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青春季》 即將開啟...
【代寫回憶錄寫出百味人生情懷!創業者搜尋引擎讓創業者不再彷徨】人常說,萬事開頭難。創業,就是要開創出一番新事業,就是要在新的領域去探索出一條能走得通的路,其中的難題,肯定少不了。但是,在許多創業者的身上,我們並沒有看到對困難和問題的擔憂,反而更多的是用一種情懷,來讓自己在平靜中發現優勢和做大優勢。今天的故事,我們從一部曲折的回憶錄說起↓↓↓
這是今年即將在9月10日教師節播出的電影《啟功》裡的畫面。電影裡講述了著名書畫家啟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一段經歷。而電影裡這個跟隨啟功學習書法時間最長的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原型,就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陳啟智。
由於對啟功老師書法的狂熱喜愛,陳啟智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不惜冒著被抓的危險偷偷地撕下大字報,而這些見證了時代印記的珍貴回憶,如今仍然被陳啟智小心地珍藏著。在他心中,跟隨啟功老師學習的30餘年裡,恩師的音容笑貌都值得自己回憶追思,而一個報答老師的想法,也在陳啟智心裡慢慢醞釀。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陳啟智:記錄一下他怎麼教我學書法的,特別是他那種崇高的品德,我有義務給它寫出來,讓世人都知道,有這樣一位好老師。
一個報答老師的想法,也在陳啟智心裡慢慢醞釀
記錄下跟隨恩師學習的點點滴滴,成為陳啟智心心念念的願望,但是當他向出版社了解情況之後,他發現有一個逾越不了的問題擺在眼前。
陳啟智:正好我想寫回憶老師這本書,但又苦於我不會電腦,我只會爬格子,速度太慢了,而出版社人就要這個電子版,不要手寫稿。
就這樣,為恩師寫書的願望只能暫時擱置,但是2012年的一次不經意,讓陳啟智偶然發現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陳啟智: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是2012年在晚報上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這是天津市第一家給人寫回憶錄的這麼一個公司,我就,,貿然登門了。
由於不會使用電腦,為恩師寫書的願望只能暫時擱置,但是2012年的一次不經意,讓陳啟智偶然發現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陳啟智所說的為人寫回憶錄的公司,叫做百味年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它的創始人是一個80後女孩,叫孟佳。3年前組建起團隊專門為他人提供撰寫回憶錄的服務。沒想到,公司開業不久,就迎來了陳啟智老人的登門拜訪,孟佳十分驚喜。
百味年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孟佳:發現這麼好的一個書法的一個大師來委託我們寫這本書,那個時候就真的感覺很榮幸的感覺。
就這樣,愛寫故事的孟佳記錄了很多啟功和陳啟智師徒二人之間感人至深的故事,歷經一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本回憶錄。
愛寫故事的孟佳歷經一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本回憶錄
這本將近10萬字、包含五十餘張老照片的珍貴回憶錄,陳啟智讀了一遍又一遍。對於書的內容,無論是文字表述還是字裡行間的真情流露,陳啟智都十分滿意。
由於故事寫得真實且精彩,就在這本回憶錄打樣之後不久,驚喜接踵而來。
孟佳:像有一些來訂購我們服務的客戶,大多是自己珍藏,所以大部分他不出版,沒有想到陳老師這本書影響力太好了,所以說今年1月份,百華文藝出版社以本版書的形式把它做出來,並且公開的上市銷售,沒想到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面,在全國脫銷,成為了一本暢銷書。
回憶錄能在全國範圍內出版並熱賣,讓孟佳更加覺得,寫回憶錄的這份工作不僅有意思,也讓自己體現了人生的價值。而這也恰恰是孟佳創業的初衷。孟佳2006年大學畢業後,曾經在新聞一線當過記者。採訪中遇到的很多老人讓她印象深刻。
孟佳:那在採訪過程中發現他們對自己的一些事跡講述起來,對自己的經歷是非常忘情的,也是非常投入的,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可能很多老年人他的故事可能一篇兩篇的新聞報導,也寫不完,那對他們來說可能個性化的定製出一本書既是家庭的一個溫暖,對身邊的朋友也是一個鼓勵一個慰藉,所以萌生了是不是能做這樣一個項目,開一個文化公司。
在孟佳眼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豐富曲折的回憶和與眾不同的故事,她希望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2012年,孟佳創立了天津市第一家寫回憶錄的公司,主要服務於有需求的老年人。她還給公司起了一個十分有寓意的名字——百味年華。
孟佳:人生百味,似水年華,我們當時這裡有一位老編輯,姓馬,馬老師還為我們百味年華寫了一首詩,是人生百味滄桑事,似水年華逐夢中,借餘三日纖纖筆,還君一縷傳世情。
與很多創業者不同,孟佳創業的出發點不僅是賺錢,更希望能夠通過創業實現人生價值,因此企業從剛剛成立沒有盈利的時候,孟佳就開始在報刊上陸續推出了《燦爛夕陽譜》專欄,免費為一些部隊老人寫故事。這項公益活動,孟佳一直堅持至今。
在企業剛剛成立沒有盈利的時候,孟佳就開始在報刊上陸續推出了《燦爛夕陽譜》專欄,免費為一些部隊老人寫故事
如今,孟家免費為老幹部們寫故事的專欄已經連續推出了2年,為30多位軍隊老人記錄下人生片段。
孟佳:人生經歷是一座,就像精神的金礦一樣,他給予了我們很多人生感悟的一個營養。
7月16日少兒夏博會現場:孩子,這是你第一次開口叫媽媽。當時的我想把全世界都給你。
這一幕,是孟佳的創作團隊在一次展會中自編自演的舞臺劇《媽媽的愛》,記錄的是一位母親從懷孕伊始,為孩子記錄下的成長點滴。孟佳說,現在不僅是老人希望能夠有回憶錄,越來越多的媽媽們也希望兒女長大成人之後,能看到自己成長的日記。而孟佳也覺得,這樣的家庭回憶無比珍貴,也是自己公司追求的情懷。
這一幕,是孟佳的創作團隊在一次展會中自編自演的舞臺劇《媽媽的愛》
母愛無疆,為了讓更多家庭記錄下寶寶的成長瞬間,孟佳把公司的服務從為老年人寫「回憶錄」,拓展到為青少年撰寫「成長日記」。而這個想法,正好滿足了很多父母的心願。
孟佳:在我們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父母對孩子成長點點滴滴,都是說銘記在心裡的,而且就是如數家珍的,會說出自己家孩子哪裡好,哪裡又成長了,哪裡又進步了,第二點,我們還有其他父母,有很多日常中就是父母覺得我這樣做已經很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以第三人的角度寫出來,這確實是天下最無私的愛,我們要把這些細節給展現出來,也有很多的情景故事是我們提示父母給講出來的。
在臺上演講的男孩叫郭鑫,是南開大學2011級的學生。老家四川阿壩,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受災區。這天母校舉辦了一場科學創新活動,剛剛畢業20天的郭鑫作為特邀嘉賓,正在給學弟學妹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
南開大學舉辦了一場科學創新活動,郭鑫作為特邀嘉賓,正在給學弟學妹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
21歲的郭鑫,如今是天津市高緯創業島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他2013年受邀參加了與習近平總書記座談青年創業;2015年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但是擁有這麼多光環的郭鑫,最初的人生規劃卻和創業毫無關係。
21歲的郭鑫,如今是天津市高緯創業島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然而他最初的人生規劃卻和創業毫無關係
大學畢業之後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這樣的人生軌跡,一直是郭鑫所盼望的,但是2008年汶川地震,徹底改變了他的職業規劃。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郭鑫至今覺得,自己能夠活下來,真是幸運。
郭鑫:外婆和爺爺都在地震中去世了,家裡面的房屋也倒塌了,全部通信中斷了,全城停水停電,整個災情是非常嚴重的,超乎我的想像。
地震發生時,年紀尚小的郭鑫還面臨著另外一個問題,這在當時曾讓郭鑫感到絕望。郭鑫的成績在班上一直很好,突如其來的地震加上無法讀書的恐懼,讓他第一次失去了人生的目標。不過,地震發生之後,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與關注也接踵而至。這其中,讓郭鑫感到最溫暖的還不是各種救災物資,而是心靈上的關懷。
創業島CEO 郭鑫:其實最大的救援是心靈上的救援,很多好心的人幫我去成都,參加自主招生考試,至少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去,只要你有能力,你就能考到省城去,當時對我來說鼓勵是最大的。
這種來自好心人的溫暖幫助,在郭鑫心裡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他立志長大後,也要努力幫助其他的人。也正是那時候,郭鑫第一次萌生了創業的想法。2011年,郭鑫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就讀大一時,他跟隨老師參與了一個農村林下作物課題調研。郭鑫發現,農民儘管終年勞作,但蔬果家禽往往要經過多個經銷環節,在層層加價後才能送到消費者手中。因此處於產業鏈底端的農民並沒有得到太多利潤。這次調研的結果,讓深埋在郭鑫心裡的那顆種子發芽了。
郭鑫了解到,當時由於澳洲、美洲等國家林下作物產量低、人工成本高等原因,收購價格大大高於國內。如果能把國內的林下經濟與國外市場相對接,那麼情況將會大大好轉。但是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對接農民其實並不容易,甚至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農村的網際網路普及率不高,很多農民的家裡甚至沒有電腦,而讓習慣了傳統生產的農民使用上網際網路需要大量的宣傳成本,因此大多數電商往往只把國外的需求對接給國內的經銷商。郭鑫決定,自己偏偏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郭鑫:他們(大多數電商)更願意去找社會上哪些東西更熱,哪些東西做起來更方便,那我們更願意去找社會的痛點,哪些東西是長期存在而且並且沒有人去關注的。所以我們更願意深紮下去,研究一個問題,所以我們能想出一些土辦法來解決問題。
郭鑫說的土辦法,其實就是在人身上做文章。郭鑫發現,身邊的許多同學在畢業之後都有意願去鄉下做村幹部。這些有知識,懂網絡的大學生村官,應該能成為他解決問題的著力點。
由於大學生村官普遍具備良好的英語和計算機應用水平,因此發動他們使用電子商務平臺就能起到羊群的帶領和擴散效應,郭鑫開始四處搜集大學生村官的聯絡方式,說服他們使用自己的「誠鑫通」商務平臺,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郭鑫吃了不少閉門羹。
郭鑫:客戶群搜的,就是搜大學村官就可以搜出來上百個群。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每一個都加一遍?
郭鑫:對,人很多,最多的時候有八百多人。
記者:那他們有沒有不信任你?
郭鑫:肯定很多不信任我,大部分都不信任我。開始肯定聊一千個,能有一兩個參與就不容易了。
郭鑫開始四處搜集大學生村官的聯絡方式,說服他們使用自己的「誠鑫通」商務平臺,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郭鑫吃了不少閉門羹
雖然常常遭遇尷尬,但是執著的郭鑫沒有放棄。經過數月的努力,郭鑫的土辦法終於顯出了成效。
郭鑫:整個交易平臺大概有一千萬的農民在上面活躍,交易額在上百億吧,每年有上百億的收入。基本上能夠幫助一點的村民能夠翻倍收入。
不到一年,全國18個省的100多個縣都接入到他創建的農貿對接平臺上,與全世界近30個國家互聯互通。在平臺運行日漸成熟的一年之後,郭鑫以超過億元的驚人價格成功出售了這個電商平臺。他也因此獲得了人生第一桶金。這次親身體驗的創業經歷,也讓郭鑫深深地感受到創業者的孤獨和不容易。
不到一年,全國18個省的100多個縣都接入到他創建的農貿對接平臺上,與全世界近30個國家互聯互通
郭鑫:創業者他內心都是很孤獨的,一旦沒有錢了,不能跟員工說沒有錢了,也不能跟家人說創業沒有錢了,甚至說不能跟投資人說沒有錢了,這個時候這些創業者孤獨,唯一能夠照亮他們心靈的就是那些跟他們一起來創業的人。
創業者的孤獨和艱辛只有同在創業的人才能明白。正是感受到了創業的舉步維艱,郭鑫決定要再次出發。而這一次他的幫助目標,則對準了和他們一樣的創業者身上。
郭鑫:我們是期望通過我們的搜尋引擎,不是出身、身份、畢業教育背景、履歷背景去影響一個人的創業機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讓人人都有平等發展的機會。
郭鑫所說的「創業引擎」就是他目前正在研發的「創業島」項目。創業者可以通過這個軟體搜索到與自己行業相關的投資人、服務商、甚至是合作夥伴。
創業者可以通過「創業島」項目搜索到與自己行業相關的投資人、服務商、甚至是合作夥伴
郭鑫希望,有了這個搜索神器,創業者能更容易找到與自己精準對接的投資人。現在創業島項目已經進入內測階段,雖然還沒有正式向社會公開,但是已經有200多萬活躍的用戶,其中不乏有一些已經對接上融資的創業者。
通過這套資料庫,郭鑫可以在三天之內幫助用人企業精準對接五百位人才,這樣的效率和數量遠遠超過傳統的招聘模式。而這個創業神器,郭鑫打算免費為創業者開放,這個決定也許在很多商人看來,是錯失了賺錢的良機,但是在郭鑫眼裡,心靈資本才是最大的財富。
郭鑫:今天我們創業的話一定不要想著賺多少錢,當你想著賺多少錢的時候,你可能就很難賺到錢,因為創業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有坑,掉到坑裡面去的時候一定是虧損幾個月,當你虧損幾個月的時候一定受不了,但是如果你是出於社會價值去回報社會,或者是說心靈資本去做事情的話,你在低潮的時候你敢堅持,敢努力,敢去搏擊,那你這個效果就很好了。
不逐利,是今天我們節目中主人公共同的特點,也是他們創業的原則。在這兩位年輕人的心中,更看重的是自身的價值,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事業所具有的社會意義。在這樣的前提下,掙錢,贏利,都是自然而然的一個結果,不用追求,不用刻意。為什麼他們不惦記掙錢反而掙了很多錢?我想,這樣的事例,值得我們再次對商業行為的利益邊界重新進行審視。那就是,不與客戶爭利,只為客戶謀利。只有你帶給客戶的利益最大化,你的利益才以能最大化。一些努力創業但一直成長不起來的企業,往往是因為沒有讓事業精益求精,沒有提供出優異的服務,沒有讓客戶感到滿意。從這個角度來說,創業,踏實做人,實在做事,有可能會更容易成功。只有首先考慮客戶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更長久。
來源:央視財經
本文編輯:姜美羊
↓↓↓喜歡本文!歡迎分享和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