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陶行知先生說:「評價一所學校,首先要評價這所學校的校長。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鄉村小學校長是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力量,雖然他們面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難題,但他們堅守在一線,通過創新為鄉村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
一輩子幹同一件事——教書育人,是張增印的人生軌跡。
1986年參加工作起,張增印就把根扎在了家鄉——洛川縣石頭鎮,從史家圪嶗小學到吳家莊完全小學,從帶課教師到班主任、後勤主任、校長。34年,2所學校,4種身份,張增印與教育結緣,與教育相知。教育對於張增印而言,不僅僅是一份「稻粱謀」的工作,更是一份熱愛,一份責任與擔當。
34年來,張增印始終把「辦好家門口的教育」作為辦學初心,堅守在家鄉這塊熱土上,憑著對農村孩子與生俱來的熱愛和對鄉村教育痴情不改的韌勁,甘做鄉村教育「守望者」。先後被授予「陝西省最美鄉村教師」、「優秀報告員」、延安市「王思明式教師」、洛川縣「先進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陝西省最美鄉村教師」、「優秀校(園)長等多項殊榮。
「臨危受命」學校舊貌換新顏
在洛川縣的校園長裡,張增印的身份較為特殊——他所任職的吳家莊完全小學,是全縣唯一的村級公辦小學。
今年54歲的張增印是土生土長的吳家莊村人,從祠堂、窯洞、土瓦房,到建起教學樓、塑膠運動場的標準校舍,他見證了這所村級小學的變遷。
「當時的教室是建了幾十年的舊瓦房,教師宿舍的地面坑坑窪窪,石膏板搭建的頂棚一下雨就漏水……」張增印至今還記得自己2009年調任吳家莊完全小學校長時學校的情形。當時,由於種種原因,學校辦學條件差,教師流動頻繁,生源流失嚴重,全校僅剩下50多名學生。
「臨危受命」的張增印一到任,就挨家挨戶走訪,向家長、學生了解學校情況。張增印的行動,讓村民們都看到了希望:「只要你能把學校辦好,讓村裡的娃娃們有個好學校上,你怎樣做我們都支持。」
村民們的信任堅定了張增印的信心和決心。他組織召開家長會、村民大會,徵求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協助村上成立教育發展協會。村民們慷慨解囊,村子在外工作人員、企業愛心人士等紛紛受到感染,也踴躍捐款,累計捐資100多萬元,用於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和教師待遇,提高辦學水平。
梧桐花開,鳳凰自來。吳家莊完小流失的生源又回來了,連周邊村子的孩子也來了。「尤其是2014年以來,政府先後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讓學校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張增印高興地說,在政府的支持下,學校徹底告別了逢雨必漏的教室、四面透風的教師宿舍,建起了標準的教學樓、學生餐廳、教師宿舍、塑膠運動場、水廁,增添了各種現代化教學儀器設備,校容校貌煥然一新。
「如今我們學校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各類教室齊全,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備,老師認真負責,一點兒也不比城裡學校差。」看著眼前的校園,張增印一臉驕傲。
讓鄉村教師「留得住、教得好」
作為偏遠鄉鎮的村級小學,鄉村教師難招難留、待遇低等更是擺在張增印面前的現實問題。
「發展鄉村教育,教師是關鍵。只有讓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紮根鄉村,以優質的教育資源作保障,才能有效消除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張增印說幹就幹,他聯合村教育發展協會在外聘請優秀教師,並建立了一系列激勵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和教職工工資直接掛鈎,讓勞者多得、能者多得。
「我們不同年級實行對應的量化考核,基礎任務很容易達到,在此基礎上多得一分獎勵10元,少得一分扣除1元,上學期兩個月下來我能拿8000多元,待遇比原來好了許多!」,在吳家莊完全小學任教八年的教師賈雲珍,對這種「重獎輕罰」激勵機制很是滿意。
然而,張增印並不滿於此,他除了讓教師「留得住」,還得讓教師「教得好」,讓教學質量有保障。為此,「引進來」「走出去」「教學大練兵」成了吳家莊完全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常態化工作。
「我們每學期都會讓教師出去培訓,同時還從縣上邀請教師來學校進行專題講座,對於教學經驗薄弱的教師進行結對幫扶,通過各種方法快速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張增印說, 「尤其是每學期組織的『教學大練兵』活動讓教師之間相互切磋,指出教學工作中的優缺點,有針對性的彌補不足、發揚長處。」
短短幾年間,吳家莊完全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學科檢測成績連續幾年在全鎮名列前茅。目前在校學生增加到7個教學班220人。
辦出有特色的鄉村教育
在吳家莊完全小學的校園裡,有一座特殊的教室——一塊2.6畝的校農基地,這也是這座有著88年建校史的學校,始終保持的教學傳統。
校農基地一分為四,實行分班管理,用作學生的勞動實踐課堂。在這裡,老師帶學生們栽種西紅柿、黃瓜、豆角等瓜果蔬菜,通過勞動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從小就養成勞動觀念,在實踐中感受生活。
「我們平時學習的東西都在書本上面,沒有實際操作的機會,這個課堂讓我們真正的來到田間地頭,體驗蔬菜生長的全過程,品嘗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感覺特別有趣!」四年級學生張戈雅說起校農基地,滿眼歡喜。
「學生優秀與否分數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我們要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張增印說,他在保持學校接地氣的同時,還要讓學校趕潮流。
2019年,學校新裝了3間多媒體教室,設施設備在陝西省各級各類學校中都屬一流,學生們通過網絡互動課堂,享受到了城市裡的優質教育資源。
吳家莊完全小學也成了全市開展遠程同步課堂的試點學校,從2019年開始,與縣城的豐園小學進行城鄉網際網路教學。目前,課程範圍覆蓋四到六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等科目,深受師生們歡迎。
「我最喜歡在智慧教室上課了,可以和城裡的老師同學一起上課、互動交流,老師講得好,我們學得快。」六年級學生劉佳琦說。
看著學校越來越好,張增印除了自豪,更多的是自信。「從小我生長在農村,深知農村孩子求學的不易和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回顧我的從教歷程,沒有幹啥轟轟烈烈的大事,只有對教育的執著情懷和辦好家鄉小學的決心。」張增印說,教育需要堅守,人的培養要有「根」,這個「根」就是對自己家鄉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