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或降臨節(拉丁文:Adventus;英文:Advent)是教會的重要節期,是歡慶耶穌聖誕前的準備期與等待期。將臨期起自聖誕節前四周,由最接近11月30日之主日算起直到聖誕節。基督徒們通過禁食、默想等方式,喚起對基督將臨的渴望,為神聖的日子做準備。
然而,作為凡事求快、講究效率的一代,我們對聖誕節的渴望超過了將臨期。當教會節期要求信徒禁食和默想時,人們卻充滿對聖誕歡樂最直接的期待。
但是,將臨期默想基督降生的意義,會使我們過一個更豐盛的聖誕節。畢竟,紀念基督的降生,才是聖誕節唯一且永恆的核心。
01
馬槽裡的貧窮與謙卑
將臨期,不僅幫助我們記住耶穌以嬰兒的身份第一次降臨,也要記住他未來以審判世界的審判者的身份第二次降臨。更重要的是,這有助於我們思考聖誕節的本質,讓我們明白,發生在伯利恆的災難性事件,即希律王下令屠殺所有兩歲以下的男孩,這是聖誕節的一部分,使我們看到救主降生時的黑暗環境以及祂將要與之對抗的邪惡。
聖誕的故事見於《路加福音》第2章。那時,法令頒布了,約瑟和馬利亞來到伯利恆,要將他與馬利亞一同登記在凱撒的戶口上。經文記載:「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 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路2:6-7)神的兒子竟然像嬰兒一樣躺在馬槽裡!直到牧羊人到達那裡,看到天使預言的孩子,情節才開始發展。
當牧羊人找到孩子的時候,「既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路2:17)因他們所看見的一切,就讚美神。
《路加福音》的這一段記述,讓我們思想聖誕故事中的謙卑和貧窮。上帝不會戴著鈴鐺和哨子進入我們的世界,祂並不想用這樣的信息吸引更多的人。基督降生時,沒有城堡,沒有宮殿,沒有醫院,甚至連普通的房子和嬰兒床也沒有。他出生在最簡陋的馬廄裡,身上裹著最普通的衣服。
可以想見,約瑟和馬利亞在一個擁擠陌生的城鎮裡勉強維生,甚至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待產的房間。他們只好湊合著住在馬廄裡,用手邊能夠找得到的填充物給嬰兒鋪床。當孩子要出生的時候,你會希望身邊有家人幫忙,但此刻只有約瑟一人陪伴馬利亞。這種出生上的不便,應該不是馬利亞想要的,我想馬利亞也不想要以這種方式迎接救主的降生。
02
在刀光劍影中看見愛
馬槽周圍沒有光環,馬槽之外的世界,充滿刀光劍影、屠殺嬰孩。
隨著故事的發展,希律王的邪惡變得更為明顯。他利用這個孩子出生的機會來屠殺無辜的人,本著寧願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決心,希律下令將伯利恆及附近區域兩歲以下的男嬰全部殺死。伯利恆是一個小鎮,希律在其統治期間犯下的許多其他暴行,尤其在伯利恆屠殺孩子的真相可能會被歷史掩蓋,但這樣的事實被《聖經》真實地記錄了下來。
在馬太對基督降生的敘述中,幾組事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例如:
伯利恆之星和屠殺的刀劍;
威嚴君王的降生和邪惡君王的騷動;
死去的孩子和逃脫的孩子。
我們如何調和救主榮耀的誕生和伯利恆孩子們悲慘的死亡呢?這完全超出了人類的想像。然而,最黑暗的時刻卻暗藏上帝偉大的拯救計劃。這就是上帝的救恩。
舊約中,記載了以色列人顛沛流離的民族故事。他們經歷了被上帝拯救帶來的新生,他們也走過在曠野迷失帶來的上帝的管教。在許多以色列民的心中,恐懼和希望並存。
令以色列人大跌眼鏡的是,一個童女將懷孕生子,他的名字為「以馬內利」,意思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人們看到的上帝並不是用旋風、也不是用火吞滅世界的上帝,相反,他以世人能想像到的最微小的形式出現。在聖嬰身上,上帝以一種人類無需恐懼的方式,向普世的人敞開祂的救恩之門。
在那裡,天使向牧羊人宣告,恐懼的統治已經結束。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 (路2:10 )就在那天晚上,上帝在世界上做了一件全新的事:祂成為我們中的一員。祂進入我們的空間,取了肉身的形狀,來拯救我們。
主也親自發出邀請:「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太 11:28-29)彌賽亞是掌管一切的王,祂是用愛的權杖來統治我們。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存著謙卑的心,去領受祂的恩典。
03
預備自己並警醒等候
當我們在這個將臨期思想主恩的時候,我們不應當只是感恩上帝給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而更應當感恩那為我們的罪親自道成肉身救贖我們的基督。
降臨期,也是關於預備的。在福音書中,耶穌講了很多關於預備的比喻,其中有十個童女的比喻。這十個童女聰明與否,要看她們是以怎樣的預備方式來迎接新郎。這個比喻以一幅令人不安的畫面結束:一群童女敲著門,懇求把門打開。耶穌說出了這個比喻的精義:「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太25:13)。
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預備和警醒呢?顯然不是通過計算或推測。彼得提出並回答了這個問題:「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 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彼後 3:11-12 )
許多年前,當我第一次意識到,那個在客店裡沒有容身之處的嬰孩,實際就是創造世界的聖子上帝時,我對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有了一些認識。在祂的道成肉身中,我看到的是一位謙卑到塵世中來拯救祂失喪兒女的天父。
當我看到我們的孩子在歡喜地等待聖誕節來臨的時候,我多麼希望能夠帶領這些幼小的心靈認識基督,因為沒有基督,生命就是空虛的。惟有通過認識那位從馬槽裡出生的嬰孩,我們的生命才會變得豐盛。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享受節日的快樂,也更能認識以馬內利、時刻與我們同在的救主。
在這樣特殊的時刻裡,值得我們思考:榮耀的君王降生在馬槽,不是要給我們一個商業化的聖誕節和表面上的狂歡,而是要把我們從罪中拯救出來,使我們與祂和好(西1:20),重獲終極的喜樂、盼望與永恆。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
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 馬太福音 1:23 -