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睡覺一驚一乍,可能「驚跳」,遇到類似情況寶媽可以這麼做

2020-09-11 小豆芽育兒記

原創|小豆芽育兒記

不知道寶媽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寶寶還在睡覺,不知道怎麼四肢突然抖動,很多寶媽以為寶寶這是在做噩夢,但其實這是寶寶的一種反應——驚跳反應。

新生寶寶睡覺一驚一乍,這或許是「驚跳」

張敏是一位新手媽媽,寶寶現在只有1個月大,平時寶寶吃了睡特別聽話,可最近張敏發現寶寶睡覺的時候,身體總是不自主的抖動,尤其是寶寶的四肢。

不知情況的張敏以為寶寶這是做了噩夢,於是就著急安撫寶寶,可沒想到安撫寶寶不成,反而還弄得寶寶「哇哇」大哭

事後張敏經過經過一番查找詢問,這才發現寶寶這根本不是什麼做噩夢,這只是新生兒寶寶的一種反應——驚跳反應。

為什麼寶寶會有驚跳反應

這是與新生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有關,寶寶出生沒多久,興奮抑制的過程還需要完善,因此寶寶在受到刺激之後會發出一些應激反應

比如當寶寶處於淺眠的時候,突然出現一陣響動,寶寶受到聲音的刺激,一時間無法像大人一樣在大腦皮層做出集中定位,反而會將刺激傳遞給四肢肌肉神經纖維,因此寶寶就會不由自主地抖動四肢。

當寶媽發現寶寶有驚跳反應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用手輕按寶寶抖動的四肢,這樣寶寶就可以不再抖動,繼續睡覺啦!

另外,寶寶的驚跳反應持續不會很長時間,一般在寶寶3、4個月大的時候就會消失,但當寶寶頻繁出現驚跳反應的時候,寶媽也不能大意,可以考慮是否是以下兩個原因。

寶寶頻繁出現驚跳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1. 寶寶缺鈣

寶寶在缺鈣的時候,神經肌肉會變得非常興奮,這也就容易出現驚跳反應。如果寶媽發現寶寶頻繁驚跳就應該考慮寶寶是否缺鈣

解決方法:這時候建議寶媽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是否缺鈣,根據醫生醫囑給寶寶補充食魚肝油等,日常生活中,寶媽應多帶著寶寶曬太陽,這樣可以補充維生素D 促進鈣的吸收

另外,體型比較胖的寶寶比體型比較瘦弱的寶寶更容易缺鈣,胖寶寶的寶媽應該多注意一下。

2. 寶寶缺乏安全感

當寶媽發現寶寶寶寶除了頻繁驚跳,睡覺的時候還總是驚醒哭鬧,這很有可能是寶寶缺乏安全感導致的。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一直子宮被包裹著,非常有安全感,可當寶寶出生之後,就失去了這一層保護,寶寶就會變的缺乏安全感,尤其當寶寶伸出四肢的時候,無法感受到媽媽,就會被嚇一跳。

解決方法:當寶寶頻繁驚跳的時候,寶媽需要考慮是否應該給寶寶用包被包裹一下,模擬一下子宮的環境,讓寶寶重拾安全感。

我們在給寶寶包裹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上緊下松」,這是為了避免寶寶活動時將包被上移,影響寶寶呼吸,也是能讓寶寶雙腿可以自由活動。

另外,睡袋、搖籃等寶媽可以考慮一下,這些都可以提升寶寶安全感,給寶寶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睡眠環境。

小豆芽有話說

雖然驚跳反應屬於正常情況,但當寶寶已經五個月大了,還頻繁出現驚跳反應,四肢頻繁抖動,甚至還會出現雙眼凝視震顫、呼吸不規律、面部肌肉抽動,皮膚泛青紫色等異樣,這時候寶媽就需要趕快帶著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今日話題:你家的寶寶是否頻繁出現驚跳反應?

關注小豆芽,小豆芽幫你更好地照顧自己和寶寶!

相關焦點

  • 新生兒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不是因為被嚇到,而是因為……
    很多新手爸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寶寶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導致寶爸寶媽特別緊張。一開始,大家會以為是活動的聲音嚇到了寶寶,於是做什麼都小心翼翼,不敢發出任何聲音,保持環境特別安靜。但是,即便家裡已經沒有任何聲音的情況下,寶寶依然會有「一驚一乍」的表現。有過來人會說,可能是寶寶被嚇到了,得趕緊找「神婆」來施法。結果東打聽、西打聽,終於把神婆找來了,然後在家裡鼓搗一番,錢也沒少花,結果根本沒什麼用。
  • 月子裡的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真的不是迷信!
    這兩天,本談在媽媽群裡收到了一個準媽媽的求助,雖然不是這位準媽媽的問題,但是隔著屏幕本談就能感受到當媽的各種無助和焦慮,大意就是剛出生二十多天還沒有滿月的小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擔心會不會大腦發育有問題啊?或者是會不會缺什麼營養啊等等之類的擔憂」。
  • 月子裡的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真的不是迷信
    這兩天,本談在媽媽群裡收到了一個準媽媽的求助,雖然不是這位準媽媽的問題,但是隔著屏幕本談就能感受到當媽的各種無助和焦慮,大意就是剛出生二十多天還沒有滿月的小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34;。(捂臉),娃夜裡睡覺時一驚一乍,比如突然睜開眼睛瞅一眼,或者小胳膊小腿亂蹬幾下,又或者突然一個激靈就醒來哇哇大哭……新手媽媽頭一回遇到的情況,其實就是所謂的夜驚,正常著呢,媽媽們不用過度擔心。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驚跳和抽搐易混淆,看完後背都「涼颼颼」!
    我家寶寶睡覺十分不老實,各類睡姿整晚不間斷呈現給我們觀看,可偶然發現孩子睡覺的過程中經常有一驚一乍的表現,有時也會發出「哼哼」的聲音或者偶爾低哭幾聲,翻身又睡去了。一直都認為是寶寶在做噩夢,偶爾鬧得厲害了安撫幾下也就過去了。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奶奶嚇壞孩子,太無知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奶奶找「高人」來支招表妹家寶寶現在4個月大了,表妹作為新手寶媽每天帶娃都是戰戰兢兢。前一陣子,她發現寶寶睡著後總是一驚一乍的,她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就想抽時間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但是,孩子奶奶卻說這很正常,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這樣,還說:「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孩子奶奶說的「叫叫」,就是農村老家說的「叫魂」。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因為剖宮產?兒科醫生告訴你到底怎麼回事
    記得大寶出生的頭三個月,真的可以用「熬」字來形容,坐著餵奶都能困得差點跌到床下,因為大寶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只要一沾到床,立馬大哭,又是第一次當媽,哪裡看得了寶寶哭啊!那時候有經驗的寶媽告訴我,因為我家寶寶是剖宮產,所以睡覺不踏實。我還以為很有道理,因為大寶睡覺的時候確實會突然的手臂伸開,頭部朝後仰,就好像被人從高空拋下來受到驚嚇一般。
  • 孩子睡覺為什麼總是一驚一乍的?
    年輕人如果經常熬夜不睡覺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無法逆轉的。而嬰幼兒如果睡眠不足是會影響身體發育健康的。並且剛出生的寶寶在爸爸媽媽眼裡是非常可愛的,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到處摸一摸孩子。只要孩子有一點異常,新手寶媽們都會非常緊張。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總愛大哭,遇到這些問題該怎麼辦
    小米說她家寶寶睡覺時總是一驚一乍,有時候還愛大哭,這種現象究竟是為什麼呢?寶寶睡覺要麼一驚一乍,要麼大哭,其實這兩點有共性,也有差異,我家寶寶四個多月有一段時間也是會突然大哭,寶寶一驚一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的「驚跳反射」,也叫做「莫羅反射」,另一種情況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夜驚」,「夜驚」現象常見於晚上。
  • 孩子總是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寶媽不用擔心,原來是這個原因
    寶寶剛出生時,對這個世界所做出來的一些反應,很多新手爸媽看到都會感到迷茫,不知該如何解決。比如新生兒寶寶,睡著睡著覺,突然雙手向胸前一抓,小腳一蹬,一個激靈就醒了過來,隨之而來的就是寶寶哇哇大哭的聲音。有些父母看到這樣的現象很緊張,不知道是不是寶寶不舒服導致的。
  • 寶寶睡覺不踏實,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
    有些爸爸媽媽發現,寶寶睡覺不踏實,老是一驚一乍的。有時候睡得好好的,突然兩隻小手抬起來,像做噩夢。有些老人說寶寶是被嚇著了,真的是這樣嗎?寶寶有安全感後就不容易一驚一乍的了。2.如果天冷,爸爸媽媽可以把棉被在寶寶身側塞一塞,適當地塞緊一些,也會讓寶寶獲得安全感。3.爸爸媽媽在寶寶驚跳時,要輕輕按住寶寶身體,或一邊輕拍一邊小聲安慰,寶寶會很快安靜下來。
  • 為啥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的?處理不對,孩子長大會膽小
    媽媽們就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寶寶睡覺時這麼容易一驚一乍的呢?看起來這是個小問題,其實處理不好的話,很多寶寶長大還會變的膽小。驚跳反射寶寶這種一驚一乍的情況,其實是種條件反射,有的稱之為「驚跳反射」或者「莫羅反射」,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自然防禦行為,讓他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夠快速抓到媽媽,獲得保護。
  • 寶媽曬圖分享,寶寶防驚跳的「新」方法,網友大讚:接地氣
    記得女兒出生的前兩三個月,睡覺也老是一驚一乍的,睡眠一點也不好。婆婆知道後,告訴我可以拿鞋放在孩子的胸口上壓壓驚。還說侄女小時候就是這麼做的,很好用。我並沒有聽信她的。白天晚上光顧著多安撫。不過常常驚跳,孩子睡不好,大人也會身心疲憊。近日,一位寶媽曬出防寶寶驚跳的「新」方法,夠有新意,讓網友們大開眼界。
  • 新生兒睡覺一驚一乍,只需2步輕鬆安撫
    很多爸爸媽媽或者月嫂阿姨會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忽然地抖動、哼唧、一驚一乍,手腳也不由自主地伸展,就像是做噩夢被驚嚇到了一樣。無需擔心,新生兒在出生至4個月內,遇到響聲、疼痛、失去支撐等忽然刺激時,就會頭朝後揚、背有些弓形,手快速的向身體兩邊伸展,再慢慢向胸前合攏,像擁抱姿勢,這種全身性的動作其實是新生兒的一種無條件反射,稱為摩羅反射(也叫驚跳反射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嗎?
    寶媽們有沒有發現,你家小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經常一驚一乍的,胳膊一顫腿一蹬,有時候還會哭兩聲,很多家長會以為這是寶寶被嚇到了。於是有的去看神婆,有的給寶寶吃藥,還有的為寶寶驅邪。寶寶真的是被嚇到了嗎?醫生解釋:首先,前三個月大的寶寶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其實這是新生兒的一種先天性發射,叫做「驚嚇反射」。當寶寶聽到外界的聲音,或者受到碰觸的時候,就會出現手腳顫動類似受到驚嚇的反應,這種情況到寶寶三四月大的時候會逐漸消失。
  • 新生兒的這些「異常」表現很正常,寶媽們別太擔心,更別錯誤幹預
    可見,了解一些新生兒的正常症狀是多麼重要?這樣不用自己嚇自己了,更不會因為這些寶媽們而錯誤幹預,反而得不償失了。那麼還有哪些症狀,看似是生病了不正常,但是其實很正常呢?1.睡覺經常會一驚一驚新手寶媽可能在月子中就會發現,寶寶常常在睡著的時候突然雙手就掙一下,要麼就是突然腿突然抬起又放下。而且有時候極其輕微的聲音都能驚到他,例如寶媽翻身。或者是窗外汽車開過的聲音。
  • 【孕校素材】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很多新手爸媽都不知道!
    有寶寶在睡覺時總一驚一乍的,所以很擔心寶寶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寶寶睡覺時候一驚一乍,你知道這種行為的原因是什麼嗎?
    寶寶睡覺時一驚一乍的現象叫驚跳反射,這是寶寶被突發性的強感覺刺激誘發的一種防禦性反射,它是新生兒一種生理性表現,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種遺存現象。隨著寶寶機體發育的逐步完善,對驚跳反射的調控和適應過程,而使其逐漸緩解和消除。一般三五個月就會逐漸減輕或者消失,寶媽不用太擔心。
  • 嬰兒睡覺不踏實,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
    嬰兒睡覺不踏實,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答:剛出生的小寶寶出現驚跳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寶寶抵禦外界侵擾的一種自我保護;寶寶淺睡眠的時間較長也是睡眠過程中「一驚一乍」的原因之一,淺睡眠時,大腦皮層更容易感知到外界的刺激,並做出全身的反應。
  • 嬰兒睡覺出現「驚跳反應」,暗示寶寶大腦發育成熟,寶媽不必擔心
    寶寶出現驚跳反應是正常現象,寶媽不必擔心「驚跳反應」,是寶寶在月齡3個月內出現的一系列正常的全身性的動作,它是新生兒本能性的一種反應動作。出現驚跳反應要緩解,寶媽應該知道怎麼做一:給寶寶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新生兒寶寶的一天有一大半的時間在睡覺,寶媽需要為寶寶營造一種舒適的環境。
  • 新生兒睡覺突然手腳亂蹬咋回事,啥情況表明不正常?家長要多學習
    她沒想到新生兒那麼難護理,兩三小時餵一次奶,白天還得忍受著傷口的疼痛自己做飯,晚上還要起來四五次。然而最讓她頭疼的是新生兒表現出來一些症狀,她不知道是正常還是異常。最近幾天她家寶寶睡覺老愛一驚一乍的,然後突然哇哇大哭,弄得六神無主。不少細心的父母跟嘉欣就樣,發現小寶寶睡著睡著愛突然抽動,手腳亂蹬,好像被什麼嚇到了一樣。部分寶寶因此而受驚大聲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