哭起來,聲音格外嘹亮。嚇得老媽趕緊起床查看究竟,還以為二寶哪裡不舒服。一連幾個晚上都是這樣,搞得我和老媽精疲力竭,老媽抱怨我家二寶難帶,其實比起6個月以內的小嬰兒,二寶晚上一兩次的驚醒真的不算什麼。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總愛大哭,遇到這些問題該怎麼辦
    小米說她家寶寶睡覺時總是一驚一乍,有時候還愛大哭,這種現象究竟是為什麼呢?寶寶睡覺要麼一驚一乍,要麼大哭,其實這兩點有共性,也有差異,我家寶寶四個多月有一段時間也是會突然大哭,寶寶一驚一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的「驚跳反射」,也叫做「莫羅反射」,另一種情況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夜驚」,「夜驚」現象常見於晚上。
  • 【孕校素材】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很多新手爸媽都不知道!
    有寶寶在睡覺時總一驚一乍的,所以很擔心寶寶是不是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